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49章 大树将军

新书 第549章 大树将军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同样是十月份,并州塞上已是北风卷地,时不时撒点雪花,并州刺史郭伋年岁虽大,仍裹着厚皮裘,在路上奔波。

郭伋也是关中五陵人士,资历很老,本就新莽并州牧,颇有贤名,新朝灭亡后独守太原,与新军残余、北汉等各方势力虚与委蛇,保全了这个大郡,在魏军东征时选择投诚。第五伦念其熟悉并州事务,留任为太守,后升为刺史,倒也尽心协助耿弇,在反击胡汉南侵的战争里出力甚多。

眼下郭伋从太原赶到上郡,只欲与合作两年之久的耿弇见最后一面。

最近朝中出现了很大的人事变动,仿佛接力一般,十月底,骠骑大将军马援入凉州接管军务,吴汉交接完毕后便将北上,十一月来与耿弇交接。而耿弇则要东行,到洛阳谒见第五伦,明年开春,小耿将军就要执掌幽冀合并的一整个军了,据说那一军,人众多达十万,是并州兵力的一倍。

郭伋到上郡时,耿弇正在为离开做最后的准备,对忽然被调走似乎没什么意见,或者说,从他板着的脸上看不出来喜怒。

见到郭伋后,耿弇只道:“新来的将军吴子颜行事粗鄙,郭公往后少不得要与他打交道,恐怕要为难了。”

郭伋对此倒不是很担忧:“老夫虽不才,但亦曾做过渔阳都尉,又担任上谷大尹,对幽州人士也算熟络,吴汉虽有些恶名,但都是为陛下尽忠,为天下尽职。”

言罢,郭伋又看着郡城外匆忙调动的并州兵骑,小心地问道:“耿将军打算带多少人走?”

和吴汉一样,耿弇在并州整整三年,练出了一批能与匈奴野战的控弦之士,但这批人却不全是朝廷军队,更有部分仰慕耿弇名望来投奔的豪杰志士,他们一般会被收作门客私从,打仗时同在序列之中,但钱粮却由将军本人出。

而遇上将军调任他处,这批私从兵,也会一路追随,作为亲卫,也可安插进接管的新部队,方便指挥协调。

换言之,他们效忠的是将军个人,不是皇帝。

这是战国以来的惯例了,没办法用一道行政命令取消,但朝廷军法也在努力将门客私从纳入管理,视同士吏,吃皇粮,拿犒赏,调任离职时带走的人数也做了限制:方面将军亦只能带八百人——当然,只要将军愿意,有的是办法增加此数量,比如让私从成批退伍,以个人身份追随旧主。

但耿弇却准备遵守规矩:“我只带走四百。”

“陛下让我来北方练并州兵骑,本就是为了反击匈奴,夺回朔方、五原等地,军中美稷少年等日夜训练,就盼着复仇的那天。若我要彼辈在追随将军、收复故土中二选一,岂不是太为难众人?”

耿弇道:“吴子颜是有些恶名,但亦是一员猛将,当初再陇右,若非他与我合力,隗嚣不会那么快败走。挑他来对付胡汉,陛下有用人知明,所以得力人手,还是要留下一批,让吴汉能早日扫灭卢芳,还并州安宁。”

听上去大义凛然,但郭刺史却从耿弇的话语和神情里,听出了一丝不甘来,是啊,辛苦训练三年的好兵,眼看反攻河套的时机渐渐成熟,却要将他们拱手交给同僚去建功,谁会甘心?

但耿弇还是忍了下来,第五伦也来信哄了哄这少年有为的小将军,告诉他,统一、御虏,这两场仗是要同时打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东方,有一桩灭国夺州的大功劳等着耿弇去建立!

“予欲灭齐,岂能少了‘乐毅’领军?”

这让耿弇略为受用,放眼国中,既然马援、吴汉都在西边,那东方的主帅,岂不是……

他又安慰自己,吴汉来并州,顶多能解决卢芳,至于其背后真正的强虏匈奴,只怕要等一统后才能对付,届时,自己打完内战,再来收拾外敌!

这下郭伋放心了,只赞叹耿弇父子都懂得大局,然而他不知道,在公义之外,耿弇也有小小的私心……

等送走郭老后,耿弇只喃喃暗道:“我此番东行,要去带幽冀兵,其中主力便是渔阳突骑。”

“眼下我在并州多给吴汉留点精锐,让众人勿要难为他,吴汉当能知恩。等到了幽冀,就轮到吴汉旧部盖延等人,也得卖我一份脸面,乖乖听从调遣,勿要让我难做了!”

……

第五伦进行人事置换的本意,除了让最合适的人去最合适位置外,也想给将军们换换防区,以免兵为将有,与地方绑定太牢生出弊端来。

若是叫他知晓耿弇、吴汉这两个政治觉悟不高的家伙将此事理解为“交换旧部做人情”的事来,恐怕会气得骂出来。

好在,这世上的各方势力中,被山头、派系弄得伤神的不止第五伦和公孙述,刚称帝不久的汉帝刘秀,也深受其害……

这不,建武元年(公元26年)十月份,从淮北回到淮南的刘秀,收到了一封来自西边的奏报后,便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大司徒”邓禹吐诉起来。

“冯异处处都好,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唯一坏处,便是太过自谦了。”

原来,去年刘秀自将主力与赤眉战彭城,而冯异、邓禹二人则带偏师收取西部的豫章、江夏等郡,并伺机进取荆南数郡,打退了围攻长沙的楚黎王部下,“救”了刘玄送归。

但那场战争尚未结束,邓禹押刘玄回来后,冯异继续带着诸将与楚军争夺长沙郡、江夏郡。眼下总算将楚军打回江北去,但汉军损失也不小,冯异这才上奏,汇报相关情况,而不敢自夸。可能正因为冯异谦让低调的作风,让其他诸将生了分功的心。

和冯异一起的人,有前绿林诸侯王常,还有被刘秀派去支援的将军马武,此外还有几个南阳故旧,他们可一点不客气,只要是有上书之权的,都拼命自伐其功。

邓禹听罢后,只笑道:“若不如此,冯异岂能成为陛下的‘大树将军’呢?”

这是攻略淮南时的一桩趣事,冯异为人不争不抢,其他诸将打完仗后,喜欢并坐论功,而冯异常常一个人远远坐在老树下,等别人抢完了才过来,于是刘秀心疼又亲切地称他为“大树将军”。

邓禹给刘秀分析起缘由来,这次给冯异派去的几个将军,或如王常,作为昔日的绿林大将、诸侯,资历颇老,而马武虽是山贼出身,但又是刘秀宫中那位“马皇后”的兄长,难免倨傲。

而且东汉内部也有严重的山头问题,非要论的话,最早追随刘秀的,是所谓的“昆阳十三骑”,冯异便属其中之一。

邓禹等辈,则是在刘秀遭到更始帝排挤,事业最低谷时加入,乃是雪中送炭,他们组成了“吴王元从”,主要以颍川人士居多。

来歙、王常、马武这一批人,虽然和刘秀兄弟早有交情,但最终是在绿林崩溃后才投奔,半路出家。他们往往自带私从,遂构成了第二个群体。

当然,还有一批江东淮南的地头蛇,诸如会稽吴地,便有“顾、陆、朱、庄”四大家族,皆是前汉二千石后代。当然,他们地处偏僻,和中原望族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在刘秀这皇室及南阳著姓面前甚至有自惭形秽之感,对汉帝还算屈服,势力也止步于江东,但作为赋税田租主要来源,刘秀也只能与他们笑脸。

刘秀称帝后,军中的将军也好,朝中的三公九卿也罢,主要这三股势力来分,彼此相互不服,简直不要太寻常。

为此,邓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陛下既然欲让冯异坐镇西疆,还是得再拔高其地位,方能驾驭众人,只是在征西将军外加一‘荆州牧’,恐怕还不够。”

刘秀欣然采纳,乃下玺书,点名以示警告:“制诏诸将军,征西功若丘山,犹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敛,朕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另拜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总荆州军政!”

刘秀却和第五伦想到一处去了,他们都没有恢复汉时的大将军制,反而鼓捣出“XX大将军”这种新品种,既提高了冯异的话语权,往后又能给其他人同样的加称,避免独大。

与第五伦表面上摒弃汉制不同,自诩为刘汉正统继承者的刘秀,自然是尽复汉时衣冠制度,以前汉末年的体制为蓝本,但迫于形势,他的三公仍得分驻三地,军政得一起管。

比如邓禹作为大司徒,镇守淮南。

来歙为大司马,驻扎淮北,承担对魏第一线防御。

在刘秀最落魄时接应了他,献出第一块根据地的临淮太守侯霸,因为擅长政务,也被刘秀拜为“大司空”,负责江东这块大后方。

如今将征西大将军冯异放在西境的荆州,刘秀的四境都有良臣,稍能安心。

刘秀总算能结束左支右绌,什么都要管的生活,启程去定都后还没好好待过的都城,见一位抵达那儿的“不速之客”了。

临行前,刘秀问邓禹:“仲华以为,那蜀客方望此来东南,所为何事?”

邓禹道:“方望,策士也,曾经替隗嚣出使南阳,约合更始击第五伦,这才有雍武王入关中之事……”

所谓的雍武王,便是刘秀的好哥哥刘伯升,当初他战死渭水,更始皇帝不安好心,故意谥为冯翊壮缪王,以意义有歧的恶谥,恶心刘氏兄弟和他们的朋友。

现在刘秀做了皇帝,追封爱兄为雍武王,为其正名之余,也暗示刘伯升的旧部,他迟早会打回兄长葬身的“雍州”去,清算昔日恩怨的!

邓禹一猜就中:“方望如今东来,无非是邀约陛下,与成家公孙述结盟,两弱敌一强,联刘抗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