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974章 淮河防线

南明大丈夫 第974章 淮河防线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高义欢一行人来到岸边,首先看见的并非是造船工坊,而是魏军水师水寨。

高义欢在收取山东、河北后,立刻便让兵部将缴获的船只,俘获的水手集中起来,组建了北洋水师。

水师以山东登州为主要基地,计划至少训练三万人,海州也是北洋水师的一个基地。

高义欢对这支水师,给予了厚望,今后不仅要承担,渡海攻击辽东和朝鲜的重任,同时要南下与明军水师一战。

当这一切结束,高义欢还希望他们能够加入大航海,纵横四方,弘扬大魏的威严。

这时高义欢一行人,奔驰到了岸边,六千陆师转水军的魏军将士,正站在海风中操练。

六千魏军将士,是步军精锐转入水师,他们在陆地上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海上却是新幕之军。

虽说,兵部在挑选时,已经尽量选择会水的士卒,但他们要形成战力,依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事情。

高义欢远远的看着操演的士卒,听见将领的历声怒吼,“俺们从步军转水师,你们和本将都是新人,不过俺们在陆地上是猛虎,下了海也要是猛虎,不能当旱鸭子。俺们大魏步军天下无敌,靠的就是训练,现在当水师,俺想道理也是一样,就是一个字“练”。你们这群龟孙,都给老子打起精神。”

高义欢并没有前去查看水师士卒的训练,他自己也不懂,去了也是瞎指挥,魏军缺少水师将领,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高义欢看了一眼,站得笔直的士卒,扭头对黄秉忠道:“港湾入口修建炮台没有?”

黄秉忠一愣,摇摇头,“回禀陛下,没有修建炮台。”

高义欢心里一叹,魏军将领善于陆战,对于海上的威胁,却全然无知。

这让他不禁担心起自己的海上霸业起来,没有人才,大魏如何纵横海上?

“陈先生,让兵部和工部协同,派出人手,在水师泊船之处,都要则险要建造炮台,控扼港口。现在我们的水师还很弱小,需要炮台的保护,以防明军水师,杀入港口摧毁战船!”高义欢沉声吩咐一句。

“陛下考虑周全,内阁会尽快照办。”陈名夏领命道。

高义欢微微颔首,遂即与众人侧马奔驰向海州造船坊的遗址。

海州大概就在今天连云港的位置,这里曾经有一些造船工坊,鼎盛时期有数千工匠,能造横渡渤海的战船,不过早前被毁过一次,现在已经只剩残骸了。

高义欢很看重水师,魏军接受此处后,县令便组织人手,对工坊进行了清理。

高义欢一行人奔驰过来,便见远处一大片区域内,遍插红旗,成群结队的百姓,肩挑手扛的正在清理工坊内的木材,修整残破的工坊和船台。

民夫们将一根根的木材抬起,堆在一处,修建棚户遮蔽风雨,忙碌的现场,还有戏班子的乐声传来。

高义欢微微一笑,“海州县令是训导司出身么?”

陈名夏道:“今岁吏部那边破格提拔了一大批官员,来河北、山东处理地方事务。海州县令是训导司出矮,姓孙,名定礼,字长文。”

正说这话,一名留着小胡子的黝黑男子,疾步迎接上来,跪拜行礼,“小臣拜见陛下。”

高义欢微微笑道:“孙卿请起吧。”

孙定礼见皇帝知道他的姓,心里有些激动,“臣谢过陛下。”

高义欢微微颔首,“这里情况如何?卿家给朕说一下。”

当下一行人翻身下马,孙定礼走在高义欢旁边,介绍道:“陛下,臣查阅了海州县志,这里曾经能造出二千料以上的大船,有五六千工匠,但就是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造船工坊,在崇祯十二年,却被鞑子一把火给烧毁了。现在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还有散落的木材。”

高义欢听他这么一说,心一下凉了半截,皱眉问道:“既然如此,这个船场是否还值得重新修建?”

孙定礼一本正经,他正色回道:“陛下,臣以为完全值得重建。工坊虽然被毁,但是工匠还在,而只要人在,工坊建起,很快就能重新造船。”

高义欢眉头一挑,有些意外,“工匠还在?”

“回禀陛下,当初清军先攻入山东,后南下打到海州。当时海州的工匠,得知清军杀入山东后,就陆续南下避难了。清军占据海州,将工坊烧毁后,撤离海州,这些工匠又陆续返回,只是工坊没有了,加上明廷的户籍制度崩溃,无人管理他们,工匠们便都去种地了。臣到海州后,通过走访,已经找到近千名工匠。”

高义欢听后,脸上大喜,“好!好!不错!”他连续赞叹几句,然后扭头吩咐陈名夏道:“海州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内阁要尽量满足。”

说着他又看向孙定礼道:“这个工坊,朕就交给孙卿,卿家有什么困难,就直接上书,要是内阁不给解决,你就找朕!”

孙定礼听后大喜,“如此,小臣定然为大魏把工坊恢复。”

说着高义欢一行人,走到几堆用油布覆盖的木材旁,伸手掀开,下面都是一根根粗重的木头。

孙定礼介绍道:“陛下,这里原来不只这点木材,被清军烧了大半,剩下的又被附近的百姓偷回家里,臣现在找到的就这么多,都是自然阴干,随时可以使用。”

高义欢看了看周围的木材堆,微微颔首,以他的了解,老乡们没全部搬回家去,便已经是手下留情,民风淳朴了。

“朕拨给海州一个司的士卒,专门护卫工坊,以前偷走的木材就算了,现在再偷,严惩不贷!”高义欢沉声说着。

当下高义欢在孙定礼的带领下,巡视了工坊一遍,整个工坊还是一个工地,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高义欢慰问了一下民夫,接见了几名工匠,表示给予他们大魏匠人的待遇,立刻就引起了一阵欢呼。

魏国废除了原来的匠籍,终止了世世代代都是匠人的制度,改为具有流动性的匠户等级制度,要做匠人得先考取证书,从学徒往上考,一直考到匠师,并且父辈获得的等级,不能传给子孙。

当然要推行这样的制度,那就必须提高匠户的待遇,吸引普通人来考匠籍,使得匠籍像科举一样,成为底层百姓向上的一个渠道。

~~~~~~

高义欢在海州进行考察后,继续南下,不几日便到了淮安之北的清河县。

这里魏军营帐遍布,骑兵沿着淮河奔驰,而在淮河南岸,明军同样连营百里,河中战船穿梭,气氛紧张。

这时,高义欢身后跟着数百骑兵,奔驰到淮河北岸的一处山丘上,山坡布满了魏军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阵了河面。

高义欢等人翻身下马,爬上山丘顶部,用千里镜观察对岸,只见密密麻麻都是营帐,明军士卒像蚂蚁一样出入营盘。

高义欢微微皱眉,“黑虎,明军的防线如何?”

徐黑虎沉声道:“陛下,明军的防线主要靠河中水师。臣曾派兵强渡,兵马渡过三成,明军战船忽然杀到,撞翻了兵船,斩断两岸的联系,渡过去的弟兄全部被明军包圆,一个都没回来。”

高义欢脸色阴沉,看着河中一艘具有西方特色的巨大战船,不禁一愣,手指着问道:“那是谁的船?”

徐黑虎看了一眼,便恼怒道:“是福建郑家的船!”

~~~~~~

(感谢亱空の彩虹的1000,平凡人的超凡梦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