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537章 推广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

秦吏 第537章 推广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秦始皇是个闲不住的人,抵达即墨城的第一,还还不及歇脚,他便在黑夫引导、群臣簇拥下走进即墨城的公学。

还未靠近,就听到一阵琅琅上口的读书声传来,声音稚嫩却洪亮,虽然听上去夹杂着浓厚的胶东口音,却已经让秦始皇眼前一亮。

“来到胶东后,朕但闻民间尽是齐东野语,却是极少听闻雅言了!”

皇帝止住了要去让学生们出来拜见陛下的黑夫,与群臣放轻脚步,走到了学堂门口。

这是今年才新盖的课堂,窗明几净,里面摆放着十多个长案几,每个案几前有两个蒲席,却见一群八岁到十多岁不等的孩子两人一组,跪坐在案前,手乖乖放在膝上,挺着胸,跟教导他们的夫子,也就是郡祭酒萧何大声念着《秦颂》……

同样的词句,从这群胶东孩子口里念出来,却有不一样的味道,当他们念着“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时,感觉眼睛都在发亮。就好像后世的少先队员在大声背税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时,真质朴的孩子们,学生么信什么,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念诵完毕后,教课的萧何也恰到好处地发现头戴冠冕的皇帝陛下站在门后,连忙装作慌乱地下拜,带着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朝秦始皇行礼,喊出了最后一句。

“世世永昌,千秋万岁!”

孩子们年纪大的知道来的是皇帝,诚惶诚恐,的懵懂无知,探头探脑。

“善!大善!”

秦始皇十分高兴,他倒没有和蔼到与这群脸蛋在严冬里冻得发红的孩子一一握手,问他们的年龄,只是看向黑夫:“这群孺子,皆是胶东士人富户子弟?”

黑夫道:“然,在胶东,赀产十万以上者,子弟不必在家帮忙治生产,须缴纳一定束修,入公学三年,学秦言、秦字。”

赀(zī)产,也就是家财,虽然秦朝纳税是按照人头、户口的,但对工商业者,也要计算其家财,然后时不时割一次韭菜……不对,是合理合法地征财产税。

于是,赀产十万,就成了高收入的标准,在关中,军功贵族赀产十万,其子弟便是良家子,可以自备战马武器入伍做军吏了。黑夫也把这套制度照搬到了胶东,但改成让富户子弟学文,将他们纳入新的教育体系,强制进入“学”,顺便缴纳一定学费。

“即便有学费,但公学依然入不敷出啊,学弟子笔墨自备,但纸张和课本,却是由官府供应,陛下请看,此乃胶东祭酒让人印刷的课本……”

印刷术应用最早的两个地方,一是官府律令、公告,其二,就是课堂上了。

萧何恭恭敬敬地过来,将一个学生的课本献上,秦始皇接过一翻,开篇便是他数年前让乐官们作的《秦颂》,也就是方才孩子们朗读的那段,这是对皇帝歌功颂德,政治正确。

再接下来,则是丞相李斯的《苍颉篇》,李斯文学水平优秀,苍颉篇朗朗上口,也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秦始皇让李斯作此文,本就是为了推广秦字,没毛病。

接下来,是太史令胡毋敬的《博学篇》节选,涉及一些常识,但秦始皇翻过这一页,却未见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

取而代之的,是黑夫让农家所作的《二十四节气歌》!

“哈哈哈。”

秦始皇一愣,随即大笑起来。

黑夫也跟着笑了笑,却没有解释什么。

总之,学主要学习关中雅言,写秦隶,每日一练是必须的,“中学”就更高级点,学的是律令,目的是培养胶东土着出身的秦吏,协助官府治理地方。

中学也不必非得家财十万才能上,纵然是自学了秦字秦言的贫士,只要通过考试,也能入学,若成绩优秀,能获得全郡第一,更有不菲的奖学金。

一番巡视下来,秦始皇对即墨的公学十分满意,颔首道:“朕此番东来,沿途各郡,法教以胶东为最,书同文字,当从孺子始!”

而在一行人离开前,黑夫又招手喊来祭酒萧何,安排给他一个任务。

“萧祭酒,你下去之后,写一篇文章。”

萧何在沛县时,便以“文无害”着称,笔杆子十分厉害,所以到了胶东后,除了管教育局外,也当了黑夫郡守的御用文人……

“不知要如何写?”萧何恭恭敬敬。

黑夫道:“以学弟子为视角,记今日谒见陛下之难忘,需要文字简练易懂,日后能加进课本中去。”

接下来,黑夫大致描绘了那文章里的主要内容:一个普通的胶东学生,听夫子马上就要见到皇帝陛下,紧张又激动。

等见了皇帝后,他气势威严,看到弟子们念《秦颂》,又换了上和蔼笑容,学生们向陛下行礼,皇帝扶起众学生。

接下来,皇帝爷爷便一一看学生们写秦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连称善,最后,还亲切地问了学生的年龄,并对身边的黑夫郡守:“书同文字,当从孺子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可听明白了?”黑夫还陪同秦始皇去行宫,匆匆布置下任务给萧何。

“下吏知之。”

萧何应诺,暗道整个过程,也就最后一句话是真的,不过既然上司了,他就必须照办,回去就开始咬着笔杆,想象自己是一大早冒着严寒来到学室的学生,还有这难忘的一……

……

巡视完了公学,眼看日暮将至,秦始皇有些乏了,抵达齐国即墨宫室改造成的行宫,便让雍人庖厨去准备膳食。

秦始皇还提了个要求:“近来膳食鱼肉太甚,朕不喜,就用当地菜蔬烹汤即可。”

皇帝的肠胃一直有毛病,出行以来更是加重,近来鸡鸭鱼肉都难以下咽,太医们提议,皇帝应该吃清淡一些,远离油腻之物。

这下可愁坏了雍人,皇帝虽识五谷,但却不太清楚蔬材时令,在咸阳时,宫廷里讲究“仲秋之月,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也就是秋菜冬贮,藏在窖里,皇帝随要随有,可这是外出巡狩啊……寒冬料峭的,上哪找新鲜的蔬菜去?

但没办法,既然皇帝了,雍人只能苦着脸下去想办法。

不提雍人在即墨城翻箱倒柜找新鲜菜蔬,另一边,秦始皇继续与群臣讨论方才的见闻。

在皇帝看来,相比于那些读了孔子之言,向往三代、周公之治,动不动就以古非今的儒生,公学培养出来,对大秦充满崇敬的学生,才是秦始皇想要的“好读书人”,秉承着学而优则誓念头,对官府恭顺,最后变成规规矩矩的官吏。

“胶东的法教之策,可让下诸郡效仿之!”

秦始皇钦定了朝廷的教育方针,决定在各郡仿照胶东,都设一名“郡祭酒”,推广胶东模式。他要胡子眉毛一起抓:收缴藏书,遏制私学,大兴公学,将变成环环相扣的三步走方针,最终目的,则是舆论和人心的统一!

这是秦始皇念念不忘的事,在泰山顶上,他可是与苍对赌聊!

皇帝还想着,等一年半载后,丞相、太史等将《国史》编出来后,让公学弟子在习律令之余,能明白今朝已远超蒙昧野蛮的三代殷周,为自古以来最先进者,朝廷的公学教育,就更加完美了……

这时候,雍人庖厨也终于将膳食做好奉上来了,大鼎里照旧炖着热腾腾的肉,除了宫廷宴飨常见的八珍肉菜,和来到胶东后,几乎每顿都能见到的海鱼外,应秦始皇“想吃素”的要求,还多了一份秦始皇过去从没见过的羹汤……

这年头盛汤水的容器是壶,所谓“箪食壶浆”是也。

督秦始皇案上,铜壶盖子揭开后,热气氤氲上腾,皇帝一瞧,却见里面青白分明:

乳白色的柔软块状物卧在汤中,看着有些可爱,让人忍不住想夹一块尝尝。还有些青绿色的叶子,煮得很软,外加肉骨头熬的汤勾了芡,有点浓稠,香气扑鼻,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督面前,让人食欲大增……

虽然很想试试,但秦始皇用膳是十分多疑和心的,每次都会有人先品尝,再以银针试之,这次也不例外。

他指着这羹汤道:“此乃何物?”

雍人连忙下拜道:“陛下,此乃胶东土产,臣等已烧制试尝后,方敢烹汤。”

罢抬起头,有些无奈地道:“这已是这时节里,唯一能找到的新鲜蔬菜了……”

秦始皇皱眉,将信将疑。

黑夫这时候出面道:“陛下,这羹汤中两物,的确是胶东土产。”

他指着自己面前也有的一壶羹汤道:“这白的,是农家近来发明的‘豆腐’,这青绿色的,则是城外农家菜圃选育出的上佳菘菜,比葵菜更耐寒冬,且味道更美。这道汤早在秋时,已在即墨风靡开来,当地人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陛下要听听么?”

“哦,是何名?”

侍从试过毒,证明是安全的后,秦始皇疑心渐去,已经想用匕勺试试了。

黑夫一笑,让皇帝吃上这东西,也是他前世听过一个故事后的恶趣味,便作揖道:

“就疆翡翠白玉汤’!”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