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07章 不奉旨

风雨大宋 第207章 不奉旨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从酒店出来,看着天边的红日,杜中宵道:“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不过胜州这里,却正是此时最好。除了中午一小段时间,大多时候并不太炎热。”

富弼道:“是啊,夏天的时候,河曲路其实也不太坏。”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快步跑了过来,向杜中宵行礼:“节帅,京中来使,正在帅府等待!”

杜中宵愣了一下,道:“眼看快要天黑了,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使节?”

士卒道:“使节坐的就是这列火车,倒是没有办法。”

杜中宵点了点头,对富弼和张昇道:“走,我们回帅府去。来的不知什么使,所为何事?”

到了帅府,一进官厅,就遇到宫中的内侍蓝元震。蓝元震曾来过河曲路几次传诏,大家对他并不陌生。行礼毕,杜中宵吩咐摆了香案,蓝元镇宣读诏书。杜中宵卸任河曲路经略使,回京任枢密副使。

宣读毕,蓝元震道:“节帅可上前接诏。”

杜中宵摇头:“阁长,我从未在京城中担任过职务,如何就做枢密副使?不敢奉诏。”

蓝元震听了不由一愣,杜中宵现在的地位,回京任枢密副使不算高升。要不是他资历浅薄,就是回去做枢密使,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了。自己想过很多,就是没有想到杜中宵不奉诏。

停了一会,蓝元震道:“那怎么办?大除拜非同小可,节帅是外臣,这诏书可不容易。”

杜中宵道:“也没有什么,只等新任经略使来,我移交了,再等诏书就是。就是劳累阁长,数千里路到这里白白跑一趟。”

蓝元震摇头:“我白跑几趟没有什么,只是节帅不奉诏,这——这可如何是好?”

不奉诏不稀奇,不过多是在京城的时候,外任不奉诏这事情就有些难办。好在现在有火车,不过几天的事情,如果跟从前一样,这就要折腾几个月了。

见杜中宵态度坚决,蓝元震无奈,保好收起诏书。今天杜中宵连夜写一封奏章,明日蓝元震带回去就是了。以现在杜中宵的地位,退回诏书有什么,蓝元震没有话说。

自带兵救唐龙镇,杜中宵一直带兵在河曲路,并不知道自己现在在朝廷中的地位。一战拓地数千里为河曲路,再战又重新开拓西域,杜中宵在中原已是神话传说一样的人物,朝廷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只是因为他的资历太浅,没有在中央朝廷当过官,此次回京地位不会太高。

以杜中宵的军功,回京应当为宰执。直接做枢密使太过,枢密副使应该合适。不过因为以前没有做过在京官员,一直在外升迁,直接回京做宰执,杜中宵怕自己会遇到麻烦。杜中宵觉得,自己应该回京先改回文官的身份,先做一个其他官职,调整之后再做宰执。

收了诏书,撤了香案,杜中宵道:“难得阁长在这边陲之地一趟,今夜我在后衙设宴,为你接风洗尘。在胜州城里住上两日,看一下周围风景,再回去如何?”

蓝元震摇头:“若是节帅奉诏,如此自然可以。不奉诏,我要尽快回京才是。”

杜中宵道:“无妨,今夜接风,明日等火车走就是了。”

蓝元震的身份,当然有自己的专车,明天选一趟去京城的火车,挂在后面就是了。

当夜,杜中宵在后衙设宴,胜州城里的官员全部请来,为蓝元震接风。

几杯酒下肚,说起当前朝中的形势,蓝元震道:“这几年内外政通人和,端的是难是得好时候。对外有节帅,先胜契丹,再败党项,又重新夺回了西域之地,国威大振。对内则大兴工厂商场,朝廷的钱粮比前不知多了多少。今年,三司把以前欠内库的钱都还回来了,是难得之事。是以这几年官员没有怎么调整,许多都做满了任期,甚至有超期任职的。此番节帅从西域回来,朝廷认为该调整了。”

杜中宵道:“哦,不知朝廷要怎样调整?”

蓝元震道:“先调整的是枢密院,狄太尉外任,到秦凤路去了。原来的经略使刘几,并没有调到他处去,而是改任了本路都部署,统管属下大军。这是摆明了,要对党项用兵了。”

富弼道:“果然要对党项用兵了么?前几日,听见朝廷如此安排,我们也是如此想的。”

蓝元震道:“我听朝中的相公们说,党项自被节帅打败,虽然老实了许多,礼节却一直怠慢。以前是全军整训没有完成,只能忍它。到了今年就不同了,总有三四十万大军完成整编,再加上河曲路的十数万人,可以对党项一战。狄太尉到镇戎军,把军队整训一番,应该就会进攻了。”

朝廷中消息最灵通的就是这些宫中内侍,说的又不是什么机密,蓝元震自然轻松。此时的杜中宵只有三十多岁,立了军功无数,任谁都看出来,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到这里出使,蓝元震格外重视,愿意与杜中宵接近关系。只要关系亲密,以后有无穷的好处。

其实真要打党项,最合适的统帅是杜中宵。毕竟连打几场胜仗,对现在军队的情况熟悉,对这种战争模式也顺手。不过对于朝廷来说,再让杜中宵统军,军权就过于统一于一人。杜中宵自己也不愿意再统军了,西域一战说明,现在对战冷兵器军队,只要脑子不发昏,就可以轻松获胜,没有任何挑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军事上,现在的宋军与以前相比已经脱胎换骨,不怕对外战争。只要对外胜仗打得多了,心气自然就会起来,长时间形成一种气质。这种事情心急也求不来,杜中宵不再想浪费时间。

边疆的大漠孤烟,杜中宵已经看了很多,现在只想回到中原的青山绿水。战场的杀伐太多,现在只想过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回到中原,不管做什么,先隐忍一段时间再说。

说起了要对党项开战,张昇问道:“河曲路跟党项多地相连,与党项开战,应该也离不了。”

蓝元震道:“应该是的。不过如何布置,要等节帅进京,问过节帅意见才可以。”

张昇连连点头:“应该如此。说到作战指挥,现在天下哪一个比得上节帅?”

杜中宵道:“不能这样讲,我只是适逢其会,指挥了几场战事而已。现在不比我那时候,党项见过我们怎么打仗,应该有具体的防备措施,应该考虑周全才是。”

蓝元震道:“狄太尉是曾经南征灭侬智高的人,在军中几十年,想来也不会差了。此次派他到秦凤路为帅,朝廷也是为防万一。几十万大军并力一路,以前何曾见过?党项如何应对!”

杜中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从上次狄青等到武都,后来又轮换来了几次,学到什么杜中宵可是拿不准。狄青是个优秀将军,这自不待言。他的问题,是受旧传统影响太深,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两说之间。

倒是韩琦,虽然是文官,却是与杜中宵一起指挥对党项作战的,更加明白一些。现在的战争形势对高级将领,已经不再要求战场上奋勇杀敌,而要求精确指挥,特别是有勇有谋。整个指挥体系,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而与官僚体系有些接近。

此次派狄青到秦凤路为帅,看得出来,皇帝对他还是寄予厚望。有什么办法?狄青是最典型的从士兵到将军,而且立下大功的人,皇帝眼里自然不同。

说起了战事,张昇和富弼的兴趣浓厚,与蓝元震讨论个不停。

杜中宵在一边听着,暗暗觉得,他们对新形势下的战争了解还是差一些火候。话语之间,总是流露出来,含有以前那种战争认识。对新的火器部队,整个指挥、后勤、运输等等,认识不深。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