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一百九十七回 关东诸侯议会盟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一百九十七回 关东诸侯议会盟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永汉元年十二月,桥瑁诈书于荆扬、关东激起千层波浪。

先是中牟曹掾任峻,撺掇县令杨源自领河南尹。

又有广陵功曹臧洪与郡掾袁绥,怂恿太守张超起兵讨董。

张超于是使袁绥理广陵事,自与臧洪往陈留,寻兄长张邈商议。

适逢曹操己吾募兵,三人遂一拍即合。又邀后将军袁术、上党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并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共同举事。

…………

酸枣

“伯业(袁遗),本初、公路可有回信?”说话的是张邈,作为此间东道主,又是今日会盟实际发起者,他自当仁不让。

袁遗道:“本初言与王匡、韩馥驻河内,与董贼隔河相望,近可攻、退可守,又可与我酸枣盟军互为犄角。至于公路,亦不愿往酸枣,只说待会刺史王敏(王睿)、长沙太守孙坚、夏江太守刘祥,再从南而击,以成夹击之势。”

张邈闻言,心中暗道:袁氏兄弟不往酸枣,恐不甘屈居人下。殊不知,今日会盟虽由我而起,奈何兵者凶事,不敢尊大号令。

然众人在侧,尤其袁遗,不敢明说,只道:“如此也好,本初在北、公路在南、公绪(孔伷)在豫,我等正好四路合围。只是,为统一号令,盟军不可一日无主,愿诸位公举。”

曹操本当张邈有意盟主,故做退让罢了,遂道:“何必推举,此事既由孟卓发起,盟主之位自当由尔。”

却不料张邈闻言,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初临郡府,恐才智不足,不若举刘使君担当。”

张超见状,忙又接到:“使君地位尊崇,自该当此大任。”

在座遂不由齐望刘岱。

然那刘岱久在官场,自然识得其中奥妙,亦摆手道:“得幸监临兖州,然诸二千石当面,何以当先?元伟(桥瑁)桥公之孙,可堪大任也。”

“不可!不可!”

曹操见众人推让,不由眉头微皱。旋即理会其中苟且。心下失望之余,本欲呵斥众人,又恐有碍会盟之谊。遂眯着眼缝,环视众人,良久,哀叹一声:“哎,可惜叔兴不在!不若……”

方才热络辞让的众人闻言,顿时安静。

却闻鲍信道:“叔兴仍无回音?”

曹操看他一眼,摇头不语。

鲍信又道:“孟德何不往冀州走上一趟,一问究竟?”

曹操方要应是,却闻那袁遗道:“道不同,不相与谋。他既不来,孟德何必放低姿态求他,教他做作身价不成?要我看,不若遥举本初为盟主。”

“袁氏四世而三公,自该本初矣。”张邈眼前一亮,拍腿说罢,又道:“子源(臧洪)笔酣墨畅,先太学时,便已声名远播,盟誓一事,便劳子源矣。”

那臧洪先父臧旻虽曾为二千石,然他此时终究不过为一郡功曹。教他盟誓,实与推脱盟主异曲同工。曹操见状,愈发不屑。

…………

关东群魔乱舞,羊安也未曾空暇。

做为先帝女婿,又是积累名望大好时机,讨董于情于理皆是“义不容辞”。

然如何讨法,其中却有讲究。

前世,冀州刺史韩馥供钱供粮,为会盟诸侯置酒高会买单不说,最后还赔上了冀州根基。

如今他既在其职,自不会重蹈覆辙。至于讨董,他亦有旁的打算。

只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获得州中诸郡国的支持,毕竟刺史名义上并非太守上官。

…………

邺城,州府。

“前番使二郎往冀州赴任,如今又教你回洛阳,安心中实在羞愧。”

伏雅见羊安一脸歉意,无所谓道:“前番得公府移书,又得汝诏,便知欲讨董卓。故来时,便打点行装,只待离邺后,直往洛阳。今叔兴不愿我牵扯其中,累及京中家小,何必愧疚?”

“我道中山咫尺之遥,二郎何故最后而至?原是早有准备,倒省得我多费唇舌。”见伏雅早有预见,羊安顿觉如释重负,旋又道,“然二郎却也不可这般轻易就走,还得与我演一出戏码,好教当真以为我俩反目。”

伏雅自然晓得羊安保护之意,笑道:“此事倒也好说,然切莫施苦肉计便是。”

羊安莞尔,又道:“此去,若董贼相问,二郎可言我欲走五灶津取洛。”

伏雅闻言,稍感疑惑,然片刻功夫,便理会羊安用意,遂点头应是。这才又问:“此番诸郡国可还顺遂?”

“诸府深明大义,于讨董一事全无异议。”说到此时,羊安眉头轻皱,又道,“然诸君谓我宜与关东会盟……”

“董卓擅权,天怒人怨。叔兴又与诸府有知遇之恩。讨董一事我料本该不难。然与关东会盟,二袁不可不防。当日中官之乱,天子蒙难,彼曹却只顾杀人卖名。若非如此,何至今日?此番会盟,只怕讨董是假,收拢人心为真!”

羊安道:“二郎与我当真英雄所见略同。”

却见伏雅摆手道:“我哪里当得甚英雄?倒是叔兴,早先布局麾下,当真先见之明。现今,冀州兵权在手,会盟与否还非由汝?”

说罢,二人默契般相视一笑。

却忽闻通传兖州故人求见。羊安遂狡黠一笑,先使伏雅暂避。

待见来人正是曹操,心中更加笃定。

却说那曹操,当面也不客套,大剌剌一坐,便道:“前番与你书信,怎也不见回复?”

羊安也着急,慢悠悠饮上一口茶水,方反问道:“孟德以为,关东会盟可以成事?”

猝不及防之下,曹操竟一时语塞,片刻方道:“酸枣天下英雄齐聚,何忧大事不成?”

“哦?既如此,盟主之位,偌大荣耀,诸位英雄何故多方推让,甚遥拜本初?”

曹操惊道:“你怎知酸枣会盟之事?”

“孟德,你是当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诸君推让盟主,所虑者,不过他日事败,朝廷追究起来,可避首恶之责罢了。”

“这……”

“观今之势,料孟德定以为,使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大谷,以制其险;使袁公路率南阳之军入武关,以震三辅。再筑高垒深壁,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则天下可立定。”

曹操复惊,又道:“叔兴何以知晓……”

羊安却不理他,自顾说道:“殊不知,今日区区盟主尚要推诿,来日出兵之时,又当是何光景?”

后世有一种无稽之谈,以为关东诸侯避而不战,是因曹操兵败而心生畏惧。殊不知其显然搞错了逻辑先后。

若使会盟诸侯心中各无算计,万众一心,依曹操之计:使袁绍南下孟津关;兖州诸将据成皋、旋门;豫州孔伷塞轘辕、大谷;袁术入武关。则何有后来,曹操兵败荥阳?恐怕大汉国运亦能稍加延续。

奈何曹操终究出身不显,资历且浅。诸人终不能教他独占鳌头,又爱惜羽毛。

曹操自不蠢笨,不过为一腔热血蒙蔽。此刻为羊安点醒,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遂道:“那叔兴以为……”

羊安见状,眯着眼缝,道:“我这且有一计,可为孟德参详……”

————————————————————————

笔者注:《英雄记·韩馥传》,《后汉书·董卓传》、《公孙瓒传》载韩馥为冀州刺史。《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后汉书·袁绍传》、《荀彧传》及《三国志·武帝纪》载为冀州牧。然观所载之事,冀州刺史多为会盟之前;而冀州牧多为会盟之后。疑官职变迁或自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