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6章 千秋万载

书名: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甘蔗嚼不动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县令大人一共要5000斤白米,斤粟米是吗?”顾洲远朝着侯县令行了一礼道。

“顾小先生。”侯县令拱手回礼。

一旁的二牛更惊讶了,县令大人竟称呼小远顾小先生,还对着小远行礼。

我的天,小远这是彻彻底底飞升了,发达了。

“没错。”侯县令点头,“先搞点粮食试试水。”

“后续粮食能供应上吗?”停顿了一下,侯县令又道。

别看这里粮食挺多的,可要想把外面的粮价给打下来,那可是需要海量的粮食的。

虽然顾洲远之前承诺过粮食管够,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追问一下。

“能!”顾洲远言简意赅。

“哈哈哈,好!”侯县令顿时喜笑颜开。

一袋袋粮食被装上了车,站在家门口一直关注着这边情况的村民全都激动了。

王婶眼尖而且离得近,她大声嚷嚷道:“我的老天爷呀,我看见了,全是大白米!你说顾小三从哪里搞来的这么许多白米?”

最后这一句话她是对着王二妮说的。

王二妮现在每天帮顾洲远家喂鸡鸭,酬劳是两个鸡蛋。

打一开始她就觉得每天能得两个鸡蛋很是幸福了。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饥荒年,米价上涨,其他吃食也都跟着飞涨。

一个月之前,一个鸡蛋就卖到了7文,现在更是离谱,直接涨到了11文一个。

这样算下来,她一天的工钱就是22文钱!

比扛一天大包还要多!

她惶恐过,还找过三哥,让他给一个鸡蛋就行,甚至两天一个鸡蛋也可以。

三哥笑着给拒绝了。

他说什么:口头承诺也受劳动法保护的,资产升值是她的运道,跟老板没关系……

总之说了些奇奇怪怪的话,她也没记全。

她只知道,三哥是个好人。

“应该是县令大人从外面买来的粮食没地方放,暂时放在三哥这里的吧。”王二妮眨眨眼道。

“那县令大人在城里找个放粮食的地方还不是简简单单,干嘛费心巴力放这么远?”王婶撇撇嘴。

王二妮哪里不知道这个理由很牵强,但是她就是想帮三哥掩饰。

要是让别人都知道了三哥能搞到粮食,那三哥可就危险了。

农村消息传递全靠嘴,传播速度却一点不慢。

不一会儿,整个大同村就全都知道了,县衙里来了十几驾马车,是到顾洲远家运粮食的。

估计又是顾洲远之前的那个朋友在背后支持。

蝗灾刚开始的时候,顾洲远收蚂蚱换粮,也是说他城里的朋友帮忙。

这一切顾洲远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这会儿正在跟侯县令结账。

白米50文一斤,比市面上一斤少了12文。

粟米18文,一斤比市面上少了5文钱。

斤粟米是180两银子,5000斤白米是250两银子。

一共430两银子,侯县令给了5张100两的银票。

顾洲远也没找零,直接又让人搬了28袋白米到马车上。

“不知镜德先生哪去了?”顾洲远许久都没见镜德先生,老早就想问侯县令了。

“镜德先生有事去了京城。”侯县令愣了一下答道。

。。。。。。。。。。。。

京城。

皇宫。

晨光熹微,明睿殿内庄严而又明亮。

“苏师傅,前些年您说您久处朝堂,党争纷扰,心力交瘁。”

“终是决然抛下那无尽的权谋倾轧,投身山川湖海。”

“青山巍峨,绿水悠悠,于自然间寻得内心的安宁。”

“后来听说您在桃李郡一个小县里办了个书院,朕几番召请您都不愿回京。”

说话这人身穿华服,眼神深邃平静,顾盼间满是洞察世事的睿智。

薄唇微抿,线条坚毅。挺直的脊背没有丝毫弯曲,举手投足间散发一股睥睨气息,不怒自威。

他自称是“朕”,不用说,这人便是大乾之主,宣和帝赵承岳。

“我以为您这番回京,是在外面游历得累了,要回来帮朕分忧,不成想竟是为别人请功。”

说到这里,他笑了一下,也不知是在为再次见到敬爱的老师而高兴,亦或是因为老师依旧不愿回朝堂辅佐自己而苦笑。

苏师傅坐在殿内左侧椅子上,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清癯的面庞上,双眸仿若藏着浩瀚星河,眉眼间透着从容与笃定。

他将手中茶盏放回案几,发出一声清越声响:“陛下明鉴,老臣精力大不如前,实难再担重任,山水林间才是老臣的归宿。”

“不过老臣在外头还是留意着,想为朝廷发掘出有用之才。”

“老臣在桃李郡见到了顾小兄弟,这顾小兄弟乃有经天纬地之才,老臣以为得此一人相助,强过无数谋臣、万马千军!”

他言语不卑不亢,一举一动皆显文人雅士的从容与不凡。

宣和帝神色从容的神色变得凝重。

苏师傅回京才短短几天,这已然是他第五次在苏师傅口中提起顾洲远了。

苏师傅名满天下,眼光极高,能得他如此推崇的人,可以说找遍整个大乾也是绝无仅有。

他是见过桃李郡守郑安的奏疏的,奏疏里对顾洲远也是颇多赞誉。

先是发现了木薯去毒的方法,让大乾多了一种产量极高不挑地的主粮。

他正准备下旨奖赏,结果就收到了郑安的第二封奏疏。

奏疏上说桃李郡有奇人,发明了曲辕犁。

他让工部的人按图纸做了出来。

一经试验,发现这曲辕犁当真是好用到离谱。

他犹记得工部侍郎张群在朝会上,满面红光,口沫横飞把曲辕犁都夸出花来了。

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安装可自由转动的犁盘,使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且能通过犁评等部件调节耕地深浅,适应不同耕作需求。

提高了耕作效率,提升了土地耕作质量,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之张群洋洋洒洒说了半个时辰,直好像有了这曲辕犁,大乾便能江山稳固,千秋万载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