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争

猛卒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争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郭宋走进了政事堂议事厅,众人起身行礼,“参见殿下!”

郭宋笑着摆摆手,“各位相国请坐!”

众人坐下,郭宋笑道:“我刚才听说大家为安置洛阳百姓之事争吵起来,这是为什么?”

潘辽为人宽厚,他歉然道:“谈不上争吵,只是正常议政争论,没想到惊动了殿下,实在抱歉!”

郭宋呵呵一笑,又问道:“说说看,什么争论?”

杜佑解释道:“其实就是人口争夺,人口不足,各地都希望增加人口,我希望洛阳的难民留在长安,潘相国则主张暂时收留,收复洛阳后,再把他们遣返回洛阳。”

张谦逸在一旁补充道:“也不能说谁对谁错,现在中原确实疫情未退,仓促回去会增加感染风险,但如果都留在长安,那么中原的人口就更少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所以这个问题比较两难。”

郭宋沉吟片刻道:“这个问题去年十二月就解决了,濮阳的百万难民都迁徙去了河北,为什么洛阳难民就成了问题?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回去就回去,愿意留在长安也可以。”

潘辽顿时急了,“殿下,濮阳那边是因为疫病,没有办法才移民,但洛阳并没有发生疫情,两者不能等同起来,每个人都是希望过舒服的生活,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肯定都愿意留在长安,那洛阳怎么办?难道殿下愿意看到洛阳由此衰败下去?”

郭宋摇摇头,“一个大城的兴衰自有其规律,我们不要强行干涉,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百姓不是羊群,不是把他们往哪里赶,他们就会往哪里走,他们是人,他们会自己选择,我建议还是顺其自然。”

杜佑又道:“其实我们还应该算一笔帐,这几十万难民来长安后,要吃喝用度,我们要照顾他们多久?而且就算他们将来回洛阳,又该怎么生活?我们还得照顾他们,这一来一去至少两年时间,这么多人口靠朝廷养活,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

潘辽默然无语,杜佑这番话击中要害了,如果难民太多,朝廷财力确实难以承受,这才是关键。

他叹口气道:“殿下决定吧!”

郭宋点点头,“那就先安排他们自食其力,安居坊那边还有多少空屋?”

张谦逸躬身道:“城南和城东的安居坊都已经住满,城西那边还有一半空着,可以安置四千户人家,如果难民人数超过了,那只能放在京畿各县。”

郭宋想了想道:“最好不要随意安置,要补充最急需劳力的县,像新丰信和咸阳县,这两个县工坊最集中,长安这边就安置四千户,补贴三个月的三粗店票券,免半年房租,让他们尽快融入长安,最好让《京都快报》提供招工信息,或者朝廷提供一个场所,让需要伙计酒保的店和难民们面对面招募。”

“这个办法不错!”

杜佑赞许道:“让双方直接见面,我建议放在朱雀大道上,每家店铺租一顶帐篷,让他们自行招募人手,以后帐篷也不用拆除了,就作为一个专门的劳工市。”

潘辽反对道:“偶然一次可以放在朱雀大街上,如果作为长期劳工市,朱雀大街就不合适了,容易影响通行,不如放在金城坊马球场,那边距离难民们住的西城安居坊也很近,大家以为如何?”

潘辽这个方案得到众人赞同,城坊马球场是长安最大的马球场,一直闲置,不过利用起来作为劳工市。

郭宋当即拍板道:“设立长期劳工市,就放在金城坊马球场,然后这一次各县也要设立临时分场,工部下面增设劳工署,负责安排此事。”

说完了难民之事,郭宋又道:“今天我来政事堂,其实是想和各位确认一下科举的情况,到现在有多少士子报名?”

..........

在政事堂确认了安置洛阳难民的原则后,洛阳难民开始陆陆续续送来长安,长安在灞上安排了一座十万人的大军营作为分流安置大营,实际上也是第二次疫情排查,确保没有感染疫病的人进入长安。

此时长安格外热闹,五万多名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集聚长安,今年因为中原疫病的缘故,科举向后推迟了一个月,从二月底推迟到三月,这主要是很多士子的进京路线要改变,要么取道河北来关中,要么走荆襄商州线来关中,路上的路程明显变长了。

疫情确实也影响到了今年的科举,进京参加科举的人数比去年少了近一半,当然,还有不少士子还在路上,现在毕竟只是三月中旬,距离科举还有半个月时间,但人数肯定会低于去年。

长安第二个热闹便是洛阳的难民到来,前后三批抵达分流安置大营,共计九千六百户,差不多也是五万难民,其中四千户安排在长安城西安居坊,其余安排在咸阳、新丰和泾阳三座县城内。

后续的难民大军原则上不再放在京城,而是放在各县。

原本比较冷清的城西安居坊变得热闹起来,安居坊就是城墙根修建的廉租房,每月五百文一间,可以长期居住,推出几年来一直都没有涨过价,五百文的房租对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是很廉价了,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酒保五天的工钱,基本上所有的租户都把它当做自己的家了,安心住下,不愿离去。

一群群难民扶老携幼,拿着钥匙和抽签牌子来寻找自己新居,有官员在指点他们的住处。

“老丈,你们家在这里!”

一名官员带着一家六口来到一间屋子前,用钥匙打开门,官员探头看了看房间,笑道:“这房间没有人住过,还比较干净,可能比较小一点,如果想住宽一点,可以去下面的县里,那边六百文钱可以租两间屋,要比长安合算。”

“可以!可以!比我们想的大多了。”一家人连声说道。

廉租房的房间确实比较大,每间屋大约有三十个平方,只是里面光线稍微暗一点。

官员又笑道:“很多人家都是用布帘子,帘子一拉就是两间屋了,而有些讲究一点的人家会用木板当做隔墙,你们看自己的情况,可以先用布帘子,等条件宽裕了,再用木板隔。”

“多谢官爷,你去忙吧!我们自己安排。”

这时,家人中的年轻儿媳不好意思问道:“请问,茅厕在哪里?”

官员一指前面五十步外的房舍道:“看见那座黑瓦青砖房没有?那就是公共茅厕,左边红门是男厕,右边绿门是女厕,以后家里可以买两个便桶,夜里方便。”

“多谢!”年轻儿媳拉着女儿匆匆去了。

儿子则担着桶去井边打水,一对老夫妻则带着孙子在房间里收拾,一家人就这么住下来了。

难民们大都带着家当而来,虽然比较破旧,但很齐全,炉灶油灯、席子被褥、锅碗瓢盆水桶之类都有,没有床,可以暂时打地铺,或者稍微花点钱,在旧货摊上买两张旧床,也很便宜。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一直忙碌到晚上,四千三百户洛阳民众终于安居下来,原本黑漆漆一片的屋舍都点亮了一盏盏油灯,很多人家已经去三粗店领了粗面和盐,不少人家还买了煤球,烧火做饭,全家人终于能安安心心聚在一起饱餐一顿。

次日一早,家家户户的男子都出门了,前往金城坊找事情做,洛阳难民最缺的是钱,他们很多人虽然有一点点钱,但都是朱泚发行的新钱,在长安买不了东西,他们必须在长安找事情做,才能挣钱买一些急需东西。

金城坊距离城西安居坊很近,一进坊门便看见一座很大的马球场,同时也是军队训练的校场,占地足有八十亩,这里是新设立的劳工市,这和以前的人市不是一回事,人市是买卖人口的地方,早已被取消了,而劳工市是找事情做的地方。

长安虽然有百万人口,但底层劳工还是很缺乏,尤其长安商业和服务业十分繁盛,对伙计、酒保、车夫、家仆、丫鬟等等底层劳工需求极大,工钱也是天下各州中最高的。

比如小丫鬟的工钱是各个工种中最低的,其他各州除了包吃包住包衣服外,每天只有二三十文钱,但长安一样包吃包住包衣服,每天却是五十文钱。

普通伙计、酒保每天一百文,稍微有点技能就会贵一点,像有经验的木工、瓦工、武士以及粗通文墨的记帐每天就能挣到两百文钱,和小管家、小掌柜一个级别。

而像大掌柜、大管家、大帐房、高级护卫等等,平均一个月十贯钱,但他们已经不属于底层的劳工了。

此时,劳工市上扎了上百座大帐,还有很多小店铺租不到帐篷,便直接摆一张桌子招人,整个市场上人山人海,声音鼎沸,热闹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