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49章 药(上)

秦吏 第649章 药(上)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对子婴,黑夫有点刮目相看了,本以为得知患“水蛊”之疾后,他会哭天喊地,呆在湘县养病,而不去条件更差的驻军新营。

结果子婴却咬着牙,说什么“患疾者不止婴一人,婴身为副监军,身负使命,岂能独留城中?”还是硬撑着到了新营居住。

不考虑他历史上“秦三世”的身份,这位副监军若有什么三长两短,还真是件麻烦事,黑夫嘱咐陈无咎,还是要尽量救治,最起码,要保住他『性』命。

秦始皇三十五年四月初,大营搬迁后,陈无咎很快就开始了对子婴的治疗,一碗散发着浓烈气味的『药』汤,端到了他面前……

“这是什么『药』?”

子婴看着木案上的墨绿『色』『药』汁,皱起眉头,『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那『药』在陈无咎在隔壁煎煮的时候,就能闻到一股怪异的气味,眼下放在面前,置于鼻下,更是难闻到极致。

闻且如此,更别说喝了。

陈无咎笑容满脸:“自然是好『药』,虽不能根治水蛊,但亦能稍加抑制,不至于发急症而亡。良『药』苦口利于病,左庶长,你还是喝了罢。”

子婴虽为王孙,却并非娇生惯养,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境遇里,求生欲还是强的,听说这『药』能缓解体内的小虫发作,便捏着鼻子,喝干了『药』汁……

果然又臭又苦!他从未喝过如此难喝的『药』!

子婴连忙灌了随从备好的一大碗红糖水,嘴里的苦涩感才消去一些。

谁料一旁陈无咎却告诉他一个坏消息:“此『药』须得天天喝,每日两次,连喝一月!”

子婴的脸,顿时苦了起来。

近年来,陈无咎以此『药』方或煎或绞汁,治过许多病患,坚持服『药』时,症状几乎消失,但一旦停止用『药』,过不久后,病症又来了。

所以他才说这味『药』,治标不治本,缓解的,其实是血吸虫病的并发症,让人不至于发疾立死。连服一月,或许能将数量不多的蛊虫消除,但也不能百分百保证。

至于那些患病多年,腹部肿胀者,按照黑夫的说法,他们全身都已成虫巢,肝脏被蛀,拉出的粪满是虫卵,『药』已无大用。

子婴问:“水蛊本是绝症,陈医师却能妙手诊治,此『药』想必很贵罢?”

身为监军,他必须清楚这病症治愈的代价,才能回报给朝廷。

“也不贵。”

陈无咎笑道:“除了马鞭草等『药』外,最主要的一味『药』,野外时常能见到,路旁、荒地、山坡、林缘、坟地,随处皆有,想必左庶长也碰到过,南方称之为臭蒿,吾等医者,则称之为黄花蒿。”

“臭蒿?”

子婴是知道点民间疾苦的,知道蒿是常见的野草。蒿又分许多种类,一般的莪蒿,不仅马、牛、鹿喜欢吃,还被黔首当做野菜充饥,写进了《诗》里。

而有独特香味的艾蒿,又被称之为艾草,是极其重要的『药』材,常用于祭祀场合,可以燃放驱赶蛇虫,咸阳太医令的御医们,还喜欢给人艾灸。

诸多蒿中,唯独臭蒿是不被人喜爱的,因为它的气味实在是太难闻了,连牛马都不愿意吃,且常生长在坟地、废墟周围,给人一种荒凉不祥的感觉,齐人认为,魂归之处,便是“蒿里”。

而眼下,陈无咎却以低贱如草臭蒿作『药』给子婴喝,还说他的『性』命,全靠此物……

这让子婴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不起眼的臭烘烘野草了。

“此物本就有清湿热,消肿毒之效。”

陈无咎却理所当然:“它可是一副良『药』,不止能缓解水蛊并发之症,还能治疟疾!”

……

子婴喝了几天臭蒿汁汤,感觉自己手脚发肿的症状有所好转后,便前去拜谢了黑夫和陈无咎。

黑夫和陈无咎正好在巡视营地,三人来到一条小溪边,黑夫指着溪水另一端,被壕沟和木桩包围的一座营垒道:

“那营中之人,都是得了疟疾,我让医者隔离,除了送『药』送饭的人外,一律不得进出。”

他叹了口气:“水蛊虽然可怕,犹如钝刀子割肉,让病患难熬,但直接致死者却不多,我最担心的,其实还是疟疾,那才是一剑穿心的恶疾啊!”

听闻此名,连子婴也不由打了个寒颤,同北人极少患病的水蛊相比,疟疾则是全天下谈之『色』变的噩梦。

不但南方湿热地区频发,连中原也时不时来一场。毕竟,过去五百五十年间,几乎年年打仗,与战『乱』如影随形的,还有疾病,军中最常见的传染『性』恶疾,便是疟疾。

陈无咎在一旁应道:“《素问》中有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渴欲冷饮。”

说白了,症状就是打摆子,严重的有发烧头疼等症状,在长沙驻军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湘水上游的彬县驻扎。过了一个月,无人去县城汇报,县尉心中奇怪,派人过去一看,整个营地死一般寂寥,进去查探,满地横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本以为是遭到蛮夷袭击,但死者却无伤痕,实在奇怪。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名躲在营外的幸存者,那小兵说,他们来这不久,营中就开始有人患病,大热天却感到寒冷,开始打摆子。他们都是北方人,也没当回事,结果没几日,全营皆病,无人幸免,周身发热无力,连出营求救都难,接着一个个病死……

事实虽然没这么夸张,但疟疾致死率很高是真的,尤其是对外地人,而且病来如山倒。

据说那个幸存的士兵,也病了一年半载,吃不得冷的,高热起来,汗珠大滴大滴往下淌,恨不得把衣服全脱了都不解热;发起寒来,几床被子压着依然感觉寒气透骨。几番折腾下来,病人非常虚弱,常会丢了『性』命。

子婴只觉得齿寒,甚至开始庆幸自己患的是水蛊,不是疟疾了。

“岐伯说,疟皆生于风,由感受疟邪引起,南方多有瘴气,遇瘴者便会患病,呼气而播,全营俱病,此为医家定论,但昌南侯却说……”

陈无咎看了看黑夫,笑道:“他说是蚊虫叮咬所致,那蚊虫吸血之时,其身上蛊虫入于人体,遂有伤寒,蚊虫一夜咬遍全营,病症也传遍兵营。”

对于黑夫的这种说法,陈无咎持怀疑态度,认为有些荒唐。他总觉得,黑夫似乎想把所有病症,都推给看不见的“蛊”。

黑夫一笑:“中原医者不也将所有南方风土病,都推到‘瘴气’身上么?”

北方人总是谈瘴『色』变,说什么南方瘴疠横行,山林间,有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有趣的是,中原人认为江汉一带有瘴,而江汉之人又认为,长沙、豫章才有瘴,长沙豫章人,则坚持岭南有瘴。

这东西,俨然与域歧视同步。

甚至在蜀地以西,因为高原反应,氐羌之地也被认为有瘴气。

总之,这是个很恐怖,很神秘的东西,却没人说得清楚它的真相。

到底是瘴气还是蛊虫引发了疟疾,这个是复杂的问题,得经过大量对比实验才能证实,黑夫与陈无咎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

但将得了疟疾的病患隔离,是双方都认可的法子,而缓解疟疾症状,甚至将其根治的『药』,靠了黑夫的提点,陈无咎近来也找到了。

还是臭蒿,但服用方法不再是煎煮,而是加水二升,绞汁服用。

黑夫再孤陋寡闻,也知道“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的事,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提取青蒿素的植物,不是青蒿,而是臭蒿,且煎煮过后,『药』效便几乎没了。在没有先进提取之法的情况下,和水捣烂服用才是最佳……也可以和着黄芩等『药』汤嚼食。

而效果,还真的不错,大营搬迁后,患疟疾的士兵们,一百人里,才死了三个,其余人打摆子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所以说,一物降一物,南方有水蛊、疟疾,但南方也有臭蒿。此物随处可见,我已与南郡、衡山、豫章、长沙郡商量,四郡今岁的刍稿税,可由臭蒿代替,一石臭蒿,当十石刍稿。”

“昌南侯爱兵卒如赤子啊。”

子婴感慨万千,只有亲自患病的他,才能明白这些臭蒿,是真的能救命的。

“有如此多臭蒿,兵卒便不必枉死了。”

黑夫叹息道:“只可惜,还是迟了些,两年前,陈医师尚未制备出能治疟疾等疾的配方。故南征八万军民,在长沙遇水蛊,便死了一千,又有四千人患病,没了战斗力,停留下来,这便去了五千。”

“大军抵达岭南,尚未与越人交战,在疟疾肆虐下,十死二三,又去了一万,仅剩的六万余人,而折在大败里的,也才万人。”

被各种病症干掉的秦军,居然比被越人杀死的还多。

黑夫朝子婴拱手:“故,还望监军能禀明陛下,南征最主要的敌人,其实并非越人,而是这些看不见的蛊虫与恶疾啊,军中急需大量医者、『药』材,还望陛下能多派发些来。”

“婴一定如实转述。”

子婴知道秦始皇的脾『性』,他叫苦回朝是不太可能的,多来点医者,他的病,也多了一份痊愈的可能……

武昌营正在训练新兵,长沙营治愈被血吸虫困扰的病患,黑夫的下一站,则是疟疾依然肆虐的灵渠、桂林,与他同行的,还有装满辎车的臭蒿。

一个病怏怏的患者,是没法战斗的,一支病怏怏的军队亦然。

但就在启程前几天,被黑夫留在长沙,与长沙郡守斡旋当地防治血吸虫病一事的利仓却来禀报:

“君侯,半月来,长沙郡府已在城中及各乡修建公厕数十座,然而,却无百姓愿意使用,城内市人,依然随地便溺,在水边洗刷粪桶如故。”

他有些沉痛地说道:“我又去里闾和田间地头看了看,军中的防范之策,黔首亦无人遵循,牛马之粪不经堆肥,直接施于水田依旧,当地孩童,依然在疫水中嬉闹,其父母竟恍若未见!”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