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番外:巾帼不曾让须眉(完)

闲唐 番外:巾帼不曾让须眉(完)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番外:巾帼不曾让须眉(完)

老三奉李元婴的命给幼玉侄女写传, 老实地跑去和幼玉约定时间。

幼玉知道是李元婴的安排, 自然大方地和老三交流路上见闻, 这几年里她经历大小战役好几场, 有些只是无关痛痒的小叛乱, 有的则像攻下高丽一样的两国之战。

老三听得很认真。

老三和李元婴不一样。

李元婴听故事时两眼放光, 经常催着人快些往下讲;老三是别人怎么讲他怎么听, 每每遇到想要深入了解的还会建议先停下来梳理一下思路,询问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细节。

比如《太上皇秘史》,他就是屡次趁着李元婴心情好时逐点打听清楚, 又和魏征他们请教印证,这才写出现在这本老小咸宜的畅销书。试想一下,一本八卦书剧情写得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细节又写得非常有代入感, 谁能顶得住啊!

老三陆陆续续采访着年纪比他稍大几岁的幼玉侄女。

这时老二也找他皇帝堂哥讨了份差使,带着皇家使团去吐蕃看望文成堂姐。

老二不想求李元婴给他在军中安排差使, 所以决定另辟蹊径, 成为长安纨绔头领, 全面贯彻李元婴当年提出的“带着纨绔子弟祸害周边国家”方针。

松赞干布是个短命的, 他们皇帝堂哥还没登基他就已经撒手人寰,留下年仅二十几岁的文成堂姐。他膝下也没有儿女, 由禄东赞推举他的弟弟继任赞普之位。

眼下吐蕃新君虽是大唐册命的, 可到底不是文成堂姐的亲生孩子, 他们耶耶一直挺挂心,每年坚持让人往吐蕃那边送礼物, 顺便看看文成堂姐过得好不好。

老二决定亲自帮李元婴去看看。

李元婴自然十分赞同,他和魏姝过去没少带着儿子们到处跑,他们绝不是没有迈出过长安的无知少年,难得老二自动请缨要去吐蕃,李元婴没理由反对。

他不仅不反对,还积极地给老二圈目的地,让老二替他去玩玩看。

这些年李元婴哪都能去,就是海上不能走,吐蕃不能进,心里挺遗憾的。

照他说,当初他也就随便扯了几句“敦亲睦邻论”,哪有人会一直惦记着他,依他看就是李二陛下自己不能去,也勒令承乾不许他去!

李元婴兴致勃勃地给老二规划完该怎么玩,又叮嘱老二一定要好好看看文成过得怎么样,要是可以的话,接文成回个娘家玩玩。

明年又该开万国博览会了,初步定在太原,那边矿产丰富,会开个矿物展和化石展,他让老二告诉禄东赞多准备些吐蕃特有的矿产和化石过来展览,顺便让文成回来看看。

这主意也是李元婴出的,现在书院培养出了不少实干型人才,大唐的矿物都被他们翻来覆去研究十几年了;各地也陆陆续续发现不少恐龙化石和其他化石,化石研究专家们现在是小孩子们心里的偶像,也是很多小孩子的理想职业——谁不想发现一种别人从来没发现过的恐龙呢?要是自己能抢先发现的话,说不定还能拥有命名权!

李元婴对儿子们想做的事一向持鼓励态度,一点都不担心老二有太大压力,拉着他的手嘱托了好些个想让老二去做的事。

老二怀着满腔壮志带着使团向吐蕃出发。

第二年春天,老二果然把文成带了回来,一同过来的还有现任赞普的儿子和禄东赞的次子钦陵等人。

李元婴亲自出城迎接他们,看到阔别多时的文成,李元婴非常激动,邀文成入城讨论这些年的变化。

文成嫁给松赞干布九年之后,松赞干布就去世了,他仅有的儿子也早早夭折,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不过禄东赞对她照顾有加,并没有逼迫她按照吐蕃的习俗再嫁新赞普。

坐下来聊过之后,李元婴才知道自己也算误打误撞对吐蕃的局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主要是他动员僧人们前往吐蕃传扬佛理(顺便卖茶),发展了不少佛教教众。本来这些人大多信仰巫教,从小生病了会向神灵祈祷,或者向巫师求助,佛教传入对巫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文成带去了一批医者,向当地人传授医术,让他们知道生病可以用医术治疗,而不是迷信巫术;文成带去了纺织技术,让他们知道遇到严寒天气不仅仅可以向天祈祷,还可以自己多做准备。

此时文成再让僧人们给他们讲佛理,他们便有耐心坐下来听。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并没有困于一宫之地,也没有再嫁新赞布,而是继续向吐蕃百姓教授大唐文化和大唐技术,这些东西是大唐百姓都懂的,她觉得吐蕃百姓也该懂。

她有种预感,吐蕃终归会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这一感觉在大唐控制西域之后变得尤为清晰。

在教授吐蕃人十数年技术与思想之后,文成已经成了不少吐蕃人心中真正的王后,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神使,是神让她下凡来帮助他们的。

这一点自然少不了李元婴派人暗中推波助澜、卖力宣扬,但同样也少不了文成的努力。

文成说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本来唯一遗憾的也就是一直思念长安,现在也把这桩遗憾了了。等万国博览会结束后,她还要回吐蕃去,她会让吐蕃人真正感受到大唐的强盛与包容,让吐蕃人心甘情愿地成为大唐人。

李元婴心中十分欢喜。

谁说女子不如男啊,文成做的事就比许多只能嘴上说说的人强多了。

结束与文成共用的宫宴后,喝到微醺的李元婴乐陶陶地和魏姝一起回了家,一觉睡到天色大亮。

这一年的万国博览会同样圆满落幕,派人把各方使者送回去之后,李元婴和李承乾关起门在他们所掌握的“世界地图”上标注起通过这一届万国博览会了解到情况,上面已经标注有植被、物产等等,今年还要加上各国矿藏。

他们正一点一点地探索着他们已知的以及未知的世界。

这一年,李元婴家老三写的第二本畅销书也正式面世,这本书以征伐高丽为载体讲述了李幼玉的故事,不到一年,这位小女将军的故事就传扬得人尽皆知。

李二陛下也请人到翠微宫演了一段女将擒敌的戏码,一直坐在台下一言不发地听戏,直至台上的戏演完了,他才和李元婴说:“把你家三郎叫来,我有事寻他。”

李元婴警惕得很:“你寻我们家三郎做什么?”

李二陛下道:“怎么?我还见不得我侄子了?当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是生了儿子就任我差遣。”

李元婴哼了一声,叫人去把老三喊来。

那会儿不是不知道自己没女儿吗?有女儿的话,儿子随便打发都没关系,现在他只有三个儿子,哪里舍得让他们被人揉搓。李元婴和李二陛下说:“三郎还小呢,你可别让他做什么苦差事。”

李二陛下没好气地说:“只有你才会胡来。”

李元婴才不承认。他很好奇李二陛下到底找他家老三做什么,死赖在一边不走。

李二陛下也不赶他走,留他在一旁旁听。

老三年纪不大,性格却综合了李元婴和魏姝的优点,他敢暗中搞事情,也不急不躁永远一副很沉得住气的模样。

受李元婴影响,他们既不怕李承乾,也不怕李二陛下,上前规规矩矩地喊了声“皇伯父”。

李二陛下让老三坐下,打量了他几眼,觉得老天可真不公平,李元婴三个儿子都长得像模像样,净挑父母的优点长。

老三看起来文弱了些,相貌却格外俊美,要是再长开些怕是要迷倒长安大半小娘子。

更可气的是,李元婴分明一天到晚带他们到处玩耍,他们却个顶个的有出息,老大已经考了个状元入朝为官不说,老二也遗传了李元婴的交游天分,放他出去出使周边各国简直如鱼得水。

眼前这老三年纪尚小,却也已崭露头角,写的书老少咸宜,连他都捧读不倦。

李二陛下打量完人,才说出把老三喊到跟前的原因:他想让老三也给平阳公主写一本传记,要像幼玉这个故事一样能编成戏文的那种。

李二陛下很少去回想从前的事,主要是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血泪,要是终日回想,怕是连梦里都不会安宁。看到李元婴为侄孙女铺路,李二陛下觉得自己也该为平阳做点什么。

当初他没登基之前,平阳和驸马柴绍对他助益良多,虽然平阳已经不在了,但他还是想让人看一看平阳当年的风姿。

乱世儿女,能出头的永远没有平庸之辈。

老三从未见过平阳公主,突然被李二陛下这么委以重任,不由停下来陷入思索。他想了好一会,才问李二陛下:“我可以经常来问皇伯父关于平阳姑姑的事吗?”

李二陛下答应下来。

老三又提了不少要求:他要见一些当初伺候过平阳公主的故人、追随过平阳公主的将领,还要出入柴家询问往事。

李二陛下一一允了,越发觉得这小孩和李元婴真不太一样,这份镇定和认真怕是随了他娘!

老三提完所有要求,终于答应下来。

过了两年,《平阳公主传》才终于面世,许多人看到作者就购入,回家细看之后不是惊叹连连就是掩卷叹息,仿佛被带回了当初那段烽烟弥漫的岁月。

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平阳公主传》又带起一阵新风潮,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大唐开国以来数得上号的女子都被许多男女文人演绎成一段段或缠绵悱恻或大气磅礴的精彩故事。

李承乾一朝初期,史官专门设有《列女传》,记录当朝出色女子;到后来渐渐不再专门设立《列女传》,而是男女同在诸传内,杰出的女子遍布各行各业,同样以自己的姓名列入史书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