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975章 安南八旗

南明大丈夫 第975章 安南八旗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淮河上,明军战船耀武扬威,高耸的桅杆,遮蔽江面的竹条硬帆,侧舷黑洞洞的炮口,瞄准着淮江北岸。

高义欢看见福建郑家的船只,眉头紧皱起来,郑家是海上霸主,在东亚荷兰人都得靠边站,他们帮助朱慈烺,这一战不太好打啊。

郑芝龙降清后,郑氏家族分裂,郑成功以郑氏残部,抗清几十年,满清最后费了老鼻子劲,才攻下台湾。

现在郑家是个完全体,再加上朱慈烺,想要灭之,怕还是有些艰难。

郑芝龙这货现在是南明太师,封了国公,不知道能不能拉拢,如果他出个昏招,朕灭南明就容易多了。

高义欢想了会儿,忽然问道:“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没有?”

徐黑虎道,“目前只能在北岸架设炮阵,与他们对轰,不过要渡河还是不行。明军十分狡猾,都是先让我们渡过去一部分,然后战船杀至,就算我们架设炮阵轰击,一时间也无法击沉他们的船只,而他们只要撞翻我们的兵船,毁掉浮桥,让过河的兄弟没有增援,渡过去的人马就全完了。”

看来徐黑虎是吃过亏,深有感触,而这还只是淮河,南面的长江宽广,问题可能更大了。

高义欢沉思一阵,历史上灭亡东南,大多是从楚地往下打,先打武昌,再破安庆,最后攻取南京,很少有直接从两淮杀入江南的例子。

历史上清军打入江南,得意于左镇东叛,再加上四镇投降,江防无兵,才侥幸成功渡江。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百万雄狮渡过长江,前提也是三大战役,**精锐尽失的情况下进行,而且那时火炮凶猛,能直接从北岸打到南岸。

现在明军龟缩江南,兵力雄厚,与上两种情况不符,还真不好对付。

眼下魏军要一统天下,灭掉南明,无非从湖广顺流而下,从两淮强渡长江两条路。

从高义欢掌握的情报来看,黄得功守卫武昌,可以说是固若金汤,魏军想要建瓴而下,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而现在看来,想要从两淮攻击南京,难度也相当之大,甚至还高于建瓴而下。

高义欢皱眉思索片刻,魏军想从两淮打进江南并非易事,不过他并不死心,于是回头道:“走,去别处看一看。”

~~~~~~

东南半岛,升龙城。

西军占据此地已经有数年时间,孙可望用心经营,逐渐将整个安南地区牢牢掌握在手中。

十二月间,北方下起鹅毛大学,江南也是冷风嗖嗖,而在升龙城,却犹如暖春。

近几年中原变化巨大,发生了许多大事,战争不断,东南半岛却相当安宁,经济和民生迅速发展,已然成为天南中华。

孙可望经过最初的疯狂扩张后,逐渐感觉到后续乏力,转而稳定自己的根基,进行土地清丈,提升官员俸禄,开科取士,以及大规模迁徒汉民进入安南,巩固对安南的占领。

此时在中南半岛上,能与孙可望抗衡的势力,只有两个,一是西面的东吁国,也就是缅甸,另一个则是南面海岛上的荷兰人。

其实以孙可望的实力,他还能征服更多的土地,只是人口的原因,加上这两大势力,堵住了他向西和向南发展的道路,所以限制了他的发展。

东吁国、荷兰人是外因,人口是内部因素。

这里的人口,并非是指西国的人口,而是西国的汉民。

因为汉民太少,已经让孙可望感觉到,要控制现有的地区也有些吃力,所以孙可望只能选择停下征战,只要周围的部落和国家名义上臣服于他,将他视为宗主,他便不再进攻。

此时孙可望掌控的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万,其中汉民两百余万,剩下都是西南少民,以及东南各国的人口。

西军直接控制的版图,乃云南、贵族、广西大部,以及安南,臣服的藩属有南掌、郑主、占城、真腊,可以说算是一个大帝国了。

不过地盘大,人口结构中汉人太少,也使得西国政权并不稳固。

此时临近新年,虽地处天南,年味一样浓厚,这主要是得意于孙可望下旨,各地都需要与汉民一起庆祝新年。

就像满清入主中原,以小临大,没有安全感,强迫汉民尊满俗一样,孙可望占据安南后,虽不断向安南迁徒汉民,免费赐给田地,吸收了不少汉人过来,但心中依然有些不安。

因此孙可望颁布法令,各州郡都必须使用大西国的历法计年,官方文书需要用汉字,各藩国也需要过汉民的各种节日,用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同化他们。

清晨,天蒙蒙亮时,一阵阵清脆的打更声,就在升龙城内的坊间巷子里回荡,那声音边响,还边伴随着打更人洪亮的宣唱,“卯时已至,日出有曜,清晨天凉,要备衣袍···”

声音打破城池的宁静,升龙城内个个街坊间一下活了过来,许多的小贩开始出来兜售,城中慢慢嘈杂起来,声音慢慢鼎沸。

看这个情形,身处城中的人,仿佛觉得自己在中原的哪座城池,但他其实就是安南的升龙城。

清早,孙可望换上一身常服,同宰相徐以显走到街道上,两边是各种早食摊子,街道上的小铺和走街穿巷货的郎身边,都围着购买年货的百姓。

徐以显道:“大王,臣以为安南人,与我们同文,贵族大多会说汉话写汉字,习俗也与中原无益,我们应该接纳他们,并用利益将其绑在一起,这样我们立刻多出六百余万帮手,彻底控制南掌、真腊等地便不是问题。”

孙可望与徐以显进了一座酒楼,在桌边坐下,听着嘈杂的交谈声,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徐以显道:“参考满人的八旗制度,吸纳一批安南人,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统治南掌、真腊,与东吁国作战。这样一来,安南人从被统治,便成协助统治,他们获得了利益,便能减少安南人的反抗。其次,再招募安南八旗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条件,比如必须会简单的汉话,让安南人自发学习,从而快速消化他们。”

孙可望微微沉吟,安南用的是汉字,只是说的是土语,如果让他们用汉子,也说汉话,同时强调他们以前就是中原的一个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稳定了。

“这个建议不错!”孙可望沉声说道:“这件事由先生处理!”

这时两人正说着,一名侍卫却走了进来,对孙可望一阵耳语。

孙可望脸色一沉,站起身来,“南明的使者到了,先生与孤一起回宫。届时你先见一见使者,看他来做什么,然后汇报给孤。”

当下一行人回到王宫,孙可望回到书房,而徐以显则去会见使者。

不多时,徐以显就来到孙可望的书房,孙可望不禁皱眉道:“怎么这么快?”

徐以显道:“大王,南明使者带来两个事情,一是高义欢称帝,国号大魏,年号武鼎,南明希望我们能赴行密约。第二件事是,南明想向我们借粮!”

孙可望一下站起来,“高义欢终究还是称帝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