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条件

猛卒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条件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朱泚的户部尚书王凌这次出使长安就没有上一次的待遇了,上次是相国张裘安专门接待他,而这一次根本就没有人理睬他。

他带着十几名随从春明门大街进了长安城,城内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整个长安城显得十分繁华、热闹。

“老爷,和上次相比,好像又热闹了一点!”一名随从对王凌道。

王凌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相比洛阳的破败和冷寂,长安是何等的朝气蓬勃,如果用天命来说事,又是多么不公平,根子上,还是上位者自身的问题。

君明则臣贤,臣贤则吏清,上下通达,朝政清明,整个治下才会显得如此生机勃勃。

王凌想到自己还要代表朱泚和郭宋谈判,他顿时有点无精打采,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

一行人来到大明宫,大明宫望仙门是鸿胪寺的接待处,大门内有一座鸿胪寺的小楼,这里有专门的官员接待。

鸿胪寺一般都是接待西域小国或者北方游牧政权派来的使者以及安排西域小国的王子在长安读书生活。

今天鸿胪寺当值的官员是少卿刘臻,也就是李泌之子,他听士兵禀报,朱泚的使者来了,他深感惊讶,连忙迎了出来。

“原来是王尚书!”

刘臻认识王凌,连忙笑着走出来,“王尚书要来,我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王凌苦笑一声,上次他来,是张裘安亲自接待,安排得很周到,但这一次,他就像个普通的来访者了,对方甚至不知道他来。

“奉我家天子之令来出使贵国,还望正常接待。”

“没问题,我先带各位去驿馆住下来,然后我向上禀报。”

刘臻并没有太无礼,他亲自把王凌一行送去馆驿的贵宾院居住,随即又赶回鸿胪寺,向主官李禅汇报.......

黄昏时分,相国张裘安来到了馆驿,张裘安的到来让王凌喜出望外,连忙迎了出来。

“张相国,好久不见了!”

张裘安微微笑道:“这个时候不是谈正事的时候,我们去喝一杯如何?”

王凌连忙点头,两人来到馆驿斜对面的春晖酒楼,此时正好是晚饭时间,客人不少,大部分都是本坊的居民。

两人上了二楼,找一个靠窗处坐下,张裘安点了酒菜,很快便送来两壶烫好的酒,张裘安给王凌斟满一杯,笑眯眯问道:“听说朱泚的朝廷更换官员很快,我还以为王尚书高升了?”

王凌苦笑一声道:“现在朱泚的朝廷中死水一潭,刘丰的幕僚们才是尚书侍郎,我们整天无所事事,尤其晋军夺取了濮州等地,朝廷内人心涣散,大家都开始各思前途。”

这是王凌最郁闷的地方,他去年还是濮州刺史,被朱泚强行召入洛阳做户部尚书,现在晋军夺取了濮州,如果他不走,那么他就是新的濮州刺史了。

张裘安微微一笑,“前两天晋王殿下还在说起王尚书呢!”

王凌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晋王殿下说我什么?”

“濮州刺史叫做谢群吧!”

“正是,此人是朱泚的一个旧随从,人品低劣,听说他在濮州口碑很差!”

张裘安点点头,“此人在濮州盘剥百姓,中饱私囊,而且贪婪无度,光濮阳的店铺就强占了数百家,他听说晋军到来,便准备逃离濮阳,结果被数千名愤怒的百姓追上,将马车推下河,他一家人都淹死在河中,晋军占领濮州后特地调查了民意,王使君在濮州很得人心,晋王殿下就谈到你,如果使君愿意的话,可以继续出任濮州刺史,当然是晋王殿下任命的刺史。”

王凌顿时大喜,立刻起身道:“我很愿意为晋王殿下效力!”

张裘安摆摆手请他坐下,笑道:“等你出使完再说,这是两件事,现在你还是要好好地为朱泚做事,你不能为了前途而出卖旧主,晋王殿下也不喜欢这样的人。”

王凌原本乌云笼罩的前途一下子变得阳光高照,令他喜不自胜,他点点头道:“我明白,公是公,私是私,我不可能因私而废公!”

“这次王使君过来是和中原之战有关吧!”

“正是!朱泚现在焦头烂额,他要全力剿灭仇敬忠,但又害怕晋军出兵干涉,所以他想向贵方求和。”

“求和?”

张裘安笑了起来,“他能拿出什么诚意?”

“五百六十万斤铜,这就是朱泚的诚意。”

张裘安一怔,“洛阳怎么会有这么多铜?”

“在东洛仓放置了几十年,上面都生了一层铜锈,据说还和安禄山有关,刘思古说,你们现在一定很缺铜钱,这批铜你们应该不会拒绝。”

张裘安点点头,刘思古确实说得很对,包括齐国、魏国、朱泚王朝在内的藩镇割据势力,都是自己铸造铜钱,他们为了隔离朝廷,采取的办法就是收缴百姓手中的开元通宝,天量的铜钱被收缴,熔解后铸造成他们的钱,齐国和魏国叫做小钱,朱泚王朝叫做新钱,含铜量都很低,品质低劣,。

现在晋军渐渐统一天下,由于从前的铜钱被熔解太多,导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铜钱荒,现在他们对铜确实需求量很大,鄱州和鄂州的铜矿已经将产能增大了三倍,但还是有点远水不解近渴。

张裘安迅速盘算一遍,一贯铜钱是六斤四两,按照含铜量九成来算,五百六十万斤铜差不多可以铸钱百万贯左右,能解燃眉之急了。

张裘安欣然道:“我会向晋王殿下汇报,不干涉中原内战也可以,就看怎么谈。”

..........

次日一早,郭宋听完了张裘安的汇报,笑道:“朱泚这次肯拿出诚意了,看来是真的打痛他了,想不到他们居然还有五百六十万斤铜的存货,出人意料啊!”

张裘安又道:“听王凌的意思,朱泚是打算御驾亲征仇敬忠,恐怕他会带上虎贲卫,如果没有我们支持,仇敬忠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问道:“宋城县城防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宋城县是一座雄城,城池高大坚固,护城河极宽,如果城内粮食充足,守上一两年没有问题。”

郭宋点点头,“仇敬忠粮食不缺,但还比较缺乏守城物资,在达成协议前,我们还需要给仇敬忠提供大批守城物资,要让宋城县成为朱泚大军的绞肉机。”

“殿下还是决定和朱泚签署协议?”

郭宋笑道:“既然朱泚拿出了我们最需要的诚意,这个协议当然可以签。”

说到这,郭宋又问旁边的潘辽和杜佑道:“两位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潘辽笑道:“洛阳铸钱司还有三百名铸钱匠,手艺高超,是我们最需要的匠人,不妨让他们一起送来,连同他们家眷一起。”

郭宋点点头,“那就再加这一条。”

杜佑补充道:“条款尽量拟粗一点,不用太细,但我们需要的物资和人员,要求他们立刻送来。”

张裘安笑道:“现在是朱泚求我们,相信他们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人和物资送来,卑职这就去协商。”

张裘安起身走了,郭宋又问潘辽道:“现在钱的缺口还有多少?”

朝廷出现钱荒主要是因为拿下齐国和中原各州,由于停止流通小钱和新钱,但老钱却不足,导致朝廷无法投入足够的老钱,各地都普遍出现了钱荒。

潘辽欠身道:“至少还需要三百万贯,政事堂考虑,加大铸造银钱,让它们在长安和关中流通,把铜钱投放到中原。”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们没有大银矿,在银钱使用上还是要慎重,我建议暂时要以铜钱为主,没有铜可以从寺院收集,从民间收购,金银还是要用作储备,将来我们有了大银矿后,再扩大白银的使用。”

杜佑笑道:“其实铜还是有,至少我知道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我们收缴的小钱和新钱,可以把它们熔解了重新铸钱,只是需要时间,实际上,钱荒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还有一个来源呢?”郭宋问道。

“微臣今天去军器监,和监令卓藏玉谈了谈,他告诉我,在兵器库确实有三万面铜盾.......”

不等杜佑说完,郭宋摆摆手道:“铜盾不现实的,每面铜盾三十斤,加起来也才百万斤铜,连二十万贯钱都不够,算了,还是去各地寺院搜集一下吧!铜佛像、铜钟,要求全部运来长安。”

潘辽还想开口,杜佑却给他使个眼色,潘辽沉默了。

“好吧!我们先告退,加快时间铸钱。”潘辽和杜佑行一礼,退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