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

猛卒 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晋阳宫后宫的大部分宫殿都空着,但祈年殿却被郭宋用了起来,主要是夜晚或者休日用来接见官员,之所以启用这座宫殿,一方面是它比较小,占地只有两亩,分隔成五个房间,小殿内显得没有那么空旷,第二个缘故就是它紧靠政务区,官员过来比较方便。

祈年殿内灯火通明,潘辽负手在小殿内来回踱步,他给郭宋带来了答案,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这个答案究竟是真还是假?

这时,殿门口有士兵高喝:“晋王殿下驾到!”

潘辽转身,只见郭宋快步走进大殿,潘辽连忙上前行礼,“晚上打扰殿下休息,卑职很是抱歉!”

郭宋摆摆手,“去里面坐下说!”

两人走进会客房,一名宫女给他们上了茶。

待宫女退下,郭宋这才问道:“出了什么事?”

“朱泚派来的副使杨葵派心腹给卑职送了一封密信,解开了今天下午使君的疑惑,为什么朱泚希望我们不要接收关中逃民?”

说完,潘辽将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郭宋。

“这个杨葵是什么人?”

“是鸿胪寺少卿,原本也是鸿胪寺的官员,能说流利的突厥语,出使过回纥和思结,他想为使君效力。”

郭宋打开信看了一遍,微微有些愣住了,朱泚竟然决定迁都洛阳。

“这个消息肯定吗?”郭宋问道。

“卑职也不知道是否真实,不过卑职觉得可以查验。”

“怎么查验?”

潘辽缓缓道:“广通仓!”

郭宋点了点头,潘辽说得确实有道理,广通仓是朱泚最重要的物资重地,如果朱泚要迁都,那么首先必须把广通仓的粮草物资运送去洛阳。

郭宋想了想,对门口站岗的亲兵道:“速去把李舒袖找来!”

李舒袖是情报机构天策楼的朱雀堂堂主,也是副统领,她负责天策楼的内勤,朱雀堂有一百余名武艺高强的女护卫,分布在各个高官的府中,负责贴身保护郎中以上高官的人身安全,在晋阳宫玉琼阁内,就有三十余名朱雀堂的女武士暗哨,负责保护郭宋家眷的安全。

李舒袖住在晋阳宫的昆仑阁,昆仑阁也是一组占地五亩的建筑群,位于晋阳宫最东面,通过上东门出宫,这里是朱雀堂女武士的宿舍,地位有点像大明宫的藏剑楼。

不多时,李舒袖快步来到了祈年殿,李舒袖年约三十四五岁,容颜秀丽,穿一身白裙,她是公孙大娘的徒孙,练剑器九式近二十年,剑术高强,是第三代的佼佼者。

李舒袖同时也极为精通音律,是天籁乐坊的首席琵琶女,所以她在晋阳宫还有另一个身份,负责教授郭宋女儿郭薇薇和张雷女儿张羽儿学习音乐。

李舒袖进屋施了一个万福礼,“卑职参见殿下!”

郭宋笑问道:“玉娘什么时候回来?”

郭玉娘去历城县建立淄青情报点去了,已经去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消息。

“玉娘计划在年底前回来,不过她呆不了两天,还要去长安。”

郭宋点点头道:“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朱泚有可能会迁都洛阳,我希望长安的情报点替我查证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可以探查广通仓,也可以查太仓和左藏,一般迁都的前兆就是大量物资先运走。”

“卑职明白了,明天一早就发鸽信去长安,尽快查证!”

“就这件事,李堂主回去休息吧!”

李舒袖行一礼,又向潘辽点点头,这才告退而去。

这时,郭宋又对潘辽道:“这个副使杨葵如果愿意投效我们,我们可以接受,你告诉他,如果他能一直为我们传递重要情报,我许他将来出任鸿胪寺卿之职。”

........

广通仓位于华州境内,紧靠广通渠而得名是关中最著名的大粮仓,朱泚发动泾源兵变后,接管了广通仓和储藏在其中的近六百石粮食,也是凭借丰富的粮食储量,朱泚的军队得以迅猛扩大,兵力一度扩张到三十万以上。

尽管两年前爆发的盗粮案使广通仓的粮食储量锐减到三百万石以下,但毕竟底蕴深厚,广通仓的粮食储量还维持在两百五十万石左右。

这些天,广通渠上的船只忽然多了起来,其实这也正常,每年秋收后,都会有大量的粮船运送粮食来广通仓,到次年开春后,第二波粮食运输的**又会到来,来自中原和江淮、江南的漕船将大量粮食运入关中。

不过这些粮船的方向并不统一,有的船是运送粮食来广通仓,有的船却运载粮食离开广通仓,去向不明。

但并不能就此判断,一定是把粮食运去洛阳,朱泚准备迁都,这样决断是比较草率,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把陈粮运回长安销售,或者运送去军营,以腾出仓库,所以粮食进进出出很正常。

这天下午,华阴县北城门外匆匆走进来一名骑毛驴的男子,他直接来到了一家客栈前,客栈伙计连忙迎上前,“客官是住店吗?”

“我找一个友人,长安来的郑大掌柜是住在这里吧!”

“在!郑掌柜住在后院,请客官跟我来。”

这个男子叫做张童,他的公开身份是丰县县衙的文吏,临时借调到广通仓,负责整理出入仓数据,并登记入薄,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天策楼在关中的情报探子,长安天策楼得到郭宋的指令后,便想办法把张童送进了广通仓内。

张童在后院见到了上司,天策楼在长安的情报头目郑宏源,郑宏源是西市百利布店的大掌柜,年约四十余岁,长得白白胖胖,总是笑呵呵的,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

郑宏源关上门,脸上笑容消失,肃然问道:“情况如何?”

张童取出一张纸递给郑宏源,“这是卑职抄的数据,上面是粮船这个月的具体流向。”

郑宏源接过纸看了看,上面统计得很清晰,运出的粮食主要流向长安和洛阳,其中三成流向长安,七成流向洛阳,这个月内将向洛阳运送五十万石粮食。

“才五十万石?”郑宏源觉得这个数量着实太少了一点,把粮食全部运到洛阳,要运到什么时候?

“船只不光是运送粮食,还有别的物资,下个月河水要结冰,开春后才重新运送,我估计至少要运送到明年夏天,即使要迁都,也要到明年夏天去了。”

郑宏源从各处收集到的情报,都表明物资运送要到明年五六月份,还有洛阳的皇宫修缮也要大半年,时间点都指到明年夏天,不过有一点基本上可以确定,朱泚确实要迁都,朱泚和朝廷重臣都达成了共识,朱泚甚至已经派人去洛阳修缮宫殿,集聚官宅,长安不少宅子开始低价甩卖,光东家李安和张雷就接下了三百多座宅子。

现在只是需要确定迁都的具体时间,估计是在明年的五六月份。

郑宏源点点头道:“你继续收集广通仓的数据,每十天汇报一次,我会派人和你接触。”

........

朱泚要迁都洛阳的消息已经传出,引起长安人恐慌,这段时间,长安城官府和私人都在疯狂的甩卖宅子,房价暴跌,好地段的宅子,亩价原本都在三千贯,现在统统跌到每亩价格五六百贯,甚至更低。

紧靠朱雀大街的十二个坊是长安最大的官宅集中地,主要以中小官宅为主,这和务本坊、崇仁坊的豪门大宅又有所不同,豪门大宅占地都在二十亩以上,是皇族权贵的私宅,曲江岸边的近百座园宅也是一样。

这些豪宅官府也在出售,但没有人敢买,像关陇世家的大宅子基本上没有人住过,谁敢住进去,说不定半夜被刺客摸进来全家杀光。

但十亩以下的中小宅子却卖得不错,一方面这些宅子原主人的背景不深,另外一方面,这些宅子本来就是官宅,朝廷要筹措资金修缮洛阳的宫殿,还要修缮洛阳的官宅,京兆府只能将官宅出售变现,但敢买它们的人还是极少,大家都怕以后被清算,宅子又重新被官府没收。

没有办法,京兆府只得颁布了免责令,无论钱财来源,只要购买官宅,一概不追究。

在免责令的刺激下,终于开始有大商人或者外地世家出手买宅了,李安和张雷成为了买宅大户,两人买宅总数已经超过了三百套,全部都是十亩以下的中小宅子,大宅子还是没有人敢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