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732章 上病益甚

秦吏 第732章 上病益甚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陛下,既然尉侯之事已罢,是否返回咸阳?”

“武忠侯”,秦始皇已将这顶大帽子钉在黑夫棺材板上,对安陆、南郡之民的迁徙也将进行。眼看已经没有再去邾城的必要,左丞相李斯、将军冯毋择等人遂劝说秦始皇,让御驾返回咸阳。

因为皇帝身体日益不佳,形容憔悴,甚至无法在公开场合露面,他们生怕再这样走下去,陛下会崩于外……

“不!”

但秦始皇却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收九州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天下大定。”

“又征蛮夷戎狄之邦,大秦疆土,北过大夏,西涉流沙,东有东海,南尽北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而后北筑长城,修驰道,建宫室,开五尺道,寻西王母邦……”

他起码做了一般帝王三代人才能做完的事,傲然之情,至今未改。

秦始皇扫视下拜请罪的众臣:

“朕做事,哪一件不是有头有尾,何曾有半途而废的时候?”

群臣面面相觑,的确是这样,秦始皇一旦决定了一件事,鲜少有半途放弃,就从伐楚、征百越和寻西王母这三件事来说,失败又怎样?损耗巨大又怎样?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黑夫若在,肯定会评价秦始皇为“天下第一铁头娃”!

这次也一样!

不管众臣如何相劝,秦始皇心意已决:“不回咸阳,继续前行,朕要去邾城,祭大江之神,再去会稽,祀大禹之迹。”

李斯、冯毋择等人无奈,秦始皇恶人言死,他们总不能直接说:“陛下你再走就要死外面了!”

随驾大军共六万,李由带了一万人南下收武昌、长沙及岭南兵权,冯敬那边又分去了一万,以迁徙押送安陆民众。剩余四万来自郎卫、卫尉、中尉的精锐秦军,遂继续随驾东行。

之所以如此固执,除了对不明生死的黑夫不太放心,想要继续在南方待一段时间,以及时应对任何变故外,秦始皇心中,也残存着最后一点期盼。

“人皆言朕当以今岁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游天下,欲以变气易命,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

所以,他想要在会稽山刻下最后一块丰碑,再登上山顶,再看一眼大海……

但死亡,终究是所有人的终点。

大队人马速度较慢,至二月初四,才抵达安陆隔壁的衡山郡西陵县(武汉市黄陂区),秦始皇病益甚,而不能前……

……

衡山郡西陵县,被四万秦军团团保护的临时行宫内,左丞相李斯焦急万分。

真是一言难尽啊,李斯曾随驾数次巡狩,但这却是最令他不安的一次。

从二月初四到二月初六,秦始皇病重到无法起榻,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已在西陵县停留了三日之久了!

秦始皇病重之事,只有李斯、冯毋择、胡亥、子婴等数人知道,就算是他们,每天也只能早晚去看皇帝两次,唯独秦始皇最信任的中车府令赵高,以及垂垂老矣的太医令夏无且可以每天都守在榻前。

二月初六这天傍晚,李斯正忙着代秦始皇帝批阅朝廷送来的奏疏,赵高却来通知李斯,陛下转醒了,说是要见他!

“中车府令,陛下如何了?”去的路上,李斯心中愁虑。

赵高道:“陛下今日气色不错,还喝了一碗粥。”

“这就好,这就好。”

李斯松了口气,还打算瞅准时机继续劝皇帝返回咸阳,赵高却靠近后低声道:

“但夏太医说,这也可能是回光返照……”

李斯停下了脚步,叹了口气。

“还是到这一日了么?”

“虽然陛下恶人言死,但总是会有这么一天的。”

眼看左右无人,赵高朝李斯拱手:“高在此先恭贺丞相!”

李斯不愠:“陛下病甚,何喜之有?”

赵高笑道:“丞相乃陛下最信任的大臣,陛下此时召见,必问嗣君之事!不管左丞相议立哪位公子,事后都能得到定嗣之功,重返右丞相之位,指日可待,岂能不贺?”

此言满是暗示,李斯听懂了,但却只点了点头:“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陛下自有计较。”

稍后,皇帝临时行宫的寝室已到,李斯进去后,只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

秦始皇帝的确如赵高所言,气色好了不少,至少不再昏迷,能躺在榻上,见李斯来了,让侍者将药端走,屏退左右,只剩下君臣二人。

“陛下……”

李斯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满头白发,牙齿动摇,但秦始皇此时此刻,看上去比他还要衰弱,看到昔日雄壮的君主竟病弱至此,李斯也忍不住伏在榻前流涕。

“丞相啊。”

秦始皇却只字不提自己的病,以及赵高猜测的“立嗣”之事,却看似随意地问:

“朕听说,这里是衡山郡的西陵县?是武安君伐楚时,攻下并烧毁的那个西陵么?”

他笑道:“这附近,徘徊着历代楚王的鬼魂么?他们恨大秦啊,在梦中作祟,难怪朕来到此地,竟病重至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斯连忙擦去涕泪道:“陛下,此西陵非彼西陵,武安君所夺西陵在夷陵县,离此数百里,至于此地,乃古之西陵氏,据说是黄帝元妃,嫘祖之乡也……”

“原来如此,丞相博学。”

秦始皇颔首,复又问道:“黄帝有几子?”

李斯应道:“二嫡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此外更有庶兄弟二十余人,一共二十五子。”

“比朕多啊,朕也有子女二十余,但子止十八人……”

秦始皇又问:“那这皇帝二十余子中,谁最终继黄帝之业?”

李斯小心翼翼地答道:“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

秦始皇摇头:“立孙不立子么?倒是一种办法,但国赖长君,看来朕是不能类同黄帝了。”

至此,秦始皇也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他喟然长叹道:

“丞相,朕未尝病如此,悲呼,朕年十四而立,至今践位三十七年,本想寻西王母邦,求仙药得长生,然今病笃,几死矣……天命不可变欤?”

这是近三年来,秦始皇头一次在旁人面前提及“死”这个字,李斯顿时紧张起来,这莫非意味着,固执的皇帝陛下,也接受自己寿命将尽的事实了?

却听秦始皇道:“朕听闻,夏禹在位不过十年,商汤、周武不过数年,与之相比,朕帝王之寿足矣,无法万寿也就罢了,但大秦……”

他原本有些离散的目光,再度坚定起来:“秦之社稷,必传万世!”

李斯连忙应诺:“有陛下所奠之基业,大秦必将万世永存!”

秦始皇声音又缓了下来:“奈何,朕未立后,无嫡子,而长子扶苏又叛朕出奔,二子高不孝,已贬为庶民,在雍地为农。剩余十六子,都才刚至壮年,难免孤弱,丞相以为,当以谁为嗣君?且为朕议所立!”

“陛下!”

李斯连忙推辞道:“关乎社稷江山,当由陛下一言决之,此非人臣所当议也,斯谨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不敢妄言!”

“噢?”

秦始皇笑了:“奉主之诏,听天之命?若如此,朕之第三子,公子将闾,剩余诸子中,其年最长,为人仁孝,阙廷之礼,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未尝敢失辞也。”

“卿以为,将闾,可继承大业否?”

李斯闻言,心中不由大骇:

“陛下,这是在故意试探我啊!”

……

PS:本章参考《赵正书》,今天只有一章,明天太阳就要落山了,但还差点感觉,休息酝酿下,让这个角色有始有终。另外西陵是武汉市黄陂区,手滑打错了。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