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

新书 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武德三年(公元27年)的正旦,第五伦是在洛阳过的。

二年的正旦,第五伦正匆匆从陇右出来,赶赴河济,亲自微操对赤眉最后一战。

元年正旦,则是去往河北,组织对冀州的攻略。

直到今岁,总算能待在家里,舒舒服服过个年了,考虑到这点,刚刚升任右相的窦融卯足了劲,想要好好表现。

据说,早在腊八的时候,窦融就带着一个写满好几卷纸的计划,向第五伦提议道:“洛阳士民喜悦于成为中京,皆愿贺庆,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丽不足以重威严,不如令群臣吏民于南宫行大朝觐。”

在窦融的计划里,南宫的大朝会将聚集数千人,群臣山呼万岁,再大摆筵席,款待众人,同时让洛阳人入宫进行鱼龙百戏表演。

“再令东夷入演《矛舞》,西南夷演《羽舞》,氐羌演《戟舞》,北夷演《干舞》,以示我朝威服四方!”

但第五伦却拒绝了:“天下兵戈未消,东西南北皆未定,将军士卒尚在外御敌,百姓刚从大乱中侥幸生还,予又何忍耗千金之费,只为了正旦热闹呢?下诏,正旦期间,除却日常朝谒,宫中勿兴大仪,士吏百姓自家欢愉无禁。”

这就是第五伦搞简朴和王莽最大的不同之处了,王莽恨不得天下人都和他一样是“圣人”,短期内移风易俗,让儒家期盼的男女异路、道不拾遗重现,第五伦则只严于律己,对老百姓怎么过活基本不贸然插手。

窦融又岂能不明白这点?但作为右相他必须表态,这件事宣扬出去,正好能凸显皇帝陛下爱民之心,而右相肯定要挨几声骂,这骂声越多,窦融就越安全。

节庆前一日的除夕,赶在群臣还没入宫拜谒的时候,第五伦却带着儿子第五明——严格来叫,应该是“伍明”太子,上了洛阳南宫的城墙。

太子快五岁了,身在宫闱的他,避免了外面的同龄孩子遭遇的饥荒、恶疾、热暑寒冬的摧残,长得很健康,唇红齿白,那对单眼皮的眼睛,和第五伦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第五伦对儿子的教育,在他稍稍知事的现在,就已经开始了。

太深奥的教育之道第五伦也说不上来,也没有对孩子未来继承甚至超越自己抱太大希望,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佛系些或许还有惊喜。作为父亲,第五伦只能确保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陪伴。

前几年他奔走各地,待在长安的日子也整日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疏和从不间断的来客,对妻儿照顾得少,如今北方大抵扫平,又在每个位置都安排了适合的文武大员,第五伦也能稍稍省点心了。

故而来洛阳,第五伦便带上了皇后和太子,四五岁的孩子,原动力就是玩儿,第五伦每天都会抽点时间与他待一会,饭后甚至还会牵着娃,在南宫城墙上散会步,抓抓冬日的残雪。

太子也挺喜欢在城墙上玩乐,当第五伦抱起他时,视线能看得更远,但今日的除夕之行,洛阳城中里闾和长安一般整齐,如同一个个小世界。但与南宫间,却没有长安的森严防备,甚至宫墙脚跟就是人家,间或冒着炊烟,忽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孩子非但不怕,反而兴奋了起来。

“是洛阳人在燃爆竹。”

此爆竹是真·竹,乃是洛阳之俗,先在堂阶前烧响竹筒,用来辟除山臊恶鬼。声响大不如后世,但当整个城市中此起彼伏时,依然惊得飞鸟悉数远遁。

跟随第五伦登城的人中,有对洛阳成见很深的词臣杜笃,他多半是喜好安静的,在这爆竹声中皱眉,遂向第五伦请命道:“陛下,臣听说,爆竹起源于帝王的庭燎,诸侯大夫和普通吏民,不该滥用。”

一起上来的光禄大夫桓谭立刻反驳:“我怎么听说,燃爆竹,只是民间欲以此驱散山臊之怪?”

他看向皇帝手边的小太子,竟蹲下来,笑着说起故事:“此事,我是从东方朔所著《神异经》上看到的。”

“说是洛阳邙山上有一种怪物,高一尺多,一只脚,生性不惧怕人。若触犯了它,就叫人发冷发热,生起病来。这种怪人叫做山臊,又名小独脚、犹巢。但若用竹筒子放在火中烧着,发出毕朴声响,山臊便会畏惧而遁。”

杜笃自诩博闻强记,却根本没见过这本书,又不好质疑桓谭胡编乱造,只反驳道:“桓大夫不是不信鬼么?”

桓谭一翻白眼:“山臊非鬼,乃怪物也。”

杜笃只能又找了个理由:“纵如此,然洛阳屋舍老旧,多是战国前汉所建,如今天干物燥,燃放爆竹,或会引发火灾,倒不如勒令禁止!”

听这话后,第五伦遂制止了二人争执,先道:“不论爆竹起源为何,百姓喜闻乐见,便是最大的礼。于各地习俗,只要不伤天害理,官府不可贸然禁绝,至于火患……”

第五伦道:“不是新建了洛阳警曹么?且看看,彼辈否能做好消防之事情。”

这是第五伦在洛阳推行的新制度,他发现,除了长安有执金吾、京兆尹等机构,养着大量兵卒分管首都治安外,在其余大城市,治安便有所欠缺。

像洛阳这些大城中人口动辄十万二十万,贼曹、里胥能管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且**不堪。说来好笑,吃官粮的不做事,反倒是黑道的游侠们承担了部分“治安”职能,像纠纷、火患之类,各方大小侠客们在替民分忧——顺便收一波保护费的那种,颇有几分后世南美某国黑帮成员替政府抗疫的魔幻之感。

既然决定搞五京制,各城的治安机构就得跟上时代,贼曹和里吏已经朽坏到与黑道共舞同污,积重难返,就算全部开除重募,在这个系统里也难有新生。

第五伦遂决定,以洛阳为试点,新建立一个名为“警曹”的机构,将本属于贼曹和里吏的部分职能拿走。

“凡朝廷出一政,布一令,可以奉命行于各里;百姓犯一法,触一禁,可以蹑踪而得。地方有阙失,风俗有败坏,警吏皆可指摘其弊,匡救而整理之,所以辅地方有司之不及。大抵巡逻城市者曰巡捕,其职总以保护百姓为要领,保护百姓有四:一灭火;二卫生;三检非违;四罪犯。”

在木构城市的时代,火灾往往是毁掉一地繁荣的最大威胁,不能不引以为戒。第五伦亲自手把手指点中尉第七彪等人,制定了警曹章程,除总曹外,在洛阳东西南北四街要冲地方各设一牙门,又调部分河南、洛阳籍的退伍兵卒充当警吏,抓贼的效率确实比本地贼曹高许多,慢慢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旬月,洛阳地方渐臻静谧,宵小不至横行。

想来组织里闾灭火之事,应该也能做得来。

见皇帝态度如此,杜笃遂不敢再言,而第五伦也不欲被扰了兴致,今日上南宫城墙来,还为了试验一物。

少府的官吏将奉皇命打造琢磨了将近半年的东西奉上,是一个长筒形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晶莹剔透的水晶镜片,这可是宝贝,匠吏小心地用干净的绸布擦了又擦,力求没有半点污迹——第五伦虽已令少府炼制透明玻璃器,但毕竟是刚启程的的科技,工匠们绞尽脑汁,试验了许多工序,依然没法做到完全透明。

第五伦对玻璃是格外渴望的,因为他近两年发现了一件尴尬的事,自己居然有点……

近视!

“多半是在烛光下批阅奏疏太多了。”第五伦也暗悔,但这年头的最亮的明烛,也不如后世随便一盏电灯,他政务繁忙,甚至不能用996来概括,老百姓天一黑就钻被窝里造娃,皇帝却还得完成工作,否则日夜积压,就可能坏了大事。

所以第五伦只求快点制作出透明玻璃,进一步造出眼镜来,以挽救自己越来越捉急的视力。

然而透明玻璃不知何日才能成熟,虽然宫廷里也有不少进贡的透明水晶,打磨光滑没问题,但让工匠学会配度数也是个大难题,于是只能暂且耐心等待,赶在这之前,另一种东西就率先诞生。

“君实。”

第五伦点了朝中最“唯物”的那个家伙,让桓谭上来,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他:“且为予试试此物。”

桓谭看着手里的小玩意,黄铜铸就的外壳,触手冰凉,而两端分别放了一枚透明的薄水晶片,且是打磨凹凸的。

他没看出门道来,举起来想用大的一头对准眼睛,却被第五伦笑着纠正。

等终于将眼睛凑到小的那一端后,对着城墙另一侧刚一看,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面巨大的五色旗帜,唬得桓谭连忙放了下来。

而眼睛离开千里镜后,那仿若幻象的一幕顿时消失,先前对准的旗帜依然颇为远小,眼前还是含笑的第五伦,以及他手边抬头满是好奇的太子。

“陛下,这是……”桓谭感觉到手中之物的份量了,颇为惊异。

第五伦却道:“古人有‘目穷千里’之说,此物虽不能望于千里之外,但数百步,甚至上千步外的情形,却能稍稍看清,故予命名为‘千里镜’,这便是要送去给岑彭的军国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