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629章 烽火

新书 第629章 烽火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两年前,从刘隆手中接过河西时,第八矫一度忐忑,一度充满犹豫。

甭管敦煌、酒泉各郡守怎么称颂,最初时,第八矫依靠绣衣卫在民间的眼线,依然听到了许多真实无比的嘈杂之音。

“乱河西者,第八矫也。”

河西在天下大乱初期,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好歹保持了“粗安”,在河西人记忆里,哪怕是名义上归附“西汉”的日子,顶多只有羌胡入塞的小打小闹,而大规模的战争,是奉魏王之命西行的第八矫带来的。

说来也奇,近在京师脚下的关中,王莽代汉时竟鲜少忠良,反而是遥远的河西、西域留驻汉军,日子过得苦巴巴,却滋生了不少心怀汉室的人,虽然随着“西汉”的倒台,让他们明白汉不可复,但对于新来的统治者“魏”,更没任何归属感。

第八矫和随他而来的诸多空降官吏,深刻感受到当地的情绪,豪强的慢待,百姓的不合作,让不少人心生烦躁,嚷嚷着什么“河西偏远,不如弃之”的话,只想回京师去。

但第八矫却训斥了众人。

“百姓并非天生就要跟吾等走的,欲移其心,先证吾信。”

于是第八矫开始投入全部精力治理河西,这片狭长的壤土名为四郡,人口却只有二三十万,地广人稀,羌胡混杂,汉人聚集点集中在边塞烽障塞,以及各郡城县邑里,经过百年胡化后,颇为“民俗质朴”,武德颇为充沛,出门人人背弓,个个带刀。

第八矫先劝说河西实力派们效法窦、梁两大地头蛇,送子弟入长安,又恳请第五伦给他们加官封爵,以示恩德。得了各位土豪默许,第八矫才能将一盘散沙的河西重新团结起来,与他们结盟立誓,组织起一支足以自保的军队。

其后,第八矫修缮了新莽后废弃的汉时烽燧,将军队驻扎各要地,镇压羌胡侵扰,给河西带来最基本的安定。

当时局稍稍稳定后,他派出官方商队,不是去往西域,那投入太大了,而是往返于长安,将货物重新运到姑臧城,河西本就孤悬西北,如今仿佛重新与母体连上了脐带,那些驼背上的少少货物、兵器、书籍只是杯水车薪,但足以让人心安。连先前逃亡塞外、西域避凶饥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至此,对第八矫的怀疑与诽谤渐渐消弭了,河西人没有对魏国迅速产生归属感,只是觉得……

“这位‘八刺史’倒也不错。”

第八矫用了两年时间让河西粗安,但站在姑臧城头,他依然有深深的隐忧。

武威是河西的核心,而姑臧也是四郡最大的城市,但第八矫知道,它并不安全。

这位凉州刺史几乎每天都要问从祁连山口来的人:

“金城郡形势如何了?”

金城是武威的南邻,隗氏覆灭时,为了反攻陇右,竟将金城送给了先零羌,后来被吴汉收复了部分,但仅能维持对郡城的控制,其余各县都被羌人占据。

第八矫当年曾被流放于此,对那片土地十分熟悉,知道河湟谷地中,究竟能酝酿出多大的混乱,而一旦金城大乱,势必越过祁连山谷和草原,波及到武威。

如果说金城还只是“肘腋之患”,那当第八矫转身向北时,仿佛看到一把悬在天边的利刃!

来自祁连雪山的黑水(石羊河)滋养了姑臧绿洲,它继续往低洼的北方流,横穿沙漠,最后汇聚成了休屠泽,就在两百里外,当地水草丰饶,汉朝的长城延伸过去,使得休屠和居延,成了深深刺入匈奴体内的两把剑。

可现在,这剑,已被匈奴夺去!

匈奴已经占据休屠泽两年了,在过去,汉军利用休屠泽,随时能深入匈奴揍他们,逼得其不敢南下牧马,而现在,攻守异形。

尽管第八矫重新组织了全河西的武装,但守则足矣,攻却不足。朝廷忙于一统中原,也无无法派遣大军来河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重建了删丹县的军马场,希望有朝一日,河西骑士能骑着长大后的凉州大马,收复失地。

至于现在?羌胡两狼就在门外徘徊,只能关好窗,胆战心惊地期盼河西能撑到皇帝扫灭吴蜀那天。

但终究事与愿违了。

武德四年(公元28年)5月底,就在河西麦子即将成熟的月份,一份急报从北方张掖郡传来。

“刺史!”

武威太守、魏国右丞相窦融的弟弟,窦友匆匆来报。

“肩水金关来报,说匈奴万余骑出居延泽,沿着弱水入寇!”

一般来说,匈奴入侵的时间会选在秋高马肥之际,而春夏尽量不动兵,否则就会影响牲畜的生育,今年却一反常态,究竟是塞外闹灾匈奴人只能靠抢,还是另有目的呢?

第八矫问窦友:“胡虏过肩水金关,侵的是张掖还是酒泉?”

“酒泉及张掖都派人告急,匈奴竟一分为二,大掠两郡。”

这真是饿疯了么?第八矫思索后道:“不慌。”他说道:“按照商定之事,各郡保其郡县,皆如符要,再通知删丹县的骑兵,前往张掖,匈奴敢深入,就痛击其小队!”

河西人寡兵少,那支骑兵,是第八矫唯一的机动兵力,养了两年,就是得用到刀刃上!

然而,就在第八矫派遣武威部队救援张掖酒泉后数日,姑臧北方,黑水(石羊河)沿线,一道道黑色烽烟,如鬼魅的手指般伸上天际,打破了炎炎烈夏的宁静!

“刺史,匈奴发数万骑,自休屠泽南下,沿黑水直扑姑臧!”

第八矫暗暗感慨,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刀在别人手中,就是这样啊!想刺哪,就刺哪!

他故作镇定:“可看明白这支匈奴胡寇由谁统领。”

“是右贤王旗!”

听闻此言,第八矫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这意味着匈奴右部倾巢而出,绝不是一般的入侵,这已经不是河西能单独应对的了。

“快去请马将军!”

……

河西与陇右,日后同属甘肃,眼下同属凉州,但两地的交通却颇为艰难,从武威到陇西,直线距离看似不远,却隔着难以翻越的乌鞘岭,还有石岸陡峭,激流乱卷的大河水。

而另一条路,则是走金城郡过祁连草原,虽是坦途,却被羌人截断。

所以第八矫的求救信,还得个把月才能送到马援手中。

此刻的马援,依然是魏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已移驻陇西狄道一年有余,接手了吴汉留下的烂摊子。

要论和羌胡打交道,马援经验可比吴汉老道多了,他来之后恩威并施,恩指的是对尚处观望的东羌、在与羌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氐人,极力拉拢。还请第五伦恢复他们的侯王君长之位,赐给魏国印缓。

威则是对占据金城,还妄图进入陇右的西羌先零等部,实行坚决的打击!打退了几次试探,但马援却又勒住了请战的士卒,不许他们深入河湟谷地,而以整顿陇右军备,在边境搞屯田满足所需。

一年下来,虽然金城尚未完全收复,但陇右兵戈渐稀,逐渐安定下来。

但武德四年六月初的一天,随着一阵突然爆发的闹腾和厮杀,让狄道县又回想起了被羌乱支配的恐惧,一时间众人惊慌不已,纷纷乱跑,或曰:“东羌及氐人联合作乱。”

或言:“先零羌杀来了!”

一时间,狄道县周边的众人都朝城郭赶来,希望能入城避难,不要被羌人掳走。

而狄道县县长闻变,也大惊失色,他骑着马一溜烟小跑,赶到“骠骑大将军府”门口,连滚带爬跑进去,眼看这里还跟没事一样,庖厨端着鱼肉出入,守卫也坐着闲聊,厅堂里甚至传出欢声笑语,狄道县长更慌,一跺脚就往厅堂里闯,嘴里嚷嚷:“马大将军,羌乱!是羌乱,还望将军速速下令,关闭城门,整兵戒备。”

此时的马援在做何时呢?他正在宴请宾客,几位来自关中投奔的乡党侠士,毕竟交友广泛,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武士轻侠,都玩得来。

见那狄道县长如此慌乱,宾客们立刻安静下来,连正在弹奏西域琵琶的胡姬,也停止了拨弄,面面相觑,眼中有疑。

“羌乱?我怎不知?”

唯独马援不动声色,一个眼色,让站在殿堂末尾的亲信出去看看情况,而他自己,则让人招呼狄道县长入座:“东羌及氐人已服,怎敢再来进犯我。”

狄道长胡乱猜测:“或是西羌入寇。”

马援却嗤之以鼻:“狄道西边还有许多障塞烽燧,若西羌能神不知鬼不觉摸到我大本营来,那西边几千士卒,所有将校,都可以砍头了!此必为讹传!”

在河济吃过一次大亏后,马援的防备外松内紧,对自己的布置有足够自信。

“若是不怕,就留下继续同饮,若是胆小害怕,可躲到榻下去。”

几个来投的宾客挺起胸膛:“就算真是羌人来了,吾等也要饮酒欢歌,吃刀斩之,以血佐酒。”

马援微微颔首,撵那狄道长离开后,一对凤目扫视厅堂之内,对那愣住的胡姬轻轻一笑道:“呆着作甚?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位老美男子的目光,让胡姬红着脸低下头,于是丝竹之音继续在厅堂萦绕,只是经过刚才一吓,这曲中已有些乱了。

马援却仿佛没听懂一般,闭目享受,手指轻轻敲打着节拍,又像是在算着时间。

直到外面脚步再度响起,原来是狄道长去而复返,他是和马援派出的亲信一起回来的,只红着脸入内长跪:“大将军,是小人慌乱了,原来是乡中有少年饮酒群殴,并非羌乱。”

果然是虚惊一场!从胡姬到宾客,再到府中官吏,都松了口气,旋即无不向马援投来钦佩的目光。

“不愧是骠骑大将军啊!”

陇右老百姓一样武德充沛,两个坞堡庄园间起了争执,几百上千人打群架乃是寻常事……

然而马援却板起脸来:“羌胡交侵,河西、陇右不绝若线,这些人平日自诩豪侠,却在关键时兄弟阋墙,乱我民心,几酿成祸患,该死!”

“狄道长,速去将带头私斗的少年首领带来!马某人要亲自教教彼辈,‘侠’字,该怎么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