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26章 魏蜀吴

新书 第326章 魏蜀吴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沃壄千里。上稽干度,则井络储精;下案地纪,则巛(chuān)宫奠位。”

此乃扬雄蜀都之赋,作为蜀中大姓,李熊对老乡的作品背得滚瓜烂熟。

他此刻正站在成都城墙上负手而立,回首纵观成都都门二九,两江珥其市坊,九桥带其波流。

内外大小城中,街道宽敞干净,房舍鳞次栉比,行人往来频繁,蜀锦已经恢复了生产,在女工的操弄下,织机发出了唧唧之声,在盛世时,它们是中原乃至于西域最喜爱的名贵珍宝。

而城外的四百余闾,炊烟袅袅,有人忙着打理芋子,有人忙着踩碓舂米。棕树下,手扶鸠杖的老人席地而坐,有人手捧食物向老人款款走来,黄狗趴在地上晒着太阳,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作为“相国”,李熊对此颇为欣慰:“能让成都在乱世中维持自汉以来两百年繁荣,蜀王之功也。”

这也是李熊倾心为公孙述效力的原因,他敢说,纵观天下,新莽覆灭后,虽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但能让治下保持秩序生产的政权,屈指可数!

李熊根本不相信什么“人心思汉”,曾扬言:“天命无常,百姓与能,能者当之!”

而公孙述便是这“能者”,称王的资本,除了还秘藏而不敢公开的传国玉玺外,就是蜀地肥饶,兵力精强。

“现在山东饥馑,人庶相食;遭到兵灾的屠灭,城邑都成了丘墟。”

“唯独我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腴,果实所生,虽不耕种也可饱腹。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贵木材竹干,器械之富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运输之便,此乃王业也!”

靠着半真半假的“绿林汉兵劫掠杀戮”,确实将益州人吓坏了,能让一方平静的公孙述,如明灯一般吸引着他们投靠。乱世里,人都是往安宁的地方逃,譬如流水之归下,远方的士民多来依附。

“如今东南方犍为郡(宜宾)已归附,越巂郡(西昌)的邛、笮酋长也已遣人去招募。”

至于更南边的益州郡(云南),牂牁郡(贵州),乃是王莽时代搅乱的烂摊子,少编户而多蛮夷。牂牁句町国靠着击退新莽三次征讨名声大躁,成了一郡霸主,而益州郡的滇王后裔意欲复国、昆明夷桀骜不驯,只要他们不打出来闹事,暂且不必去搭理。

“蜀国想要稳固,还是得北上东出啊!”

“北面据有汉中、武都,阻塞褒、斜、祁山的险要;东面扼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如此方算安全。无利则坚守而力农,见利则出兵而略地,东顺江流以取荆、扬,尽得南国,如此方能从王业,进一步建立帝业!”

但到了这一步,他们政权所遇的阻力也十分明显,如今控制武都的是西汉,控制汉中的是绿汉,至于南郡、江夏,亦有接受了刘玄”南郡太守“印信的田戎势力,阻于三峡。

所以李熊才迫切提出,应该与魏王伦结盟,共抗诸汉。

问题在于,石牛道、米仓道等险要,蜀国这边能够封堵,更始皇帝和汉中王刘嘉也能啊。双方已经敌对,派遣使者北上很是困难,而若从三峡绕道又颇费时日。

但让公孙述和李熊颇为惊喜的是,魏王那边似也注意到他这不曾尊汉的势力,竟遣了使者偷渡汉中来见,在葭萌关与蜀国守军接上了头,今日将抵达成都!

李熊亦曾追问禀报者:“来使谁人也?”

“魏国典客,冯衍字敬通,亦是魏王伦心腹重臣。”

李熊颔首:“然也,非肱股信臣无以担任此凿空之任。”

然而在第五伦心里,冯衍入蜀,不过是一子闲棋,成之无大用,不成也无损失,哪怕冯衍不幸殒命,第五伦肯定是会哭的,但落几滴眼泪就不一定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李熊却记住了这个名字,身为相国亲自来城头等待,眼看远处一支车队驶近成都北部的“咸阳门”,遂下城到郭门外相迎。

却见车上之人形容枯瘦,曾经的细皮嫩肉,也在子午道、石牛道上晒黑了不少,显得有些疲倦,但他手里却紧紧持着一根节杖:八尺长杆,杆上末端以染成黄色的牦牛尾装饰,为其毦(ěr),一共三重……

冯衍可是将八尺竹杖分成五节,分别藏在不同人身上躲避汉兵搜查,又将牦牛尾也解了分开扎在头上,直到与蜀人接上头,这才取出来组合到一起,真是殊为不易。

此刻杖毦迎着干燥的西北风,轻轻飘扬,而冯衍持着它,在蜀人的目光下,朝李熊慢慢走来,优雅地一拱手:“外臣魏典客冯衍,奉魏王之诏,代他来扫洒子云公之墓,并拜谒蜀王!”

同为军师,李熊却从冯衍口头承认“蜀王”中,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魏王也欲相王,第五、公孙,魏蜀共同覆汉!”

和隗氏的军师方望见了冯衍同性相斥,颇为嫉恨不同,李熊看到冯衍如此做派,竟顿生惺惺相惜之情,观感极好!

李熊只暗自赞叹道:“汉有张骞,而魏有冯衍。”

“此人,真乃国士也!”

……

刘秀麾下的军师,基本是从属里年纪最轻,才二十余岁的邓禹在客串。

“明公昨夜又与侯霸同榻而卧,彻夜相谈,也不知谈得如何了。”

冯异和邓禹在谈这件事时面上没有异色,他们都知道,这是刘秀老习惯了,喜欢示人亲昵。当初冯异初降刘秀,在打昆阳之战前后,刘秀便常留他同卧,商量军议,正因如此,冯异才能发现他枕席上有泪痕……

而邓禹羸粮追随后,常宿刘秀同屋的人就换成了他,毕竟现在没地盘没仗打,冯异有力使不出,知识广博的邓禹却能够分析天下大势。

而现在冯异得知,他还不是与刘秀共卧的第一人,有人比他和邓禹都先来……

“明公在太学时,便常与同舍生庄子陵共卧。”邓禹给冯异分享了这个消息,冯异却只一笑置之。

刘秀来临淮郡投侯霸,便是籍了庄子陵的关系,他是刘秀与侯霸共同的朋友,而以刘秀之性情,也很快与侯霸亲密起来,就差称兄道弟了。

不多时,刘、侯二人便并肩而出,他们召集临淮群吏和刘秀从属在一起开会,竟相互推让起来。

“君房乃是临淮东主,秀岂敢逾越?”

“文叔是更始天子使者,有赫赫之功,又是徐州牧,乃是侯霸的上司,你不坐主位,谁来坐?”

一番谦逊后,刘秀终究还是坐到了正位上,这一场景让邓禹、冯异颇为振奋,交换了一下眼神,看来靠着刘秀的善于结交、谦逊好义,“临淮郡究竟谁做主”的问题,在他们抵达近月后,终于有了定论!

倒是侯霸的旧僚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甘心,他们中不少人觉得,刘秀等人是来鸠占鹊巢的!

然后侯霸却很清楚自己的能耐,他乃是河南郡人,王莽在位初年,被五威司命陈崇举荐,做了县宰。侯霸既然出身五威司命,自然通晓典章制度,也颇显循吏风格,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有了成绩后步步高升,最终来到这东南之地为封疆大吏。

他做事颇为胆识与决断,十年来,将政务料理得顺顺当当,王莽败亡时,也能纠集兵民,保郡自守,让淮阴之地维持了安宁。

但侯霸很清楚,在大争之世,他自保有余,但想做更多事,却有心无力。

“临淮虽有人口百万,但岂敢违抗于汉帝?不论是大江之上的盗匪北来,还是赤眉数十万人南下一冲,吾等皆为亡鬼也。”

他听说举主陈崇被占据关中的第五伦视为“民贼”残忍处死,也心生惧怕,作为新朝残余官吏,侯霸思来想去,投靠绿汉求得庇护是最稳妥的,只恨赤眉阻挡、淮南李宪割据,消息断绝,无法往来。

如今昆阳的英雄刘秀带着更始帝的诏令、节杖抵达,侯霸自然毕恭毕敬。

但最初也颇为防备,没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朋友就放松警惕。直到观察逾月,数次同卧相谈,发现刘秀虽然看上去质朴,却仁智明远,多权略,乐施爱人。又见其麾下邓禹、冯异等,要么是大家子弟,要么是英俊豪杰,加上刘秀昆阳大战之威名,或许能补上自己最缺的军争之事呢?

侯霸这才下定了决心。

“这乱世里,我没有争鼎的器量,也不敢有此野心,倒不如让刘秀来做临淮的主,而我退为其辅翼,这才是长久之道。”

于是他假意表示:“我乃是新莽乱贼之臣,如今汉室复兴,理应献出官印,自己去牢狱中待更始天子降罪处置,徐州牧乃乃帝室之青,执掌此州,还请另聘他人为郡守。”

侯霸还没拜下去,就被刘秀给扶住了:“侯公何出此言?你德广才高,力抗南北盗寇,若非侯公,临淮几乎不保,吾等更不会有落脚之地。今秀刚刚上任,德行浅薄,不知所措,侯公就要忍心弃我而去么?天下将以秀为无义人矣!”

经过一番让底下两拨人数次站起来,差点剑拔弩张的推让后,二人终于达成共识:刘秀为徐州牧,掌军事,而侯霸依然为临淮郡守,管政务和民生。刘秀这假冒的徐州牧胆子肥,还拍着胸脯表示,一定要写奏疏力陈侯霸之功,让更始宽赦并封他为侯!

今日之事尘埃落定后,刘秀的“徐州牧”幕府也正式开张,在屏退他人只剩下亲信时,傅俊忍不住道:“这侯霸,终于肯将兵权交给明公了,也不枉吾等忍了这么久,算他识相,否则……”

否则,他们几个急性子的家伙,就要火并侯霸,强行为刘秀夺位了!

虽然民政还归侯霸管,而军队里也有侯霸旧部不服,但刘秀相信,稍用手段,自己和麾下从属很快就能掌握临淮数千郡兵。

他笑着让众人按捺住激动,看向邓禹:“仲华,临淮已相当于为我所有,你且说说,接下来该如何?”

邓禹来此旬月,没少借着“游览”的由头去勘察地貌,心中已有韬略,此刻侃侃而谈:“此郡沃野有开殖之资,邗沟淮泗有运漕之利。阻淮凭海,控制徐州。春秋时,夫差欲通中原,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其后南北有事,皆倚为重镇。淮阴侯韩信生于此地,而项羽叔侄亦以此为基。”

他分析道:“如今北方的彭城有梁王、赤眉阻碍,乃是强敌,西边则是新朝庐江大尹李宪割据,欲占有淮南,也坐拥上万之兵。临淮郡兵刚刚依附于明公,不可用于同强敌交战。依我之见,不如先向南,取广陵(今扬州)练练兵!”

“广陵。”刘秀颔首,他是个举一反三的聪明人,已经知道了邓禹的计划,意味深长地说道:“那儿是吴王刘濞的都城啊。”

“听说如今广陵末代王刘宏,被江上盗寇围困,已经向临淮数次求援,但侯霸出于谨慎未救……”

“诸夏亲戚,不可弃也。”邓禹道:“若明公能救广陵王,取得此郡,必然在东南名声大躁,不亚于齐桓公存邢救卫!他日以广陵为港,遣将渡江南下,收取丹阳、会稽,便再无阻碍!”

“吴王刘濞得广陵等三郡五十三城,遂为南方一霸;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北征,横行天下。”

邓禹下拜:“明公若能取全吴之地,何愁王业不兴?”

……

十月底的蜀、吴之地尚还只有点凉意,但魏王伦所在的关中却已十分寒冷。

第五伦披上了厚厚的熊皮裘,正与众将校站在硕大的关中地图前,一根根地往上面扎钉子。

“霸陵王遵、杜陵诸姓、还有盩厔、武功……”

每一颗钉子,都代表了渭南一户负隅顽抗,还期盼西汉来救,或绿汉重入关中的豪强,随着渭北三十多家著姓被第五伦无情地打掉,他们对魏已不抱希望。

随着渭北内部问题解决,第五伦的兵锋,也要向南进发了。

最后,第五伦将最大的一根钉子,重重按在了蓝田山上:“还有峣关的刘伯升残部!”

听到这个地名,商颜侯郑统已经不再羞愧低头,而是昂首战意十足!

第五伦转过身,对岑彭、万脩等人,指着这些密密麻麻的钉子道:“诸君,一月之内,余要这地图上的钉子,一根不剩……”

“通通拔掉!”

……

PS:第二章在23:00。

小姿势,刘秀喜爱与人共眠:

(邓禹)常宿止于中,(刘秀)与定计议。

因共偃卧,光(严子陵)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