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69章 君道

秦吏 第669章 君道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秦始皇被喜的奏疏气吐血了。

过去三十年,他曾接到过无数奏疏,多有谏词,但多是拐弯抹角,譬如李斯的《谏逐客书》,都是摆明事实,跟他慢慢讲道理。

但从没有一篇奏疏,从头到尾,都在批评他:你做得不对,失了君道!

“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衡石称量者,所以为平也。”

这乡下来的老法吏大概是文书抄多了,写东西干巴巴的,不似李斯那样有文采,也不像茅焦那样,每次直点主题,啰嗦得不行。

但他一开篇,就用每个秦人每天都要做的合符节,称米量来作比喻:法律,就是这符节和衡石,而秦始皇,则是『操』纵它们的人。

所以君主,才是法政的源头,就像测量时刻的标杆,吏民,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正直,标杆若歪,影子也歪了。

而喜接下来长篇大论地告诉秦始皇帝:你这标杆,已经彻底弯了!

“一统之前,陛下尚能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万事皆决于法,则吏民亦勤勉苦耕,闻战则喜,戮力同心,致忠信,而谨于臣民之道。”

可如今,陛下你做的都是什么事呢?

喜指出了秦始皇帝这些年做的谬误:“陛下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追求不死。先信任方术士,给他们大把钱帛炼制丹丸,还打算不顾风险,乘船前往仙岛。”

“如果君主喜欢偏斜颠倒,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邪恶不正,官吏投陛下所好,在各地编造神仙祥瑞不知凡几。”

“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群骗子,一怒之下皆坑之,可陛下还不死心,又醉心于寻找西王母邦。发十万人筑通西域之驰道,少府三分之一的钱,都耗费在上面,其余三分之二,亦入于骊山、阿房。”

“非但如此,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口赋越来越多,租税越来越重,徭役也一年带头没个完。君主热衷于贪图财利,那么大臣百官就会乘机跟着去多拿少给,以致于没有限度地盘剥百姓。天下黔首,被压得无喘息之机,山东之地,遂有群盗四起,边境之地,逃卒不知凡几,于是吏治国事败坏。”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君者,吏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吏治之所以败坏,源头就出在陛下你身上啊!

喜最后说道:“君道不正,是天下第一大事,诸卿却都讷讷应诺,一味顺从,小臣职位虽低,却不能知而不言,于此不言,更复何言?故今日冒死竭忠,望陛下能改变心思,正本清源,若能如此,便是大秦宗庙、社稷、国家之福,亦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上一个敢这样痛骂秦始皇的人,叫高渐离。

皇帝倒是将奏疏看完了,但看过之后,脸红耳热,气得当场吐血半升!

“这就是黑夫、茅焦举荐入都的人?这安陆荆蛮,竟敢说朕弯了?”

缓过气来后,暴躁的秦始皇勃然大怒,第一反应是把这老吏抓起来,杀了!

但等到喜真的被抓进廷尉监牢后,秦始皇却又踌躇了,强忍着愤怒,将奏疏又看了两遍,一会拍案大怒,一会又若有所思……

直到今日执殿的中郎户令,赵高之弟赵成来报,说长公子扶苏请求谒见。

“朕知道他会来。”

秦始皇放下奏疏,不动声『色』,让谒者宣公子入殿。

他很清楚,喜、茅焦、蒙毅,甚至还有蒙恬,在这些人眼里,自己近年来一直在做错事,而扶苏,是未来能补救“错误”的人。

皇帝被喜直指疮痛的震怒,变成了心里阴冷的邪火。

“坏人朕当,好人你做,是这样么?”

但事实却是,坏人没那么好当,好人的名声,也没那么便宜就能挣到!

“朕倒要看看,你要如何为此人求情!”

皇帝高坐君榻,而公子扶苏由赵成及谒者引入殿中。

秦始皇没有让众人退下,宫女侍者们就战战兢兢地侯在门口,今天皇帝心情不好,只能乞求待会千万别有一场父子冲突。

秦始皇『性』情越发乖戾,半年来,宫中每隔几日,都会几个看到不该看,听到不该听话的寺人宫女,人间蒸发,公子扶苏挑这时候谒见,真是糟糕极了。

扶苏年青时长得很像他母亲,芈妃,而现在他年近三旬,留了须,举手投足间流『露』的楚式贵族气派,又总让秦始皇想起一个人:昌平君……

不过算起来,自从开始将行踪神秘化后,秦始皇已经两月没见扶苏了,胡亥倒是常带在身边。

中规中矩的行礼,近前后,扶苏在五步外下拜:

“扶苏今日此来,是想恳请父皇,惩处一人!”

他没有大喊什么“主明臣直,恭喜父皇得一直臣”,倒是出乎了秦始皇的意料。

“哦?是谁得罪了一向宽厚仁德的长公子,你想惩罚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扶苏抬头,看着已数月未见的父皇:“正是御史府的侍御史,喜!”

……

“陛下根据群臣之才,授予职事,依照职事责求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主张,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主张,就罚。”

扶苏说明了他认为,必须惩罚喜的理由:

“扶苏听闻,韩昭候昼寝,身边两个小吏侍候,一个典冠,负责戴帽;一个典衣,负责穿衣。典冠看着韩昭侯睡觉冷了,就给他盖了件衣裳。后来韩昭侯醒了,问是谁盖的。左右回答:典冠。于是,韩昭侯把典冠与典衣都处罚了。”

“处罚典衣,是因为他渎职;处罚典冠,是因为他越职。”

“如今喜身为侍御史,本该纠察官吏,却干了谏议大夫、博士的职事,向陛下进奏疏谏言,且不论他说的有无道理,侵官之害甚于寒,故喜当罚也!”

秦始皇淡淡地说道:“那当如何罚?”

扶苏道:“律令自有章程,轻者夺职,重者远谪。”

“不管如何,喜的罪过,都不至于死,是么?”

秦始皇看出来了,扶苏这是以退为进啊,与先前强谏的做派,真是大相径庭。

秦始皇摇头道:“这是《二柄》里的话啊,你开始看《韩非子》了?”

“是。”

“你过去不是一向拒绝么?不是一直讨厌韩非之言,觉得那是游说主上学会虚伪,玩弄阴谋权术,不合君子之道,极为不齿么?”

扶苏道:“那时候扶苏少不更事,后来才知道,韩非子所讲的,不止是术,还有法和势,扶苏还曾在府库里,找到过他与父皇的对话……”

自己与韩非的对话?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吧?

秦始皇闭上了眼睛,回忆那有趣却又吃力的对话,有趣在于韩非所述与秦始皇所欲几乎完全契合,吃力是因为,韩非是个结巴。

“朕都快忘了,与他说过什么?”

扶苏道:“父皇曾经与韩非议论法、术的利弊,最后问他,君主使用申不害的术,而官府实行商鞅的法,可乎?”

“韩非的回答是,申不害的术不够完善,他曾说:‘办事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越权的事即使知道了也不说。’办事不超越职权范围,可以说是守职;知道了不说,这是不告发罪过,与律法相悖。人主以一国之吏民的眼睛去看,所以看得最清楚;用一国之吏民的耳朵去听,所以听得最明白。假若众人碍于职权,知道了却都不说,那君主还能假谁之耳目?”

“现在喜也只是将他听到看到的事,告诉了父皇,岂有自戮耳目的道理?”

“这是《定法》里的话。”

秦始皇笑道:“你读的还真不少,肯定也看了《说难》吧,不然怎么忽然就学会了以退为进。”

“韩非写得好啊,说难也,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扶苏,你也开始琢磨朕的爱憎喜恶,然后加以游说了么?说来说去,还是想让朕留喜『性』命”

扶苏再拜:“儿臣不敢,只是父皇曾告诉过我,法者,治之端也,法家,是大秦立国之本。故对父皇而言,术士可坑,儒者可逐,墨家可疏,倡优可刑,但惟独法吏,尤其是这等忠厚勤勉的法吏,不可贸然诛杀!”

“且父皇前些年才表彰过喜,还卓拔他入咸阳为吏,若动辄论罪杀之,恐怕天下人,会说父皇叶公好龙……”

秦始皇仿佛不认识扶苏般,将他上下打量。

他真的变了,不再有昔日天真的议论,不再有白痴的顶撞,说话变得有理有据,这也是半年来,他第一次出面发声吧?

是因为做了父亲,开始变得稳重成熟?

扶苏的婚事并不显赫,他与麃公之女孙六年前就已成婚,夫妻恩爱,现在,第二个孩子已经出生。

亦或是,亲自承担责任,肩负身死后,有所觉悟。

两年前,秦始皇恼怒扶苏入谏,一脚将他踹到辽东领兵,征讨海东,亲历艰辛,又和秦始皇最器重的将军之一,学了不少吧。

不容易,没『毛』的小家雀,总算会飞了。

但在秦始皇眼里,这跟没长出几根『毛』的雏鹰扑腾着翅膀,想要教老鹰飞翔般,幼稚得可笑!

“从朕杀韩非时起,便已是叶公了……”

最让秦始皇不满的是,扶苏彻头彻尾,搞混淆了一件事!

他本末倒置,根本不明白,君道的真正含义!

扶苏还要再劝,秦始皇却打断了他。

“而且你错了,扶苏。”

秦始皇脸『色』阴沉下来,他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在灯烛映照下,投『射』出巨大的阴影,将扶苏整个笼罩!

“大秦自孝公变法以来,最先死的,死得最多的,不是策士,不是儒生,更不是什么墨者、术士。恰恰是这群法家,这群秦吏!”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