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福宝的七十年代 > 第117章生活的变化

福宝的七十年代 第117章生活的变化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0: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17章生活的变化

这一天,陈有福早早地找来了生产大队的牛车,又找了最好的车把式给拉着牛车,送霍锦云和霍锦泽去县城里的汽车站。

牛车缓慢地驶出村子,在尚带着残雪的乡间小路上留下两条痕迹,霍锦云和霍锦泽带着行李坐在牛车上,在牛车的颠簸中看过去。

村口那里,不少乡亲们在陈有福带领下挥手告别,大声喊着霍老师再见,霍老师一路走好。

而那些小孩子们跟着牛车跑啊跳啊,跟着一起喊霍老师。

霍锦云抬着手和自己说再见,挥手示意,目光在人群中寻找着,但是自始至终没有看到苏宛如的身影。

他明白苏宛如的意思,不愿意面对别离,害怕会失控,干脆就躲在屋子里不送了。

一直到牛车走出很远,远到平溪生产大队的房子和树都变成了模糊的影子,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那些小孩子的声音好像还回荡在耳边。

霍锦云望着那连绵起伏的大滚子山,这山很长,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无论这牛车怎么走,都依然能看到那不尽的山峦。

在霍锦云生命的前二十年,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来到这么一个荒僻落后的地方,更没想到会在这里扎根十年。可是来到这里十年,他好像竟然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习惯了夜间从山里深处传来的奇怪声音,习惯了这里天破晓时时候公鸡的鸣啼声,更习惯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习惯了这里的乡言乡语。

也习惯了这充满神秘力量的大滚子山,以及从山里走出来的人。

在这里,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重新的塑造,他重新认清了自己,认清了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古老落后,却又让人敬畏的地方。

他甚至想着,无论他走到哪里,这辈子有了什么成就,都永远不会忘记身在大滚子山的这十年。

这么想着的时候,他再次想起来苏宛如那双欲说还羞的眼睛。

仰起脸来,望向苍茫辽阔的天空,他轻叹一声:“The evening wind blows away the fragrance of the wine altar.I remember all your looks.”

旁边的霍锦泽却是微微皱了下眉头。

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的哥哥念起这首诗的时候,他想起了之前无意中看到的那个小姑娘,让人惊艳的小姑娘。

他皱眉望着远处的山,不免在心里一个轻轻的叹息。

其实也只是漂亮罢了,徒有虚表。

这大山里的人和这古老的大山一样,虽然乍看之下心旷神怡,细想竟是愚昧落后。

……

这个世界真得是变天了,广播里经常传出一些新的消息,来自中央领导组新的指示,各种举措各种变化,每一项都是那么新鲜和振奋人心,学校里的老师也时不时会传达上面下来的一些新的精神,让学生们学习并写各种心得体会。

而接下来县城里也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中央提出要开始实行的对内改进、对外开放的政策,某个县里的一个村子,率先施行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了拉开了对内改进的序幕,同时对外经济活动中也开始实行特殊的灵活政策,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此降临到了这一片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得到这个消息,最兴奋的当然是顾卫东。

他一直想做买卖,一直想发财,一直想挣大钱,但是身为一个农村,往前挪一步路太难了,你做个小买卖都能被打成投机倒把,更不要说干点别的。

突然之间,要包产到户了,允许做小买卖了,这对于顾卫东来说,无意中天降大喜讯。

陈有福最近也忙得要命,忙着让农民们去抓号,分田地,忙着写各种材料,学习各种精神,忙得团团转。

平溪生产大队也改名为平溪村了,平溪村对村子里的集体田地进行了抓号,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田地,顾卫东家派了福宝去抓,一下子就抓到了村里最肥沃最好的一块地,可把人羡慕坏了。

这个时候,大家难免又提起,福宝是个福星,福宝旺人,福宝如何如何好。

这话茬一出,村里人个个羡慕,但是也有人酸,酸得简直是想给自己一巴掌。

比如沈红英,她第一千零一次问自己,为什么当年要把那个“福”字塞给了刘桂枝?她觉得她这辈子就毁在那个塞字团上了。如果福宝是她家孩子,那她这日子该多好啊,那她是不是就能抓到村里最好的田地?

至于聂老三媳妇,当她抓到村里最干瘪最差劲的一块地的时候,呕得简直不想活了,她现在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后悔,后悔到肠子都青了的事就是把福宝给赶出家门了,她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而除了这两位,刘招娣心里也不好受。

当初为什么要分家?不分家多好啊?不分家她现在沾了多少大便宜啊,怎么就分家了呢?

这些细碎的怨言她们如今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毕竟福宝不会成为她们家,毕竟一切都过去了,就连曾经的生产大队都改成村子了,你说再念叨那些老黄历有啥样呢?

顾家四房抓了全村最好最肥的地后,顾卫东一边和刘桂枝在家里种地,一边琢磨着重新把那个买卖拾起来。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的偷偷摸摸,这次是光明正大挺直了腰板干。

顾卫东也不怕没本钱了,现在除了当年积攒的那些钱还剩下一百多,顾跃进当兵每个月都把自己的补贴省下来寄回家,旷上工作的顾跃华更是有工资发,他们都会往家里寄东西。

顾卫东有了两个儿子的支持,那更是大张旗鼓地开始干买卖,收了棉花,跑去市里叫卖,一来二去的,那钱竟然是哗啦啦地往兜里流。

他一个人干不过来,又拉扯着自己的二哥顾卫民一起干,兄弟两个加把劲,干得热火朝天。

要知道之前这种小买卖被禁锢了许多年,如今就算是改进开放了,依然没有人敢轻易尝试,顾卫东有胆子,肯干,当然抓住机会,不过两年的时间,已经是成了村里最富裕的,有了几千块的积蓄了。

这就是很了不得了,算是发财了,日子一下子富得流油,满村的人都羡慕。陈有福见了,干脆就说让顾卫东去做一个典型,给大家演讲,说一下他如何发财致富的。

这一年,福宝顾胜天几个上完了高二,两年上完高中就要毕业了。不过学校的老师那意思,听说上面一直传消息,可能是要放开高考了,建议他们继续上学,别放下书本。

暑假放假回去,提了各种补品,还扯了几块的确良的布,回去后,给爹的,给娘的,还有给爷爷奶奶的。

苗秀菊现在日子过得好啊,不用愁,穿得衣裳是新扯的确良,还是自己四儿媳妇亲手孝敬着做的,就连床上铺的都是羊毛毡子和被褥,三不五时有糕点果子,还有孙子孙女寄来的麦乳精喝着,日子那叫一个滋润。

至于平时吃的,那都是白面馒头了,她都不稀罕吃棒子面馒头了!

别人羡慕了:“你这日子可真是好,真会享福!”

苗秀菊噗嗤一笑:“我受了一辈子罪,也没多少年活头了,当然是早早享福,我现在儿子出息,儿媳妇孝顺,孙女孙子一个个都成器,不趁着现在牙口好吃点好的,那还等到啥时候啊!”

别人想想也是,这苗秀菊真是个命好的。

四个儿子,四儿子是发财了,二儿子也跟着沾光。

大儿子和三儿子那里没发什么财,但是靠着勤劳,日子勉强也能过得去,不至于说挨饿。

在苗秀菊看来,你不挨饿就行了,至于吃白面馒头还是棒子窝窝,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我这当娘的管不着。

孙子孙女之中,一个宝妮去矿上工作,现在嫁了矿上的一个干部,日子过得好,一个孙子当兵,寄回来的照片那叫好,乍看还以为当了啥官呢,一点不像农村人了,而另一个孙子跃华也跟着去矿上吃商品粮了。

这么想着,其它人就不免说了:“你家胜天和福宝,咋还上学呢?”

苗秀菊:“是啊,上学呢,两个孩子学问都高,我想着等回头不上了,看看哪里有招工的,给他们某个事,上了这么多年学,怎么也不能在家里干农活啊!”

这是苗秀菊的打算。

她觉得自己家胜天和福宝都是有学问的人,特别是福宝,那模样那气质,还有那学问,都是一等一的,又是从下有福气的孩子,怎么着也不至于比宝妮跃进跃华几个前途差。

不过旁边的沈红英却酸开了;“娘,你想得太美了,哪可能那么轻易就招工?”

刘招娣听了,也说:“依我看,老四家现在又是买卖,又是种地,根本忙不过来,一双儿女那么大了,竟然不帮着家里干活,还要去学校上学?那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么,还是趁早回来干活吧!”

就连胡奶奶都皱眉打量这件事:“其实说得也是,反正也就半年了,上不上都没要紧了,拿到高中毕业证就算了,现在又不是像以前那会子——”

以前那会子怎么样,胡奶奶没说。

以前那会子,还有高考,学问好了可以考上去,靠上去后就不是农村人,就能当城里人。

可是现在早没有了。

她这么一想,突然觉得福宝和胜天真是没赶上好时候,晚生了十几年。

这个话茬一被提起,大家再看顾胜天和福宝,那感觉就有点同情了。

于是很快,就有人就说到刘桂枝面前去了:“你说你也真不容易,你们两口子这么忙,那个大的儿子闺女也不知道帮忙,还在学校里念书,我听说咱们县里的中学,这个时候已经够格拿毕业证了,拿到证就行了呗。”

人家这话倒是没假。

现在的学校高中是两年制,上完了两年,只要你有学籍在,肯要毕业证,学校都会给你的,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只有那些想考点啥的,才会继续学下去。

换句话说,其实福宝和顾胜天已经能够拿到毕业证了。

既然拿到了,还读什么?再读下去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是有上大学这个说法,但是人家那都是推荐上去的,那种名额,别说陈有福够不着,就是公社里都难拿到一个名额!

所以再读下去这就是白白浪费时间了。

刘桂枝听了,却是笑笑;“我们倒是不觉得累,孩子喜欢读书,多念念书总是有好处的。”

至于有什么好处,她是不懂,但是她听男人的,也听孩子的。

福宝和胜天读了这么多年书,有学问,见识多,遇到事情比她有想法,现在很多事她都忍不住想听听福宝的意思。

福宝和胜天既然想上,那她就打算让他们继续上,反正家里也不缺他们的那点工分。

至于顾卫东那里,更是直接拒绝:“怎么可能?咱现在不缺钱,实在忙不过来,咱请别人帮忙,咱给钱请人帮忙,我顾卫东的孩子,想干啥就干啥,想继续学就继续学!”

人家现在有钱了,人家说话就是这么豪气,几句话堵得说嘴的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顾卫东的话传到别人耳朵里,自然惹了一小部分人的不高兴,刘招娣撇嘴,满心不高兴,顾卫军叹了口气:“我这三弟,真是能耐了,了不起了,要是早几年,还不把他直接抓起来批!”

不过说那些多没用,现在不是早几年了,现在也没有斗人了,变了,时代变了,天变了,人心也变了。

顾卫军感慨着这个,想起来四弟带着二哥做买卖,不带着自己,心里那叫一个不舒坦:“招娣,兴许你说得对,四弟就是欺负咱家没儿子啊!”

想想都难受。

而就在大家的说道中,聂老三媳妇心动了,她想让生银辍学。

毕竟是个丫头片子,上那么多学干嘛,赶紧回来干活,至于生金,才高二,还可以再深造一年嘛。

当生银听到她娘的话时,慌了。

其实她早一年多前就慌了。

不对啊,不对,完全不对啊!

难道不是在改进开放前一年就重新恢复了高考吗?

恢复了高考,能高考了,她就可以想办法利用先知的优势,早早地准备,争取考上大学,这才是她原本的计划。

可是现在……怎么这发展和她上辈子所知道的不一样了?看着这不一样的发展,她心里是完全没底了。

那她是先辍学谋个其它路子,还是继续死啃书?

如果死啃书,耽误了其他路子那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