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644章 武昌

秦吏 第644章 武昌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片土地,曾是黑夫前世时生活数年的地方,江边的景『色』再熟悉不过。

然而这是秦朝,晴川阁尚未立,鹦鹉沙洲也远未形成,黄鹤楼的位置是一片荒芜的芦苇灌丛。唯一相似的,只有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艘艘大船,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兵卒,汇集于此。

眼下是仲春二月,黑夫在南郡征召到的四千兵卒,陆续抵达安陆县南边的夏口津。

夏口是夏水入江处,早在春秋时,便是去往江南的津渡,近十年来,随着南郡兵民受政令所迫,迁徙至豫章安家,两地往来更加密切。夏口也变成了一个繁华的港口,每天都有十数条船在东来西往。

但黑夫却并未让大军在夏口屯驻,而是让江陵舟师将他们运到对岸,衡山郡沙羡县,在被烧得精光的芦苇『荡』边,一座可容纳两万人的大营拔地而起,这将是黑夫南征的大本营。

黑夫将其此地命名为“武昌”,按年轻的利仓的理解,是预祝南征“武运昌隆”之意。

随后,南阳兵四千、衡山兵两千,合计六千人,也纷纷汇集至此,成军一万。另有三郡民夫、刑徒一万人,在秦始皇的政令安排下,由各地官府押送而来,被安顿在兵营外围。

入夜时分,武昌营的灶火,已远胜江北夏口的渔灯……

大帐中,黑夫还在挑灯看着地图思索,一名皂衣少年进来禀道:

“君侯,饭食好了。”

利咸的儿子利仓成了黑夫身边使唤、记录的书吏,他虽然才十七八岁,但家教好,办事沉稳,有其父之风。

黑夫却系上大氅道:

“先放着吧,让桑木备车,我要去营中巡视一圈。”

两万人的军营,恍若一座城池,寨门把守严密,准进不准出,因为去年的大败,没人愿意打这场仗,据押送兵卒、民夫的官吏说,一路上伺机潜逃的不在少数。

对南方的恐惧,对战争的消极,这使得整个大营从一开始,便士气不振。

这时候拉着他们跋涉千里,去岭南与越人交战,三军既『惑』且疑,则覆师之难至矣……

这是屠睢失败的教训,黑夫自然不会重蹈他的覆辙,眼下最紧要的事,便是安定军心。

黑夫最先巡视的,当然是八百安陆子弟的营地,才进门,他就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他们里面有服役数次的老卒,不少人参加过灭楚之战,屯长、百夫长们,更是个个都在黑夫手下当过兵。

至于新卒,则比较年轻,大的二十余岁,小的十七八,与尉阳、利仓同龄。他们的父兄多为黑夫旧部,从小听着黑夫的传奇长大,阳突围,蕲南决战,黑夫带着安陆人建功立业的战役,他们耳熟能详。

在这群青年心目中,昌南侯,便是英雄的同义词!

这亦是八百人能主动报名参军的原因,不像其他郡县,多由官吏强行抓丁。

这八百人的士气,亦是全军之首,黑夫的赫赫武功,让他们产生了盲目的信心,青年们个个斗志昂扬,只需要稍加打磨,便能打造成一面坚硬的盾牌。

“汝等便是吾之短兵。”

黑夫也待之如兄弟子侄,与他们一起吃饭,满嘴安陆土味十足的方言,更让众人觉得亲切,得知自己将成为君侯亲卫,更是昂起了头,觉得自己高其他营的士兵一等了。

除却安陆营,黑夫还走了江陵营等多处南郡营垒。虽不如安陆营那般亲切,但也有旧部情谊,共敖、桑木还自告奋勇,去有他们家乡子弟的鄢县营、竟陵营鼓舞士气。南郡四千兵卒,算是暂时安抚下来了。

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是嫡系,就算上了战场,将军也绝不会让他们打头阵,填沟壑……

南阳兵和衡山兵,就不能靠同乡之谊了,虽然口音互通,但毕竟隔着一层。

次日巡视两军时,黑夫发现,兵卒们多有忐忑之心,民夫更是惴惴不安,关于南方瘴疫,九死一生的传说,他们略有所闻。

照搬电影桥段,大声告诉他们“为何而战”是没用的,没有人会为了帝国的颜面和皇帝野心付出生命。

黑夫只能一遍遍地向他们保证:

“二三子在此安心驻扎,不必忧虑衣食,入冬前,大军绝不会离开武昌营半步,本将更不会在盛夏酷暑时,让汝等去岭南受苦!”

此言虽不能治本,但好歹让兵卒们的忧虑稍缓,至少他们能老实一段时间,不会一听闻大军即将南下,就整日想着逃跑了。

是日,黑夫给利仓下了一道命令。

“去通知各营,让所有率长、五百主,来大帐开会!”

……

“共叔父说的没错,君侯下的第一个军令,果然是屯田!”

入夜前,从营帐里出来,利仓忍俊不禁,就在方才,黑夫召南郡、衡山、南阳三军十多名率长、五百主去开会,会议主题是对这军民两万人的安排。

“食足则兵足。”

开会前,共敖便学着黑夫的话,对利仓道:”不论是十年前在豫章,五年前在北地,还是三年前在胶东,但凡君侯拿到兵权,嘱咐吾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屯田,你等着瞧吧,一会君侯定会如此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果真被他猜着了,黑夫宣布,这两万军民,入冬前将一直在武昌营驻扎。兵卒专心训练,民夫则在周边屯田,争取自给自足,免去三郡转运粮饷的困难这是黑夫能想到的,减轻南郡人民负担的最好法子。

五大夫共敖被任命为都尉,负责练兵,作为十多年的老行伍,共敖有这资格。

屯田官则暂时空缺,黑夫准备让自己的搜粟都尉萧何来负责此事,毕竟稳坐后方,源源不断送出兵卒和粮食,这是老萧最擅长的工作。

会后,黑夫单独叫住了共敖,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知道,这批兵要如何练么?”

“共敖知道。”

共敖跟了黑夫许多年,最多也就是一个别部司马,眼下做了都尉,让他雄心万丈,一定要把这份差事做好,便凑近后,压低声音道:

“我会以乡党之谊笼络之,告诉众人,想要活命,得指望谁,让他们从率长到小卒,都唯君侯之命是从!”

抨击朝廷的残酷冷漠,宣扬黑夫的重情重义,这是陈平送给共敖的“锦囊”。

黑夫一听就知道,共敖耳濡目染,果然被陈平带歪了,无奈地摇摇头:

“我问的不是心术,是技巧!”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兵技巧,是兵家四大流派之一。

黑夫认为,每个士兵都应“习手足”,具有作战杀敌的本领与技能。秦军士兵们进行的军中游戏,如蹴鞠、投石、超距等,可以提高士兵身体素质。而角力、手搏、『射』法、剑戟之类,则是对士兵单兵作战技能的训练。

虽然战争多是集体的胜利,但光有军纪而无技巧,也不行。

共敖毕竟跟了黑夫许多年,早非昔日莽撞的吴下阿蒙,他想了想后道:

“以我看来,旗号金鼓军阵固然要练,但在岭南山林作战,应与中原大不相同。”

“没错!”

黑夫拊掌:“故训练上要有所不同,越人散『乱』,不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是遁入山林,与我军周旋。”

在山岳丛林作战,攻方不可能投入较多兵力,更多时候,不再是秦军擅长的大兵团阵战,而是越人熟悉的小规模丛林伏击。

正是不适应这种战争方式的变化,第一次南征才以失败告终。

所以除了秦军固定的训练项目外,对这一万人,黑夫还让共敖加上丛林、山地、沼泽的训练。

他移师武昌,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周围尚不繁华,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甚至有不少原始森林,是搞野外拉练的好地方。

不指望人人都能变成特种兵,起码不要一进林子,就晕头转向,不知道仗要怎么打。

黑夫预想,南下之后,作战将不再以军、率为单位,而是化整为零到屯。

“每个屯的人员得重新安排,最好都有两个擅长在森林活动的猎户,再花半年时间,训练医护兵,确保每个屯都配备一名。”

降低非战斗减员,也是重中之重。

“你曾随我南征豫章,没少钻林子,是练兵最佳人选,我稍后去到长沙、豫章后,会调一些亲历过岭南征伐的军吏来帮你。”

说罢,黑夫想了想,低声道:“当然,如你所言,在训练之余,还要以乡党情谊为纽带,让军吏士卒亲如一家……”

而这个“家庭”的老大哥,自然是黑夫。

“诺!”

共敖兴奋地领命而去,安排好大本营的练兵屯田事务后,黑夫便要带着利仓和少数亲兵门客,继续前往下一站了。

“君侯欲先往何处?”

利仓卷着地图,上面被黑夫画了好几个点,有长沙、灵渠、桂林……

黑夫不假思索:“先去铜绿山!”

如果说这是一场策略游戏,武昌是黑夫的兵营、农田,那鄂南的铜绿山(大冶),就是他的兵工厂!那里不仅有开发了千余年的铜山,还有铁矿,真是一块宝地。

中原的戈矛长戟不适合热带雨林,黑夫要给这批兵,配备一种适应岭南作战的新武器!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