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锦衣玉令 > 第751章 还可治我(二合一)

锦衣玉令 第751章 还可治我(二合一)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16:47:22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锦衣玉令 !

这群人,就是目前光启帝示下,指挥疫情的核心官员了。

时雍看他们每人戴了个口罩,微微意外,再与赵胤对视一眼,心里就明白了这口罩的由来。

“侯爷……”

时雍刚要行礼,就被赵胤阻止。

“大疫当前,虚礼免了。你说你有现成的章程?”

众人的眼睛都盯住时雍,目光充满了希冀。

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每逢瘟疫,对朝廷,对百姓都是灭顶之灾,更是病毒对人类的降维打击,时雍看着眼前这些人目光里的焦灼,知道他们为了阻止疫情,已然殚精竭虑。

可是,哪怕是拥有了现代医学的后世,应对疫情也是艰难万分,这不是他们几个努力就有用的。

“是,我有一套完善合用的防疫措施。侯爷,请差人来,笔墨记录。”

对赵胤和这些官员来说,防疫章程也是借鉴历史上使用的措施,再进行一些完善。而时雍要说的章程,方向是一致的。

唯有不同,是她有着后世总结而来的数千年经验,又是经历过后世疫情而来的医者,会比他们想的更细致,更有条理,更高效。

不过,古今条件不同,防疫方法不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后世拥有的医疗条件,这里没有。但综合考量,此时的大晏朝也有一个优点——在锦衣卫多年的“铁拳”制服下,朝廷的行政制约力度,比后世更强、更有力。民怕官,惧官,官府说一不二。

而事实上,在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疫症的情况下,物理防疫其实才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

在来锦衣卫衙门的路上,时雍已然再三思量过,哪些办法可以用,哪些恶习必须屏弃。因此,众人问来,她心头有数,条件极为清晰。

“第一,隔离制度。这一点,侯爷和各位大人反应十分迅速,我代表京师百姓感谢你们。但是,尚有不足。隔离的目的,是为阻碍疫情蔓延,就是说把疫症圈起来。因此,除了隔离病人和戒严染病区域以外,对接触过病人的这一部分高危易发人群,也要实施隔离观察。”

“二、迅速建立疫医馆。趁疫情尚未大暴发,可先行征用空宅或是寺庙等场所,哪怕简陋搭建的窝棚都行,一定要有单独的、专用的、以治疗疫症为主的医馆,与民居和别的医馆分开。”

“三、建立临时的防疫站或是熏蒸站,对京城全面消杀。同时,清理‘路侧’(公厕)、阴沟等易藏污纳垢之处。疫症乃是外邪入侵所致,邪之即除,疫将何存?”

“四、招募志愿者。这些人可以在京城各坊间协助官府管治疫区民众,为隔离的病人或民众派发饮食和药物,听候朝廷差谴,直达民情……”

听到这里,一个官员突然皱眉,打了个岔。

“郡主前三点,下官尚能领会,只是这个……什么招募志愿者,下官以为大可不必。一是另行招募志愿者,又须花费大笔银钱,以付工食,于朝廷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二是朝廷不缺士兵,这些事情,大可交由朝廷官兵来做,能省则省吧。”

“大人此言差矣。”

时雍微微一笑,看着他认真探讨的样子,并非诚心为难她,也就更为仔细地向他们讲解为何要“招募志愿者”了。

“所谓志愿者,意在'志愿'二字,由诚心为国为民效力的年轻体壮者担任。朝廷倒也不用支付他们工食,想来也会有人愿意。那为何又不能由朝廷的士兵担任呢?我考虑的主要有两点因素。

一是,志愿者出自民众,一般从本坊中选取,熟识本坊地形、人员,上报朝廷,下达居民,便于行事。二是,我们要招募的志愿者,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要通晓算术初通文墨的文人。他们还肩负着一个责任,统计、记录,或如实汇报。据我了解,军中将士,大多目不识丁不会算术,只怕办起事来会事倍功半。更何况,军队是国之重器,国之保障,疫情一旦发展下去,保不准会有外敌侵犯,‘趁你病,要你命’,保障士兵健康,不与疫区接触,更为妥当。”

时雍说得头头是道。

众人视线齐齐落在她脸上。

虽说明光郡主素有才名,但这几位大人尚是首次与她接触,闻之,不由大为震惊。

唯有赵胤,最为淡然。

“继续。”

时雍看了赵胤一眼,声音清朗的说道。

“五、编写防疫手册。号召民众,与人言,一丈远,与人聚,要取消。开窗通风,居所消杀。勤洗手,不外出,不聚集,不传谣。手册印刷好后,除了派发京师,还可向各府、州、县推广,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

“六、建立战时防疫总指挥部,任用各级防疫官员,专款专用。由上至下,层层把控,保障民众的衣、食、住行,也便于追责。这些细则,侯爷会比我更懂得怎么安排,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七、由太医院挂帅,将各医馆、医士、郎中、大夫,统一调配管理,研制对症之药,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统计数据并备档以便查阅。”

“八、减摊派免赋税。要调动全民抗疫的热情与决心,必须许民以利,体恤民情,要心怀恻隐之心,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封了之,陷民众于水深火热。”

“九,抓典型。防疫做得好的提拔任用,那些尸位素餐,吃粮不管事的家伙,该罢免的罢免,该降罪的降罪,决不可手软。这个时候,团结百姓的是首要任务,要让百姓看到朝廷的抗疫决心。民心齐,把山移,防疫不仅仅是官府的事,更是百姓的事,若是不能得到百姓的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这场战,必输无疑。”

接下去的时间,时雍一口气,将整个防疫体系一层层剥开,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大到官员的任用和防疫的指挥,小到民众的消杀,饮食,口罩的使用……方方面面的管理和调配,盖含药品的取用等各个方面的细化方案。各行各责,无一疏漏之处,结构齐整,体系完善。而这些事情,有一些是赵胤与官员们方才已经商议到的地方,有一些是新鲜的点子,虽是时雍的“拿来主义”,但是对目前的大晏朝廷来说,无异于一剂良方。

在场的官员,全是站在大晏朝廷金字塔上方的人物,并非庸碌之辈,他们都是有见识和学识的人,时雍的话也说得通俗易懂,并不会很难理解。

待她说完,负责记录整理的书吏,将手稿呈上,一一览阅。

然后,频频点头。

时雍见他们尚在商讨和议论,心急如焚。

但她也知道,这份防疫章程草案,动的是朝廷根本,花的是巨额银钱,即使她说得头头是道,在他们看来,终归只是纸上谈兵的女子臆想,绝不可能轻易拍板定下。

一念至此,时雍又掉头,看着赵胤,

“恕我直言,这次疫情不仅仅是疫症,更是考校大晏朝廷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时候。试想一下,若是面对这样一场有预谋的疫情,都没能动摇大晏半分,外敌岂敢再心存妄想?”

赵胤微微眯眼。

他很清楚这场疫情来得诡异。

不是战争,却胜过战争。

只是,时雍能想到这么多,确实让他刮目相看。更紧要的是,这些章程规则,对疫情的防治不再是一味的镇丨压和围堵,将人圈禁起来任其自生自灭,更多的是变堵为疏,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与民为本,实在是仁政之举。

官员们整肃面色,小声商议。

赵胤静默片刻,端起热茶喝了一口,又慢慢阖上茶壶,轻描淡写地道。

“以上章程,本座准了。”

此言落地有声,却震得众人当即错愕。

“大都督……”

赵胤嗯声,目光不冷不热地扫向眼前的一众官员。

“诸位同僚,事不宜迟,可将防疫章程商议细化,照此办理。”

众人面面相觑。

看看时雍,再看看赵胤。

“大都督,下官以为此事不可着急,此章程要调派各部,动用银钱不可计数,涉及礼部、兵部、顺天府、五城兵马司,京畿大营、锦衣卫、东厂等各要害之所……还有待商榷。”

“是啊,大都督,朝廷拨付如此之巨的人力、财物,不是易事。再有章程一旦派发,定会引来民众恐慌。届时,人心不稳,势必流言四起,动摇国本……”

众人频频点头。

“不若待你我再商议定策,重新抄录后,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大都督,张大人所言,下官深以为然。大疫当前,事关万千民众生死,你我食君之禄,不可轻言决断……”

时雍心里一凉。

果然,还是官僚那一套。谁都不敢承担责任,凡事都要等到皇帝来拍板,可皇帝只有一个人,哪能事事都懂?如果什么都要皇帝来决断,要下级官员何用?照旨办差,混吃等死么?

她心里着急,脸上便有情绪。

赵胤看来一眼,掌心不轻不重地拍了拍桌几。

“本座见日面圣,与陛下详谈一个时辰有余,出宫时,本座已下令封锁禁宫。”

众人看着他,脸上纷纷变色。

“那政令如何通达?”

赵胤面无表情,说道:“当此时疫横行之际,陛下当坐镇宫中,不再与外臣接触。出宫时,陛下旨谕本座:疫情瞬息万变,不必事事请旨,一应决策,可由本座独断专行。”

这……

光启帝对赵胤的信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众人都看在眼里。若不然,也不能让他掌这么多年五军和锦衣卫事。可是,凡事都由他一人独断,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众人互相看看,畏首畏尾,却不言语。

赵胤冷哼,淡淡冷冷道:“从即日起,将锦衣卫衙门改用战时防疫总指挥所,由本座出任总指挥,各级防疫官员,向本座汇报。一应责任,由本座承担。”

众人闻言,迟疑一下,纷纷参拜。

“谨遵大都督令。”

有人承担责任,有人出头指挥,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胤又向众人和麾下锦衣卫各级将校传达了命令,这个由时雍拟定的战时防疫系统便开始运转起来。

看着赵胤忙碌,时雍微微怔忡。

待厅中人员散尽,她亲自奉上一盏茶。

“侯爷辛苦。”

对她莫名的殷勤,赵胤似是不习惯,抬头看来。

“还有什么请求?一并说完。”

这是以为她有求于他,才上前奉茶的?

哼!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时雍眉头微耸,“刘大人说得不错,兹事体大,侯爷承了口,就要担责。一场疫情下来,说不得要死多少人……侯爷如今一口应下,就不怕我骗你么?为什么这次,你……这么容易就相信了我说的话?”

赵胤眉头微皱,眼波清冷,“我不是信你。是自我判断,合用则用。”

“是么?”

“嗯。”赵胤想到了之前翻阅的《晋军战时医疗保障应急预案》,有很多法子与说法,与时雍雷同,只不过,时雍本人在此,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手册,她说得更为细致、也更为详尽罢了。

时雍沉默片刻,又低低笑了起来。

“那侯爷扛下这口锅,也是大责。一旦抗疫不力,你如何向皇帝向朝廷向百姓交代?一颗头都不够杀的。”

“为国为民,生死何惧?”

赵胤突然站起来,伸手就去牵她。

“一颗头若不够杀,吾妻尚有一颗,拿去便是。”

时雍哭笑不得,手背到身后,一连退了几步。

“杀我的头,侯爷你慷什么慨?”

赵胤不满看她,“你躲什么?过来。”

时雍看他又要朝自己走近,连忙推手制止,“诶不许动。三尺距离,防疫守则……”

“……”

赵胤定住。

看看她,又慢慢后退一步。

时雍看了看,恰有三尺距离左右,不由发笑。

“侯爷想说什么,直言便可。”

赵胤道:“如此详细的防疫之策,皆出自你一人?”

这是对她的能力有疑惑么?

时雍失笑。

这个功劳她还真的不敢大言不惭地揽下来。

“不是。”她回答。

赵胤道:“那是出自何人之口?”

时雍想了一下,说道:“数千年智慧结晶,来自数代华夏子孙。”

赵胤面色微微一沉,“又在胡言乱语。难不成你活了数千年不成?”

时雍莞尔,“是呀,我就是活了数千年的妖精。侯爷有这个工夫审问我,不如看看防疫章程都落实了没有。”

一句话,把赵胤噎住。

时雍轻笑,朝他拱手,“那侯爷去忙,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赵胤道:“你要去哪里?”

时雍道:“我在制衣铺定制了一批口罩,去验一验货。”

原来那叫口罩?名字取得十分贴切。

赵胤点点头,但是却没有放时雍离去。

“防疫物资,一应由工部督办,无须你亲自出面。”

时雍微愕,“那我……”

“留下来。”赵胤平静地看着她,“有智慧者,不必亲劳。即日起,本座任命你为战时防疫指挥部的……”

时雍心里一窒,微笑道:“侯爷要许我一个什么官职么?”

这个时代可没有女子为官的道理,若是赵胤敢开这个先河,她更是要高看他几分了。

岂料,赵胤迟疑一下,忽而沉声。

“协理指挥。”

协理指挥?

这是个什么官职?

时雍抿唇不语,狐疑地看着他。

赵胤道:“协助本座,专司防疫药物调配,使用。”

哼!时雍差点笑起来,“你不如说研发。说到底,我这个协理指挥,不还是个大夫呗。”

赵胤眉梢微扬,“大有不同。”

“有何不同。”

“大夫只能治病。”

“我呢?”时雍挑高眉梢,挑衅地看他。

赵胤迟疑片刻,“你还可治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