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作者:紫金残魂 | 分类:武侠 | 字数:16.9万字

第185章 元廷军阀混战(下)

书名: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作者:紫金残魂 字数:0 更新时间:07-28 04:33

消息传回皇城,元顺帝得知孛罗帖木儿已死,心中暗自庆幸。

孛罗帖木儿虽然骁勇善战,但终究是个不忠不义之人。

他的死,对于朝纲的稳定与皇家的颜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于是,元顺帝下令,将孛罗帖木儿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昭告天下,宣布孛罗帖木儿谋反,诛九族。

同时,他还对太子与汝阳王进行了嘉奖,称赞他们忠心耿耿,为朝廷立下了大功。

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让元顺帝和太子之间的恩怨烟消云散。

相反,它像一把无形的剑,悬在了两人的心头,成为了他们日后争夺皇位的伏笔。

元顺帝虽然暂时保住了皇位,但心中却明白,自己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汝阳王府内一片肃穆,孛罗帖木儿的死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传遍朝野。

由于这位昔日的猛将骤然离世,致使朝中一时之间竟无良将可用。

元顺帝在权衡利弊之后,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赋予汝阳王府兵权。

此时,汝阳王正与他的儿子王保保相对而坐,面色凝重地商讨着当前局势。

汝阳王感慨道:“保保啊,此番你我父子能再度承蒙圣恩,重获兵权,实属不易。然而,如今这天下局势已然大乱。”

王保保眉头紧蹙,忧心忡忡地说道:“父王,张无忌那小子可真不简单!趁着咱们朝廷内乱之际,他竟然率领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方国珍等各路豪杰,成功统一了江南之地。现如今,他已占据了大元的半壁江山,与我们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局。孩儿担心,接下来他是否就要挥师南上,攻打敏敏一家了呢?”

汝阳王长叹一声,摇了摇头道:“唉,如今的大元王朝风雨飘摇,仅剩下这半壁江山苦苦支撑。

更令人头疼的是,那盘踞在关中一带的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还有脱列伯这四大军阀,个个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根本不听从朝廷号令。

他们早已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为今之计,唯有老夫亲自向圣上请旨,领军出征,讨伐这些叛贼,将其势力尽数吞并,方能重振朝纲,稳固我大元江山。”

说罢,汝阳王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

王保保一脸严肃地看着汝阳王,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说道:“父王,依儿臣之见,咱们不妨如此行事。首先,请圣上下旨,责令李思齐、张思道、孔兴以及脱列伯听从我的调遣,一同挥师南下,进攻明军。”

汝阳王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回应道:“保保啊,你的想法甚妙!这一招乃是先礼后兵。

李思齐等人皆是拥兵自重的军阀,他们岂会轻易遵从圣旨,老老实实地听从吾等号令,南下发兵?届时,咱们便可借机发难,以抗旨不尊之名,将其势力逐步蚕食吞并。”

王保保深以为然,赞同地应道:“父王所言极是,只是如此一来,恐怕免不了与明军正面交锋一场。毕竟,若是未能有所斩获,便难以向圣上交代。不过,只要谋划得当,未必不能取得胜利。”

他顿了顿,接着说:“况且,如今局势动荡,各方势力相互角逐,若能借此机会削弱其他军阀的力量,并在与明军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对于我们巩固自身地位,扩大势力范围,都将大有裨益。”

汝阳王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沉声道:“保保,你分析得极为透彻。此番行动,既要谨慎布局,又要果断出击。李思齐等人虽各怀鬼胎,但终究是大元之臣,名义上仍受朝廷节制。吾等需以大义名分,迫使其就范,若其不从,便是公然反叛,到那时,天下人自有公论。”

王保保站起身,双手抱拳,坚定地说道:“儿臣愿亲自领兵,前往关中,先以朝廷旨意试探其反应。若他们胆敢抗命,儿臣定当率军讨伐,扫平关中,以安朝纲。同时,儿臣也会密切关注明军动向,确保两面兼顾,不失战机。”

汝阳王欣慰地看着王保保,眼中满是骄傲与期待:“保保,你既有勇武,又兼智谋,实乃我大元之栋梁。此行务必小心,既要展现我大元之威,亦需保重自身安全。待你凯旋归来,本王定当在圣上面前为你请功。”

言罢,汝阳王亲自书写了一份奏章,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及应对策略,并请求元顺帝下旨,令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四人听命于王保保,共同抵御明军。

奏章递交后,父子二人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出征事宜。

数日后,元顺帝的旨意传来,同意汝阳王的提议,并赋予王保保全权指挥之权。

然而,李思齐等人接到旨意后,却并未有所行动,反而各自推诿,拒不遵旨。

王保保闻讯,怒不可遏,当即点齐兵马,誓师出征。

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关中而去,沿途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抵达关中后,王保保首先派遣使者前往各军阀营地,再次传达朝廷旨意,并警告其若再不从命,将视为叛国。

然而,李思齐等人依旧置若罔闻,甚至暗中联络,企图联手对抗王保保。

面对如此局面,王保保并未急躁,而是暗中布下天罗地网,以待时机。

一日,他得知李思齐与张思道因争夺地盘发生争执,双方兵马在边境对峙,遂决定借此机会,先行击溃较弱的一方,以震慑其余军阀。

王保保亲率大军,突袭张思道营地。张思道措手不及,被王保保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大败而逃。李思齐见状,惊恐万分,急忙收缩兵力,以防王保保乘胜追击。

然而,王保保并未给李思齐喘息之机,迅速调整战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追击张思道,另一路则直扑李思齐营地。

李思齐虽拼死抵抗,但在王保保的精妙布局和勇猛冲锋下,最终败下阵来,被生擒活捉。

孔兴与脱列伯见李思齐、张思道相继覆灭,深知大势已去,若再不从命,必将步其后尘。

于是,二人不得不违心地表示愿意听从朝廷调遣,共同抵御明军。

王保保虽知二人心中不甘,但眼下局势紧迫,无暇他顾,只得暂且接纳,并着手整编军队,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明军。

至此,关中局势暂时稳定,但一场更为激烈的南北对决,却已在悄然酝酿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