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在明末奋斗

作者:钱乘市井 | 分类:游戏 | 字数:19.2万字

第239章 粮车碾过的路:民心是这么赚来的

书名:在明末奋斗 作者:钱乘市井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3

林缚回幽州的第三天,就遇上了麻烦。

不是朝堂上的弹劾,也不是贪官的使绊子,而是老天爷的刁难 —— 连续三天的暴雨,把通往西边灾区的路冲垮了。

军屯新收的粮食堆在仓库里,眼看就要发霉,可灾区的百姓还在等着救命粮。赵虎急得满嘴起泡,拿着鞭子在院子里转圈:“这群混蛋工兵,修的什么破路!三天了,还没抢修好?”

林缚正在看灾情呈报,闻言抬头道:“把鞭子放下。修路的士兵,这三天没合过眼,你去看看他们的手,全是血泡。”

赵虎悻悻地收了鞭子:“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粮食烂掉啊。灾区那边派人来催了三次,说再没粮食,就要出人命了。”

林缚放下呈报,走到门口。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把天地间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里。远处的官道上,隐约能看到几个身影在雨中忙碌,那是抢修道路的士兵。

“备车,” 林缚突然说,“我去灾区看看。”

赵虎一愣:“大人,路还没通呢,车过不去。”

“车过不去,人能过去。” 林缚披上蓑衣,“带上二十个亲兵,再牵十匹骡子。粮食运不过去,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通往灾区的路,确实难走。原本平整的官道,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有的地方甚至塌陷了一大块,露出底下的黄土。泥水没到膝盖,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走了不到十里地,就看见一辆陷在泥里的粮车。车老板是个干瘦的老头,正拿着鞭子抽打拉车的老牛,嘴里骂骂咧咧的:“没用的东西,这点路都走不了!”

老牛被打得嗷嗷叫,却怎么也拉不出陷在泥里的车轮。

林缚上前拦住他:“老人家,别打了,牛也尽力了。”

老头抬头一看,见是林缚,赶紧放下鞭子,作揖道:“林大人?您怎么来了?”

“我去前面看看灾情。” 林缚指着陷在泥里的粮车,“这是运往哪里的粮食?”

老头叹了口气:“是运往青石镇的。那边的百姓快断粮了,我想着赶在雨停前送过去,没想到……”

林缚回头对亲兵道:“搭把手,把车推出来。”

二十个亲兵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跳进泥里。喊着号子,使劲推车。林缚也挽起袖子,加入了推车的行列。赵虎看得目瞪口呆,赶紧也跟着跳了下去。

泥水里,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折腾了半个时辰,才把粮车从泥里推出来。老头看着浑身是泥的林缚,眼圈红了:“林大人,您这是……”

林缚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笑道:“老人家,粮食要紧。前面的路不好走,让我的亲兵帮你拉车吧。”

老头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大人是贵人,怎么能做这种粗活?”

“在救灾这件事上,没什么贵人贱人之分。” 林缚拍了拍老头的肩膀,“快赶路吧,别让百姓等急了。”

看着粮车在亲兵的帮助下,缓缓向前挪动,林缚才继续往前走。雨还在下,但他的心里,却暖烘烘的。

走了大约二十里地,到了一个叫李家村的地方。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土坯房。此时,村口的晒谷场上,聚集了不少人,正围着几个士兵吵闹。

“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去抢粮?” 一个壮汉手里拿着锄头,脸红脖子粗地喊道,“仓库里的粮食那么多,凭什么不给我们?”

“就是!再不给我们粮食,我们就自己去拿了!”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几个负责看守粮仓的士兵,手里握着刀,却不敢真的动手。为首的一个士兵急得满头大汗:“乡亲们,不是我们不给你们粮食,是上面有规定,要按人头分,不能乱抢。”

“规定?规定能当饭吃吗?” 壮汉梗着脖子喊道,“我娘都三天没吃东西了,再等下去,就饿死了!”

林缚走过去,分开人群,朗声道:“乡亲们,我是林缚。有什么事,跟我说。”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缚身上。那个壮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疑惑地问:“你就是那个推行新政的林大人?”

林缚点点头:“正是。听说你们要去抢粮?”

壮汉梗着脖子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家里快断粮了,再不吃东西,就要出人命了。”

林缚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他们的脸上都带着饥饿和焦虑。他叹了口气:“我知道大家很难。但抢粮是万万不行的。粮食是大家的,要分给每一个人,不能让少数人抢了去,让更多的人饿死。”

“那你说,什么时候能给我们粮食?” 壮汉问道。

“三天之内,” 林缚斩钉截铁地说,“我保证,三天之内,一定把粮食送到大家手里。如果送不到,你们就去我的府邸,把我绑起来,任凭你们处置。”

人群里一阵骚动,有人相信,有人怀疑。那个壮汉盯着林缚的眼睛,看了半天,突然说:“好!我相信你!我们就等三天。如果三天之内见不到粮食,我第一个去绑你!”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再等三天。

林缚松了口气,对那个壮汉道:“多谢乡亲们信任。我现在就回去督促修路,一定尽快把粮食送过来。”

离开李家村,赵虎忍不住问:“大人,您真的能在三天之内把路修好吗?”

林缚摇摇头:“不知道。但我必须给他们一个承诺。人心要是散了,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回到幽州,林缚立刻召集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包括士兵、工匠,甚至还有一些自愿帮忙的百姓,一起去抢修道路。他亲自督阵,和大家一起搬石头、填泥土。

雨还在下,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士兵们知道,他们搬运的不是石头,是百姓的希望;工匠们知道,他们修补的不是道路,是民心。

第一天,路修通了不到十里。

第二天,又修通了十里。

到了第三天傍晚,还差最后一段最难修的路段。这段路塌陷得很严重,需要大量的石头和泥土才能填补上。可此时,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虎看着天色越来越暗,急得直跺脚:“大人,怎么办?看样子,今天是修不通了。”

林缚看着眼前的烂泥坑,又看了看远处灾区的方向,咬了咬牙:“继续修!就是连夜赶工,也要把这段路修通!”

他拿起一把铁锹,率先跳进泥坑:“大家再加把劲!想想灾区的百姓,他们还在等着我们送粮食呢!”

看到林缚亲自上阵,大家仿佛又有了力气。士兵们、工匠们、百姓们,一个个都跳进泥坑,拼命地干活。灯笼的光在雨中摇曳,照亮了他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天快亮的时候,最后一段路终于修通了。

当第一辆粮车缓缓驶过修好的道路时,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欢呼声在寂静的黎明中回荡,仿佛能穿透云层,传到灾区百姓的耳朵里。

粮车一路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都出来迎接。他们看着满载粮食的粮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的百姓还拿出家里仅有的鸡蛋、咸菜,硬要塞给押车的士兵。

“谢谢你们!谢谢林大人!” 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押车的士兵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粮食运到李家村的时候,那个壮汉带着村里的百姓,早早地等在村口。看到粮车,他快步跑上前,握住押车士兵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们!我就知道,林大人不会骗我们的!”

士兵笑着说:“这都是林大人的功劳。他为了抢修道路,三天三夜没合眼呢。”

壮汉看着粮车,又看了看远处的幽州城方向,突然朝着幽州城的方向,“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其他百姓也跟着跪了下来,纷纷磕头。

他们磕的,不是官,是人。是那个为了他们,三天三夜没合眼,亲自跳进泥坑修路的林缚。

民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不是靠高官厚禄,不是靠严刑峻法,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粮车继续前行,碾过泥泞的道路,留下深深的车辙。这些车辙,就像一道道印记,刻在百姓的心里。

林缚站在幽州城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缓缓驶来的粮车,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赢得民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他明白,民心不是赚来的,是一点点攒起来的。就像这粮车碾过的路,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大地。远处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林缚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慢慢拉开序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