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7章 兴办学堂

书名: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动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顾招娣开心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怎么能不喜欢呢?

砖瓦房,单独的屋子单独的床,屋子里全是她见所未见的家具。

家具的颜色是她最喜欢的杏色,床上的被褥更是从未见过听过的新奇物。

“三哥,我也跟你说过的,我喜欢绿色,你咋光记得大姐喜欢的颜色啊?”

四蛋有些不平衡,他刚刚对自己的卧房是无比满意。

可见了大姐的屋子,他又变得不满足起来。

要是他的屋子里也全都搞上他喜欢的绿色就更完美了。

“男人喜欢啥不好,偏喜欢绿色。”顾洲远随口道。

“我喜欢绿色咋了?”四蛋不服气道。

“大姐咋还比我多一个小桌子?”他很快便被墙角的一个桌子给吸引了注意力。

顾洲远拉着顾招娣,把她按在梳妆台前的小凳子上。

“这是我给你买的梳妆台,你来感觉一下。”

顾洲远说着,还扭头朝着刘氏咧嘴道:“阿娘你的卧房里也有。”

刘氏笑着点头,一脸欣然,儿子给他准备的东西永远都是这世上最好的,她从不怀疑。

顾得地捏了捏四蛋鼓起的腮帮子:“你怎么还在吃味?这梳妆台是女子才有的。”

四蛋啊了一声:“我没吃味呀,我在照镜子呢。”

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做了个鬼脸。

众人这才惊讶地发现,这梳妆台上的铜镜,照出的人影未免也太清晰了。

家里穷,一直都没用过铜镜,庄户人家也不需要怎样梳妆打扮。

有需要照镜子的时候,在水盆里照一照也能应付。

虽没用过铜镜,但他们能想象的到,眼前的这镜子绝非是铜镜所能够比拟的。

顾招娣愣住了。

只见镜子里的姑娘,眉眼弯弯,一头乌发如墨般柔顺,斜插一支簪子,恬静温婉。

长这么大,她还从未如此清晰地看过自己的脸。

镜子里的女子眼睛里渐渐升腾起水雾,水雾凝集成一汪泉水,而后顺着脸颊滑落。

刘氏几人见她哭泣,心中也都百转千回,亲密无间的家人心意相通,她此刻的心境,大家全都感同身受。

之前日子过得苦,他们卯足了劲儿应对困境,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情感。

悲伤、委屈、绝望种种情绪被深埋心底,哪里有功夫哭泣。

现在日子好过了,又被人如此重视关爱,情感的闸门猛地被打开,眼泪自然决堤。

顾得地上手摸了摸镜子,冰冰凉凉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

但是小远搞出来的,必然是精品,这一方镜子拿到外面去卖,绝对能卖出极高的价钱来。

等顾招娣情绪宣泄得差不多了,顾洲远又带着一家人去看了其他房间。

大家的屋子里布置都大同小异,就是家具换了换颜色。

阿娘刘氏的房间是淡紫色的,顾得地的房间是浅灰。

两间耳室还被改成了书房,书房呀,一听家里就是有读书人,耕读世家,整个大同村独一份。

昨天时间不充足,顾洲远也就只布置了这几间房。

这宅子房间很多,朝南主房3正2耳共5间。

东、西厢房各3间也都带着一间耳室。

南房倒座房不算大门是4间,再加上大门洞、垂花门之类的附属房间,总共是22间房。

一家人凑在一起,规划着以后,哪间屋子作绣房,哪间屋子当研究室。

虽然都迫不及待想要在新房子里住下,但也只能是想想。

按本地风俗,还要经过净宅、暖房、祭祀等仪式才能正式入住。

带着兴奋劲儿,几人一起回了老房子。

小四带着小五还有熊二,把碗筷锅灶收拾得干干净净。

熊二还挑水把水缸里加满了,这会儿正在院子里劈柴,小四小五把劈好的柴火堆码在院子角落。

“少爷!”见顾洲远他们回来,几人齐齐叫了一声。

顾洲远现在已然适应这个称呼。

他点点头,对着熊二道:“回去睡觉吧,等明早再过来。”

“好的少爷!”熊二把柴刀放在一边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顾洲远带着熊二去了工坊。

盖房子的人今天已经空了出来,顾洲远本来是让他们在工坊等着的。

工坊里的肥皂香皂人再多也无所谓,哪怕市场一时吃不下这么多货,他直接卖给系统赚取商城币。

工坊已经开工,员工都在忙碌着。

30个盖房的人站在工坊外面听着顾洲远讲话。

顾洲远旁边还站着几人,是刚刚被叫过来的各族族长。

“我准备在咱村子里盖一个学堂。”

顾洲远一开口,几个族长都心神一震。

人群也沸腾了起来。

“小远说什么?他要盖学堂?咱大同村要有自己的学堂了?”

“那岂不是咱都能把娃送进去读书了?我家三驴成天上树下河,这回让他去学堂认字,说不准以后我家能出个举人老爷呢。”

“哈哈哈,这日头都这么高了,你咋还做着梦呢?”

“学堂就是私塾吧,束修也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咱大概也上不起。”

他们虽然这些日子在顾洲远这里干活,攒了些银钱。

但是一般私塾一年都要几两银子的束修,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况且有的人家里有三四个孩子,那学费更是不敢想象。

“小远,这束修一年多少银子啊?”王德贵举手问道。

谁家不想家里出个读书人,即便是科考不行,能识文断字也能超过绝大部分人了,将来找活计找媳妇儿都能比别人好找许多。

他家金宝今年5岁,送城里读书上不起还不不方便。

私塾不提供住宿,每日里接送根本就不现实。

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学堂了,他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现在自己帮小远盖房子,一天50文钱,一个月就能有一两半银子。

即便房子盖完了,小远也答应把他招进肥皂工坊里,一个月也是900文。

即便一年花上几两银子,他咬咬牙也能承受。

“500文钱一年吧。”顾洲远沉吟道。

500文一年说多不多,说少也绝不算少了。

他也想过让村里孩子免费上学,他也不在乎那两个学费钱。

可村子里的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却是一大堆。

一旦免费,学堂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托儿所。

而且免费的东西大家都不会珍惜。

还是要适当设置些门槛,以便能教授那些真正想要上进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