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六百六十七章 离奇条件

猛卒 第六百六十七章 离奇条件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颜硕匆匆回来位于左坊的士部司官衙,士部司官衙占地约二十亩,分为两进,中间都是院落,前院占地最大,有十五亩,都是两层楼,是普通官员的朝房,后院则是高官朝房。

院子里分布着亭台楼阁,点缀了假山池鱼,是给官员们中午休息散步之地,基本上各部司的建筑都一样,实际上就是参照了大明宫六部官衙的建筑式样修建。

颜硕在内院找到了孟郊,孟郊现任贡举署员外郎,同时兼任国子学学正,相当于郭宋手下的教育部长,位高权重,他早已不是当年的落魄书生。

颜硕便把郭宋的要求给孟郊说了一遍,孟郊让茶童上茶,对颜硕笑道:“前几天我就听潘长史说起过这件事,我估摸着明年春天肯定会有科举,这下子朝廷那边要对我们跳脚了。”

颜硕苦笑道:“我听着就害怕,说得好听,叫做科考募士,这其实和科举有什么区别?你说我们要不要劝一劝殿下,把科考向后推两个月,避免和朝廷竞争。”

孟郊想了想道:“殿下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估计他就是要和朝廷竞争,你没明白殿下的真正目的,选拔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争取天下士族支持,他想通过科举来了解天下士族对我们的支持程度。”

颜硕连忙关上房门,低声道:“老孟,你说殿下是不是想建立新王朝,取代大唐?”

孟郊指指颜硕,又指指自己的胸膛,“这件事我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不能说破。”

颜硕点点头,又叹口气道:“我父亲临终前也是这个意思,大唐从安史之乱到今天,已经四十多年了,始终战乱不断,天子一代不如一代,大唐渐渐沉沦进黑暗,我父亲说,这个时候只有雄才大略的强势君王才能带领天下走出沉沦,他让我紧跟晋王殿下开创一番伟业,实现盛世再现。”

孟郊叹息道:“我何尝不是如此,人生一世如白马过隙,要么庸碌无为,要么奋发图强,择明主而随,能跟随晋王殿下,是你我的幸运啊!”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颜硕连忙打开门,有从事进来送一份文书。

颜硕轻了轻嗓子,又对孟郊道:“署令说一说,明年科举我们会有哪些困难?”

“困难肯定不少,但都可以想办法解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人手和场地,主考官、监考官、考场,还有两个月的食宿,最起码十万士子涌入太原,他们住在哪里?怎么提供饭食?还有十万人的考试场地,想想就头大,问题是贡举署一共才十二人,怎么做?”

颜硕想了想道:“人员不足倒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关键是考场,实在不行就像河西招考文吏一样,搭建大营。”

孟郊苦笑一声道:“这些回头再考虑商议,但当务之急,我们得准备十几万张考试用的桌案,现在就必须开始定做,要不然到时候会来不及的。”

颜硕一惊,这确实是大问题,需要时间的,他连忙道:“你赶紧找人定做,需要多少钱,我去找潘长史申请。

.........

下午时分,潘辽匆匆来到了天策府,位于晋阳宫的天策府既是晋王官衙,同时也是晋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还是情报机构,占地约七十亩,有数百名官员在天策府中任职。

潘辽来到郭宋的官房,分为里外三间,中间是一个小型议事堂,其中外间最大,有四十余名幕僚从事在负责处理各种文书,也分成六曹,分管不同领域,主管记室参军有两人,杜嗣业和温庭,杜嗣业负责吏、户、士三曹,温庭负责刑、兵、铠三曹,各司其责。

今天是杜嗣业当值,他见潘辽到来,连忙迎上来道:“长史找殿下吗?”

潘辽点点头,“殿下可在?”

“在的,请稍候,我去禀报!”

杜嗣业匆匆来到里间官房,郭宋正负手站在地图前,注视着关中不语,杜嗣业走到他身后小声道:“殿下,潘长史来了!”

郭宋点点头,“请他进来!”

潘辽一定是为朱泚使者的事情而来,郭宋倒想知道朱泚的态度。

不多时,潘辽走进官房,郭宋微微笑道:“长史请坐!”

潘辽的此长史已非彼长史,以前他是河西节度府长史,而现在他的正式职务是晋王府长史,相当于右相,原北庭节度府长史张谦逸则出任晋王府司马,相当于左相。

潘辽坐下道:“朱泚的特使叫做张晏,是原来的户部员外郎,现任户部尚书,人倒是很精明,感觉思路也很清晰,他主要是为三个目的,一个是责问我们没有遵守之前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其次是为战俘而来,希望我们释放战俘,第三个原因有点诡异,他要求我们不要接收关中逃亡的百姓,这三个要求都是朱泚提出的,张晏给了卑职正式交涉文书!”

说完,潘辽将一封文书呈给郭宋。

郭宋打开文书看了一遍,又问道:“那长史怎么回答他?”

“卑职给他说得很清楚,互不侵犯条约是和北唐签署的,下面落款的大唐太尉朱泚,盖的大印也是大唐宝印,现在北唐没有了,这份条约自然就没有了,张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估计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个漏洞。”

郭宋笑了笑,他也想不通,这么明显的漏洞,朱泚居然没有看出来,估计朱泚本身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战俘不可能,让他们别想了。”

“卑职也给他说清楚了,战俘大多收编为晋军,他们别想要回去了。”

“对方是什么反应?”

“对方对战俘好像也不是很在意,卑职的直觉,张晏前来的真正目的是第三个要求。”

郭宋看了看文书,第三条是要求自己不要接受关中逃亡百姓,这让郭宋着实有些不解,对方为什么会提第三个要求?

........

入夜,郭宋坐在书房里给独孤立秋和薛勋写信。

郭宋的书房在玉琼阁的副阁内,玉琼阁实际上是一大一小两个楼阁,二楼有空中走廊相连,大的楼阁是玉琼阁,小楼阁叫做飞凤阁,飞凤阁只有三层,都是郭宋的书房。

郭宋坐在桌案前飞笔疾书,现在的局势十分微妙,朝廷会怎么看待他夺取关内,李适自己无法返回关中,恐怕就指望自己了,这个时候,他需要从独孤家族那里获得支持,尤其是情报方面的支持。

至于薛勋,郭宋在劝他来太原,居然被放逐去播州,他既然支持李谊,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李适主政,薛勋就休想再翻身,最多是看在自己的面上,调回来赋闲。

既然岳父在成都已经没有前途,那还不如来河东任职。

这时,妻子薛涛端了一盏茶进来,她放下茶盏问道:“是在给我爹爹写信吗?”

郭宋点点头,”我在劝他来河东出任潞州刺史之职,就不知道他会不会听我的劝。”

薛涛叹口气道:“我也写信劝他了,他只是说让母亲和清儿来太原,他自己却不表态,我爹爹一向很倔强,他既然选择跟随李谊流放,他就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我再劝劝他吧!实在不行,我派天策楼武士去保护他们。”

郭宋所说的他们,是指薛勋和韩滉,这两人都和他的关系特殊,郭宋不希望他们遭遇到不幸。

薛涛低声道:“我听幽兰说,独孤家族已经派飞狐卫去保护爹爹了,如果夫君再派些人就万无一失了。”

“我会安排,和这封信一起过去,他们那里实在太遥远。”

薛勋被贬黜的播州就是今天贵州遵义一带,在唐朝是极为偏远之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基本就是流放犯人之地,郭宋很担心,薛勋会不会最终还是逃不过宿命,死在播州,历史上他是病死在云南。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一名侍女在门外道:“启禀王爷,李公公派宫女前来送信,潘长史有急事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