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50章 药(下)

秦吏 第650章 药(下)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长沙郡治所湘城的清晨一如往常。

在官寺区附近,湘县令、丞等官员起床后做的事,便是让侍从拿来便桶,坐在上面闭目养神,若是嫌味道不好闻,还会让人点燃香料,烟雾缭绕中,方便成了享受。

而普通的小吏就没这么讲究了,他们走到自家种着点菜蔬的后院,解开腰带,蹲在粪坑前,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思虑今日要做的工作,而这些粪便,会直接喂给家里的黑头彘。

最低贱的闾左、庶民、商贾,门庭狭小,有个容身之所就不错,根本没方便的地方。他们只能掀开蔽席之门,来到里闾一角的污水沟边,撅高屁股排泄,还经常与邻居打照面,两人并排,一边拉一边说着闲话,甚至会共用一根厕筹——咸阳贵人已开始用纸来擦拭,他们却连纸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而他们身着破裙的妻女,可不敢光天化日之下这么干,只能在便桶里解决,提出门去,在水沟边将污物倒掉,再去不远处的河汊洗涮。

在这里,她们会遇到官吏家的仆从,贵人和闾左身份有差距,他们的排泄物却不分贵贱,一起被水流涤『荡』。

这已算素质较高的时段,更多的时候,湘县人内急时,都是在大街上随便找个地方排泄,一些『妇』女虽有马桶,但也喜欢把桶内秽物倾倒在街上。

整个大街是人粪,加上牛溲马『尿』,有增无减,重污叠秽,蚊蝇嗡嗡作响。入夏后,气味挥发,更令人作呕,直到大雨过后,满街污秽才流入河水。

街上是干净了点,可河水却被污染了,城市下游数里外,亦有人在洗衣、淘米,甚至用瓢取水直接喝。到了中午,更有一群嫌天热的孩子脱光了衣裳,跃入河中游泳,嬉闹之间,却不知,有无数细密小虫摇晃着身体,钻入了他们的皮肤……

血吸虫卵就这样完成了循环,从病患体内到达水中,孵化后,再进入钉螺暂居,成长为尾蚴,浮游在水体里,等待新的目标来接受寄生。

湘县自从春秋时期形成城邑后,生活便一直如此,他们与血吸虫的共存,亦还要持续两千多年。

不过这种情况,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夏初,有了变化。

首先是在湘城上游的秦军营地,搬迁到了上游数十里外。而长沙郡府在昌南侯『逼』迫下,派出徭役,在城内大街小巷,刨开深坑,又在上面修筑了一栋栋建筑。

听说是修厕所后,闾左们顿时哈哈大笑,觉得不可理喻。

“这方便的地方,怎么比我家居所还好?好歹有挡雨瓦片,和遮风墙体。”

公厕虽然修起来了,但却没人去用,人都是懒情的动物,能走一步,绝不走十步,湘城的黔首依旧我行我素,满街大小便的人里,甚至还有不少管事的官吏,长沙郡守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到了四月初,被昌南侯又吓唬了一遍后,长沙郡守才不情不愿地颁布了一道律令:

“当街弃粪、随地便溺者,罚一盾!于取水处洗涮粪桶者,罚一甲!”

随着此法颁布,贴遍所有里闾,整个湘城一片骂声,南楚之人都嘟囔着说,就这群秦吏事多,不仅重税苛政,徭役极重,现在连他们拉撒的事都要管了!

当地三老找到郡守,陈述这道法令给当地人带来的不方便之处,以及整治此行,给当地小吏带来的困扰——长沙郡根本就没那么多吏卒人手,能看住城内三四千户人家的屎『尿』!

长沙郡守心里也苦,这都是昌南侯所『逼』,他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咸阳、江陵、安陆皆有此法,武昌、槠亭两营也已实行”。

最后,黑夫再次拿子婴犯病堵了郡守的嘴,听说长沙吏卒稀缺,便热情地派了一队兵卒,来长沙城帮忙。

四月初,湘县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五百名右手戴着红袖箍的秦卒,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城中……

……

“随地便溺者罚一盾,说你呢!站住,别跑!”

湘城内,开始了一场猫捉老鼠、屁滚『尿』流的游戏。

那五百兵卒多是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本来在军营里绝望等死,昌南侯带着陈无咎来到长沙后,对他们加以救治,虽未能拔除病根,但身体倒是好了不少,对黑夫感恩戴德。

听闻长沙满街屎『尿』是导致水蛊、疟疾等恶疾常年流行的原因后,他们深恶痛绝,干起活来十分积极。

五百人被黑夫打扮了一番,右手戴着赤『色』的袖标,极其醒目,五人一队,分批在城中巡逻,逮到一个罚一个,没钱交罚款,就带去湘水上游的军营做工,偿清为止……

如此一来,湘城内的随地便溺,在水源地涮马桶的行为,倒是收敛了不少。

但这群戴着红袖标的兵卒,却被长沙郡人骂做“赤矢军”,连带黑夫“公厕将军”的名号,也流入民间,他的名声,真的臭了。

后世搞创文创卫的领导们,谁不被县里人骂得狗血淋头?

“真是愚不可及,竟不知昌南侯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子婴大摇其头,为黑夫感到不值,作为南征统帅,只管打仗就行,但黑夫路过长沙郡,却愿意为了当地黔首,做到这份上,完全没必要。

“若长沙久为疫区,对南来北往的大军也不利。”

黑夫笑了笑,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南郡与长沙一江相隔,一衣带水,言语相似,风俗相近,长沙人也算我的乡党,岂能见死不救。”

后世的他,还真是两湖之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就算不救那群不知好歹的成年人,起码,也得救救孩子吧。

而且黑夫一直认为。

“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带来的不止是死亡与荆棘,也能带来文明和进步……”

……

话虽如此,但情况依然不乐观,即便整治到这份上,入夜时分,依然有人在湘城街上泼粪,以宣泄对官府的不满。

而在城区以外的乡邑里闾,少许公厕更是无人问津。当地人依然将新鲜粪肥不经堆肥『尿』沤,直接施于水田,又光着脚在田中踩来踩去。至于官府提倡的饮用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再烧开饮用,根本无人执行。

“他们难道不清楚,堆肥沤肥能让土地多些产出么?”

四月中,利仓再度回到军营报告近况,连监军子婴也发出了困『惑』的疑问。

“我也如此问过一些老农,他们都不以为意。”

利仓解释道:“长沙江南之地,与关中、南郡不同,地广人稀,饭稻羹鱼,蔬果满山,蠃蛤盈河,故本地人不待贾而足。不同于中原精耕细,在长沙,纵然火耕水耨,粗种粗收,反正一年两熟,无饥馑之患,是故虽无千金之家,亦无冻饿之人……”

这便是温带文明持久而昌盛,热带虽然人口众多,却极少有先进文明的缘故了。无他,资源多,不必日夜勤勉便能温饱,谁还肯闷头苦耕,琢磨如何才能让地里粮食增产啊!

懒,这是人类永远的本『性』,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多亏中原人口密集,旱涝无常,四季分明,使得民生艰难,必须想破脑袋才能生存,这才造就了民族骨子里的勤劳『性』格,中国人才能在两千年后,笑话东南亚、非洲的人懒惰。

这就是在南郡、关中颇受欢迎的堆肥沤肥,在长沙无人效仿的缘故。于是和城市类似,在农村,血吸虫也能畅通无阻地完成生命循环,因为农民种植水田,下河捕鱼的缘故,感染率比城市更高,腹大四肢细的水肿病,随处可见。

“还是得严刑峻法,强迫黔首将各家粪肥堆积才行。”

子婴如此建议,一想到自己在汨罗江濯缨濯足的水,竟是上游某个农户涮粪桶的臭水,他就气得牙痒,觉得一定要好好整治这群南楚黔首。

黑夫却摇头:

“城中尚可派兵卒巡视整治,毕竟人口集中,方便管理,但户口分散的乡邑里闾,根本不可能。”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黑夫是有所考虑的,后世消灭血吸虫病,靠的是消灭钉螺,那需要全民动员,但眼下,他既没有后世的手段,人手也不够,灭螺根本没戏,贸然实施,反而会增加感染。

于是,只能通过掐断传染渠道,来实施初步预防,疫源地的人在河边洗刷马桶、随地大便、施用新鲜粪便及耕牛放牧等都会污染水源,管住人们的屁股,将粪与『尿』混合堆肥,作无害化处理,便能大大减少染病率。再提倡饮开水,虽不能杜绝病患,但好歹能将当地人均寿命,提高一两岁吧。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一件最重要的事!

黑夫前世看过一部电影。

里面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但黑夫认为,还有一种病,它不仅比穷病更可怕,还比血吸虫病更顽固的恶疾,萦绕在世间,代代相传。

黑夫喃喃自语道:“这病的名字,叫做‘无知’!”

……

无知是湘县那满街的粪便和萦绕的蚊蝇,路人却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无知是明明自己深受疾病困扰,挺着肿胀的肚子,却眼看孩子喝着污浊的水无动于衷。

无知是黑夫派人去帮忙清理市容,挽救他们『性』命时,还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黑夫能找到治疗疟疾的草『药』,能找到预防血吸虫的良策,但治疗无知的『药』,有么?

营中,陈无咎提议将治疗水蛊和疟疾的『药』方公诸于众,让长沙人知晓,黑夫点头同意,但又摇了摇头,对他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子婴恶狠狠地建议,要不要他上书朝廷,加重惩罚力度,效仿殷商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用在屁股上黥字的办法,来打击屡教不改之辈。

黑夫夸奖了他的奇思妙想,但又道:“光是由官府出面,严刑峻法,便能一劳永逸么?”

严刑峻法是一味猛『药』,随地大小便黥字,在水源地洗涮便桶砍手,下河游泳砍脚,的确会吓退不少人。

但这不能赢得他们的感激,百姓心中只有愤恨,我为了你好,所以砍掉你的手脚,谁能理解?而一旦官府失去统治力,他们便会欢天喜地地推翻恶法,过去怎样,以后依然如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论草『药』还是刑罚,都治不了无知之疾。

那么,有没有更加有效,能够长久治愈的『药』呢?

有的!

营内众人议论之际,黑夫站起身来,默默走到了案几前。

早在几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已经发明了它。

它叫文字。

但最初的文字,被人口万分之一的贵族巫师垄断,用小刀刻画在珍贵的龟甲和铜器上,不轻易示人。

直到后来,竹简出现了,士人这个群体也应运而生,在不断交流中,他们的思想开始爆发,遂有百家争鸣,但知识,仅在人口百分之一的精英分子中传播。

十多年前,秦国的官吏们简化了文字,它变成了笔画流畅的隶书,蒙恬也做出了更好的笔,书写一篇文章需要的时间,比过去快了数倍,秦朝的律令爰书制度才能建立,法律毕竟『性』命攸关,在秦吏不厌其烦的说教下,起码有十分之一的人,对律令粗略了解。

而因为黑夫的到来,纸张也开始大行于世,四年前,他更是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雕版印刷术。

文字、笔墨、纸张、印刷术,『药』材都齐了,接下来,只需要一个能深思熟虑的医生,将这些材料调配,做出温润补血的『药』,它可能不会马上生效,但持之以恒,便能滋养出一个健康的身体……

学医救不了国人的无知之疾,但知识可以!

没有人是生而知之,也没有人天生聪明。

我们的祖辈,都曾愚昧过无知过,像湘县的黔首一样,过着几千年没什么变化的生活:疾病缠身,朝不保夕,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多。

但到了我们这一辈人,哪怕身在农村,却从小被告知,饭前要洗手、病从口入、不能喝生水。

这些事情,当然不是凭空从长辈脑子里冒出来,他们又是从何得知?这些卫生习惯又是从何时形成?

那是一个物质虽然贫乏,却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年代,有一群医生,甚至都不是医生,他们在党的号召下,深入了偏远的乡村,左手是***语录,右手,则是《赤脚医生手册》。

他们翻着书中浅显易懂的文字,告诉农民一些现代人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卫生常识,扭转了那些持续几千年的陋习,也在南方,几乎消灭了肆虐几十个世纪的血吸虫病,送走了瘟神……

放在秦朝,这件事,可能要花费几代人甚至几百年时代。

这件事,近期可能看不到什么成果,于黑夫也没半分好处。

但这『药』方,总要有人去写。

“那就我我开始,从今日始罢!”

黑夫铺开纸,拿起笔,敲了敲案几,让帐内数人停止了争议。

“无咎兄。”

黑夫笑道:“我想请你,帮我写本书!”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