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520章 煞币

新书 第520章 煞币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酒,乃公要酒!”

关押樊崇的牢房变得臭烘烘的,横行天下的樊大公成了笼子里的老虎,理想破灭后,变得极其颓唐。

第五伦招待他的饭食还不错,每顿一汤两菜,饭管够,时不时还能吃上肉,但樊崇最渴望的是酒。

只有酒,能让樊崇回到过去,回到妻儿尚在的穷苦岁月,回到万千赤眉兄弟姊妹簇拥在身边的时候。

第五伦偶尔也会派一二投降的赤眉从事来见樊崇,告诉他外面的情况。第五伦是个刽子手,樊崇的嫡系基本全灭,但核心之外的赤眉军大多活了下来,投降后被打散,安排到各地屯田干活,虽如奴隶,可好歹有命在。

樊崇的回应,却只是将吃饭的陶碗重重砸过去。

“真正的赤眉,都死光了。”

“若一开始为奴为婢便能满足,吾等为何还要起兵?”

乐土的梦彻底醒了,他悲哀,他愤怒,但骄傲又让樊崇不会选择自尽,直到牢房大门再度次吱呀一声打开,不等樊崇出言大骂,却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慢走了过来。

樊崇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死死盯着老叟,看老王莽走到牢笼前的席子上,跪坐在案几后,开始缓慢地整理下裳。

王莽没了面对窦融时的唇枪舌剑,以及见第五伦前的殉道之心,面对樊崇,他只剩下心虚,甚至不敢抬起头看樊巨人的双目。

若是赤眉胜利,王莽是能够坦然自陈身份的,可现在,两个失败者,该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呢?

两人久久没有说话,打破寂静的,却是负责持纸笔在旁记录的朱弟,他轻咳一声道:“樊崇,陛下说了,你如今乃是证人之一,汝与王……王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给其定罪的呈堂证供。”

樊崇没理会朱弟,过了很久才道:“田翁,你真是王莽?”

仿佛重新认识一般,王莽终于抬起头,朝笼中的樊崇作揖:“新室天子王巨君,在此与赤眉大公,樊巨人相见了。”

真是让人凌乱,王莽,是樊崇曾经最渴望手刃的仇人,因为他的倒行逆施,毁了赤眉的生活,逼得他们揭竿而起,无数人死在新军镇压下。

但眼前这人,偏偏又是他信任倚重的祭酒、军师,樊崇很清楚,若非“田翁”的出现,赤眉军早在抵达南阳时,就因为找不到方向而崩溃了!

王莽画出了一张名为“乐土”的饼,樊崇竟还相信了,所以说,他这么多年来反的,究竟是什么?

樊崇有无数疑问,王莽是不是在利用他?他的目的是什么?乐土是骗人的话么?为何要选择赤眉?

可这时候,忽然变得不重要了。

赤眉军都败亡了,说那些,还有什么用?

樊崇只剩下一个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那件直接促使樊崇最终落草造反的事。

“王莽。”

“汝当年,为何要将钱币换来换去,莫非真不知,每一次更换,便要了无数小民的命,汝难不成,是在故意要将吾等逼死逼?”

说到这里,憋了一肚子话的王莽,才像是受了激,叹息一声后,说出了一句樊崇听后,顿时血压飙升,恨不得冲出牢笼当场揍死这老头的话来!

“樊大公,予……我改革币制,恰恰是为了救像汝一样的,穷苦百姓啊!”

……

如果非要王莽说出改革币制的初衷,那肯定是一心为公的。

他沉吟了一会后,开始掏心掏肺地与樊崇诉说起来:“当是时也,汉家五铢钱通行于世,历朝历代,铸了不知多少钱。”

“府库之中,常年有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朝廷每年赋税又能收上来四十余万万。那全天下的钱,至少也有四百万万罢?”

樊崇瞪大了眼睛,这些数字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随着汉家日益衰败,等到王莽第一次执政时,他愕然发现,尽管水衡都尉三官在日夜不休地铸币,但赋税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府库藏钱也日益减少。

“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全天下的钱币,就算经常磨损毁坏,但总量肯定是在增加,既然不在朝廷处,那它们去了何处?”

王莽咬牙道:“后来,我被逐出朝廷,在南阳时,才算明白,豪强、富商,控制了天下大多数五铢钱。”

“彼辈用这些钱,来兼并土地、买卖奴隶,穷奢极欲。”

兼并又让小农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减少了赋税,如此恶性循环,朝廷的钱就越来越少了,财政吃紧,连吏员俸禄都不够发,更别说做事了。

王莽在新都时,读了贾山和晁错的书,顿时有了醒悟!

贾山说,货币必须属于王权,不可与民共享;晁错则认为,货币之价,在于皇帝使用它,稳定天下,而豪强占有货币,以此盘剥百姓,则是让钱币助纣为虐!

王莽觉得自己已经看清了天下衰败的原因,问题出在土地和奴婢上,而钱币,则是促成兼并和买卖的媒介!

于是王莽在重新上台时,就下定了决心。

纵然如今是失去一切的老叟,但王莽说起那一刻时,依然热血沸腾,伸手往前一抓:“我要将钱币,从豪强富商手中夺回,重新掌握在朝廷手中!”

把天下的货币收回来,富人自然就没有货币来兼并土地、收买奴婢、放高利贷了,多简单的逻辑啊!王莽真是个大聪明。

但朝廷不是强盗,是有法度的,不能明抢……

那就暗抢嘛!

王莽操持起汉武帝时割豪强、列侯韭菜那一套,做了安汉公后,就铸行虚币大钱,颁布了三种刀币,与五铢旧钱并行流通。一枚错刀法定兑换五千枚五铢钱,铸造成本低廉,却能从富人手里将钱源源不断夺回来!宰得他们嗷嗷直叫!

同时,他还颇为机智地收缴黄金,把天下大多数金子都攒在自己手里,将币价和金价挂钩,俨然玩起了金本位,在王莽看来,他就有了随意给钱币定价的倚仗!

如此熔销更铸兑换下去,一而千,千而百万,通过熔铸兑换,很快就把民间散钱洗劫一空。朝廷的财力充裕了,王莽也膨胀了,只觉得自己果然是真圣,略施小计就将困扰汉朝百来年的顽疾解决,不当皇帝,对得起天下人么?

然而他完成代汉后,想要复制成功经验的第二、第三次货币改制,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第二次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铲除刘汉残余,但反应过来的豪强和商贾,开始铸假币来应付,质量比朝廷的还好,让王莽的钱币名存实亡。

韭菜变聪明,不好割了啊!第三次是为了对付伪造币制者,整出了二十八种货币,看你们怎么伪造!然而却因此彻底玩脱,民间不堪其繁,索性以物易物,这下真退步回到三代了。

王莽无奈,遂搞了第四次改制,新的货泉形似五铢,制重五铢,他好不容易改变了天下,这不就又改回去了么?算是矫枉过正,正是那一次,逼得樊崇落草造反。

王莽说着他改币的成与败,樊崇在他听了半天,大多数话他都没听明白,但总的意思,却略懂了,只耸着肩笑起来,笑声越来越大,仿佛王莽是天下最可笑的倡优。

“王莽啊王莽。”

“虽然听不懂这些话,但连我这粗人都明白,豪强之所以能兼并、购奴,不是因为彼辈有钱。”

那是因为什么?

樊崇想起了那段苦难的岁月,骂道:“而是彼辈有土地、屋舍、牲畜、农具、粮食、作坊、奴婢!庄园那般大,粟田、桑林、鱼塘、布坊甚至是铁坊,样样俱全,就算没钱,不与外交易,照样能活得好好的。”

“可吾等呢?”他握住牢笼的栏杆,声音越来越大:“吾等要交赋税口钱算钱,含辛茹苦一整年,砍柴卖粮筹借得一些,你转眼就废了。等消息传到海岱时,再用旧币已是犯法,豪贵则与官吏串通,早就换好新币,甚至自己铸了些,小民也分不清真假,反讹到吾等头上来,吾等不反,就只能等死!”

王莽没有再说话,也是一物降一物,竟被樊崇训得惭愧地低下了头。

他也是直到下台流落民间后,才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才在赤眉军中,才将收缴的目标,放到了豪强富户的田土庄园上啊。

而就在这时候,牢房外门,却响起了一阵掌声,有人拊掌而入,正是偷听许久的第五伦!

“樊巨人说得好啊。”

“王翁本意是好的,但却没想到,改革币制,并非定向打击豪贵,而是让天下无人幸免。富人的五铢钱被大币收敛,平民也一样,而所遭打击更巨!”

“只因,豪强、富人之所以坐拥海量财富,钱币只是浮于表面,其根源,乃是其掌握了……”

第五伦停下了话头,想寻找那词在古代的代称,但挠头想了半天,没有合适的,最终还是说出了那四个字,并让朱弟记下来。

“生产资料!”

……

第五伦政治学的不好,只达到了后世网友的平均水平。

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就相当于控制了社会的财富密码,可以决定如何分配、交换和消费,这是豪强屹立不倒,如旋涡般吸纳天下财货的原因。而他们疯狂兼并土地、购买奴婢,则是为了将生产资料和生产者集中在自己手中,继续做大做强。

更勿论,豪强富户,基本也是各郡县地头蛇,关系盘根错节,都和权力沾边,甚至自个就是乡啬夫、亭长。他们自然有的是办法,转嫁币制改革造成的损失,让小民承担更多。

相反,平民、佃农这些劳动者,穷困潦倒,家徒四壁,实物资产相对较少,每年为了应付缴纳赋税,而用粮食、布匹换取的货币财富,在其总财富中占比相对较大。

于是,王莽这老韭农异想天开的货币改制,与初衷适得其反,让大韭菜茁壮成长为砍不断的大树,小韭菜直接薅蔫了。

第五伦总结二人的话:“王翁每一次改制,百姓都要破家,只能出卖土地,或借贷为生,田地兼并自然愈来愈重,奴婢也是越禁越多。庶民深恨新室,而获利的豪强,亦不会感激于朝廷。如此一来,只要时机成熟,天下人,不管是何身份,当然都要造新朝的反!”

果然是假穿越者,还是太年轻,太天真。

第五伦自顾自地说了一通,算是过足了瘾,又对朱弟道:“要好好记下樊巨人、王翁与予的这些话,我朝迟早要颁布货币,这前朝的教训,不能不吸取啊!”

这一口一个前朝,激得王莽差点又背过气去,而樊崇依然仇视地看着第五伦,三人俨然成了一个微妙的三角关系。

“小儿曹。”王莽缓过气来后,指着第五伦骂道:“汝当真以为,夺得帝位,就能成为真正的天子,有资格居高临下,来评判予过么?”

王莽看了一眼樊崇,认下了自己乱改币制导致祸乱的灾难的“罪行”,对第五伦却依然不假颜色:“予固然有大错,却也轮不到汝来裁断!”

第五伦仰天大笑:“没错,确实不该由予来为王翁定罪。”

他负手走到王莽与关在牢笼里的樊崇之间,指着樊崇道:“樊巨人,是证人之一。”

“至于予,只能算是一位收集证据,并将案情奏谳于主审官的‘县官’。”

第五伦这话一语双关,“县官”,乃是汉时对皇帝的一种称呼,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天子亦曰县官。

而第二层含义,则是因为自秦以来,诉讼审理案件就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告劾、讯、鞫、论、报,缺一不可,相当于后世的起诉、立案、审讯、复审、公布。而这其中,又有奏谳之制,当一级官员有不能决的重大案件,就必须将案情、证据等一并向上司“奏谳”,也就是对狱案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朝廷评议定案,由上一级官儿来主审。

第五伦已经是皇帝了,虽然是自称的,那天子的上级,是谁?

王莽下意识抬起头来,哈哈笑道:“第五伦,汝是欲代天行罚么?呵,汝也配?”

即便时至今日,王莽依然笃定,天生德于予!他才是素王,真天子!谁也别想将他从这信念中拽出来。

第五伦早知道他会如此,只道:“上天不会轻易开口。”

“那些所谓的祥瑞灾异,究竟是不是天意,无人能知。”

“但有一点却能肯定。”

第五伦看着王莽,说出了当年老王最喜欢的一句话。

“天听自我民听!”

“天视自我民视!”

“当年王翁取代汉家,成为天子,不就是以此为凭么?”

“想当年,新都数百士人上书长安,让王翁重回朝堂;后来,汉室收到了长安附近百姓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建言给汝加九锡。最后,又有京兆、洛阳百万之众,自发上街,奋臂支持汝取代汉家,开创新室。”

王莽一次次利用“民意”为自己开路,每一封上书、请愿,百姓们在未央宫前磕下去的每一次头,都是投给王莽的选票!

在第五伦看来,王莽真可谓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实打实的“民选皇帝”啊!

他之所以能成事,靠的是那些虚假的十二祥瑞,以及沽名钓誉、拽着老太后的裙带关系么?不,他乃是被汉朝季世中,渴望救世主的百姓一手推上去的!

既然如此,也只有万民那一双双手,能将他从虚幻的梦里,从那自以为是的“真天子”“救世主”身份里,拽出来,拉回到王莽一手造就的惨烈现实中!

恐惧,这是第五伦第一次在王莽眼中,看到这种情绪,老叟的手在哆嗦,他宁可被第五伦车裂分尸,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的结果。

“王翁,能决断汝罪的主审官。”

“只有人民!”

这位主审官一点不理性,反而充满了群体的情绪化,甚至很大一部分是稀里糊涂的,随大流的,民智未开的,愚蠢的,乌合之众的。

但,谁让这就是“民主”呢?更何况,第五伦需要的当然不是民主本身,而是这民主产生的必然结果,一个王莽必须接受的事实。

第五伦将王莽说得战栗了,却没忘了樊崇,他,也是人民中的一员呐!

他遂笑着对这大寇道:“樊巨人,赤眉军,不是最喜欢投瓦决人生死么?”

第五伦指着在场三人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予也打算效仿。接下来数月,将由赤眉俘虏、魏军,以及魏成郡元城、南阳郡新都、洛阳、长安四地,上百万人,对王翁的罪过,行投瓦判决!”

第五伦道:“此举重在公平,故予愿将其称之为……”

“公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