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733章 顶峰之上

秦吏 第733章 顶峰之上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扫**,一天下,废封建,立郡县,大治濯俗,九州承风,皆遵度轨,和安敦勉,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然亦夙夜兢兢,念秦万里山河、二十六世宗庙付托至重。”

“朕之十八子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通法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于三十七年二月初七,授胡亥以册宝,立为太子,以代朕抚军,以重万世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左丞相李斯一道诏令读罢,而秦始皇帝拖着虚弱的身体,强起为胡亥完成“册太子”的仪式后,赵高松了口气。

“事定矣……”

作为胡亥的老师,中车府令赵高无疑是群臣中最大的赢家,他暗暗窃喜。

李斯也悄悄擦了擦冷汗,固执的皇帝陛下终究意识到,自己即将故去,总算立了太子,秦朝将相群臣悬了十几年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其实,李斯很清楚,从扶苏出逃,公子高惧拒皇帝之意后,秦始皇可能传位的子嗣,就只有胡亥一个合适的人选了——立长、立贤均不可后,君主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偏向立爱,还常常骗自己说,“爱子亦是最贤,最类我之人”。

但秦始皇却只是让胡亥随驾出巡,却不直接立他为嗣,除了皇帝依然心存侥幸,希望能改变命势外。也是为了拉开时间,让扶苏出奔的影响渐渐消失,不要搞得像皇帝为了废长立幼,而逼得长子出逃似的……

而且,从秦始皇昨日的召见里,李斯也发觉了皇帝的忧心。

老皇将崩,新皇继位已是必然,但秦始皇却哀怜其孤弱,恐不胜大臣之纷争,从而出现韩非子警告过的“奸劫弑臣”现象,新主被强势的大臣架空!失了权柄!

胡亥虽然娴熟于法令,熟读韩非之学,为人也不圣母慈悲,甚至还有一丝狠辣,但他太年轻了,才21岁,其手段,真的能驾驭住满朝人精么?

比如说……左丞相李斯。

所以昨日秦始皇故意提了公子将闾,来试探李斯的态度。

作为秦始皇第三子,公子将闾及其弟二人,为一母同胞三兄弟,虽然不受宠,却相互抱团,更值得注意的是,将闾的两个弟弟,都娶了李斯的女儿为妻……

李斯立刻悚然,表明了态度:“陛下,臣本上蔡闾巷布衣也,承蒙陛下擢我为丞相,封为通侯,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子孙皆至尊位重禄。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且不说如今陛下尚有万岁之寿,即便是要立嗣,一切皆当决于陛下,不当问下臣。”

他再拜道:“不论陛下以哪位公子为太子,老臣只要一日未曾入土,便将竭忠辅之!不然,臣愿尽戮死殉葬,以报陛下之厚恩!”

言下之意,他李斯唯皇帝之命是从,不会在陛下去后,动什么歪心思……

赵高先前已暗暗有过承诺:不论谁人继位,李斯均能重返右丞相之位!李斯谨慎,不至于铤而走险。

秦始皇当时叹了口气:“朕知丞相之忠,然又曾闻,牛马斗,而蚊虻死其下;大臣争,齐民苦。一旦出现,将是大乱之兆,丞相能如此,朕心甚慰!”

于是秦始皇不再提其余公子,一意册封胡亥为太子,而在册封典礼后,秦始皇又做了一项震撼朝堂的任命:

“使通武侯王贲为太尉!”

……

如果说,立太子让群臣松了口气,之后的这道任命,则将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秦朝建立后,虽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分别为辅政,监察及治军领兵,但从始至终,秦始皇都未任命任何人为太尉,一直虚设空缺,而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尉僚虽替秦始皇做出了一统天下的战略,但他始终只是国尉。

居功至伟,一统第一功臣王翦也不曾得到此职。

为何时至今日,却忽然任命久病的王贲为太尉呢?

这意味着,久被打压的王氏,将重新崛起么?

众人想到了一层关系:“胡亥,娶的是王氏的女子……”

秦始皇为胡亥设定的朝堂格局,已渐渐清晰:李、冯、王三个功勋家族的联合辅政,如此才能应对扶苏、黑夫两案后,朝野错综复杂的局面,以及六国故地可能出现的“群盗”。

但如今的情况是,冯氏有些势大——冯去疾为右丞相,冯毋择掌御驾数万大军,冯劫在北方军团,冯敬也是都尉。

虽然冯氏一向敦厚质朴,忠于嬴姓,但不可不防。秦始皇召见李斯,托付危难,又让王贲坐上太尉之位,就是希望曾横扫天下的王贲坐镇,帮胡亥稳住局势,使天下战栗。不论是大臣还是六国宵小,乃至于那不知生死的黑夫,都不敢造次!

做完这一切后,到中午时,秦始皇再度昏迷,太医夏无且摇着头出来,告诉胡亥、李斯、赵高等人,皇帝陛下,已至弥留之际……胡亥哭着入视其父,却见昔日高大威武的秦始皇,却虚弱得坐起来都做不到,只能由胡亥握着他的手,零碎却又杂乱地,交待一些后事……

“李、冯、王辅政,可维系朝野稳定,但汝亦可重新提拔蒙恬、蒙毅与之抗衡,再靠身边的赵高、赵成等人,为君者,不可没有自己的信臣。”

“朕已扫清一切能扫清之事,征服一切能征服之邦国,子孙大可坐享疆域,马放南山,兵戈不用……但决不可分封,再兴诸侯构难,使一统之业毁于一旦!”

“南边与北边是最值得忧心的,匈奴要防好了,北部军不能削弱,使胡人有机可乘。至于南方,且待李由收了江南、岭南各营兵权后,要慢慢置换其都尉,以免黑党复起。”

“朕从未有半途而废之事,寻西王母邦尤甚,此心至死不改!西边的李信,就不必召回,但能走多远,能做些什么,就靠他自己了……”

“群臣皆曾言,大秦租赋过重,汝继位后,当适当减免赋税,停罢宫室,让黔首们觉得负担轻些,便会拥护你。再适当吸纳一些六国之人入咸阳,重新设博士官,就让六国之人的仇怨,集结于朕一身罢。”

言罢,秦始皇忽然又清醒了几分,扇了胡亥一巴掌哭得稀里哗啦的胡亥一巴掌:“不许哭!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表露汝之喜怒哀乐!”

但随即立刻变脸,摸着小儿子的脸,且哀且怜地叹息道:

“胡亥,朕这么做,究竟是爱你?还是害你?”

随后,秦始皇不再复言,只是虚弱地说道:

“出去……朕不愿临终狼狈之态,为人所见!”

……

脚下发霉的地毯曾经华美艳丽,织物上的金纹装饰隐约可见,在暗淡的灰色与斑驳的绿色之间断续地闪烁光芒。

秦始皇帝在繁华与枯萎中穿行,大限已至,弥留之际看到的事物,多是曾经的过往,后世将其叫做“走马灯”。

这似乎是一座螺旋上升的高塔,阶梯层层往上,盯着它们,人会不由自主地攀爬。

但深蕴攀爬之道真谛的秦始皇帝,却在一扇门前停步了,再难向前。

他认得这扇门,还有院子里那株梨树,这是秦始皇从小长大的地方。

邯郸城,赵姬的母家,作为邯郸大户之女,这道厚实的黑漆大门能保护被遗弃在邯郸的母子,不被长平、邯郸两战后,愤怒的赵人撕成碎片……

每当那些赵人轻侠来造次,来羞辱,来锤门时,母亲就会紧紧抱着她的政儿,躲在里屋瑟瑟发抖。

政儿的脸贴着母亲丰腴的身体,能闻见淡淡的芝兰味,他眼中并无畏惧,听着那些羞辱母亲,羞辱秦国的话语,却充满愤怒,捏着拳头,发誓要让邯郸,让赵国付出代价!

他做到了,三十年后,秦王政让邯郸城的仇人们尸横遍野,王族、轻侠、兵卒、甚至是老人与妇孺,街头巷尾那一滩滩正在凝结的血,像极了盛夏的繁花。

但当他兴致勃勃地将这些事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只恨恨地扇了他一巴掌。

“你个天杀的!”

捂着脸,他步步后退,一直退到高塔的边缘,一眨眼,手上,多了两个布囊,分量不轻,仍在挣扎……

他当然知道,母亲为何恨自己。

“放过他们……”

母亲态度变了,向她的儿子下跪,脸上是泪,声音满是哀求。

“他们也是你的兄弟……”

她看向那两个孽种的眼神,好像当年看向小小政儿,舐犊情深。

或许就是这一点,触发了他心中深埋的嫉妒。

“我没有兄弟。”

他冷着脸,手松了,两个布囊被抛下高塔,伴随着母亲尖锐的哀嚎,摔得血肉模糊!

“不!”

母亲发生了变化,美丽的秀发变成枯萎银丝,丰腴婀娜的身躯渐渐佝偻,就连容颜,也丑陋不堪!

那熟悉的芝兰味,也化作腐朽的尸臭。

“王族的血是冷的,做过的事,不可渎!”

更不会原谅!或祈求原谅!

不再管那疯女人,秦始皇帝坚定了目光,继续向高处走去。

阶梯一直往上延伸、延伸,迈过了人生最大的坎后,之后秦始皇仍路过了无数扇门,但仅能使其驻足,却不能让他久留。

他看到,仲父在与初登王位的自己说道:

“陛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不。”

年轻的秦王抬起头,目光锐利:“天下乃朕一人之天下!”

他笑着摇摇头,从那双自缢吊死后,依然摇晃的双脚边抽身。

“陛下,上下一日百战,权……权力,决不可与人分享!王者之道,只在三个字,法、术、势!”

下一扇门,口吃的韩非在为自己讲解人主之道,中年的秦王政不断颔首,与之对谈到天明,几度虚席下问……

但当他吸收完韩非的学问后,发现其目的,仍然是存韩后,便翻脸不认人。

“韩先生,你给朕献上了一把利剑,剑刃名法,剑格为术,剑柄为势,但现在,这把剑究竟锐利与否,朕想请韩先生为朕试之!”韩非惨然一笑,饮剑自尽,鲜血流满了地面……

踩着他的血,秦始皇帝,终于快接近这高塔之顶了。

但在路过最后一扇敞开的门时,一阵婴孩的啼哭,却使皇帝再度停下了步伐……

外面是大雪纷飞,粉扑扑的婴儿被颔下尚未蓄起浓须的父亲抱在怀中,笑吟吟地为他取了名:

“扶苏,你就叫扶苏!”

孩子飞速长大,却如此柔懦寡断,令人头疼,甚至在将玉璧摔得粉碎后,不顾一切地逃跑,躲在蒿草中,害怕地抽泣。

秦始皇帝怜惜又嫌弃地看着他,踌躇许久,想要去伸手拉住,这孩子却又一溜烟,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他追赶,他寻找,不知不觉,他已走到了最高处,阶梯,已至尽头。

拔剑四顾,却什么都没看到,四周,一个人,都没有,整个大地白茫茫,真干净……

这一路走来,所有人都离开了他,似乎只有背叛与秦始皇帝步步相随……

那些此生深深影响了秦始皇帝的幽魂,又萦绕在他耳边,闲言碎语。

“到头来,政儿,你依旧是眇眇之身,真是可怜……”母亲的芝兰味飘过。

“一人之天下?独夫,必为天下人所叛!”舌头伸得老长的吕不韦如此讥讽。

“失去了我,陛下这世上,恐怕再没有懂你的人了吧?”韩非捂着流血的脖子,步步走来,却不结巴了。

秦始皇不为所动,只静静地站在这天地顶端,迟迟不迈出下一步。

“不。”

一个厚实的声音,打断了韩非的话。

“我理解陛下,懂得陛下。”

他单膝跪在秦始皇后方很远处,面容漆黑,看不清样貌,但声音,却依然那么洪亮,更大着胆子,问了秦始皇一个大不敬的问题。

“陛下,顶峰之上,有什么?”

“这是你该问的么?”

纵然轻蔑,但秦始皇还是摊开手道:

“你看到了。”

“顶峰之上,一无所有……”

这一刻,秦始皇的衣裳袍服,皇帝冠冕皆去,赤条条来,赤条条走。

他迈出了步伐,踏上了云端,但在即便走过那道桥,通往黄泉时,却再度停了下来,因为身后那人又问了:

“当真?”

秦始皇低下头,看到了他打造的人间帝国,打下的恢弘疆土,奠基的坚固制度。

它、它、还有它,都将传承万世!

回过头,秦始皇帝看向朝自己作揖送别的那人,嘴角露出骄傲而固执的笑:

“顶峰之上,有一切!”

……

伴随太阳落山,带着对人间的不舍和帝国未来的担忧,弥留许久的秦始皇,终于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三十七年二月初七,秦始皇帝崩于衡山郡西陵县!”

……

PS:第二章在晚上。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