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农家悍妻:冲喜相公宠上天 > 第七十一章 案首,生变!(一更)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范氏以防万一,去书房与乔县令私谈。

对白孟特别关照。

备一份案底。

乔县令并不想白氏翻身,因此并未多想,便听从范氏的意见,交代师爷编撰一份案底。

范氏松一口气,抚摸着鬓角道:“或许是我们多想了,念书还得讲究天分,白孟未必考得上。”

乔县令笑道:“学政大人与我是同县同批进士出身,关系不错。他此番来宝源府城就任,我们得去拜访。”

“那是应该的。”范氏心里更稳了。

——

白孟当天抵达府城,准备去寻一间客栈。

一位小厮模样装扮的人,手中拿着画像看几眼,比对着白孟看两眼,他上前来,恭敬地询问道:“您是白家大公子白孟吗?”

白孟站定,看向小厮,“你是哪位?”

“我是段府的小厮江小鱼,老爷派小的在这里迎接您,请您科考的这几日住进段府。”江小鱼身兼重任,劝说道:“老爷是白小姐的师傅,白小姐为参赛做准备,分出心神牵挂着您科考。老爷想她全力以赴,便将您安置妥当,白小姐也能安心。”又看着川流不息的人马,“参加科考的有几千人,客栈只怕早就住满了,人声鼎沸,您也不能静心温书。”

白孟叹息一声,在家依靠小妹挣钱念书,出门在外,依旧让她放不下心,处处给他安排周全。

“有劳了。”白孟这次是全力以赴,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江小鱼说的句句在理,他也便没有回绝这一番好意,随着江小鱼住进段府。

段府给白孟安置在环境清幽的竹园,里面用具应有尽有,就连科考必备的四书五经都一应俱全。

他抽出一本,里面还有独到的见解,看得入迷,不知觉间,已经到了傍晚。

江小鱼送来饭菜。

白孟用完饭,背着褡裢去贡院溜一圈。

江小鱼随行跟在白孟身后,一路向他介绍,领着去往贡院。

贡院朱红大门紧闭,两侧八个金色大字在夜间光芒灼灼。

“明经取士,为国求贤。”

白孟心头滚烫。

他望着这八个大字,久久方才收回视线。

“公子,可要去酒楼小坐片刻?这个时候,各地考生都会坐在酒楼切磋。”江小鱼小心翼翼地询问。

“好。”

江小鱼领着白孟去酒楼。

酒楼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各位考生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切磋学问,意见相悖,争吵的面红耳赤。

起因是一个屠夫之子,他在卖猪肉,只要是有学问的人,教他一卷书文,便给两斤肉。如此生意做不成,学业也学的不精,可偏偏这位屠夫之子,也一同来参加院试,引起众人非议。

江小鱼听后,不禁说道:“一斤肉得三十文钱,教他一卷书文便是六十文钱。而且不一定各个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这样何不去书院?”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白孟笑道:“每个念书的人,都有自己学习的经验,而他们教屠夫之子,必定是取自己的长处。将他们各个的经验归纳总结,取适合自己的方案,甚至比夫子教的学得更好。”

江小鱼挠了挠头,他没有念过书,所以不懂这些,“背后议论他人,非君子所为。只怕这屠夫之子考上生员,他们怕是会不太服气。”

白孟摇了摇头,不多做评论,他脚步一转,走出酒楼。

江小鱼追在身后问道:“公子,您不与他们切磋吗?”

白孟笑道:“不必了。”

他们大多是炫耀自己的才学,讨论别人的是非,若是如此,他不如回去多看那几本书。

想到白薇说考取个案首,他不由失笑,力求不落榜吧!

白孟乘坐马车离开。

一位穿着绸缎锦袍的中年男人,望着段府的马车,“段家何时有个这么年轻的公子?”

段云岚有腿疾,人尽皆知。

常随道:“可能是远房亲属,来参加科举的。”

男人微微颔首,想到在酒楼听闻到白孟的话,不由笑了一声,倒是个明白的人。

这两日,白孟一直没有出门,在家将几本书看完。

临近科考这一日,他寅时在贡院门前等候。

初春的天气,依旧寒凉,细雨纷纷。

每个考生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一手拎着考篮。

白孟望着贡院门口,摆着一张长桌。监考官是宝源府城的知府,昂然坐在长桌后面。他戴着红缨帽,穿着深蓝色的长袍,外罩黑马褂,胸前垂着一串朝珠。他提起朱笔顺着名单,开始点名,他每点一个名,站在他旁边的人拖着长腔唱出考生的名字。

考生听到自己的名字以后,就高声答应,作保的廪生随即唱名证明。知府朝考生看一眼,并无拜错,用朱笔在考生名字上加上红点,考生上前被搜查,确认没有藏私挟带,便放他入考棚。

白孟相对靠后,考棚的排号,按照天地玄黄排序,半个时辰后,方才轮到他。

吴知府看到白孟的籍贯,不由多看他一眼。

白孟领着号码牌入内,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院试分为两场,第一场为正式,考两文一诗。第二场为复试,考一文一诗,并默写部分《圣谕广训》。

由于考生众多,题目并未发放,而是白纸做的四方灯笼,将题目写在上面,点上蜡烛,考生远远能够看清楚题目。来来回回走几遍,不会让考生错漏题目。

白孟的眼睛视物并不清楚,眯着眼睛辨认好几回,方才勉强将题目记下来。

四书五经,他早已记得滚瓜烂熟,因而看到题目,他略作思考,行云流水的做题。

最后一场,眼睛太过疲累,他捏一捏眼角,灯笼上的题目仿佛有几重影子,越见清晰,只看见头几个字,人已经走远。

等他考完,已经是最终场。

大部分考生早已离开。

江小鱼远远地等着,看着其他考生精神萎靡,垂头丧气,考得并不理想,心下惴惴,最早离开的一批考生,俱是神清气爽,虽然疲惫,却可见是考得不错,极为有信心。

他瞧见白孟远远坠在后面出来,连忙迎上去,递一竹筒温水给他,“公子,您考得如何?”

白孟脸色苍白,十分疲倦,接过竹筒喝半筒水润喉,方才道:“还行。”

许多题目是看头猜尾,心里略有些没底。

若是题目猜对了,便有七八成的把握。

若是猜错了……

白孟捏一捏眼角,“回吧。”

江小鱼连忙赶车回段府,将白孟的情况说给管家,去信给段罗春。

段罗春收到信的时候,白薇正好遇到瓶颈,正在与他讨论雕刻手法。

他看完之后,递给白薇。

“我哥的信?”白薇将信接过来,皱紧眉心,“顺其自然罢。”

段罗春道:“还有两个月,你就要参加玉器大比,你还是完成一半,将心思放在作品上,不要让其他的事情分走你的心神。你若是赢了,白孟即便考不上,替你打点铺子也不错。”

“那是无奈之举,我大哥志不在此,如果可以倒是希望他能够金榜题名。尽人事,听天命罢!若是无缘得中,我就算多思虑,只是多添烦恼。”白薇失笑道:“我之前担心乔县令会动手脚,如今看来是杞人忧天了。”

“还未放榜,你在这儿瞎操心,说不定最后是一个惊喜呢?”段罗春看了白薇一眼,“你的性子太急躁了。”

白薇讪讪,拿着图稿与段罗春讨论。

等白薇一走,段罗春寻思白薇那句话,写一封信,派人送给吴知府。

——

白孟等待放榜的这些天,依旧住在竹园里,哪儿也没有去。

他将四书五经,全都看一遍注解,又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江小鱼将早饭送来,看见白孟还捧着中庸在熟读,在一旁用小册子写下心得体会,不禁说道:“这一套书册是咱们家主写的,他当年十四岁下场,便得了一个解元,他原来准备参加春闱,可身子骨不好。便继承家业,大刀阔斧的的肃整一番,熬干了精血,如今在府城养病。”

白孟笑道:“你们家主学问做得好。”他看后,受益匪浅。

“那是自然。”江小鱼将一碗米粥与两个配菜、小笼包端出来,低声说道:“公子,今日放榜,您不打算不去看一看?奴才已经派人去看了。”

白孟打从记事起,便一心想读圣贤书,出人头地。

白老爹出事,他落榜之后,并没有断了这份心思,等着顾时安得中之后,他再攒银子走科举。

然而之后家中生变,让他如愿重新进入书院,专心念书科考。

用小妹挣来的银子念书,他迫切想要得中。

可再次经历考试,他的眼睛视物模糊,考题让他失去信心。

期待放榜,又害怕放榜。

真正到这一日,他没有像第一次考试那般,迫不及待的去贡院看榜单。

“有劳了。”白孟端着一碗清粥默默地用早饭。

江小鱼心中叹息,从白孟最后出考场来看,就知道考得不理想。

若是考得好,早就去看榜了。

他将餐具端出来,就看打发去看榜的小厮回来。

小厮一脸的狂喜,“江哥,江哥,中啦!白公子中啦!”

“中中中……了?”

江小鱼没有抱希望,以为真的落榜了!

结果来一个大逆转,他又震惊,又兴奋,撒丫子往竹园跑。

小厮跟在后面,“我还没说第几名呢!”

“公子,公子,大喜事儿!”江小鱼冲进竹园,激动地说道:“您中了!”

呲啦一声,凳子往后滑去发出刺耳的声音。

白孟手中的书都没有捧住,手紧握成拳头,几乎是下意识的问,“中……中了?”

“中啦!中了第……”江小鱼卡住了,他忘了问第几名,回头看向小厮。

小厮比划着手,“第……第一!”

案首?!

江小鱼嘴巴张大,呆若木鸡!

一种狂喜的情绪冲向白孟头顶,他急切地往外狂奔,去往贡院。

贡院门口两块木板上,张贴着录取名单,挤满了人。

他往前挤一步,又被里面往外走的人拱出来。

江小鱼就站在后面推白孟,顶住他,不让人给挤丢出来。

忽然,两边的人退散,‘嘭’一声,江小鱼将白孟挤撞在木板上。

脑门一痛,白孟醒过神来,一抬头,白孟两个大字映入瞳孔。

“公子……您没事儿吧?”江小鱼心虚,他没有想到一使劲儿,就将人给顶飞了。

白孟来来回回,仔仔细细看几遍,他的名字就在最顶端,所有的惊喜全都化为安定。

他考中了!

给白薇挣了个案首!

江小鱼看见他眼眶湿润,心中极有感触。寒门仕子,期待着出人头地,如今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乡试、会试、殿试,一重比一重艰难。

“公子,您只管回去等红案。”江小鱼跟在白孟身边伺候没有多久,可他却真心实意替白孟感到高兴!

白孟笑一声,“多谢你们这些天的关照。”

“哪里哪里,您是老爷的贵客,奴才照顾您是应该的!”江小鱼表忠心。

白孟回到府中,将白薇准备好的荷包,拿出来给江小鱼,散给府里的人,让他们沾沾喜气,又表达一番谢意。

第二日去贡院写年龄、籍贯、三代履历,注明身材、面色、有无胡须等,准备回家报喜。

——

乔县令心中不安,他借着来府城办公,去学政大人府中拜访。

刘学政见到乔县令十分讶异,将他请去书房。

下人奉茶,退下去。

“你们县今年考得好,前十名有两名是来自你们县城。”刘学政端着一杯茶抿一口,笑道:“案首出自你们县城。”

乔县令很惊讶,“案首是谁?”

刘学政拿着名单看一眼,“白孟。”

乔县令端着茶杯的手一抖,荡出一些茶水,烫红他的手背。

刘学政瞧出端倪,“有问题?”

“您可看了他写的亲供?此人德行极差,犯过案,在县衙有案底,不得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题外话------

亲爱的们,晚上有二更,么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