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

猛卒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应采和来泉州第三天,清晨,岳京找到了应采和,告诉她一个重要消息,姚广平今天上午要去海港视察战船。

“我知道了!”房间里传来应采和冷淡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不回来了,这两天多谢岳掌柜了。”

“仙姑保重!”

岳京回到掌柜房中,立刻开始焚烧各种情报留底,并让伙计挂出了本店暂停营业招牌。

伙计不解,问道:“掌柜,我们这是要换地方吗?”

“立刻去收拾鸽笼,带上鸽子去连江县,马上就出发!”

岳京心急火燎,他知道马上就会有大案发生,他们这些外乡人肯定要被抓,要立刻离开晋江县,出去避避风头。

他刚把银两财物都收拾在一口箱子里,伙计跑来禀报:“掌柜,她们走了,就不知是怎么离去的?院子里已经没有人,她们的所有东西都带走了。”

“那我们也走!”

岳京雇了两辆牛车,带着四名伙计离开了客栈,向北城门驶去,不多时,两辆牛车便离开北城门,向北面的连江县方向而去。

.........

就在岳京一行刚走不久,数百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浩浩荡荡向海港方向驶去。

姚广平已经决定出兵广州,摧毁广州战船,但水军出兵并不像步兵那样说走就走,战船需要进行出海前的检查,需要进行补给,需要调兵遣将,至少要准备十天才能出发。

今天姚广平特地来巡视战船准备情况,在海湾里,密密麻麻停泊着上千艘战船,其中在码头上停泊着十几艘三千石海船,今天的风很大,吹着强劲的南风,将大船上的旗帜吹打得啪啪作响。

而北面是民船,尽管是大海船,数量也多达数百艘,停满了海湾。

码头上聚集着数千士兵,马车来到队伍前停下,姚广平从马车里出来,向士兵们挥手致意,士兵们顿时一片欢呼。

一名大管事迎上前道:“启禀太尉,这十几艘战船已经检查完毕,可以随时出海!”

姚广平摇摇头,“十几艘战船远远不够,至少需要一百艘以上千石战船才行。”

大管事擦一把额头上的汗道:“那要请太尉再宽限几日。”

姚广平目光严厉地看了一眼大管事,冷冷道:“我再给你们五天时间,五天后必须全部完成检查,否则军法从事!”

“卑职.....一定完成!”

姚广平踏上了登船的木板,两名贴身护卫一前一后护卫着他,刚走到船舷边,忽然一个黑影手执缆绳,从桅杆上飞掠而至,瞬间到了眼前。

她手一甩,一束金光射向姚广平的面门,姚广平哪里躲得过,大叫一声,他脸上同时被五根金针射中,仰面向船下坠去,后面一名护卫手疾眼快,一把抱住他。

这时,前面一名护卫大惊失色,拔剑向黑衣人刺去,只听‘咔嚓!’一声,他的长剑竟然被斩为两段,断剑尚未落地,被黑衣人凌空一脚,断剑如寒光一闪,‘噗!’地射进了姚广平的咽喉,已经毒性发作,奄奄一息的姚广平被这支断剑射穿了脖子,当初毙命。

“有刺客!”

护卫们终于发应过来,一起大喊大叫,码头上所有士兵都惊呆了,眼睁睁看着他们主公被一剑穿喉,黑衣人已随缆绳荡到了另一头,一个翻身,跳上了桅杆,随即纵身一跃,高高跳下了大海。

码头上一片混乱,有的侍卫救治姚广平,有的侍卫去抓捕刺客,但刺史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大海中。

“太尉!太尉!”

姚广平脸上变成了漆黑色,侍卫们忍不住一起放声痛哭,这便使数千水军士兵的心都凉了,不用说,他们的主公已经完蛋了。

..........

应采和游出数里远,游到一艘无人的战船背后,她的徒弟净月已经撑着一艘小船在等候她了,应采和翻上小船,净月立刻划桨而走,

借助水面浪花和海湾里众多船只的掩护,船只在一艘艘战船和商船中穿行,南风凛冽,使船只速度极快,不多时,小船变成了一个小黑点,脱离了海港范围。

姚广平在码头被刺杀的消息很快传遍的全城,晋江城内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城门关闭,关卡封锁,一队队士兵开始挨家挨户盘查,所有北方口音的汉人都要被带走审问。

随着一封封鸽信发去各地,姚广平的六个儿子和女婿纷纷从各地赶回晋江,一方面是赶来给父亲守灵,而另一方面也为了争夺继承权。

但在姚广平身亡后,至少在三个月内不能妄动刀兵,攻打广州的决定自然也随之取消。

..........

长安已经进入初夏,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长安城内也响起了卖冰的吆喝声。

每年冬天,长安大户人家会便在结冰的湖面上切下大块冰,运回家中储存在冰窖或者冰井中,夏天时拿出来享用,或者更奢侈一点,放在夹墙内给房间降温。

也有不少商人储存冰块,夏天时,便拿出来做成各种冰饮卖给家中没有冰窖的底层百姓,像冰沙酸梅汤,冰镇葡萄酒,更是夏天的抢手货。

到了夏天,郭宋的官房也从二楼转到了最里面的院子里,院子是砖房,专门修建了夹墙,里面能放置冰块,使官房内的温度始终能保持在二十度出头。

这天上午,独孤立秋匆匆来到晋王的官房,刚才晋王派人召见他,他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急急赶来。

郭宋任命独孤立秋为相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要他建立一批大型官办营生,像矿山、造船工场、冶炼工场、盐场、熬糖工场、织布工场、粮食农场、甘蔗农场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所以从年初以来,独孤立秋忙得脚不沾地,千头万绪地事情都等着他审批处理,这两天他就在忙着筹建大型熬糖工场。

独孤立秋来到晋王官房,有侍卫替他禀报了,他走进官房,发现潘辽和杜佑也在。

“殿下找微臣有事?”

郭宋笑眯眯向他招手道:“你过来看看这个!”

独孤立秋走上前,只见桌上放着一只朱漆木盘,里面是一张用金粉墨印刷的票据,有点像柜坊的飞钱,但细看,和柜坊的飞钱又不一样,那金粉墨不是墨里掺入金粉那种,竟然是用金线绣出来的,上面写的字是‘官银百两’,下面有户部的印章。

独孤立秋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这是什么?”

郭宋笑道:“独孤相国不是总在说,商人大额支付不便,所以户部专门印制这种银票,在天下任何一家柜坊都能兑换相应的白银,这样携带岂不方便。”

“可是柜坊愿意吗?”

“为什么不愿意?这是户部承兑的银票,柜坊拿到户部或者各地转运司,都能兑换相应的铜钱或者白银,柜坊自己也会有收益。”

独孤立秋拾起这张银票看了半晌,又担忧道:“万一被假冒怎么办?”

旁边杜佑笑道:“这张纸就假冒不了,这是王侑从宣州送来的一种皮纸,纸质很细腻,韧性极好,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纸,据说产量很低,而且只有一家能造,所以殿下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把这种纸控制住,就算有人想假冒也找不到一样的材料,另外在纸上进行金线绣只有极少数绣娘能做到,我们同样把这些绣娘召入官署,再高明的人也仿造不了。”

潘辽又补充道:“另外还有严刑峻法,胆敢伪造银票之人,满门抄斩,不留子嗣,这样双管齐下,就不会出现假的银票了。”

独孤立秋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他又仔细看了看银票道:“如果真能防伪,那可不可能做成钱引,十贯一张,五贯一张,一贯一张,直接可以拿着钱引去酒楼喝酒。”

独孤立秋所说的钱引就是交子了,也就是纸钞,实际上,只要防伪技术过硬,确实很难伪造出来。

郭宋点点头,“这件事政事堂先好好讨论一番,我准备在下次小朝会上,专门商讨此事!”

郭宋随即又对杜佑道:“要尽快将钱氏家族全部迁来长安,所有懂技术的工匠,一个都不能遗漏,务必要让李冰和王侑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

杜佑点点头,“殿下请放心,微臣亲自盯这件事,不会有疏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