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不朽家族,我能改变子孙资质

作者:通通如山 | 分类:玄幻 | 字数:101.5万字

第140章 武道变迁

书名:不朽家族,我能改变子孙资质 作者:通通如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7-24 16:21

秋风掠境,山河萧瑟。

自武极强势镇杀妖魔已过去一年有余,大妖邪祟莫不隐蔽,另有皇族倚重倾斜,这不光是周平等真君受惠,就连整个西南地界都因此受益,安定祥和,欣欣向荣。

毕竟,往日周平等真君被牵制,单靠着各势力留守力量,往往很难将隐匿的妖邪揪出来,就变成了杀不绝除不尽的现象;而现在各真君得以空暇,已然开始在疆域内寻踪镇杀,那些妖邪又怎么敢露头,真当谁都有资格得到强族眷顾,避过神念的探查啊。

当然,周平等人不是没有能力探寻更广疆域,但那样不光费时费力,也是在挑衅强族的底线,保不齐就惹恼了,被调去其他严峻战线镇守,白白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安宁时光。

只是,在其他势力欣欣向荣的同时,武山门内的暗流也渐渐涌现,虽没有爆发纠纷厮杀,却也已然有新旧更替的迹象。

哪怕在这其中,俞家并未表态,也无逾越逆位之意,武山门麾下的诸多势力也开始向其靠拢,以表忠心;至于武氏,虽有滔天怨言,却也极为果断,在武元的带领下,只保留了门中部分长老席位,以作同宗门的联系,随后便举族退至武山门偏僻小峰,封山闭户,隐世长修。

修行界以实力为尊,如今武极将陨,武山门只剩下俞元禾、孟槐两尊玄丹战力,但后者为蛮荒凶兽,武家也没有法子将其控制,那于情于理,武山门都必须以前者为主。

武家现在体面让位,凭借往日的情谊,以及同西南诸方势力的交情,多少也能善终长定,将来更未尝没有再起的可能;但要是继续占着大位不放,就算俞家现在愿意,过个几十上百年,也必然会生恶相对,徒增纠纷。

而在定南府前线,武道虚域显现苍茫,笼罩方圆数十里地界,威势强横恢宏,磅礴浩瀚,压得生灵不敢进;即便相隔甚远,都能感受到一道凛冽意志沉寂其中,震荡所望者心神。

但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沉暮气机,就好似内部已经彻底腐朽的木头,只待岁月侵蚀,便会崩塌破碎,化作黄土尘埃。

此时此刻,数道身影出现在此地,气息皆寻常不显,好似普通凡人,只有一女修生机活力,气血旺盛汹涌,犹若虎狼成形。

最前方一人身着劲装,眼含精芒,更隐约有巍峨山岳在其身后浮现,正是元景武君周修武,其余几人则是其门徒孙辈,杨大海、韩世岳、周嘉荟和周景真。

此番皇族资源倾斜西南,周平等正统法真君皆受益,就连前路断绝的青玄子都得到了些许好处,唯独周修武和俞元禾一无所获,也算是另类法的悲哀。

不过,周修武倒是不在意这些,毕竟本意化灵法在本心,在自我,而不在其他;若本我不恒,就算有宝物滋身壮体,也难有所成。

望着远处的浩瀚虚域,这武夫心神凝定,旋即持拳躬礼,以示敬意,随后朝着后方四人道:“此地便是真君所显道场虚域,虽同我门所修相异,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们在此冥想,若是能有所得,于道途也有巨大裨益。”

“但需切记,这其中凶险甚怖,非你们当下可受,万不可贪功冒险,尤其是嘉荟、景真你们两个,莫要胡来,紧跟在师兄们身后。”

“谨遵师命。”

杨大海等人闻声回应,随后便就近分散开来,打坐冥想。

看着渐入状态的四人,武夫心有所想,旋即分出两道意念到周嘉荟姐弟二人身上,以作庇护手段。

虽然尚武道院已在镇南郡国存在了二三十年,招收弟子也有数千众,周修武更是将法门心得铭刻在道院石碑上,以供修行;但其中凝结本意者,也只有杨大海和韩世岳二人,剩下就再无成者。

周嘉荟姐弟自然也没成,当下也就气血浓郁些,还只能算是凡俗武夫。

不过,二人作为周修武的直系后裔,有家族给其托底,就算蹉跎岁月也无妨,不用像其他道院弟子那样,此道不通,为了道途将来,只能遗憾去炼体,亦或是修行力道、武道等其他路子。

在这其中,因为沙大黄和沙灵鼠峦丘常年酣睡在道院内,气机逸散下,形成了一方不大不小的沙漠,也算是给尚武道院提供了沙道修行所在。

待手段落定,武夫微微昂首,旋即便化作流虹,直遁那浩瀚虚域深处。

而他一踏入其中,那道磅礴意志就忽有所感,迸发出恢宏威压,随后一道魁梧挺拔的朦胧虚影凭空显现,正是武极的一缕念头,以此来减弱对意志的磨损。

“周家后辈,你闯入老夫沉睡所在,所为何事?”

望着面前的魁梧大汉,周修武顿了顿,旋即持拳抱礼,“晚辈无意打搅前辈,只是心有疑惑,想请前辈解答一二。”

听到这句话,‘武极’朗声大笑,双目间有精芒迸发,“你想问的,应当是武道为何要求证天地,而不继续内求吧?”

周修武闻声顿时一怔,凝神直望面前存在,而在其识海内,恒玄也自石庙中浮现,身形已然虚幻得近乎透明。

武道的诡异变迁,在共同推演开始,就一直困惑着两人,且越精深,这其中的疑惑就越重。

毕竟,根据二人的推演结果来看,前面应该还有路能走,就算比不过正统法,应当也不会相差太多,武道主流为何要舍自身,而求证天地,将修己道变成天地道。

‘武极’没有回应,而是转而问道:“小辈,你如今境界,寿有几载?”

武夫闻声思量片刻,回道:“应当是四百载上下。”

“那可同前面的境界寿命相隔?”

此话一出,周修武骤然愣住,‘武极’的追问也随之而来。

“你来寻老夫解惑,想必也推演过前路,那你下一境界寿元又有多少?”

“让老夫来猜一猜,应当也就七八百载,也即是增寿四百载。”

说到这里,‘武极’长叹低语,“武道虽有前路可走,但天不遂人望,其寿甚短,又有几人能争渡走到头?”

“纵有妖孽开路,后继者也难传承,注定落寞归于尘土。”

“若非如此,武道又何故求证天地,只为一小道。”

而周修武已然陷入了沉默,嘴唇翕动,却难有所言。

他修行到如今境界,其中艰苦困难,可以说丝毫不逊正统法求证玄丹,但寿元也才不过四百载,他如今已然过去了四分之一。

甚至,就算炼神境修得圆满,费尽千辛万苦突破到下一境界,也才增寿四五百载,就算这其中艰难比不得突破通玄,却也胜过玄丹大关。

这样算下来,就相当于历尽千辛万苦,悟性尚佳凝聚本意,再连破两道玄丹大关,寿命才勉强达到正统法的门槛。

而修行一道,大多都是越往后越艰难,就连他都没把握能修到设想的下一境界,就更别说后继者。

而如此严峻难修的道统,哪怕是天骄妖孽,只怕也会因寿元而受阻,又怎么可能发扬光大,注定要走向没落,也难怪当年的武道会转而求其他。

见周修武浑噩消沉,‘武极’也是急忙劝道:“你也莫灰心,老夫所言乃是武道变迁,而非一法一术结果。”

“而你所修法门乃武道初立时,一位惊世奇才所创,并未被后来的武道规矩影响,其中底细如何,老夫也难以下定。”

“若是走下去,未尝没希望走出一条康乾大道。”

将心中杂念压下,武夫朝着魁梧大汉躬身垂首。

“谢前辈赐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