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锦医春色

作者:寂寞的清泉 | 分类:同人 | 字数:43.6万字

第五十五章 牌坊落成

书名:锦医春色 作者:寂寞的清泉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6

冯初晨又打开锦盒,两串珠子鲜红夺目,散发着一股淡淡幽香。

莲花金簪有小半个巴掌大,上面嵌着两颗红宝石两颗蓝宝。金镶玉钗下面是赤金,上面是碧玉雕的五瓣梅花。

这些东西冯初晨无法估价,因为都是内务府制造或东南来的贡缎。

没想到阳和长公主这么记情。

冯初晨很开心,又有些脸红。

若是大姑面对这些俗物一定会不屑于顾。她没有大姑那么清风霁月,甘愿贫穷,她想过好日子,也贪图舒适生活。

付出的同时,她想好好善待自己及自己爱的人。

冯初晨笑道,“首饰暂时不用,我和弟弟一人做两套衣裳,弟弟用这种料子,我用这种。”

冯不疾反对,“不行。长公主的赏赐是荣耀,留着给姐姐当嫁妆。要做衣裳,就用温府送的料子做。”

之前,温府送的料子他都不许用,要留给姐姐当嫁妆。现在有了更好的,那些就可以用了。

冯初晨哄着小屁孩,“好,这么好的东西,留一半给弟弟当聘礼。”

冯不疾抿嘴直乐,若真有那么一天就好了。

赵员外家,赵员外先搧了赵唯几个耳光,又指着他一通大骂。

“被屎糊了眼的混帐东西,那么好的姑娘被你推远了。她哪里下头了,哪里下头了,明明所有好事都往她家里跑……”

赵唯也是后悔不迭,他做梦都没想到冯初晨会和阳和长公主府拉上关系。

自己的确短视了……

赵员外媳妇劝道,“老爷不要生气。三儿长得这么俊,又是童生,那丫头再翻天也是乡下丫头。想想办法,总能哄过来。”

晚饭前,王婶和芍药回来了。

她们一脸疲惫,各自去沐浴。

芍药出来说道,“大人死了,儿子活着。刘二嫂上年初才嫁过来,刘二哥哭得什么似的。姑娘,我也觉得你开个妇幼医馆再好不过。

“在医馆里生孩子,有接生的稳婆,有救人的大夫,能把产妇和乳儿的危险降到最低。”

她第一次看到产妇一下飙出那么多血,不舍地望了儿子一眼后就闭上眼死了。

心里难受极了。

若姑娘在,一定能救活。

可两个村子离得远,请姑娘已经来不及了。

接生完后,芍药带着王婶去自家坐了一会儿。

芍药娘给她们每人煮了两个糖水蛋。

芍药舍不得吃,“我在主子家经常吃蛋。”

她娘硬逼她吃,她便同三个弟妹一起分享了。

王婶听说长公主夸赞了姑娘,还赏了那么多物什,极是高兴。

姑娘的路好走多了,日子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夜里下起春雨,次日依然下着。

绵绵春雨细无声,不大,如烟似雾。

冯不疾站在檐下咧着嘴乐。

春雨贵如油,期望自家那一百亩地有个好收成。

如今的日子怎么这么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一定是大姑在天之灵保佑的。

屋里传来姐姐的捣药声,姐姐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他边乐手还不闲着,练习着弹指功。

等乐够了,他又开始练习姐姐教的太极拳。

巳时末,冯家门前又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三名穿官服的人。

披着蓑衣干活的工匠都停下手中活计,好奇地看着他们。

是太医院的御医,其中一人冯不疾和冯初晨认识,是方院判。

二人见了礼,把他们请进上房。

方院判笑道,“上官驸马极力推荐,我们特地来看看那个救人之术。”

冯初晨笑道,“那法子我起了个名字,叫噎立克法。”

名字直白,噎着了,立即克好。

为了让他们看清楚,冯初晨让芍药当病人先讲成人如何施救,又让冯不疾当病人再讲孩子如何施救,最后讲如何自求。

冯初晨讲得很细,其中的原理明明白白。

几个御医听得兴味盎然,一个御医详细记录下。

方院判频频点头,“击打背后,只是外部施压。而这种法子……哦,噎立克法,不仅外部施压,内部也能形成气流往上冲击,内外加击,胜算更大。

“哈哈,冯姑娘大才。本官回去同院使大人禀报,再商议给予冯姑娘一定奖赏。”

又遗憾地看看冯初晨,“可惜了,若冯姑娘当女医,一定比周女医还大有作为。”

讲完已是晌午,王婶几人炒了几个家常素菜,留那几人吃过饭才送走。

太医院大官和御医来冯家的消息又在村里传开。

赵里正夫妇上门打探消息,还送来两斤点心。赵里正媳妇和儿媳来打探消息,门都没让她们进。

三日后,太医院一位官员送来一百两银子的银票。

方子被太医院收用了。

去京城接生的王婶听到,街头巷尾虽然还在津津乐道上官如玉如何被姑娘施救的事,也知道了那种法子的确对噎着的人最管用。

而且,法子已经被太医院收用,广泛推荐医馆大夫用于救人,还会收录进《大炎医典》。

只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冯姑娘亏大了,牺牲清白救了上官如玉,上官如玉却没有纳她为妾,长公主府只是嘉奖了她一些黄白之物……

王婶回家对冯初晨笑道,“虽然话不好听,却比之前强多了。唉,救的如果不是上官公子,人们也不会议论这么久,传得这么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冯初晨已经很满意了,“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我又不是名人,久了就会沉淀下去。”

王婶不懂什么是过滤器,但明白话里的意思。觉得姑娘真是越来越有学问了,经常会说深奥的话。

阳春三月好风光。

花儿竞相开放,满院子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冯初晨很有成就感,她前世想要的家,这一世拥有了。

无事了她喜欢坐在檐下看书,小几上放一碗清茶,还不盖盖子,碗口边氤氲出袅袅水雾。

若不是怕鸟粪掉进茶碗,她更愿意坐在树下。

日子在快乐和忙碌中飞过。

三月十八,“千婴之母”牌坊终于落成。

两柱一间三楼,碧瓦红柱,楼牌上雕着花鸟云纹,牌扁上书“千婴之母”四个大字。

高高的牌坊二里外就能看到,是附近最高的一栋建筑,庄严肃穆,气势宏大。

这不仅是冯家的荣耀,也是整个白马村,甚至长平县的荣耀。

昨天,赵里正和柳里正找冯初晨姐弟谈话,想让除冯太公家以外的所有冯家晚辈明天都来牌坊前磕头。

牌坊乌鸦鸦一群小辈叩拜,显得场面好看,族人团结。

冯氏几家族人也厚着脸皮上门送礼说好话,他们想在县太爷面前露露脸,以后能仗着这个体面谋些好处。

冯初晨不客气地拒了。当初这些人恨不得弄死冯不疾,赶走原主,把冯医婆的全部财产抢过去。

原主真的死了。若现代社会的水出尘没有穿越过来,冯不疾也活不了。

他们还好意思来抢这份荣耀,怎么敢想。

等到以后冯奇出狱,冯初晨一定会想办法让他血债血偿。

这天一早,整个白马村的人开始兴奋起来。他们穿上好衣裳,除了必须出去干活的人,都留在村里看热闹。还有心思活络的人,在村里摆上大饼茶水。

附近几个乡的大乡绅都来露脸,方圆几十里的人成群结队来看热闹,提前得知消息的小商小贩来村边卖吃食和小饰品。

今天的白马村比过年和赶庙会还热闹。

姚家除了刚生完孩子的姚二嫂母女,也都来了。

午时初,县太爷李大人及县衙的几个官员在衙役的簇拥下来了,这是之前说好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京兆府少尹胡大人也来了。

长乐县归京兆府管辖,他来不来都没错。

白马村还是第一次来这么大的官,胆子大的村人跑去给他们磕头。

最忙碌的人当数赵里正父子、赵员外父子、冯长富及姚舅爷、几个乡绅。

看到赵唯穿着新衣围着那些官员跑前跑后,还时不时看冯初晨一眼,眼里的秋波掩都掩不住,冯不疾恨不得冲过去吐他一脸吐沫。

太气人了。

赵唯已经听说冯初晨用什么法子救了上官如玉,那又如何呢?

虽然名声不好听,又被许多人笑话,但两代冯家女人同时救了上官如玉,长公主府会一直记着这个情。

阳和长公主是当朝唯一一位嫡长公主,她说一句话,比自己奋斗几十年还管用。

若能娶到冯初晨,哪怕他止步于举人,也会比大伯强得多,说不定还能进六部,多年后成大员。

而且,今天他才发现,冯初晨原来这么美,清丽可人,脱凡出尘,仙气飘飘,比他之前暗恋的马县丞的闺女出挑多了。

之前真是眼瞎了。

得找机会跟她说说心里话。自己是童生,又人俊有才华,她应该能放下芥蒂接纳自己……

看到赵唯这副嘴脸,冯初晨也恶心坏了。

为了美丽,赵唯今天穿得极其单薄,靓蓝色直裰里只穿了中衣中裤,连夹衣都没穿。

冯初晨暗乐,想到了如何收拾他。

赵唯找着一切机会在胡大人和李大人面前表现,不停拽着酸文。

在他直面两位大人面前的时候,冯初晨似是无意走到他的后面。

在距离不到两米处,前面隔着一个人,冯初晨垂下的手冲赵唯右膝盖后面的腿窝处弹出一颗小石子。

冯初晨只用了七成力。不是为了把他打痛,而是为了让他出丑。

赵唯突觉后腿窝酸痛,不受控制面向胡大人直直跪了下去。

这个变故吓坏了在场的人。

胡大人也是一愣,这是几个意思?

赵唯四肢并用爬起来,还是忍着痛说道,“罪过,罪过,学生突觉不适,让胡大人见笑了。”

却漏了旁边还站着李县令和县丞等官员。

胡大人说道,“身体不适就回家歇歇。”

赵唯哪里舍得回家,红着脸笑道,“嘿嘿,又好了。”

他甩甩右腿表示自己无事,完全没有温润书生的形象。

胡大人和李县令都微皱了一下眉,气得赵员外狠狠瞪了他一眼。

官员们听取了赵里正等人的禀报后,围着牌坊转了一圈,便到了最隆重的时刻,就是胡大人和李大人发表重要讲话。

胡大人第一个来到牌坊下,先是唱颁皇上英明,再是怀念冯医婆大义,最后勉励冯家后人及大炎百姓向冯医婆学习。

接着是李大人讲话。

他刚讲了两句大好河山一片祥和,站在最面前的赵唯突然又跪了下去,这次膝盖跪在一颗带尖的小石头上,痛的他呲牙咧嘴,大脑一片空白。

本能地骂出了声,“哎哟,截你娘个头,痛死我了……”

李大人一顿,看向赵唯。

旁边的赵员外赶紧搀扶赵唯,扶了两次才把他扶起来,赵唯还站不直,弯腰揉着膝盖。

众人都小声议论起来,还有轻笑声。

李大人气得沉了脸,高声喝斥道,“有辱斯文,有失体统,行为失当,口出恶言。一个童生,连最起码的礼仪都不懂。你身体不好,还站在这里作甚?”

赵唯满脸通红,眼泪都包起了。

赵员外舍不得自己走,小声喝斥赵老大,“还不把这丢人现眼的东西扶回家。”

又对李大人躬身道,“草民有罪,草民一定好好管教逆子。”

头都快垂到地上。

李大人冷哼一声,翻着眼皮想了想,想起刚才说到哪里,继续演讲。

可好心情已经没了,说得还有些结巴,让他非常沮丧。

这当然也是冯初晨偷偷打的小石子。为了让赵唯痛得厉害,还偷偷踢了两颗小石子在他前面。

冯初晨并不敬畏这座牌坊。

在她心里,牌坊远比不上九坡岭和青苇荡更让她敬重和追思。

所以,在这个神圣庄严的时刻出手打了人。

之后是敲锣打鼓,爆竹齐鸣。

再接着,冯初晨和冯不疾带领冯长富的六个晚辈跪在牌坊前面磕头。

冯初晨姐弟都激动哭了。

冯不疾长跪不起,哽咽着说道,“大姑,你看到了吗,这是你的荣耀,是我们冯家的荣耀。感谢皇上,感谢青天大老爷……”

话是冯初晨教的,他们的泪是真挚的。

这些话冯初晨自己都嗤之以鼻。但在这个年代,做为冯医婆的后人,冯不疾必须这么说。

对于冯不疾的表现,胡大人和李县令都频频点头。

这孩子聪明,不愧是千婴之母的后人。

午时末,官员和衙役们在冯家吃了素面。

吃素面是胡大人的特别交待。

冯不疾和赵里正、赵员外、赵族长、姚舅爷、冯长富、李先生及一些乡坤作陪。

几位大人颇有兴致地听这些人说着农耕方面的事。

本来没安排这么多人作陪,可那几个乡绅硬厚着脸皮往前凑。

官员们的行为又让村民们感动。

青官啊,关心百姓疾苦,不占百姓一点便宜。

他们走的时候,村民们自发跪在道路两侧高喊着:

“青天大老爷慢走。”

“老朽有福啊。”

“辛苦这么久只吃了一碗素面。”

“廉洁爱民,好官哪。”

……

冯初晨觉得,古代老百姓很会拍当官的马屁,看待问题的视角也流于表面。

所以统治阶级才喜欢搞愚民政策。

“牌坊”就是其中之一。

曲终人散,送走所有人,冯初晨又牵着冯不疾来到牌坊前面,久久伫立着。

夕阳下,“千婴之母”几个大字闪着金光。

皇上的书法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确是一个文武兼俱的明君。

大姑一世辛劳与心酸,受尽委屈和磨难,挣下这座牌坊和这四个字。

值吗?

从大义上来说,值。

可从人性上来说,不值。

所有人都在颂扬她,但爱她的人心疼她。

冯不疾小声说,“姐,之前我以为牌坊建成我会很高兴很高兴,怎么今天没有那么高兴呢?还有些心酸,想哭,想大姑。”

他的小嘴刚撅起来,怕被别人看到,又赶紧缩回去,抿成一条线。

冯初晨很想说,因为这座牌坊是用大姑的血和泪挣下的。

但小正太毕竟是本土人,不能把他教得太过离经叛道。

冯初晨低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柔色,“弟弟记着,咱们要像大姑一样有志气,有骨气,不畏艰难困革,良善宽和,光明磊落。

“但善良要有尺度,善良的人不一定都会被善待,要学会趋利避害。不要苦自己,无需先人后己。你受苦,姐会心疼。”

冯不疾没有完全听懂话里的意思,但知道姐姐让他向大姑学习,又不能像大姑一样受苦。

他吸了吸小鼻翼,抬头看着姐姐说,“我记住了。姐姐也不要苦自己,弟弟心疼。”

“嗯,姐记住了。”

姐弟二人手牵手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