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星际:你要用机械之心系统泡妞?

作者:打倒爱情 | 分类:科幻 | 字数:117.4万字

第458章 轻松破解

书名:星际:你要用机械之心系统泡妞? 作者:打倒爱情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8

从外到内,这台不同寻常的“通讯设备”的结构如下:

最外层,是一层坚如磐石的复合材料,组成纳米级金刚石-石墨烯。

金刚石纳米颗粒通过sp3键形成刚性骨架,石墨烯以sp2键网络包裹并连接金刚石颗粒,形成“金刚石-石墨烯协同相”复合材料。

莫氏硬度超过15,而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只会在极高温度和纯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那么烧毁它不就行了?

答案是不行。

因为第二层,是一圈薄如蝉翼的低熔点聚四氟乙烯质地夹层,只要外壳传递过来的温度稍高,就会融化。

而里面储存的,是流淌着的,腐蚀能力极强的氟锑酸。

氟锑酸,化学式为h?FSbF?,酸度值为-31.3,作为对比,浓硫酸为-12,王水约为-13。

它可轻松溶解玻璃、陶瓷、铂金等传统酸无法腐蚀的材料,甚至能质子化(即抢夺电子)甲烷、惰性气体等极端稳定的物质。

一旦聚四氟乙烯夹层因为外力或者高温破裂,氟锑酸便会在瞬间倾斜到设备内部,摧毁一切物质。

砾岩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奥勒留说拆开后变成了一锅冒着热气的浓汤。

退一万步,如果有人能借助神之手,在不损坏氟锑酸夹层的前提下,将外壳金刚石-石墨烯切开,又奇迹般地将氟锑酸夹层与设备分离。

终于能见到pcb板了。

不过,整个pcb板,都被一层导电薄膜所包裹,这层薄膜,既能完全屏蔽电磁波,而且上面通有恒定的微弱电流,任何试图打开这层薄膜的举动,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

而电流的变化,会触发传感器,启动板内存储芯片的自毁程序。

好了,假设破解者成功模拟了电流信号,绕开了这一层监测,成功了打开了这层薄膜,终于看到了pcb板的真容。

此时,映入眼帘的,是满满当当,至少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芯片。

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通过导线或者导电箔连通,而是通过光路传输数据。

这些芯片里,只有一片是真正的存储芯片,里面存储着关键的识别数据。

主要试图取下任何一个芯片进行分析,就会破坏光路的整体联通性,导致自毁程序启动。

那如果不取下任何一块芯片,采用外部接入嗅探的方式,找到目标芯片呢?

很遗憾,这也行不通,所有芯片都内置了防嗅探程序,只要侦测到外部接入信号,同样会启动自毁程序。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理论上,这是一个无法被破解的设备。

很遗憾,遇到了砾岩这个开挂者。

“系统,找到存储模块,复制其中数据。”

“已复制。”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延迟,立刻就完成了。

“数据是加密的吗?”

“没有加密。”

砾岩有点意外,不过想想也正常,外面这么多道防御,如果都被突破了,那加密的数据,也迟早会被破解。

还不如就储存明文,这样还能降低加解密算法的开销,降低功耗。

搞定,砾岩起身,准备去找奥勒留,忽然想起还漏了个东西。

忙打开界面,再次把图纸打开。

找到电池部分,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种腔量子电动力学电池,使用置于光学微腔中的量子点进行储能。

相比传统化学电池,有几个明显的优点:

一是能量密度高,1千克单位重量,可以储存超过100万安时的电量,对比之前砾岩使用的硼聚合物电池(0.3万安时),高出了300多倍;

二是量子态叠加使多个储能单元同步充放电,可以达到很高的输入输出功率,简单说就是可以实现皮秒级充电;

三是纠缠态电池单元可无视距离瞬时共享能量,可以实现分布式电网中跨节点无损能量调度,也就是不管多大电流的充放电,都不会产生电池体发热现象;

四是理论上无限次的循环充电寿命;

五是没有温度敏感性,可以在绝对零度和数千度的高温下工作。

怪不得可以在不充电的情况下,给这台设备供能120年之久。

看完图纸,砾岩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兴奋。

这下算是捡到宝了,正好可以替代白夜机甲上的发电模块,这种电池的超强放电能力,可以支持机甲使用更大功率的武器。

一切搞定,砾岩唤起系统:

“系统,把存储模块数据,导入到这个设备中。”

砾岩扬了扬手里的小盒子。

“导入完成。”

砾岩用系统切入到存储小盒子里确认了一下,发现有两部分数据。

一部分数据是识别设备的唯一身份编码,有上万位。

另一部分数据却是一连串毫无规律的数字编码,超过了十万位。

身份编码数据是意料之中,但另一部分数据是什么鬼?

砾岩好奇心大起,重新在界面里把图纸翻了出来,找到存储模块的分项图纸,检查它的数据流向。

流出的有一条链路,确实是往量子通讯模块去的。

流入的,也有一条。

砾岩顺着这条流入链路,往源头找去。

最终,定位到了一个叫做“引力波采集模块”的地方。

这是干嘛用的?

砾岩找到了这个模块的分项图纸。

图纸上的说明,大概意思,是这个东西会持续搜集周边的引力波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存储模块中。

砾岩实在想不出这是什么目的,干脆先不想了,关闭系统界面,顺着来时的路返回了舰桥。

“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跟我描述的一样,根本没办法?”奥勒留语气很平和。

“给你,存储模块的数据,我导出来了,在这里面,都是明文。”

砾岩淡淡答道,一边把那个移动存储盒子递还给奥勒留。

“什么?”奥勒留闻言眉头一皱,罕见失声喊了出来。

见到周围的士兵都回头看向自己,奥勒留略带尴尬地低下头,小声问道:

“你没跟我开玩笑?”

“没有,不过我有个疑问,存储模块里,除了身份识别数据,还存了自带的引力波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周边引力波数据,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