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56章 窥天

新书 第556章 窥天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虽然精挑细选的水晶片纯度远不如后世工业化的玻璃,但比少府工坊制作的浑浊玻璃强点,当第五伦抱着皇太子,让他凑在“千里镜”前看向洛阳城时,先前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尽收眼底。

太子看到一些里闾中,全家老小端正穿戴,依次在堂屋祭祀祖神,祝贺新春。又按照年龄敬奉椒柏酒,喝桃汤水,小孩子们被大人要求吃五辛菜时苦着脸,食胶牙糖时却笑呵呵的,看得让人生馋。他甚至瞧见一个长着大胡子的人,按照不知哪里的奇怪正月习俗,一口气吞了个生鸡蛋。

这一幕,乐得他咯咯笑了起来。

更多的人家,则是纷纷在门外画鸡贴再门口,挂上苇索,将旧桃换做新符,就像短短几年内,他们就换了四个朝廷一般……

太子看得津津有味,第五伦也由着他。

“多看看外头,不是坏事,等再稍大些,大可去民间多走动走动,甚至生活一段时日。“

宫廷外面,那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非宫中人人都视他为小祖宗的温室。

在孩子眼中,这千里镜就是一个美轮美奂的万花筒,但在其他人眼中,却全然不同。

作为守护宫室的卫尉臧怒,发现这千里镜之效能后,再想到皇帝令少府炼制类似水晶的玻璃器,那可比水晶片便宜多了,他担心此物若是流传开来,是否会有人持之窥伺宫廷。

至于辞臣杜笃,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文学幻想,持千里镜一观后,觉得这是古时候蜀中蚕丛王能看百里的“纵目”,又引申到《易经》,大发感慨:“陛下已能观国之光,此利用宾于王也。”

而在桓谭这,震撼归震撼,接着便是更深层次的好奇,他开始对着望远镜上下打量,多半是想琢磨出原理来。

日头升上来,太子也玩累了,第五伦让人将他带到皇后那去,又遣走其余人,与桓谭在城头小坐,也不立刻点明,留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摸索。

岂料桓谭竟大着胆子道:“陛下,此物可能拆卸?”

一旁侍候的少府匠吏眼睛顿时瞪大,这可是他们奉诏令钻研了数月,废了小半库存水晶,才打造出的金贵玩意,正想加以阻止,让桓谭停止这个大胆的想法。

然而第五伦却笑道:“第一批共制作五枚,岑彭、耿伯昭、马文渊处各送一枚,还剩下两枚,一枚在少府,一枚在皇室,便是汝手中之镜。既然是予私物了,君山要拆便拆罢,但可要轻些,莫将这价值连城水晶片摔了。”

说干就干,桓谭在少府匠吏不情不愿的协助下,将本就可以拆成几部的千里镜一分为四,发现里面只是两根简单的青铜筒,巧妙地制作成了可以前后伸缩的结构,前后端各有一水晶片,但不同在于,对着眼睛的那端是一片平凹透镜,对准物体的则是平凸透镜。

就是这看似结构简单的器物,让百步外的事物,仿佛就在眼前?

桓谭稍加思索后,将两枚镜片重叠在一起,对准不远处站岗的卫士,当双手距离保持在某个间距时,他露出了笑。

桓谭是一位博学且聪慧的学者,而且兴趣偏向于“杂书”,也就是除却六经外的诸子百家,他很快就想起自己在天禄阁某个堆积满灰尘的角落,让老扬雄找出来给他看的书。

“陛下,此物原理,莫非是墨子经上、下说中说的……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

第五伦见桓谭个把时辰就想到了这一步,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人,拊掌而赞:“然也,正与墨子所谓光鉴八条有关。”

第五伦也是当年从扬雄处得知,墨子是钻研过光的,如获至宝地去看过典籍后,发现墨子不但发现了小孔成像定律,还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总结了一些规律。要知道,战国别说玻璃,连水晶也是诸侯王才拥有些,墨子多半是对着铜鉴硬生生琢磨出这些原理,确实可怖。

简略地与桓谭描述了这其中原理,甚至还当场演算了一下望远镜原理的小公式后,为了对先贤表示崇敬,第五伦也不吝将望远镜的“灵感”归结于受到墨经启发。

言罢,第五伦还不忘给桓谭挖坑:“百家之沦亡,倒也不全是暴秦之过,而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推了诸子之学最后一手,彼辈犹如百川归于一统,已是大势所趋,时至今日,早已没了诸子后学,只剩下像君山这般喜好‘杂学’的儒士了。”

“不过予以为,诸子九流十家与儒学,皆是往圣之绝学,过去两百载间,诸儒重新发挥六经,钻研每一经的学派多达数十,做的注疏章句多达数百万言,皓首穷经而不能学成。”

“反倒是子学,鲜少有人问津,竟属于高阁,实在是可惜。”

第五伦轻抚着千里镜道:“既然光靠着墨子中区区八条,便制出此等军国利器,若士大夫们能尽研墨学,再令巧匠学之用之,这世上,不知能多出多少种利国利民的精巧之物,国之重器!”

言罢,他殷切地看着桓谭:“天下之人多为俗儒,唯独君山博闻,而不拘泥于六经窠臼,整理子学,尤其是《墨子》之事,舍君其谁?”

这话让桓谭也颇为心动,他本来就对诸子学有浓厚兴趣,作为一个连鬼神、魂灵都不信的异类,第五伦的这一番说辞,确实很对老桓谭胃口,遂大刺刺地应承下来,殊不知,已经上了第五伦敞开的车门。

民间关于墨子、公输班的传说本就多,许多人都相信,他们曾经制作了无数黑科技,传得神乎其神。在洛阳这工商发达的地方,某工匠制作的普通物件,只要打上墨子、公输遗物的旗号,都能骗一大堆人趋之若鹜。

第五伦也顺水推舟,决定来一波借壳上市,借诸子学以扬后世真知识,若能成功,这也算另类的“文艺复兴”呢!

虽然第五伦有一个庞大的“开士民之智”的计划,但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今日话题点到为止,没有一步到位。

但他,还是小觑了桓谭。

是夜,结束了宫中的小小宴飨后,桓谭酒足饭饱,从皇宫回家的路上,他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闭目休憩时,却总想起自己白日时使用“千里镜”时的所见,却猛地睁开眼来!

“停车!”

除夕宵禁放开,御者正行驶在最为热闹的街道上,洛阳士女正簇拥在外面,或观看傩面,或欣赏百戏。

但桓谭耳边,一切喧嚣仿佛都安静了下来,他只是呆呆地抬着头,看着洛阳上头并不狭窄的夜空。似乎觉得还远,他竟不顾自己的宽衣大袖,在路边踩上了卖熟肉的油腻案几,又攀着一个临时搭了贩饴糖的棚屋,就这样跑到了二层楼的屋顶上。

“桓大夫!”

御者的瞠目结舌,小商贩气急败坏的骂骂咧咧,左近士庶的指点围观,甚至是远处警曹巡捕闻讯而来……桓谭都不在乎!

脚下布履踩着瓦片有些打滑,正旦的风很冷,拂动他的胡须,当然,也可能是桓谭自己就在颤抖。

他的双目,只盯着在漫天星辰!

“陛下今日白天说,有了千里镜,若陡遇兵革之变,无论白日,即深夜借彼火光用之,则远见敌处营帐人马器械辎重,便知其备不备。而我得预为防。宜战宜守,功莫大焉。”

“不,皇帝的想法,实在是太小了!”

桓谭忽然若疯癫般哈哈大笑,展开双臂,仿佛想要展翅而飞,又好似欲将那满天星斗拥入怀中!

“用千里镜来窥天,起到的功效,岂不是更大!”

桓谭的兴趣点实在是太广,在天文方面成就也不小,他乃是自汉以来,“浑天说”一派的正统继承者,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

想当年,第五伦的老师老扬雄笃信的是传统的“盖天说”,然而而在一个冬天的白日里,扬雄与桓谭在宫里等待皇帝接见时,共坐白虎殿廊下,桓谭用无可辩驳的精彩论述,将博学的扬雄都说服了。

从此扬雄摒弃盖天说,加入了浑天说行列,还和桓谭一起,反过来提出八个问题来责难盖天说,即所谓“难盖天八事”,将保守的天官们打得落花流水。

眼下,浑天大盛,盖天式微,然而桓谭尤不满足,他虽然相信浑天才是真理,但依然不够完美,许多古人留下的问题,他们依然无法解答。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桓谭念着屈原的《天问》,一时间在屋顶上热泪盈眶。

“屈子,很快,就能有答案了!”

“既然千里镜能将物放大十倍二十倍之巨,那用来观日月星辰,过去凡人肉眼不能及处,岂不是能看得一清二楚!?”

一念及此,他也顾不上回家了,竟当着围观群众数百人的面,从屋顶上一路滑着,径直跳下,摔了个大马趴,然后又挣扎着起身,不顾擦伤,站在车舆上,急声勒令御者:“快,回宫去!”

桓谭是个急性子,他啊,一刻都不愿意等,现在就要去向第五伦讨要那枚皇室留下的千里镜,今夜就要在宫中观星台上,探索星辰奥秘!

随着桓谭的车马匆匆折返,在附近围观的人已多达上千,有人认出了桓君山,他对着星辰狂笑,手舞足蹈的事迹,在洛阳一传十十传百,这个除夕夜,注定将留下一个传奇的故事,铭刻在天文学的历史上:

世俗短视的皇帝第五伦,重金打造望远镜,竟只作为军事用途,蜗角之争。而睿智的大学问家桓谭,却将它对准了天上的月与星,进而让人类,离这个世界的真相更近了一步……

完美的科学故事,不是么?

然而此时此刻,洛阳南宫的观星台上,第五伦也在举起千里镜,对准那一颗颗星辰,他看得津津有味,在萧瑟寒风中,也显得形单影只。

直到他听到宫人传讯,说桓谭回来了!

“回来求借千里镜?”

第五伦猛回头,先是一愣,等绣衣卫的人抢先一步来禀报发生在洛阳集市的热闹后,皇帝立刻反应过来,顿时大笑,和桓谭在屋顶上手舞足蹈一般高兴。

第五伦很欣慰啊,就像是看到他的小太子,终于从爬到站,自己慢慢扶着墙,蹒跚走动起来。

在第五伦看来,开古代士人见识,也和育儿差不多,你可以连作业都替孩子做,但也可以在侧慢慢耐心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开宫门,让桓大夫进来。”

第五伦笑道:“让他看!”

……

武德三年一月初,且将视线投归南方,身在宛城的岑彭,也收到了皇帝的“礼物”。

他的对手冯异摊上了一位会打仗的名将皇帝,刘秀身在扬州,却操控布置了全局,甚至连各路如何进军,重点何处,到了某地该如何打都考虑到了。

然而第五伦对岑彭,却颇为粗放,基本没有指手画脚——第五伦对前线的干涉,是典型的看碟下菜,遇上吴汉这类猛将,微操就得多些,而对岑彭,第五伦却格外放心。

在千里镜送到前,第五伦相当于将整个豫州都给了岑彭,几个郡的民力、资源,都可以让岑彭加以利用,自行调配民夫,更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三河向南运输,满足岑彭数万大军的需求。

最多也只点出襄阳是重中之重,而后便点到为止,交给岑将军自由发挥。

岑彭能感受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眼下得到千里镜后,试用一番,亦是爱不释手:“两军对垒之际,以此窥远神镜量其多寡,知虚实,便可料敌于先了!”

战场信息是极其重要的,过去岑彭交战,也得登高眺远,先审地势,察敌情伪,专务乘乱。不过仅凭肉眼眺望,既看不远,也未必都看得清。尤其是在战斗中,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今多了千里镜,岑彭大可说一句……

“敌,在我眼中矣!”

然而好坏消息总是参半,就在岑彭秣马厉兵,随时做好进取襄阳的准备时,一个噩耗却也传至案头……

“有绿林山中盗匪,协同舂陵刘氏残留族人,煽动数县士民,扰乱于南阳南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