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08章 只有新军在挨揍

新书 第308章 只有新军在挨揍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被这场试探性进攻吓一大跳的不止是景丹、第七彪,还有对面的将领王常及其麾下将校。

王常麾下兵卒数量较多,多达两万,一大原因就是,他参加了昆阳之战,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波肥!

不止是收编了一大批投降的新军,也因王常缴获大量新军甲胄,足以武装全军,绿林小渠帅望风而投,遂使得他实力暴涨。

此番王常以五千兵守黄河岸边,以防备河东窦融利用舟船之利袭击后路,自将一万大军向西进发,前锋与魏军守卒发生了数次交战。

王常派去的可是打过昆阳之战的精锐,士气高昂,甲兵也精利,按理说仗打到这会,若是新军,应经早已崩溃才对。可对面却败而不馁,反而顽强地与前锋在山塬上缠斗,看来魏军将领颇知地利,明白这一战的重点,在于谁能占领高塬!

得到回报,说第四次攻击被击退后,王常站在黄河与丘塬之间狭窄的道路上,恨恨地锤了一下空气。

“大意了,不曾想新旧函谷关之后,居然还有这等险地挡在华阴与渭口京师仓之前!”

秦函谷关在弘农城以西,汉武帝时为了扩大“关中”的范围,将旧关废弃拆毁,往东移至新安--就是项羽坑秦卒的地方,基本卡在崤函之险的一头一尾。

故而王常入主弘农后,新关落入他手中,旧关已无城隘,加上黄河水位降低,南岸部分河道露出,大军可以直接从河滩上西进,昔日的险隘只能眼巴巴看着。

按理说天险已越,往前就畅通无阻了,然而景丹却颇具眼光,也靠了第五伦在军中推广的“地形图”,在选择迎敌地点这种“小事”时,特地挑了华阴以东,一处名叫“潼水”的地方扎营布兵,构建了简易的工事土垣,以阻绿林。

王常是颍川人,不熟悉地势,直到抵达跟前才暗觉不妙:黄河南下而东折,逶迤而流去,渭河自西而来,恰好在黄河拐弯的那个拐点处汇入黄河,将这一区域分割为三块。而南北两岸,则是华山和中条山,两山夹河而立,将黄河约束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内。

而在这个区域内,没有山岭的地方亦非坦途,而是布满了各种大小丘陵和高塬,高十丈到百丈不等,这种台状高地顶部较为平缓,且面积很大,但四壁往往因为河流冲刷而形成峭壁陡立的模样,道路与河流就在塬间。

景丹先前想在沿途的塬上设伏兵,在绿林一字长蛇进入狭窄道路时袭击,被王常前哨发现并扫清,但景丹也不急,不主动出击,而让军队稍稍后退,王常就没辙了。

王常麾下带来了当地人,这些农夫兼猎户,常年在山塬里谋生的土著哆哆嗦嗦给他讲述了本地山沟的名字。

王常这才摸清了敌人所在,他手下没有制图之才,渠帅们就蹲在地上围成一圈,看王常用土块来比喻双方局势。

他将一个大土块重重拍在一条小沟水畔:“樵夫说,这个塬叫做潼塬,北侧紧靠黄河,河水直接紧贴着塬体而流。在大塬东侧,是一条叫远望沟的深沟,沟里有流水,吾等前锋便受阻于此。”

“大塬西侧也有一条深沟,名为禁沟,沟中也有潼水,东西两侧深沟冲刷之下,使得南塬东西峭壁陡立,难以登顶。”

“而魏军就驻扎在此塬之上!”

“这塬南边呢?”有渠帅才出口就后悔了,自己站起来看一眼就知道了,塬南侧,就连着峻峭异常的华山余脉,森林密布,大军难行,让人望而兴叹。

就是这道高达六七十丈的巍峨大塬,成了让绿林如鲠在喉的死结,将道路阻断,形成了天堑。

渠帅们急了:“此地乃是通往关中的必经之路,总有路罢!”

王常目光看向北边道:“有倒是有,在大塬以东,黄河边上,开了一条小路,直通塬顶,名曰黄巷坂……”

看其名字里有一个“巷”字,就可以想象形势,紧靠着黄河南侧河岸,是突兀崛起的一条高崖,在旁边就是南塬塬壁。这条路宽仅数丈,长却有足足15里!当地人称之为暗道,意思是走在其中,不见天日,可见遮天险峻之状。

王常虽然兵力更多,但走到这里后勤也难以为继,颇有些头疼,纵他有再大本领,也不能超越这鬼斧神工的限制,过去与新军交战,他从不关心对面是谁,反正过程、结果都差不多,望风披靡罢了,可现在却憋屈地受阻于斯……

“才过函谷,又遇‘函谷’!敌军将帅是何许人也,眼光当真毒辣!诸君,勿要再将彼辈当新军,吾等,遇到强敌了!”

……

而在潼塬之上,不同于沟壑纵横的河边,上来后却颇为平坦,广袤达十余里,别说几千人,甚至都能盖座关城了!

“往后确实可以在此修一座关隘,以代替已失效的旧函谷啊。”

景丹眼光不错,选此地作为战场,数日之内,他就通过行军、扎营、选退校尉、与兵卒同衣食等一系列“小事”,现在已经成了这五千军队的实际控制者。

“敌军来犯,除非直接攀爬数十丈之土塬,否则只能走黄坂巷,这便是我请将军守好河边窄道的原因。”

景丹与第七彪说了不能主动出击的理由:“邃岸天高,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再加上河东军驻扎在风陵渡对岸,王常敢冒险来击,前阻于将军,南遭我塬上弓弩齐射,北有河东军舟楫死士登岸之迫,进无可进,就算绿林欲‘狭路相逢勇者胜’亦不容易。”

“而若是久拖不决,王常军多达万余,从弘农城运粮过来颇为不易,还可能为河东军所袭,我料他撑不过十天!就得下决心来做出进退取舍了。”

而第五伦在送景丹来时也讲明了,他们的任务不在于歼敌几何,只要挡住王常十天半月,让他这支偏师没了用处,就完成了战略目标。

景丹侃侃而谈:“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

“这潼塬,就是险隘之形也!”

若是第五伦在此,就会说这才不是什么险隘,而是“挂”!

二话不说,将后世潼关所在占了,不是挂是什么?

一来二去,景丹将这场战争讲得极其轻松,看向听得一脸发懵的第七彪笑道:“将军,拥有如此地利,对付敌军,如居闲耳,难道还不是‘小事’么?”

第七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当初对景丹非要挑这种山塬备敌不解,现在算是明白了,现在不管王常如何派人过来挑衅,他们都不能怒而出击。

“我明白了,就跟二人斗殴一样,能将其堵在巷子中,抄起砖瓦劈头盖脸砸,岂能放他出到大街上正面对决!”

第七彪不是仁义豪侠,而是恶侠,这一套倒是颇为熟练,欣然接受了这种打法。

但彪哥盯着地形图左看右看,这个过去也经常上山狩猎的家伙,也指出了潼塬的一处致命缺陷。

“景君,这潼南边虽有山脉阻隔,但东西两沟间,却也并非无法攀爬。”

确实,若论形胜,潼塬是不如昔日秦函谷关的。一塞函谷,则东西交通顿时阻断,任你有千军万马,也不能越一步,除非绕远路。

然而潼塬不然,东西侧的深沟虽然阻断了交通,但却是南北天然通道,倘若王常通过抓本地人搞清楚路况地形,不走黄巷坂杠正面,而是沿着东沟往南,然后翻越山岭进入西侧的禁沟,再沿禁沟北上,就正好绕过了潼塬,从而使得他们的守备失去作用。

“守塬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

景丹让第七彪带三千人守黄坂巷,又点了一千人去禁沟扎营。

果不其然,是夜,确实有绿林小股部队沿着东沟绕远道爬山林,欲袭西沟,他们中不少人出身草莽,跟新军在绿林山打了好几年游击,钻老林子最是熟练,若非景丹早有防备,还真着了彼辈的道。

“如此一来,此地之险要,一在黄巷坂,二在塬上,三在黄河,四在禁沟,已完备了!”

看上去他们已经无敌了,但景丹却知道,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且此患发作的主动在敌,不在己!

“若关中为我所有,则我有把握以五千御十万于此!”景丹已从初掌大军的仓促中,恢复了昔时带小股部队在上谷与乌桓、匈奴角逐的自信。

但问题是,占据渭南的是刘伯升,倘若他派出一支偏师来接应王常……

景丹也顾不上嘲笑刘伯升无谋,王常少智,才过了一天,一支三五千人的军队,果从西而来!

华山以北、渭水以南这道狭长的地域,分布着沈阳、郑县、华阴等县城,刘伯升先前为了集中兵力没派人来占领。如今却遣了麾下邓晨将兵来击,邓家军亦是与新军角逐经年的老兵,景丹安置在那以备不测的民兵原本还心高气傲,号称要以一当十,交战后发现绿林果非新军那般草包,挡不住,匆匆撤往河西。

邓晨一路顺畅,取华阴县城,一路冲到渭口京师仓,然而这几个县仓库里的粮食,也早就转移到了临晋。

但这也足以让景丹的“险隘之地”大打折扣,邓晨军进入潼塬西沟是迟早的事,王常也频繁袭扰,腹背受敌的,反成了魏军!

景丹提前在塬上军营留了半月粮食,吃饭倒是不缺,水……他也有办法。他又看向黄河北岸,敌人有援兵,魏军其实也有,河东军旌旗布于风陵渡对岸,舸船穿行在河中观察敌情,就看窦周公如何操弄,能不能像事先商量好的那般行事,并能默契配合了。

“险隘之地,已经成了争地。”景丹嘿然,绿林果非新军,看来注定没法赢得那般轻松啊。

第七彪问道:“景君,争地又是何意?”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景丹道:“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也,这意味着,吾等注定要在这,打一场大仗啊!”

他如此叹息着,故意朝第七彪拱手:“敌军是我三倍,不日将东西夹攻,这确实是大事了,将军可要接手?”

第七彪看着笑眯眯的景丹,知道此战已经不是他简单的“给我冲”能解决的,那些复杂的算计,对地形的利用和布置,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小脑仁的能力范畴。

第七彪遂朝景丹作揖,心服口服地说道:“军中号令当一!不管大事小事,彪悉听将军调遣!”

……

PS:第二章在18:00。

地图在后面彩蛋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