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72.7万字

第231章 陈用宾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1.7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见过陈大人!”

李进忠不卑不亢的对着面前的男子行了一礼。

男子约莫将近六旬的模样,长须。此人正是福建巡抚陈用宾。

“你是京城来的?”

“是,准确的说是宫里来的!”

“宫里?”

陈用宾一愣,他原本是云南巡抚,刚调这里不久。作为一省巡抚,太子和福王的事,他也是门清。

“你是太子的人?”

来人是太监,又没有公文告示,不用想知道也是太子的人。

李进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伸手从袖中掏出一枚刻着缠枝莲纹的鎏金腰牌,放在桌子上:\"陈大人好眼力,小的此来,正式奉太子殿下的令。\"

陈用宾瞳孔微缩,目光死死盯着那枚腰牌。他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载,自然认得这是太子的信物。

看来传闻不假,太子真的逃到了台湾。

想起宫中的暗斗,他不禁心头一紧,不知这突如其来的使者,究竟带来的是福是祸。

\"陈大人不必紧张,\"

李进忠收回腰牌,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袖口,\"太子听闻大人在云南戍边十六载,战功赫赫,刚来到福建担任巡抚,特命小的来传达口谕。\"他刻意拖长尾音,观察着陈用宾的反应。

陈用宾立刻整衣正冠,双膝跪地:\"臣陈用宾恭听太子御令!\"

\"太子爷说,闽地海防关乎大明安危,命你务必在半年内整肃军备,加强水师操练。若有懈怠,军法处置!\"

李进忠语气陡然严厉。

\"臣遵懿旨!\"陈用宾叩首谢恩,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深知,这看似寻常的军务安排,背后必定另有深意。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萧如薰来了以后,除了有些海盗,其他的商船包括红毛鬼都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

当然,陈用宾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那些剩余的所谓海盗,也是萧如薰的人。

做脏事的嘛!陈用宾很懂!

比如说那些临时工,就是用来做脏事的嘛!懂的都懂!

而此时太子突然下旨严令整军,莫不是要在此地有所作为?

\"陈大人快快请起!\"

李进忠伸手虚扶,脸上又换上了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太子殿下还有话要带给陈大人。\"他凑近陈用宾耳边,压低声音:\"殿下说,陈大人当年在云南力阻矿税监杨荣,这份胆识,他一直记在心里。\"

陈用宾浑身一震。当年他在云南任上,因多次弹劾矿税太监杨荣,触怒万历皇帝,最终蒙冤入狱。这段往事,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官场生涯的转折点。没想到在台湾的太子,竟对这件事如此清楚。

\"殿下还说,\"李进忠继续道,\"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希望陈大人能为太子所用。只要陈大人愿意……………………。\"

陈用宾沉默良久。他自然明白,这是太子在拉拢他。

万历皇帝如今吸食福寿膏,不问政事,福王朱常洵又野心勃勃,太子势力单薄,被逼逃往台湾,急需在寻找支持者。而他作为地方大员,又是知兵之人,正是太子需要的人。

\"请转告太子殿下,\"陈用宾终于开口,\"臣蒙皇上圣恩,委以重任。闽地事务繁杂,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皇恩。至于其他,还请殿下恕臣不能从命。\"

李进忠没想到陈用宾会拒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陈大人可要想清楚,错过这个机会,恐怕...\"

\"李公公,\"陈用宾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我陈用宾这一生,问心无愧。当年弹劾杨荣,是为了百姓;如今镇守福建,是为了大明江山。至于党派之争,恕臣不愿卷入。\"

空气骤然凝固。李进忠盯着陈用宾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好一个陈用宾!果然名不虚传!既然如此,小的这就回京复命。\"他收起笑容,冷冷道:\"不过陈大人最好记住,今日的话,若是传出去...\"

\"李公公放心,\"陈用宾神色自若,\"本官定当守口如瓶。\"

送走李进忠后,陈用宾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巡抚衙门的庭院里,目光凝视着天边那如火焰般燃烧的晚霞,久久没有说话。

他心里很清楚,从这一刻起,无论他是否答应太子的请求,他都已经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暗潮汹涌、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之中。然而,他心中更为明白的是,作为一名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吏,他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保卫一方疆土,安抚当地百姓,而绝非参与朝廷中的党派之争。

“太子如果真的在福建登陆,那我该如何应对呢?”陈用宾不禁长叹一声,心中的忧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缓缓地转过身,看着书案上的笔墨纸砚,犹豫片刻后,终于还是拿起了毛笔,开始在洁白的宣纸上写下自己的辞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