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福宝的七十年代 > 第116章有这一句就足够了

福宝的七十年代 第116章有这一句就足够了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0: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16章有这一句就足够了

福宝看着苏宛如那泛红的眼圈,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苏宛如一见是福宝和陈翠儿,赶紧让她们进屋,又拿出好吃的来给她们两个吃。

福宝和陈翠儿也没敢提霍锦云的事,毕竟自己是学生,苏宛如是老师,关系再好有些话也是不好说的,于是就闲聊,说起城里的事,说最近城里如何如何变化,说广播里说啥说啥,把苏宛如听得也心生向往,有了兴致,毕竟新的变化总是能给人带来新的心情。福宝说了好一番后,最后总结陈词:“一天一个样,今天这样,明天说不定那样呢,都是新气象!”

这话说得响亮又郑重,倒像是新闻联播的解说词,惹得苏宛如和陈翠儿都忍不住笑了。

笑过之后,苏宛如望向窗外,唇边露出一丝无奈:“新气象又怎么样,我感觉我的人生已经定型了,就是这样了。”

她比霍锦云小三岁,今年也二十七岁了,就算现在回城,也是老姑娘了。

更何况她家里家境很一般,回去后,和霍锦云也是天壤之别。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她不知道,心里没数。

同行的女知青们,也有和男知青结婚在一起的,也有干脆和当地的农民在一起的,但是她这些年一直把心思扑到学校上,没想过其它的。

等到好不容易要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岁,老姑娘了。

城里乡下都没见过她这么大年纪的老姑娘。

福宝忙说:“宛如姐姐,你别这样说,怎么叫定型了呢,将来怎么样,谁都说不好,说不定明天你就回城了呢!”

苏宛如低头,轻声笑了:“哎呀,你突然叫我宛如姐姐,倒是让我想起你小时候。”

她第一次见到福宝的时候,福宝才多大,六岁小糯团子,在那里睁着清澈的大眼睛叫她宛如姐姐,那个时候福宝真是可爱哪!

不过仔细一想,那个时候自己才十八岁,最好的年纪。

好像这日子也没怎么过,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福宝成大姑娘了,而自己也成姑娘。

至于回城,怎么可能呢,她这一辈子都回不去了啊。

“可是我回不去了,我回不——”

说到这里,突然就哭了。

她不想在福宝和陈翠儿两个孩子面前哭,但是她忍不住。

她捂着脸,拼命地想压抑住,但是委屈悲愤不甘却让她咧着嘴呜呜呜地哭起来。

福宝和陈翠儿吓到了,赶紧安慰她,苏宛如抱着福宝和陈翠儿哭起来。

哭了好一会,她总算平静下来,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好意思:“我今天是失态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心里觉得难过。”

福宝握住了她的手:“宛如姐姐,你听我说。”

苏宛如本来心里正慌着,突然被福宝这样握住手,只觉得福宝那双纤细的手仿佛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抚平了原本紊乱的心绪,让她平静下来。

她不由得抬起眼,望着福宝:“诶?”

福宝凝视着苏宛如,郑重地说:“宛如姐姐,你别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真得,会好起来的。”

苏宛如一怔。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一种恍惚的感觉,觉得福宝说得是真话。

福宝说了,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竟然不由点了点头,含着眼泪笑着说:“嗯,会好起来的……”

一直到她把福宝和陈翠儿送出去后,她脚底下还是恍惚的。

她甚至心里开始雀跃起来,期待起来。

不过很快,她就茫然了。

只是一句话而已,怎么可能呢,福宝是个小孩子,她说好起来,怎么可能就真得好起来呢?

福宝和陈翠儿手拉着手走出去。

陈翠儿叹了口气:“苏老师这是被耽搁了啊!”

她当然明白,苏老师已经二十七岁了,这个年纪不好找对象了。

福宝却仰望天空,看着远处的飞鸟,笑着说:“爱情也许早,也许晚,但有一天会降临到她面前。”

陈翠儿:“……”

她叹了口气,无奈地对福宝说:“福宝,我有时候觉得你很聪明,看事情看得特准,可有时候又觉得你很不切实际,就跟飘在天上的人一样。”

福宝表示不懂:“我咋飘天上了?”

陈翠儿:“你口中所谓的爱情,那都是书里的事,距离咱远着呢,距离咱苏老师也远着呢,对于咱们来说,还是想想以后家里能准备啥嫁妆,能相亲相个啥样的对象,以后能过啥样的日子,这才是最实在的。”

福宝:“……你这上了这么多年学,怎么说的想的和王富贵媳妇差不多?”

陈翠儿一噎:“不是吗?这就是现实,不然你想怎么样?所以我劝你,别看那些闲书,那都是杂书,没用,咱家里让咱读高中,这是家里供得起,要不然,还不如早早地回来相亲嫁人呢。”

福宝不懂了:“翠儿,你觉得你家里为啥让你读高中?”

这年头,高考早停了,一个女孩子,家里还肯供,这都是很少见的了。

陈翠儿脸红了下,这是一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情,不过福宝是她的好姐妹,她也就不嫌丢人,当下压低了声音说:“当然是相亲找个好对象,学历高了,也能相亲相好的,我娘说了,说到时候让我爹给我介绍公社里书记家的儿子,说人家那条件好,结婚的话能和城里人一样有三转一响,还有三十六条腿。”

福宝真没想到,自己这好姐妹现在才高一,已经想这些了。

她有些诧异:“可是,你和那个公社里书记的儿子能有爱情吗?”

陈翠儿撇嘴:“爱情?那都是书里的东西,咱乡下人讲究那个干吗,知道爱情的门朝哪里开吗?我就想着能找个好婆家,过好日子!”

福宝彻底没话说了。

好朋友,那当然是好朋友,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是价值观差异也真是不可融合的。

陈翠儿看着福宝一脸傻相,叹了口气,拉着小手,语重心长:“福宝,我给你说,你长得好看,学习也好,聪明,以前还得过奖,其实你这条件才真叫好,你得想想办法,看看怎么以后谋一门好亲,别看咱才十五,可一眨眼就几年过去了,你得从现在开始注意着。”

福宝:“……”

陈翠儿想了想,替她开始操心了:“就那个李书记家的儿子,叫李健柏是吧,我觉得他就不错,长得模样好,关键人家家境好,你要是能巴住他,嫁进他家,啧啧啧,那才叫前途好呢,以后日子就能过好了!我和你说这个,你别不往心里去,咱过年马上就十六岁了,咱们这是上学,如果不上学,十六七岁就可以开始相亲了。”

福宝有些艰难地说:“翠儿,你说的这些,我——”

虽知道刚说到这里,就听到旁边传来咳嗽声。

福宝和陈翠儿本来是说些姑娘家的悄悄话,猛然听到这个,自然吓了一跳,忙抬头看过去。

只见前面白杨树林里,站着的一个人是生银,正带着笑意望着她们两个。

而生银身边站着的是……

陈翠儿诧异地看过去,对方长得端正儒雅,比他们大概大两三岁的样子,穿着很讲究,应该是城里来的。

陈翠儿皱了皱眉头。

自打上次生银因为买卖粮票的事被抓住,倒了大霉,就一直比较低调,上课也不怎么出声,更是不怎么在他们面前露脸。

没想到今日突然碰到了。

生银望了福宝一眼,之后那目光便落在她身边的青年身上,她小心地注意着那个青年的表情。

那个青年,自然听到了福宝和陈翠儿说的话。

他觉得有些好笑,听起来这两个小姑娘还不满十六岁呢,这么小就开始关注这种事了吗?

而且想的竟然是三转一响和三十六条腿。

他就这么笑着,下意识地扫眼看过来。

心里是想着,会看到两个土土的农村丫头。

可是当福宝的身影跃入他的视线时,他的眼中一下子迸射出惊艳的光彩。

这个小姑娘,真好看。

城里也没见过这么白净精致的。

她完全不像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农村人没她这么好看,没她这种独特的气质,她像是娇养在大城市里的女孩子。

生银注意到了霍锦泽望向福宝的目光,她眼里顿时迸射出不甘来。

这辈子,她被抓了黑市倒卖粮票,被批评教育,被计入了档案,这些委屈,她都咽下来了。

因为她牢牢地记着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她早早地守在火车站,第一时间“巧遇”了霍锦泽,并且无意中得知霍锦云是自己老师的弟弟,又帮着他引路什么的,终于取得了先机,比福宝更早一步认识了霍锦泽。

她在福宝面前,可以输一千次一万次,但是霍锦泽这一次,她不能输。

她看到了霍锦泽对自己的欣赏,她已经说好了和霍锦泽通信,她觉得自己胜利了一半。

但是现在,霍锦泽见到福宝的第一面,那一瞬间,她感觉到了霍锦泽眼中的惊艳。

她突然有些慌了,握紧了拳头,小心翼翼地注意着霍锦泽的动静。

还好……霍锦泽在最初的惊艳后,便收回了目光。

生银轻笑了下:“你们也是过来见霍老师的吗?”

陈翠儿点头,淡淡地说:“嗯。”

她并不太想和生银说话,不喜欢生银。

福宝却忍不住望了旁边的霍锦泽一眼。

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刚才这个人看她的目光,让她不太舒坦。

特别是刚才她和陈翠儿讲了那种女孩子私密的话题却被人听去后,对方的打量更是让她有些许的难堪。

况且,那个人和生银很熟的样子。

福宝只礼貌地点了下头,便和陈翠儿离开了。

等到这边福宝和陈翠儿走远了,生银才笑着说:“她们两个叫顾福宝和陈翠儿,都是霍老师的学生,不过她们两个——”

霍锦泽:“她们两个怎么了?”

生银笑了:“我也说不上来,和我不是一路人吧。”

霍锦泽想起其中一个女孩子那惊艳的样子,不说话了。

他不知道谁是福宝,谁是陈翠儿,不过也不太想问了。

农村女孩子不都是该淳朴吗,原来心机竟然这么重。

……

这一晚,当陆续上门的人都散去了的时候,当知青点终于清静下来的时候,霍锦云吃过晚饭,却不想呆在屋子里。

他心里激动,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潮流在涌动,但是他又觉得仿佛缺了点什么。

他忍不住走出房间,看了看对面的一个房间,那是苏宛如的房间。

苏宛如的房间门紧闭着,不知道在不在屋里。

明天他就要离开了,离开这里,回到他阔别了十年的城里去。

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再敲开那扇门,就像过去九年里无数个早晨一样,他敲开那扇门,笑着说:“宛如,准备去学校了。”

站在那里,犹豫了很久,终于探出手来。

他的手还没触碰到那门,门却开了。

门里站着苏宛如,端着一盆水正打算往外泼。

她见到霍锦云,愣了下。

霍锦云垂下了眼睛,犹豫了下,还是说:“出来走走,说会话?”

苏宛如脸上红了,她看看屋内。

屋内她的舍友叫彭雨,彭雨努力使眼色:“我要洗脚,你在这里碍事,你先出去走走吧。”

苏宛如知道彭雨是在给自己机会,咬唇,点了点头。

走出知青的小院子后,夜色稀薄,一轮月牙挂在树梢,映照着地上干柴垛子杂草堆里的残雪,清冷寂寞,一切无声。

远处的大滚子山在经过那场浩劫后,重新归于宁静,在这夜晚里显现出连绵起伏的剪影。

霍锦云裹紧了棉袄。

山地下的村庄在这夜晚是酷冷的,冷到吸进来的空气冰冷了人的肺。

他深吸口气:“我……明天就要回去了。”

苏宛如:“嗯,我知道。”

经过了白天的宣泄,此时的她是平静的,无比的平静。

她知道有些知青得到了回城的机会,但是她没有,她也不会有了。

她的这辈子,极可能就这么葬送在大滚子山下了。

说葬送也过了,至少她在这里奉献了,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至少多年之后,她教过的那些孩子们还会记得她,记得曾经那个爱说爱笑的苏老师。

这就够了。

她的价值就仅止于此了。

霍锦云停下脚步,望着苏宛如。

他们一起来到乡下的时候,苏宛如才十七岁,很年轻活泼的女孩子,和现在的福宝陈翠儿差不多,但是现在,她二十七岁了,绝对不能称为老,但是就一个没有出嫁的姑娘来说,怎么也不算太年轻了。

在农村里,不到二十岁就抱着娃当街喂奶的女人很多。

十年,他知道她的苦楚,也知道她的无奈。

甚至有时候觉得,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明白她。

霍锦云咬牙:“宛如,等机会,等机会,你也会回城的。”

苏宛如笑了:“这个机会,我等不来了。”

截止目前为止,能回去的都是啥人呢,萧定坤家里那是有自己的关系门路的,霍锦云也是出身本来就好的,还有零散的其它几个回去的知青,都是托了关系拿指标。

可是她呢,她家里除了写信说没钱花没饭吃说她弟弟没媳妇娶,还会什么?

霍锦云默了很久,沉默地凝视着苏宛如。

最后,他取下了自己的围巾,围在了苏宛如脖子上。

沾染着男性气息的围巾带来突如其来的温暖,苏宛如有些措手不及,她脸红耳赤:“你……”

霍锦云现在也是满心的不自在。

他本来就是低调的性子,凡事不会轻易出口,更不会轻易冲动。

现在他做的事情于他来说,已经是破天荒,从未有过的。

他别过脸去,很是不自在地说:“以前,我家里情况你知道,我不敢说什么,因为怕连累别人。”

苏宛如攥紧手里的围巾,咬唇,怔怔地望着霍锦云,心跳如鼓。

霍锦云:“现在,我家里终于好了,但是父母那里身体都不行了,身子骨彻底毁了,我得回去,我得尽孝,我做不出什么承诺了。”

苏宛如脸上火烫火烫的,她一句话都说不出。

霍锦云哑声道:“……这个围巾,替我留在这里吧。我,我,会等着……”

等着什么,霍锦云没说。

但是苏宛如明白了。

他们这一代人,本该最热情如火的年少时光,却遭遇了那样的年代,性子只能收敛再收敛,行事只能低调再低调,说话只能含蓄再含蓄,哪怕熟读了国内外名著里关于爱情最炙0热的诗句,关键时候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

苏宛如眼里泛起热泪:“我,我懂的……”

什么都不用说了,她明白,真得明白。

有他这一句,她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