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二回 蔡伯喈千里投奔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二回 蔡伯喈千里投奔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羊安做了个梦,一个很长的梦,梦里,自己为了避让高速上突然冲出来的动物而导致汽车失控,发生交通事故。“那是一头鹿吧”他这么想着,耳边隐约的雷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待回过神来他发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拼命的哭喊着。只能隐约听到耳边一个女人的声音,但那声音听起来十分虚弱。他听不清楚,似乎是在嘱咐自己平平安安。难道是自己老娘,但似乎又不是,自己老娘的声音可没有这么悦耳,那分明是个少女的声音。他想要睁开眼睛看看那少女的样貌,才发现自己完全睁不开眼。只是不久,一个柔软的物体塞进了自己嘴里,自己随即贪婪的吮吸着,仿佛是一个哺乳的婴儿。

就这样恍恍惚惚,朦朦胧胧的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自己似乎能睁眼了,当他睁眼的那一刻,他错愕了,周围复古的摆设,以及穿着奇怪的陌生人。“那是汉服吧”“难道这还是梦”此刻王安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可惜当他尝试着挥手往自己脸上拍时,才发现自己的手居然像婴儿一样短小,这一定是梦,这一定是梦!

羊安花了很久才接受自己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个婴儿的事实,虽然他急切想要了解自己的现在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但碍于自生还是婴儿的身体机能限制,他能做的有限。通过这几天睡在襁褓里的听闻,他觉得自己可能回到了汉朝,现在正值新春,自己亲爹去年死了,亲妈也在生自己的时候死了,大概那时候听到的声音就是亲妈的。对于这一世的亲妈,自己还是很感激的,毕竟她用生命换来了自己的重生。自己还有个的小妈,虽只豆蔻年华,却已出落的婷婷玉立,嗯至少这几天见到的人里,就她最好看了,也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个子太小了。可惜可惜,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还得替别人养儿子。

至于其他家庭人物么,一个叔叔,对了还有这些天给自己喂奶的婶婶,嗯她身材不错。自己还有两个堂兄,其中一个和自己一样还在哺乳期。万幸的是这一世自己胎投的还不错,既来之则安之吧,他这样想着。

春去秋来,白马过隙,转眼间,羊安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八年了。这八年来,他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个时代安生立命。他知道眼前的安稳只是暂时的,衰弱的大汉朝终将在历史的车轮下消亡,而取而代之的是诸侯并起,军阀混战的时代。都说乱世造英雄,他不指望自己能成为英雄,但他也不想随波逐流,不明不白的死在这个乱世之中。上天既然给了他第二次活着的机会,他自然格外珍惜。

他曾想过做个一个文学大儒,一门心思研究学问,但是,想到孔融,祢衡他放弃了。他也想过做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奈何门风甚严啊。况且凭他这二把刀的理化知识,要发明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例如玻璃、火药之类的,就别想了。那就唯有追求权力了,汉律举孝廉须满四十岁,还好,到东汉末已经宽松许多,至少他知道不少名人,如曹操,袁绍,贾诩等等都是年轻时候便举了孝廉。先读书吧!最后他这么决定,在这个时代,有门阀士族支撑的自己只要学有所成,凡事自然水到渠成。

“安儿,今日便到此罢,你且去整理一番。”羊儒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今日是有贵客吗,祖父?”

羊儒没有回答,只是一边捋须一边笑着点头。

“是~,祖父”说完,羊安便向着羊儒作揖。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只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便看到卢全小跑了进来道:“老爷,蔡议郎到了。”

“快,有请。”

“卢管事,吾此时已非官身,何来议郎之说?”蔡邕已跟着进来了,向羊儒施礼道:“邕,拜见太常卿。”

两家本是世交,两人又是多年的忘年之交,羊儒也不嫌他失礼,笑道:“老夫亦非官身,何来太常一说呀?伯喈。”随即,两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羊儒引蔡邕入座,便吩咐卢全看茶汤。

“一别多年,羊公别来无恙啊?”

“蒙伯喈挂念,老夫甚好。”

“羊公,这是小女蔡琬、蔡琰。”蔡邕向羊儒介绍起身后的两个小女孩,然后向她们吩咐道:“还不给羊公请安。”

“蔡琬(蔡琰)给羊公请安。”两人施礼道。

“好,好。”羊儒笑道。此时,卢全已经回到堂上,羊儒又吩咐道:“卢全,带两位娘子去偏房歇息。”

蔡邕忙起身朝卢全施礼:“有劳卢管事。”

卢全也是朝两人施礼,便带着蔡家两位娘子去歇息了。

“伯喈,朝中之事,老夫略有耳闻,不知今后做何打算?”

“羊公,说来惭愧,此次得罪朝中权贵,匆忙避祸,心中也无计较。”

蔡邕先前受中常侍程璜陷害,蒙灵帝赦免后,又遭五原太守王智诬陷,此事羊儒是知道的,见蔡邕答的窘迫,便说道:“如此,伯喈不如暂避府上?”

“羊公厚义,感激不尽,然邕避难之人,岂敢连累羊公?”

“欸,伯喈此言差矣,且问你,可有天子诏书?”

“无。”

“那可有官府缉捕文书?”

“亦无。”

“既无天子诏书,又无官府文书,伯喈又有何连累老夫?”羊儒喝了口茶汤,又说到,“伯喈受奸人所害,然我泰山羊氏素有声望,谅朝中宵小不敢轻举妄动,你放心住下便是。”

“如此便由羊公做主。”说完便起身施礼。

“欸,你我两家本是世交,何必如此客套?”羊儒笑道,“再说,老夫正欲为三郎请先生,伯喈适逢其会,却不知可愿受艺?”

“可是那不满周岁便手不释卷的羊安?”

“欸,伯喈谬赞了。”

“岂是谬赞,早闻羊家得孙安,周岁而读书,三岁识千字,六岁背百书。”

“一言难尽啊,你且看看。”

蔡邕结果羊儒递来的竹简,边看边问道:“这是?”

“一卷是他的功课,其中用的他自创的符号称为‘标点’,专为断句之用;另一卷是他自创的字体称为‘简体字’。”羊儒顿了顿,继续道,“吾以为年少成名,并非善事,故只许他功课时自用,至于这简体字,怕是取祸之道,暂不许他使用,为此,今日还与我争论。伯喈以为如何?”

“令孙高才。”蔡邕起身向羊儒起身一拜,道,“羊公何不请令孙一绪?”

羊安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已是声名在外,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他自诩不是旷世之才,只是拥有现代人的见识和知识,但是在古文造诣上是远不及古人的。因为身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人去和古人比古文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傲慢的事情,一句古人生活中的常用语,可能现代人都是需要靠结合上下文的揣摩和猜测才能得到一个大概的答案,还是无从考证的。所以本着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原则,他选择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尽可能勤快的学习古代文化。饶是如此,繁体字也是让他吃尽苦头。所以便有了周岁而读书,三岁识千字的事迹。

当然,古代读书也有简单的地方,那就是学科单一,主要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主,虽然各书有多个版本,比如:《诗》有《毛诗》、《齐诗》、《鲁诗》、《韩诗》等,又《书》有《古文尚书》、《欧阳尚书》等等之类的。但大体来说,主要是经学,如要细分,那便是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所谓今文经学指秦汉时期因秦始皇焚书及项羽烧咸阳宫导致经书失传,后来汉代儒学家通过整理历代师徒口口相传的内容编订的书籍。而古文经是指春秋战国时已经流传的儒家经典。古文经曾一度失传,后鲁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墙壁夹层中发现。

所以,这些对于现代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背书狂人来说,要朗读背诵,唯一的难点只有繁体字而已,至于理解运用,各个版本的书都有人编注,又有老师教习,羊安的启蒙老师就是祖父羊儒。

卢全来唤羊安的时候,羊安正用树枝在沙土里默写经文。后世被各种穿越小说吹的天花乱坠的蔡侯纸,在羊安看来,其质量形同厕纸,还不是卷纸,而是更早的草纸。且不说做工粗糙,最关键的问题是化墨。所以这也帮羊安解除了疑惑,为何东汉已经出现蔡侯纸的情况下,仍主要使用竹简和锦帛,何况这蔡侯纸价堪比黄金。这也直接断了羊安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生财之路。

“羊安拜见伯喈叔父。”羊安先施一礼。虽然知道蔡邕和自家是世交,但初见蔡邕,羊安仍免不了心潮澎湃。这可是他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一位名人,况且来到这个时代,他才知道,蔡邕虽年不过半百,但早已是天下闻名的大儒,于诗、歌、经学、书法、音律、数学上颇有建树。即便后来暴虐如董卓,也是凡事需请教于他。只见他身高七尺,体态纤修,白面有须,举止儒雅。

“好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少年。”当羊安出现在蔡邕面前,蔡邕不禁感叹道。

“叔父谬赞了。”

“三郎,老夫欲请伯喈教授于你,可好?”羊儒见蔡邕如此夸赞羊安,心中也是高兴不已。

“善,大善,孙儿一切依祖父大人。”羊安兴奋道。

“欸,不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