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

大明春色 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砰!”第一枚烟花,在皇城脚下的长安街上空绽放开来,武德二年元宵节的欢乐之夜拉开了序幕。

皇宫各监与锦衣卫在洪武门上设了御座,摆上各种点心与甜汤,还有美酒。朱高煦带着皇后妃嫔们,来到了这里,他们先欣赏烟花与灯火,然后再回宫庆祝。宫中也早就布置一新,妃嫔宫女们可以猜灯谜、做各种游戏,甚至赌|博,也能观赏歌舞、影子戏等节目。

不过灯景虽然好看,最好看的还是人。

每次烟花照亮天空,五彩的光辉下、便会映出皇帝身边一张张艳丽的容颜,一个比一个漂亮,争相斗艳。

皇帝身边离得最近的人,当然是皇后郭薇,帝后二人几乎并肩站在前面,然后是皇贵妃沐蓁。朱高煦时不时与她们谈笑。妙锦、姚姬、杜千蕊、李贤惠等都要稍远一些。

不过姚姬在观赏烟花灯景时,也同时留意着朱高煦,见朱高煦与妙锦眼神对视的次数是最多的。

姚姬渐渐意识到,长久地相处、女子只有美貌并不一定最得宠。即便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相对十年之后,恐怕也不能那么让人心动了。

妙锦固然很漂亮,最是那腰豚的形状十分美妙,但姚姬也觉得、自己也不在妙锦之下,至少她的胸|脯比妙锦更美。所以妙锦成了圣上身边最得宠的人,恐怕不是依靠美貌。

朱高煦大致遵守着一些规矩,并没有冷落任何一个妃嫔,几个妃子更是时常都能与他单独相处、耳鬓厮磨;宫廷女子们接近皇帝频繁与否,只看地位。于是妙锦受宠、让人羡慕,却未引起太大的怨愤。

皇后与皇贵妃沐蓁二人,是娘家最有势力的人,也是皇宫最尊贵的女子。不过朱高煦好像挺有法子,让她们都认定了在皇宫里的安稳处境。郭薇本性善良,有点胆小软弱;沐蓁颇有大家族的风范,被沐家的事分心。而且她们都有了皇子,于是对妙锦俘获圣心、视而不见。

杜千蕊因为出身实在太差了,她对现在的处境十分满意。而且姚姬还觉得,杜千蕊似乎是朱高煦最信任的女人。

因此姚姬认为自己才是最酸楚的那个妃子,只希望朱高煦最宠爱的人是她。

那本《汉王起居记》,姚姬也仔细读过,而且看了两个版本。

皇城里有印刷制书的地方,这本书印了一批,赠送给了宫中与朝廷里的人。不过姚姬发现里面有增删的痕迹,可能由司礼监读书识字的宦官改过,把一些避讳的、或是不是那么尊崇皇帝的段落修改了。姚姬便又借了妙锦手里的原本来看。

从书里的内容来看,妙锦对朱高煦确实了解得很深,字里行间还不乏一些无恶意的调侃。而相比之下,几乎所有妃嫔都对皇帝有着敬畏、恭顺。妙锦确实与众不同。

最近妙锦又在柔仪殿“写书”了。

姚姬旁敲侧击,问过司礼监太监王贵与少监曹福,得知每次朱高煦与妙锦在柔仪殿时,没有一个宫女宦官在场。然而他们也没有大白天做那种事,因为门窗几乎都是敞着的。

何况朱高煦要是白天与妙锦亲热、晚上又召妃嫔轮流侍寝,必定会被发现。这种事在妃嫔中间,也会悄悄谈论。

姚姬便很细心地发现了问题:如果妙锦所写之事,是不能让人知道的秘密,为何要写下来?若是像《汉王起居记》一样要印刷的书,又何必屏退左右?

她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直觉,觉得自己有了机会、能进一步靠近朱高煦内心。

对这样难以言明的直觉,姚姬很有信心。当初她劝哥哥姚芳去投奔沈家,便是出于一种对朱高煦的模糊理解,而且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没错,姚芳在皇室又有了机遇。

这时,朱高煦的目光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关心,她也报以温柔喜悦的微笑;毕竟是个喜庆欢愉的夜晚呢。不过姚姬心里并不满足,她只想要更亲密无间的感觉。

或许像她这样的人,诉求比较偏执,实在没法像大家闺秀一样平和中庸。

……与奢华的皇宫不同,民间的活动无疑更加丰富刺|激。

那些富贵讲究人家的女人们,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夜却可以到灯市上流连。在这样一个习俗框架下,会发生一些甚么具体的故事,那便说不清道不明了,总之人们会比平时更放得开。譬如在清明节这样的节日里,据说一些人趁踏春的活动,也会在郊外做出一些不可名状的事来。

元宵佳节,就算是招惹不上妇人的人,也可以饱眼福。“宝马雕车香满路”、“蛾儿雪柳黄金缕”这样的风景必不会少。

不过人比人气死人,有的后生无须去撩|拨,也有妇人自己上前来。解缙的儿子谢祯亮,便是这样的后生。

谢祯亮从小读书识字,还有个进士出身的爹,家境殷实、书香门第;但他不需要摆家境,光是那一副白净英俊、举止儒雅的模样儿,今夜便吸引了不少女子到他的灯铺里。

他穿的是绸缎、打扮得十分整齐,再看他的相貌便不是贩夫走卒;可他却摆了个猜灯谜的摊位。既然不像是个为了赚钱的人,一些赏灯的妇人、自然便以为他是在“守株待兔”。

“听公子的口音,你是江西人士?”一个穿着绫罗的妇人开口寒暄道,她不出钱猜灯,却上前攀谈。

谢祯亮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点头道:“是。”

妇人又赞道:“江西布政使司文运昌盛呢,公子来京师读书?”

谢祯亮好像没听见一样,犹自往街上人山人海的地方观望着。

妇人也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公子约了人?”

谢祯亮终于听到了这一句,忙摇头道:“没有。”

妇人“嗤”用手帕掩嘴笑了一下,好像看穿了谢祯亮似的,让他心头微微有点紧张。

他的灯铺经营得简直是一团糟,一些小娘与妇人在这里徘徊,给没给钱、谢祯亮不管;猜没猜中,他更不知道。有的女子看中了一个宫灯,径直取走了。还有些根本不猜灯,只在那里东看西看,好些寻思着怎么与他搭话。

谢祯亮的爹被人骂了道德败坏、在家闷闷地等着不知祸福的结果,谢祯亮却跑出来摆宫灯摊子;他当然是有很重要的事、至少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这谜底是怎么回事啊,公子可否相告?”又有个女子主动与他说话了。

谢祯亮也没看那说话的人,径直说道:“小娘子猜中了,挑一个中意的灯罢。”

可那娘们却道:“我猜不中,就是想知道谜底是何意。”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一个戴着帷帽的小娘过来了。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谢祯亮一眼就认了出来,他那焦躁而心不在焉的神情、顿时一扫而空,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刚才在旁边说话的两个妇人见状,转头看了帷帽小娘一眼,悻悻地走了。

“哟,公子这里生意真好,还都是小娘子小媳妇。”帷帽小娘酸溜溜地挖苦道。

谢祯亮激动得说话也不太利索了:“我就知道你会来。虽然我们许久没见面了,可我总觉得今天能见到胡姑娘。正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胡姑娘听罢,轻轻唾了一口,轻声骂了他一声:“就知道张口乱说。”

周围的那些女子听到这些话,纷纷知趣地走了。

“令尊……”胡姑娘声音异样,欲言又止的模样。

谢祯亮道:“不管那么多。”

就在这时,忽然街上传来了一阵骂声,似乎有几个人从密密麻麻的人群里往这边挤来。胡姑娘回头看了一眼,沉声道:“遭了!”

“跟我走。”谢祯亮一把拉住了胡姑娘的纤手,丢下摊位上的所有东西。

他感觉胡氏轻轻挣扎了一下,但没有甚么力气,便认命似的跟着他跑了。俩人从街边往前挤,忽然“哐当”一声,把旁边的一个摊位给挤塌了,上面的纸灯笼、琉璃灯砸了一地。那摊主大怒,猛地几乎从凳子上跳起来,要来捉谢祯亮。

谢祯亮忙道:“旁边那地方是我的,全给你了!”

俩人艰难地逃了一会儿,谢祯亮看见旁边有个巷子,便拽着胡氏往里面躲。俩人手拉着手,卖力地沿着巷子奔跑,今夜很多人家都在门口挂了红灯笼,天空中也时不时会放一阵烟花,总算能看得清路。

他们慌不择路地逃了许久,转了很多个方向,终于停了下来。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了,只剩下俩人的喘|气声。

谢祯亮忽然一拍脑门道:“你回去怎么办,会被责罚罢?”

胡氏却反问道:“你会喜新厌旧吗?日子长了会变心吗?”

谢祯亮急得满面通红,伸手用掌心对着天空道:“谢某指天发誓,绝不会有二心!”

空中传来“砰砰”的几声爆|响,周围骤然一亮,几枚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一下子呈现了绚烂的光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