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一百九十八回 孙文台快意恩仇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一百九十八回 孙文台快意恩仇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却说那曹操,虽对酸枣会盟诸多失望。然羊安空口无凭,亦教他将信将疑,故并未当众表态。

羊安遂使门大夫张方随同南归,以作联络。

…………

初平元年正月,关东诸侯起兵讨董,依议共推上党太守袁绍为盟主。

袁绍于是自号车骑将军,授诸将官号。与河内太守王匡、并州刺史韩馥屯河内。

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

后将军袁术屯鲁阳。

是月,广陵功曹臧洪与酸枣誓师大会上,一篇洋洋洒洒的讨董檄文,彻底开启了乱世之门。

…………

长沙郡府

孙静边将手中书信递于长史公仇称,边道:“前番袁将军邀兄长会盟,如今羊使君又有书信相请讨董。兄长以为我等助袁,还是助羊?”

不待孙坚说话,程普先道:“我等早于洛阳便与使君有旧,自该应邀相帮。”

朱治见状忙道:“欸~德谋此言差矣,使君虽与主公有手足之情,昔日洛阳又于我等有东道之谊。然军国之事,岂可感情用事?袁氏四世三公,海内声望,本难相拒。而今天下英雄会盟,唯羊使君独树一帜,我等若依计相帮,恐为非议。”

“助袁助羊,皆为讨董,皆保国家社稷,何畏天下非议?汝若要讨好那袁氏,自去便是,何必拉上主公?哼!”

见程普恶言相对,朱治知其未理会自家心意,也不见怒,道:“固然皆为汉家社稷,然袁氏于省中根深蒂固,非羊使君可比。今日不应袁氏之邀,他日董贼伏诛,主公何以立足朝廷?”

“汉家社稷?昔洛阳大乱,二袁只顾杀人卖名,而置天子安危不顾,心中何有汉家社稷?”程普说罢,朝孙坚拱手又道:“主公,泰山羊九世而仕汉二千石,累世清德。羊使君英雄少年,先帝子婿,昔待我等武人丝毫不见轻薄,乃可托付之人也,今何明珠暗投,应那袁术?”

孙坚本难抉择,此刻又见程、朱二将争执不下,而堂中亦隐分左右。遂以眼神制止众人,问公仇称道:“长史以为如何?”

公仇称脸上微微一苦,遂道:“德谋、君理所言皆有道理。然主公劳师北上,长途跋涉,唯恐粮秣难济。羊使君虽拥冀州之富,奈何相去甚远。不若先往南阳,再见机行事,主公以为如何?”

孙坚犹豫片刻,方道:“便依长史。某正有事欲往武陵一趟。”

公仇称旋即理会道:“主公可是言温大夫檄文?”

原来,荆州刺史王敏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此番应桥瑁诈书起兵,曾扬言先杀之。

而那曹寅闻讯,为求自保,遂假案行使者(类与钦差)光禄大夫温毅之名,颁檄文,累数其罪,并命孙坚杀之。

昔平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之乱时,王敏偿以孙坚武夫,多有轻慢之意。

如今,孙坚虽不分檄文真假。然他生性快意恩仇,自不会错过这名正言顺的机会。

只闻他道:“正是!然武陵城高墙坚,强而攻之唯恐得不偿失。”

见孙坚又皱眉头,公仇称胸有成竹道:“吾有一计,可助主公擒杀王敏!”

…………

武陵汉寿城

一队士卒自州府鱼贯而出,其中王敏问身旁卫士道:“可知南门所为何事?”

那卫士回道:“不知,只说欲求使君当面。门侯见其势众,不敢使入,遂紧闭城门,遣属下禀告。”

王敏闻言,不再多说,直奔南门而去。待上城楼,见门外竟聚数千人,怕兵变骤起,心中稍慌,却强装镇定道:“城下何人上前回话?”

却见一人上前拱手通报姓名,乃是孙坚麾下部将祖茂。

王敏于是又问:“尔等自长沙聚众而来所谓何事?”

祖茂答:“弟兄们久战劳苦,奈何孙长沙吝惜财货,不予赏赐。故特来汉寿欲问使君求资。”

王敏闻言,惊讶道:“只为此事?”

祖茂呆道:“不为此事,我等何以自长沙千里而来?”

见他耿直模样,王敏不疑有假,当下放起心来,盘算道:孙文台果一匹夫,竟不知爱惜羽毛。今天赐良机,何不拉拢一番,收为已用?值关东会盟,正可做锦上添花。况此消彼长,来日亦可图谋长沙。

遂道:“尔等沙场用命,本官又岂是悭吝之人?来人,且开城门,带祖军侯领赏。”

王敏自作聪明,却未想早已落入算计。待汉寿南门大开,城下士卒竟忽一拥而入。

大乱之际,他正欲喝斥维持,却见人群之中,孙坚赫然在列。

此时此刻,他方幡然醒悟中计,然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得摆出刺史威严,问道:“兵将求赏,孙府君何以在此?”

此刻图穷匕现,孙坚也不遮掩,直道:“奉使者檄,诛君!”

王敏挣扎道:“我有何罪?”

“坐无所知!”孙坚说罢,不再多言,只拔剑引兵向前。

王敏慌乱之下,稍退一步。旋又似看破今日在劫难逃,遂长叹一声,吞金而死。

…………

冀州邺城羊府

羊安轻唤一声“先生”,见蔡邕只顾低头看书全然不理,只得跪侍一旁。

良久,许是心中不忍,那蔡邕终究还是抬头看向羊安。

羊安遂忙又唤一声“先生”。

却见蔡邕轻哼一声,生硬道:“不敢当,不敢当。区区阶下之人,何敢当得使君先生。”

羊安本就理亏,此刻见破冰有望,哪里还顾得对方态度,忙靠近几步,嬉皮笑脸道:“先生一日为弟子师,便终身为弟子师。”

他说罢,见蔡邕脸色稍缓,又往前挪了几步,道:“先生便是不认弟子,这女婿总该不能不认吧。”

他爷俩本感情深厚,蔡邕亦多少晓得羊安保护之意,心中早原谅了他。然碍于长辈脸面,此刻却不好先服了软,遂道:“你眼里可还有我这岳丈?”

“我这当初可也不是被逼无奈吗?”

“那倒还是我的不是了?”

羊安心中念一句“可不是吗?”,嘴上却道:“弟子认错,弟子认错,愿受岳丈责罚。”

蔡邕见状,这才稍加满意,然旋又叹道:“想我大汉纷乱数载,又逢先帝驾崩,幼主初临。非有雷霆不可安天下。观董公行事,虽桀骜独断,然其破弊政、擢贤士,霹雳手段,于今日之朝廷未必便是坏事。只待我等从旁劝其向善,来日未必不可中兴国家。奈何关东烽火,虽挟大义名份,然其擅起大兵,私授官号,置朝廷法度于不顾,恐为大乱之始。”

羊安承认,蔡邕确实比很多人看的远。他看出了关东诸侯实则是一群脱缰野马。

然他显然忽略了董卓此刻亦是如此。又或是他高看了自己,以为能驯服董卓。

须知董卓今日仍尊汉室,不代表明日不会称帝。而蔡邕,充其量最多也就是曹操身边的荀彧,永远阻止不了因权利失去监督而滋生出的**。

然羊安并没有出言反驳。他晓得这种碍于视野、角度不同的争论永远不会有结果。只会徒伤感情。却也不敢直抒胸臆,直言欲取而代之。

只得顺着对方想法,佯装诚恳说到:“愿匡扶社稷,还请岳丈助我一臂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