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新书 > 第307章 骄傲

新书 第307章 骄傲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2: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奉常王隆,现在不能再称之为“邛成侯之侄”了,因为他也因昔日联络渭北举事之功,挤进了侯爵最末位,封“甘泉侯”。

反正甘泉宫也被王莽拆了,第五伦便将此地析作一县,给王隆作为食邑,因为王隆最喜欢老师扬雄的作品是《甘泉赋》。

九月上旬关中战云密布,魏国草台班子下的三公九卿或直接奉命出征,或督着粮秣辎重,唯独王隆作为管礼仪和教育事业的“奉常”,却不必操心太多。他只一头扎在从石渠、天禄运来的宫廷藏书里,将它们一一区分。

栎阳作为秦汉行宫,分内外两部分,第五伦自居于外,内部竟不用来充斥女子后宫,而是让给书籍来住。这份对知识的敬重,让王隆颇为感动,只感慨不愧同是扬子云的学生。

协助他管书的大夫梁丘赐则有些担忧:“甘泉侯,这些书简早早布置起来,倒不如继续留在车上,若是贼兵打来……”

“刘伯升不会赢。”

“他甚至连栎阳城下都打不到来。”王隆指挥人将书籍一一搬运:“我相信大王和诸位将军。”

第五伦说了,他迟早会将一整个栎阳宫都交给王隆和书,设置一个“图书馆”的馆阁,除了保存文化典籍外,也有另一个目的:招揽读书人。

人才永远都缺,读书人尤其如此,第五伦没有”汉“的名号,又出身寒门,在吸引士人方面,看似落了下风,他思量过,决定效法魏文侯之事。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又有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一时间群贤毕至。”

西河学派乃是战国初时的大事,靠着“大师”吸引求学士人来投,学成后直接做魏国的官,魏文侯遂得到了大量人才,一跃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第五伦以魏为国号,遂有样学样,他虽无“大师”,但有书啊!

这年头书太稀缺了,不在于简牍有多贵,而是五经学派门户之见极深,为了争夺博士位置反目成仇,对学问敝帚自珍。能口述就绝不手抄,以免流传太多,被外面的人不必拜师就学了去,打破了学术垄断,让博士及弟子们吃什么?

朝廷的石渠、天禄等阁也一般不对外开放,除非像刘歆、扬雄等人以职务之便偷偷抄点出来,否则若私自使人借阅抄录,都是犯法的。哪怕是诸侯王想求《太史公书》一观,都被怀疑是别有用心,认为是想学上面的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图谋不轨。

私人借阅就更难了,前有汉相匡衡年少时给富人白白做工以求借书来看,因为还书有时限,只能凿壁偷光。后有桓谭向安陵班嗣借书被婉拒,碰了一鼻子灰。

故而第五伦认为,真正的读书人,都不必专意去征辟,只要将话传出去:三阁之书,可以借抄!他们便会趋之如骛!

于是给王隆的职责也很简单:“文山,且为我在这乱世中,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案!”

这话叫王隆感动不已,如此一来,整理书目就不止是学术,而是政治任务。书籍多如山海,刘向父子、扬雄终其一生都没整理完,王隆、梁丘赐两个人更是管不过来,所以才欲征辟些识书之人相助。譬如班嗣,他家有汉成帝赐的秘书副本,乃是五陵藏书第一的大家。

结果班嗣未至,来的却是他的弟弟班彪。

“后生字叔皮,拜见王君。家兄有恙,不能赴命,特遣我代之。”

班彪轻装而来,一乘车,一把伞,衣着朴素,年轻得让王隆羡慕。

“早闻班氏叔皮年少才高,今日一见,果非凡俗。”王隆也不以为忤,带着班彪这新上任的秘书郎,在栎阳宫里游走,指着各个屋子介绍。

“这一间,装的是六艺。”

“南边的屋子,放的是诸子。”

“东为诗赋,北为兵书,西为方技,南为数术。”

基本都是按照刘歆父子“七略”的划分来安置,但王隆在此基础上,又单独析出一项来。

“这一间,放的是史书,《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皆在其中。”

王隆也听说过班彪的名声,听闻他素好读史,遂笑道:“不知叔皮最爱哪本?”

“自然是太史公书。”班彪理所当然地说道:“司马迁善于叙述事理,文笔畅达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野,文质相称,不愧为良史之才,我读了不下十遍,只可惜……”

然后班彪话音一转,就全是批评了:“但司马迁采取经传,搜罗分散于百家的材料,有很多粗疏简略之处,以多闻广载见长,然论议却肤浅而不厚实。”

接着他数落起司马迁的三观来:“司马迁议论学术,就推崇黄老而轻视《五经》;写货殖,就轻仁义无私而以贫穷为耻,鼓吹商人大贾;写游侠,就轻视那些节烈高士而推崇世俗建功之人,这就是大毛病,有伤正道,难怪会惹怒武帝,而遭受腐刑。”

王隆不知该说什么好,这年轻人,心高气傲啊!

而且他批评的学术篇,是老师扬雄最欣赏的;游侠篇,是万脩最钟爱的,认为可以下酒;至于货殖篇,则是第五伦最喜欢的,评价司马迁是少数“懂经济的文人”。

班彪一评起来就停不下来,司马迁他都看不上,更别说其他人了,只傲然道:“太史公书从黄帝写到汉武,太初之后缺,后来有好事者褚少孙、刘向、刘歆等曾缀集时事,或补或续之,然文笔鄙俗,不配为《史记》的后续之作。”

等等,王隆记得,自己的老师扬雄也补过几篇,虽然班彪刻意没提,但在他眼里,扬子云也是“文笔鄙俗”者吧,岂有此理!

王隆有涵养,没发火,只在心中暗想:“他日冯衍归来,真应该让他与你这眼高过顶的后生辩一辩,看谁更傲!”

班彪负手发愿道:“假以时日,我愿为史记补史,遵照《五经》礼法之言,符合圣人是非标准,作《前汉书》。”

王隆不理解:“为何是前汉?”

因为在班彪心里,汉德未衰,前汉虽断于新莽,但肯定还有后汉续之啊!

班彪倒也没有蠢到直接说出来,要劝就得要一针见血,跟王隆这种无关紧要的人说作甚?

于是他只朝王隆作揖:“后生愿见魏王,代家兄谢之。”

班彪倒是好心,认为得赶在渭南渭北打仗前谒见魏王,陈说以王命之符,好让他和刘伯升罢兵讲和休战,否则若第五伦被刘伯升打败,渭北将遭殃及,这些书也要被连累啊!

魏王岂是你想见就见的?王隆摇头道:“大王不在栎阳。”

“正在前线练兵。”

……

第五伦当然没工夫听班彪这读书读傻,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年轻人瞎掰扯,于他而言,每一个不打仗的日子,都格外值得珍惜。

“从五月底起兵以来,月月有仗,不得少停,士卒不是在作战,就是在赶路,能安下心来训练的天数,竟不超过二十天。”

第五伦心里骂骂咧咧,树欲静而风不止,说的就是他的势力啊,已经不急着跑马圈无用之地,打完河东还以为能安心发展一个秋冬,刘伯升却打上门来了。

若来的是别人,第五伦祸水西引的计划,也不至于就此泡汤。

多想无益,他在高陵县郊,于望楼上挥舞旗帜,指挥上万大军合练。

虽然没功夫训练,但经过临晋、河东两役后,多少流过血上过阵,士卒确实和过去大不相同了,烂兵慢慢有了点模样,也能做到令行禁止,就是旗鼓还不太熟练,打仗更多是靠士气闷头冲。

这种兵打士气低落的新军可以,但若遇上同样士气旺盛的绿林精锐,混战起来可不一定占上风。

第五伦派了景丹、第七彪去河西、华阴提防弘农王常。又将耿弇、彭宠二人安排去泾水以西,汉时“右扶风”地区布防。

第五伦则带主力,一万士卒、两万临时征募的渭北民兵驻扎在泾水以东,防止刘伯升直接袭击栎阳,捣了他老巢。

每十里就安排一队游骑沿河巡逻,从右扶风到左冯翊,说实话,防备起来,比黄河结冰赤眉来袭那次还难。因为长达数百里的渭水,强渡可能在每个地点发生,只能加强情报,以获悉对方举动。

但对面显然也是虚则实之的高手,一会在东边动作逼迫第五伦派兵,一会前锋往西边去,渭北需要戒备的防线被慢慢拉长,而刘伯升则耐心地等着最佳的时机出现。

“大王,不必等了,吾等主动打过河去罢!”

郑统等人如此提议,却被第五伦否了。

“渡渭后攻击何处?有什么地方是敌所必救的,已被其放弃的常安城么?”

不愧是跟流寇混过的,绿林打仗很灵活,不似新军那样呆板,第五伦从渡河过来的细作处得知,刘伯升将大军聚集在几处,食豪右提供的粮食。而在渭水边几座分给士卒的离宫布置了小股部队,让他们大肆吃喝玩乐,天天来河边洗马引诱。

若是己方忍不住渡河过去……

那被半渡而击的,就是他们了。

“等,拖不起的是刘伯升。”

现在的局势,谁先动手谁吃亏。

万脩也有点担忧:“秋收后粮食充足,士卒冬衣也发了,训练日精,人心可用,唯一要担忧的是……”

他指着脸上毫无忧愁的将士给第五伦看:“从将校到兵卒,都颇为骄傲,觉得刘伯升土鸡瓦狗,举手可败,三日可胜。”

能不傲么?起兵三月来,每役必胜,而且都赢得很轻松,尤其是河东那场,王寻七万人一盘散沙,没用力就倒下了,换了第五伦是个普通将士,也要飘飘然。

然他告诫自己,菜鸡互啄,胜不足傲也。

“君游不是还冷静么?”第五伦打趣说道,他看中万脩的就是这点。

然而除了万脩,耿弇、第七彪等人皆轻视绿林,所以才要让败过后长了记性的彭宠、老成的景丹做搭档,能拉就拉,拉不住还能给第五伦打个报告。

至于己方这,第五伦不愁,马援不在时,他们打仗也成套路了:第五伦和万脩配合在正面,应付敌军主力,结硬寨打呆仗,偏师则交给小耿,负责创造奇迹。

“虽然说骄兵必败。”

第五伦看着对岸耀武扬威的绿林军说道:“但对面,亦骄!”

和他们的政权一样,绿林自小长安之败后,也是一路顺过来,更有昆阳这种奇迹,若非如此,刘伯升也不会在战略上膨胀到欲击渭北。

“吾等只是战术上的骄兵,但刘伯升,却是战略上的骄兵!”

大战来临前的渭水静静流淌,直到一封信来自东方的信,打破了这僵局。

第五伦打开后,竟反而松了口气。

“九月初十日,王常击华阴。”

“开战了!”

……

王常的进攻颇为猛烈,当第七彪得知,景丹布置在华山余脉上两支准备抄敌人后路的伏兵被发现,被绿林哗啦啦冲上山击退,赶了回来时,一时间颇为惊讶,那股骄气顿时没了。

自鸿门起兵……不,应该是自从和第五伦在魏地草创以来,第七彪还没遇到过绿林军这样的敌人,毕竟他也就是“大站十余”而已。

秩序比赤眉好,士气比新军强,将领王常能耐不亚于田况,执行力也不错,知道分兵索敌,胆子还贼大,在山林作战颇为熟练,俨然是前所未有的劲敌。

少顷,斥候回来急报,说又有一支伏兵被发现撤了回来,景丹先前设计的“诱敌深入小道,再效秦晋崤之战,合击全歼”的计划就此落空——绿林也经常这样给新军下套啊。

第七彪顿时坐不住了,若是华阴小道被捅穿,绿林将畅通无阻,向西进入关中腹地,配合刘伯升击渭北,那他们罪过就大了,遂腾地站起身来道:

“景君,这是大事了啊!还是让我带兵出击,与贼决死于罢!”

遇事不决莽一波,他们过去所有仗都是这么赢的,第七彪以为,此番亦当如此。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景丹额头上也有点汗,他知道,自己第一次做主将,就遇上强敌了,王常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在强攻!但他仍目光炯炯,盯着山形图,对手不同,这次的仗,可不能像过去那样乱打一气了。

“不过是敌军的试探,此时贸然出击,放弃地利,吾等反中了敌人下怀。”

他哈哈笑道:“小事,小事!”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