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27章 离谱

新书 第327章 离谱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刘伯升的葬礼,陛下若是能真心实意哭出来,该多好。”

十月底,南阳宛城,李通李次元,在结束一天的吊唁后,回到家中时如此感慨。

作为最早起兵反莽的元勋人物,宛城李氏虽在前期差点被新朝灭族,但也在绿汉政权收获颇丰:李通为大将军、西平王;李轶为五威中郎将、舞阴王;李家还有一位族弟李松,被任命为丞相。

刘玄这一手不错,这些王号、高官让李家就此倒向更始皇帝,不再支持刘伯升兄弟,但李通念着旧日情分,在发妻丧于新朝屠刀下后,续娶了刘秀的小妹为妻。

他将自家视为更始、刘秀兄弟之间的粘胶,当初更始未杀刘伯升而遣其入关,李通是出了大力斡旋的。

现如今得了结果:伯升战死于渭水,绿汉入关之策功败垂成,但绿林也从分裂边缘收回了脚。

然而在邓晨、阴识带着噩耗回来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李通分明瞥见,头戴皇冕的刘玄,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居然差点笑出来!

按理说,皇帝的心思深沉,对喜怒应该进行训练,严格控制,这种场合绝对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尽管刘玄旋即以袖子掩面“哭泣”,但那份喜气却藏都藏不住,使得群臣面面相觑。

朝野都知道更始对刘伯升的忌惮,临机应变不行也就罢了,可既然在李通等人劝说下,大张旗鼓给刘伯升办葬礼,想团结君臣,那就将样子做足。

但刘玄当日虽一身麻衣丧服,以弟丧之斩衰亲临,可在哭的时候,还是干嚎,演技太差,连李通都觉得尴尬。

这让他不由想起前汉的一桩旧事。

“昌邑王刘贺被霍光邀请入朝为孝昭主持葬礼,相当于是让他去做皇帝,但这刘贺快到国都,按照礼制应该痛哭时,居然自称咽喉疼,不能哭,到了灵堂也只是干嚎而已,这遂成了霍光废除他的一大罪证。”

自家这位更始皇帝倒是与刘贺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若只是这也就罢了,更离谱的还在后头,刘玄居然在给刘伯升上谥号时动了小心眼,一面坚持要给他汉时霍去病、霍光等人才拥有的罕见双谥号以示尊崇,却又在定谥时咨询儒生后,亲手挑了“冯翊壮缪王”……

按照谥法,壮字的含义里,不管是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行征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都很符合刘伯升的一生,确实不错。

可后面的缪字就意味深长了!前汉得了这谥号的几位王,比如广川缪王、平干缪王、长沙缪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亦或是狂放胡为,要么是喜欢用刀杀害奴肢解的变态。

“这可是恶谥啊,陛下是指刘伯升名与实爽,还是伤人蔽贤?”

名与实爽是讥讽刘伯升自诩天下英豪却败于第五小儿之手,身死魂销,伤人蔽贤?总让人感觉,这里刘玄还恨刘伯升当初反对立自己为帝呢!

这些微妙的春秋笔法,肯定不是绿林渠帅们会玩的,大佬粗们哪懂这个啊,皆乃刘玄自作主张。

但别人不懂,刘伯升旧部阴识、邓晨等,不是太学弟子,就是豪门君子,他们怎会不知道?阴识暗暗叹了口气,只告诉自己忍,他们阴家,对刘氏已经仁至义尽了;而邓晨则义愤填膺,只敢怒不敢言。

刘玄对刘伯升的旧部们也不客气,彼辈在关中陪着刘伯升,做了诸多僭越之事,岂能轻易放过?天子尊严何在?

遂顺了绿林渠帅们的意,将邓晨撤除了九卿职务,让他的侄儿邓奉取代;又废除了违诏私自出兵支援刘伯升的王常“舞阳王”头衔,勒令他将弘农防区,交给刘玄颇为信任的舞阴王李轶,自己滚回来请罪!

至于李通小心翼翼地提议:“当召回刘秀,使其获其兄王爵。”

刘玄却颇为不满,表示刘秀奉命出使赤眉,居然跑到了梁地就不知所踪,谁知是不是畏罪潜逃?坚决不允,也不让刘伯升的儿子继承。

一通操作下来,邓晨等伯升旧部颇为失望,李通也大摇其头,他们这位皇帝,你说他蠢吧,时不时还能迸发点“借剑杀人”的小聪明,居然还得逞了。

你说他睿智吧,却放着团结舂陵刘氏乃至于整个南阳、绿林势力的大好机会不利用,非要使点上不了台面的小花招来给自己出气,却耽误了大事。

“有小智而无大慧,目光短浅啊。”

刘玄就像一个乐师,滥竽充数可以,但作为“天子”这个身份独奏时,做出的事就总是离谱。

妥妥的平庸之主,若是在太平世道,或许还能做个守成之君,可如今大争之世,还能废掉啊?

但绿林渠帅就喜欢这样的人,耳根子软,对他们的劫掠也颇为放任。王莽才在汉中老林子里”死“掉没三个月,诸侯并立,部分绿林军的军纪,已经快和昔日的新朝王师看齐了!

而随着刘伯升之死,内部的分裂大危机消弭于无形后,一个问题也摆在更始政权面前:迁不迁都?

刘伯升旧部和曾在新朝做过官的降吏们,是很希望更始能打进关中去的。

邓晨纵是愤慨于刘玄,但仍念着伯升临死前“宁予家奴,不予国贼”的遗言,还是力陈己见:“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关西第五伦等雄桀争逐王莽,或窃居京师,自尊为魏王,或霸占陇右,尊前汉太子婴僭号皇帝。”

“《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之故也。如今第五伦已击灭刘伯升,若使其从容收取渭南,堵塞武关,昔日强秦之势将成,届时陛下虽卧于宛城,却得担忧西北第五伦一举一动,岂能安枕乎?”

但这一席话,却被刘玄认为是想用自己“借剑杀人”之策,叫绿林主力和第五伦火并,他邓氏好与不知所踪的刘秀搞阴谋,反而加重了对邓晨的处罚,侯爵也削了。

还有个更大的问题,连绿汉最能打的刘伯升都折戟关中,派谁征伐才能赢得过第五伦呢?

绿林渠帅们面面相觑,他们依然山头主义严重,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肯去啃硬骨头,皆道:“听说关中和长安已被第五伦劫掠一空,上林宫室也被刘伯升分给渭南豪强了,入关无利可图,至于高庙……京师高庙不是烧了么?且在洛阳再建一个就是。”

没错,绿林渠帅们提倡的是迁都洛阳,流窜盗寇出身的他们,在宛城已经呆腻了,对据说富庶不亚于长安的“天下之中”倒是很感兴趣。

但李通等南阳大姓却出言反对,理由很充分:“陛下,洛阳并不安全!”

“当年汉高已灭项羽,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说什么‘雒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背河,向伊阙,其固亦足恃。’”

“然而留侯张良却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汉高已定天下尚且如此,更何况如今关东仍有不遵王命者!”

李通指着东边道:“梁王刘永,虽接受封号,却拒绝让陛下的二千石入郡。此人与赤眉别部董宪勾结,二人占据梁、定陶、山阳、沛,如今正往鲁、东海进兵,割据东方,野心不小。”

更要命的还是赤眉军,霸占了淮北、淮阳之地就食,几十万流寇,战力也不容小觑,究竟是开战还是招安,刘玄得有个准信吧。

“淮阳到洛阳六百里,赤眉十日可至;梁地到洛阳七百里,更有鸿沟之便,只怕比赤眉还要快。”

“再加上与洛阳一河之隔,便是第五伦麾下马援所占河内郡。陛下虽有亲临前线之心,但也要提防彼辈控制大河船舶,来袭洛阳啊!”

这一席话,已经将头脑发热也想去洛阳看看热闹的刘玄心思浇灭了一半。

李通继续进言:“更何况,南方亦不见得安宁。”

“汝南僭号贼子虽灭,但在东南,有新莽二千石李宪,以击江上盗寇起家,仗着手中有甲兵万余,竟敢不传檄献土,而自称‘淮南王’,并置将帅,侵略郡县,据有庐江、六安、九江三郡。”

“而在正南方,绿林起家之地南郡、江夏,如今被秦丰、田戎二人占据,彼辈虽接受了郡守、将军的名号,但一样拒绝陛下任命的荆州牧入境,以至于江南长沙等郡,也只能遥举汉旗,实则难以沟通。”

“一旦迁都洛阳,南方无暇顾及,会叫李宪等人坐大,亦会叫南方郡县更难往来。长沙、零陵乃是舂陵刘氏起家之地,陛下焉能舍之不顾?欲先都洛阳而放弃南方,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啊。”

虽然李通是担心刘玄北上后,南阳再遭兵灾,叫他们这些宛地大姓受损,但确实句句在理。

没错,舂陵刘氏是发端于南方的,他们的祖宗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靠着“推恩令”,被分封到了零陵郡泠道县的舂陵,那荒蛮鸟不拉屎的地方,这才有了此家族。直到汉元帝时,因为舂陵太苦,舂陵侯哭哭啼啼地哀求,才迁侯于南郡白水乡,距今不过六十余年。

一些族中老人如国老刘良,还念着要回长沙、零陵给始祖祭祀血食,告诉他们舂陵后人做大汉皇帝了!

长安的高庙没拜谒,长沙、舂陵的祖宗不能拉下啊。

在李通的劝说下,刘玄总算打消了迁都的计划,先继续留于宛城,将岌岌可危的后方稳固,同时加强对关东的控制,去北方与第五伦、北汉争天下不迟。

但静下心仔细一看,绿汉需要处置的隐患实在是太多了,刘玄不由发问:“那西平王以为,如今应当先处置哪一方?”

“梁王先不急,李宪及南方田戎、秦丰要处置,但都不是迫在眉睫。”

“最紧要的,莫过于赤眉!”李通说出了南阳大姓们的担忧,听说赤眉与绿林不同,依然是流寇状态,专杀豪大家,必须解决了他们才得安寝。

李通说出了自己大胆的设想:“若是赤眉能为我所用,加以引导,使之向西进攻第五伦的关中,倒也是一把利剑!”

不管刘玄如何想,李次元视第五伦为绿汉大敌的,当初第五伦来南阳新都接王莽儿子时,他俩就打过交道,李通被第五伦这“路人”敲打得很惨,知道此人手段了得,可不能让他安然整合关中。

刘玄皱起眉来:“刘秀不知所踪,谁能为我说降赤眉?”

他看着李通:“西平王愿意么?”

李通吓了一大跳,他上次与第五伦往来,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今日将复昨日之事?好在李通心中早有人选:“新市兵渠帅、振威将军马武可担此重任!”

“马武,刘秀的妻兄啊……”刘玄心中如此想,但好歹没直接说出来,毕竟李通也是刘秀“妹夫”。

李通道:“一来,马武驻扎在颍川,距离淮阳近;二来,他尚武而豪侠,或许能对上赤眉樊崇的脾性。”

还有第三点他没说出来,李通还是心念刘秀的,传闻刘秀没于赤眉,被抓了做俘虏,可以让马武去看看究竟,若能救回来,也算对得起他与这对兄弟的交情。

刘玄迟疑:“但此人乃是匹夫之勇,能说降赤眉么?”

“遣一能言善辩的文士为副手随行即可。”李通举荐了几个人,刘玄这才勉强答应。

但在李通离开后,刘玄这善于发挥小聪明的皇帝,却又让人,给远在陈留的绿林渠帅发了一道秘诏。

“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如今淮阳为赤眉所占,他没了封地,告诉张卬,若是赤眉不肯归顺,就遣兵袭之!”

在刘玄看来,赤眉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赢了新军几次有何了不起的?焉能敌得过如今收缴了中原大郡武库后,换了精锐甲兵的绿林?

而此举也能让赤眉迁怒于马武,叫这个当初支持刘伯升做皇帝的绿林渠帅,死于赤眉手中,岂不美哉?

正想着时,娇滴滴的声音从帷幕中响起。

“陛下,还没好么?”

“写完了,这就来,这就来。”刘玄将笔一投,让人将诏令发出去,把身上装模作样给刘伯升戴的孝随手一扔,立刻笑呵呵地回到他的一众后宫莺莺燕燕怀中,继续饮宴了。

……

刘玄又想“借剑杀人”,但几乎是半个“傀儡”的他,对前线绿林渠帅的掌控能有几分,亦不得而知。

十一月初,继弘农的王常自作主张出兵帮刘伯升后,驻扎在陈留的绿林“淮阳王”张卬,也发现辖区内的粮食因连年兵灾、春耕秋收被耽误,竟有些不够吃,遂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起来。

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对岸河内郡斥候探哨眼中。

“马国尉,绿林张卬出兵濮阳,东郡大尹王闳无计可施,遣其侄来求救!”

这几个月,大魏三公之一的马援,在河内闲到只能玩外孙子。

可随着第五伦派第八矫来将妻儿接去关中,马援连小外孙都没得玩了,顿时怅然若失。

而第五伦又要求河内、魏郡保持与北汉的和平,想打仗也没地方。万脩、小耿甚至是景丹等人都在关中大杀四方,战功赫赫,就他孤零零在外。

如今听闻绿汉击濮阳,马援遂赫然起身。

“东郡有白马津,还有船。”

“唇亡齿寒,必须保住王闳,更何况……”

马援以飞快的速度披挂好甲,笑道:“大王刚击灭刘伯升,汝等说,绿林会不会西击关中为其报仇?”

黄长等人也没法笃定,只能说:“或许会。”

马援等的就是这句话,将胄也戴上:“吾等就算只隔着河,将绿林一部耗在濮阳城下,也是为王分忧!”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