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931章 良知何在?

大明嫡长子 第931章 良知何在?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48 来源:泡书吧

大抵是因为老三回来的关系,后宫之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这原也是应有之义,宫外热闹成那样,宫内怎么少得了?

载垚的生母是皇帝最为宠爱的贤贵妃,她倒是一向端庄,不过寻常人家立这么大的功劳都要庆贺的,更何况是皇子呢?

所以她阻拦不及,后宫之中自是张灯结彩,欢乐喜庆。

夏皇后因未能诞下皇子,在后宫之中的地位总是有些尴尬,好在皇帝与她一向伉俪情深,这才稳住了当前的大局。

而她也因‘先天不足’,所以多与其他妃嫔交好,尽量谁也不得罪。

基本上,就是一种真正的国母的姿态,把每个孩子都当做是她的亲生儿子对待,庆亲王在她这里当然也不能落了下风。

可惜皇帝的心情已经被破坏,

朱厚照现在开始理解以前他父母同他的说的那句‘孩子长大了就不好玩’的意思,而他不高兴,是不会再去卖谁的面子的,你立再大的功劳又怎么样,我是你老子。

反倒是和十四岁的载基、十三岁的载壡玩得更多。

外人总说载基虎头虎脑,心没什么‘定’劲,再加上他的蒙古血统,所以风评明显不及他的几位兄弟,但朱厚照不这么觉得。

他每次见到老四,都要照着他的胸口不轻不重的来上这么一拳,说:“虎小子,又结实了!”

而且他还要老五向他四哥学习,多吃肉,多长力气。

不要说当皇帝了,当任何一个领导,身体是第一要过关的,不抗造,临几回大事就倒了,那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是白瞎。

其实截止到正德二十一年,

朝廷已经又进行了三轮选妃,皇帝的妃子也不是就最初的那几个。

至于皇子续齿,实际上已经来到老九。

不过这年头的医疗技术条件有限,最终长大的不是九个人,而是七个人,就这种比例都算高的了。

老五载壡之后,

他还有七弟、九弟。

第六子和第八子,一个长到三岁多、一个长到四岁多就不幸夭折了。

如果没几天,可能都不会给他们排序,但三四岁总是有个位置的。

说起来,朱厚照本身也还有一个弟弟叫朱厚炜,同样早早夭折。

这种事不好避免,

但朱厚照毕竟有现代人的思想,相对来说有些难以接受,这也造成他不愿意去多想,大约也是这个原因,后入宫的那些妃子、孩子他都有些距离感。

这几年,看着七皇子载圭和九皇子载坤天真无邪,又觉得小孩子给他一种安慰,这才有更多的接触。

载圭是正德十五年生,今年已经七岁。

载坤则是正德十九年生,现在走路刚刚稳当。

这次他们三哥的这项盛事,他们当然也是被穿戴整齐,全都亮相了。

不过后宫的宴席朱厚照没有待太久,

他借口朝务繁忙,早早回到乾清宫去了。

10月的紫禁城之夜其实有些凉了,皇帝披了一件大氅在暖阁里闲晃。

等到尤址提着灯笼进来,他抬头就问:“没有老大来的奏本吗?南京方面的也行、”

“应当有,奴婢再去瞧瞧。”

“算了。”朱厚照看出来他的为难,“朕不是冲你。”

老家伙笑了笑,“皇上就是冲老奴,这也是应该的。老奴就是觉得,天色晚了,皇上还是早些歇着吧。”

朱厚照用拇指刮了刮眉毛,

如果载垚说的事情是真的,那么南京应该有只言片语递进来。

王守仁总该不会骗他,

但到现在为止,什么都没有。

最初想到这一点他有些生气,但坐下来仔细想想,从王守仁的角度来说他肯定更多的维护皇帝、朝堂的大局。

这种事情闹起来,就是逼着皇帝去承认货币改革推进失当,那影响就大了。

再一个,这件事涉及到大皇子,这是他的亲儿子,

王守仁不会简单粗暴的把皇帝儿子的错误端出来,就这么让皇帝‘大义灭亲’,这个决定哪里容易做?

更加万全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按在南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说到底天子也不好处置这件事,毕竟皇子的错,那不还是官府的错吗?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

这种事就是能够平息下去最好。

什么难题都交给皇帝,那要他干嘛?

这确实也是当初王守仁提醒三皇子不要‘告状’的原因,本身就是官府的错,那么就在下面消化,不要搬到台面上来,如此,转圜的空间还大一些。

事实上,朱厚照没想到的是王守仁还考虑了皇帝父子之间的情义,

不管怎么样,冤案已经发生了,难道要再加一个‘父子不和’的戏码才过瘾嘛?

王守仁自然也不会多瞒皇帝,

以他与天子的交情,只要事涉重大,他是一字不漏,像是这种难以启齿的,他则是以维护大局为重,不老是给皇帝多烦。

反正事情如果解决,大皇子办差顺利,这总是更好的。

哪怕过程中要他担一些风险,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为此,他已经开始两边使劲了,

一方面做载垨的工作,先说服他,把邵东儒的案子翻过来平息民怨,

另一方面则是卖着自己‘阳明先生’的面子与那些领头闹事的人进行洽谈,洽谈么当然是不卑不亢,冤案可以翻,同时巡抚衙门也不是泥涅的,总是会有些手段。这点聪明才智,他怎么会没有?

这件事如果就交给他这样处理,哪怕是多花些功夫,但总归会有个结果。

结果他做到一半的时候,

一个早晨忽然听人禀报,说有主要头目二十多人一夜毙命!

这把王守仁惊得直接掀被起身,都不必多问,他就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真是个荒唐子!”

但无论如何,载垨是皇子,他不看这身份,也要想着朱厚照,不能做出以下犯上的事。

只是载垨午后过府时,他冷冰冰的让人回奏说自己在草拟奏疏。

叫载垨等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出来。

载垨急得不行,要不是他是比较特别的王守仁,估计都直接冲进去了,见了面以后也免了那些礼节,直接问:“王中丞,你可是在草拟呈送父皇的奏本?”

王守仁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说:“奏本乃机密,大殿下若是要问这个,请恕下官无可奉告。”

这些废话载垨不要听。

“你是怎么禀报的?禀报得邵东儒冤案吗?”

王守仁还是不说话。

密折,密折,这怎么能透露呢?

这却把载垨弄得不上不下,他强调说:“王中丞,这件事已经妥处了,应天知府如今正在审案,这几个人聚众闹事,违抗朝廷货币改革之策,个个有罪,想来很快就有定论。本王,也正是为了此案才来找中丞商议。”

王守仁目色锐利,“大殿下要和下官商议什么?商议着叫巡抚衙门莫要插手,任凭他赵育德审案?还是商议着怎么在字里行间将这件事糊弄过去,然后去上报皇上?!

照下官来看,邵东儒案知道的又何止我们这几人?瞒得住吗?且货币改革最难之时也没有一夜暴毙二十多人的,现在大有成效了,反倒命案频出,这个谎,殿下可得扯圆了!”

“报上去,父皇就不为难吗?本王这也是为父皇分忧!”载垨紧紧握着拳头,他已经想好了,如果真的事发,那么他就这么回奏。

“那就请皇上圣裁吧。”王守仁转过身去,隐隐带着愤怒。

这件事,

这样做,不仅仅是他王阳明的声名扫地,而且朝廷也失去了人心。欲盖弥彰,知错不改,这就是朝廷展现出来的姿态。

即便抛开这些都不谈,

明明邵东儒已经被冤杀了,后面又再添那么多冤魂干什么?

他为官多年,自然明白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天子意志之前,人命如纸一样薄,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叫这些人白死,这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如果这还无动于衷,他们这些自命君子的人良知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