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作者:紫金残魂 | 分类:武侠 | 字数:16.9万字

第223章 收复燕云十六州(三)

书名: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作者:紫金残魂 字数:0 更新时间:07-28 04:33

胜利的喜悦如潮水般涌动着,张无忌站在城楼上,目光深邃而坚定。

虽然燕云十六州已经归明军所有,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片广袤的土地需要稳定的治理,需要人民的安居乐业,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于是,张无忌果断下令,召回正在各地巡视的五大将领——徐达、朱元璋、常遇春、汤和、李文忠。

他们带着各自的荣耀与疲惫,迅速汇聚于大都城。

当五位大将再次聚首时,彼此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张无忌端坐在帅帐之中,神色凝重而威严。

他缓缓开口,声音如洪钟般回荡在帐内:“诸位爱将,燕云十六州已收复,此乃我明军之幸,亦是百姓之福。然则,和平需以武力为后盾,治理需以智谋为先导。吾欲分兵驻守各州,以确保这片土地永不再失。”

徐达闻言,挺身而出,抱拳道:“末将愿领兵驻守顺州、儒州、檀州三地,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声音铿锵有力,彰显着一名武将的忠诚与担当。

朱元璋亦不甘落后,请命道:“臣愿率军镇守蓟州、涿州,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两地安宁。”

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令人信服。

常遇春豪迈一笑,朗声道:“末将愿往莫州、新州,继续以猛虎下山之势,震慑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豪情壮志,仿佛已将战场上的硝烟再次点燃。

汤和则显得更为沉稳,他缓缓说道:“臣愿领兵驻守武州、蔚州,以智谋布局,确保两地万无一失。”

语气中透露出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与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李文忠最后发言,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臣愿驻守应州、寰州、朔州,以仁政安抚民心,以武力保卫边疆。”

言辞中透露出对百姓的深厚情感与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张无忌听罢,心中大为欣慰。

这五位大将不仅勇猛善战,更兼具智谋与仁心,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的胜利。

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诸位将军听令,即日起,分兵驻守各州,务必确保燕云十六州的稳定与安宁。待天下太平之日,朕定当论功行赏,与诸位共享荣华富贵!”

张无忌的命令下达,五位大将各自领命而去,明军也迅速分兵驻守各州。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巩固了防御,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

燕云十六州在明军的守护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大明王朝崛起的重要基石。

然而,张无忌知道仅凭军事力量难以长久维持一片土地的繁荣与和平。

开荒屯田,改善民生,才是稳固边疆、赢得民心的根本之道。

于是,在分兵驻守的同时,他又密令五位大将,在各自辖区内大力推行开荒屯田之策。

徐达在顺州、儒州、檀州,不仅加强了军事防御,还亲自率领士兵与百姓一同开垦荒地。

只有让士兵与百姓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他的带领下,三地很快便出现了大片肥沃的农田,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朱元璋在蓟州、涿州,则更加注重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他颁布了严格的法令,禁止豪强侵占民田,同时鼓励百姓积极开垦荒地,并给予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两地很快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常遇春在莫州、新州,虽然以勇猛着称,但在推行开荒屯田方面却也不遗余力。

只有让百姓吃饱穿暖,才能让他们真心拥护朝廷。

于是,他亲自督战,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在他的努力下,两地很快便涌现出了一批批勤劳致富的典范。

汤和在武州、蔚州,则更加注重智谋与策略的运用。

开荒屯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规划与坚持。

于是,他制定了详细的屯田计划,并设立了专门的屯田机构来负责实施。

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两地很快便形成了完善的屯田体系,粮食产量逐年攀升。

李文忠在应州、寰州、朔州,则更加注重仁政与民心的结合。

只有赢得百姓的心,才能稳固边疆的安宁。

于是,他在推行开荒屯田的同时,还大力倡导文化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

在他的治理下,三地很快便涌现出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随着开荒屯田的深入推进,燕云十六州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粮食产量的提升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还为朝廷提供了充足的军粮储备。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也逐渐繁荣起来,整个燕云十六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无忌看到这一切,心中倍感欣慰。

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五位大将的辛勤付出与百姓的鼎力支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加大开荒屯田的力度,将这一政策推广到整个天下。

为了能够让燕云十六州那饱经战乱之苦、生活困顿的汉人百姓们迅速地重焕生机,张无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下令免除当地百姓整整五年的赋税!

这一决策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层层乌云,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传遍了整个燕云十六州,乃至更远的地方。

百姓们听闻这个喜讯后,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他们对这位宅心仁厚、心系苍生的明王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之情。

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着张无忌的善举。

有的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回忆起过去沉重的赋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的年轻人则满怀憧憬地展望着未来,想象着没有赋税负担后的美好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原本因为赋税过重而荒芜的农田开始重新被开垦,勤劳的农民们又燃起了耕种的热情。

集市上渐渐热闹起来,各种货物琳琅满目,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学堂里传来阵阵朗朗读书声……

张无忌的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燕云十六州百姓的心,更是受到了天下百姓的热烈拥护。他的仁德之名远扬四方,成为了众人交口称赞的一代贤明君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