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费劲心力抓捕公使馆内隐藏日谍。甚至于不惜对公使馆展开情报工作。与戴伯伦秘密合作。其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抓捕御木孝太带队的日谍小组,此日谍小组接替六足小组工作,在日军打算将伪政权合而为一的情况之下,必定肩负重要任务。不可不防。可你能保证抓捕公使馆内日谍之后,对方就会开口提供线索吗?首先判断对方知晓御木孝太的线索。但你不能保证对方会开口。如果不开口呢。调查岂不是没有后续收获。审讯科的能力他们信,但在审讯科内没有选择开口的日谍并非不存在。你必须要考虑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现在直接通过对比抓捕,并非目的。朱越、宋书堂更想找到这个人,然后密切监视他,看能否发现与御木孝太有关的线索。故而你让戴伯伦提供现在六个嫌疑人的手稿。就有可能被日谍察觉。看似找六份手稿不是什么难事。公使馆内肯定存在手稿。可是戴伯伦毕竟不是情报工作人员,在面对日谍的情况下,难免会留下痕迹。所以也不敢贸然尝试。如果日谍先一步发现,可能会逃之夭夭。因为想要抓捕御木孝太带队的日谍小组,现在情报科都不太想要监视这个六个嫌疑人,毕竟你监视就有可能被察觉。被察觉就等于暴露。不可能再通过暗中监视他,获取御木孝太的线索。朱越此时开口说道:“我们现在最好能直接锁定这个日谍的身份,从而还不会被对方察觉,然后集中力量监视他,掌握御木孝太的线索,是最优的选择。”集中力量监视。就是安排能力最强的人。防止暴露。可是现在有六个嫌疑人,如果都要监视。你根本不知道应该将重点放在谁身上?那么可能会导致你的人员安排出现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监视对方,不被对方发现。龙昊问道:“如何在对方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锁定身份呢?”“还是手稿。”宋书堂说道。现在说一千道一万你都要依靠手稿。这是他们现在手里掌握的为数不多的线索,你必须要利用。可是如何拿到这六个人的手稿。且还要拿的非常的悄无声息。这就是一个技巧问题了。朱越看了一眼资料说道:“这六个人在公使馆内所负责的工作都不同,但有两人是翻译,他们翻译结束之后的文件会送到各处去,我们不妨先从外部拿到这两个人的手稿,通过对比看是否一致。”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就算找不到日谍,也可以排除两人。龙昊立马说道:“我这就去找。”这些手稿非常好得到。外交部就有。龙昊晚上就将文件拿回来。然后交给军统局内负责笔迹甄别核对的专业人员负责。军统局内也有专好此道的人存在。毕竟有些人会在传递情报的时候,刻意更改笔迹。但是有些习惯,和下意识的落笔风格是很难改的。所以也能通过蛛丝马迹辨认出来。但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负责。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察觉的。军统局内精通此道的人并非情报科,而是图书室的人。年纪挺大的。好在每天也就是在房间内整理整理书籍之类,工作不重。通过他的辨认。龙昊找回来的两份手稿已经排除。并非出自同一人。那么嫌疑人就剩下四人。“居然不是翻译。”龙昊说道。原以为翻译的可能性最大。没想到现在居然是被率先排除了。那么剩下四个人。两个人是公使馆内的外国人,两人是中国人。他们的手稿获取存在一定的风险。难倒是不难。就是怕打草惊蛇。没办法继续调查御木孝太。龙昊此刻说道:“我们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利落一点,毕竟能在审讯室不说只言片语的人是少数,说许他会选择开口呢。”这句话说的没错。抓人审讯。不开口的概率很小。可朱越、宋书堂都担心遇上这个小概率。到时等于给御木孝太提醒,只怕日后再想抓人,难如登天。‘新府计划’再给你整个大动静,国府更是颜面无光。那可就是需上加霜。沉渌水、鲍意伟可是命令情报科,必须要破获御木孝太所带队的日谍小组。毛主任、戴老板也知情此事。必然也是如此目的。宋书堂思考后说道:“不要急。”调查工作就是如此。不可着急。“回去再商议一下。”朱越说道。三人再度回到朱越办公室内。朱越先开口说道:“有所顾虑但是不能不查,陷入僵局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赌对方能不能忍受住刑具,起码还有一半的机会。”听到朱越和自己想法一致,龙昊说道:“盯梢调查吧。”宋书堂说道:“此人深得土肥原贤二信任,只怕不会轻易开口。”判断一个人会不会开口。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就能得到一点答桉。这个人显然不是容易开口的类型。朱越也想要保险,可现在只要调查必然存在风险。就在大家思考之际,朱越突然说道:“我们干脆让公使馆内提交一份工作汇报不就行了。”公使馆内也会有工作汇报。让公使馆内的所有人都写。到时候交给戴伯伦。他们从戴伯伦处获取,就可以了。毕竟这些事情之前确实是戴伯伦负责的。“公使馆内部的工作总结,那都不是汉字。”宋书堂说道。这是内部流通的东西。自然是方便戴伯伦等人查看,以及留档。那怎么可能用汉字书写呢。就算是中国人,也要用戴伯伦他们国家的文字来书写。你现在突然更换要求,日谍必然心生疑虑。但龙昊突然拍手从凳子上站起来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让报社发起一个征文活动呢,征文主题就是异国他乡山城所见,其目的就是帮助国际上的人,用外国人的角度了解山城,在山城内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