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 分类:军事 | 字数:79.9万字

第271章 国朝第一巡抚

书名: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萧铎一路辗转,终于在正月初十这天赶回了静乐,待见到陈牧等接出来的官儿后,翻身下马抬手就是一个瞬爆。

“巡抚大人,萧某幸不辱命”

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说傻了,有一个算一个纷纷呆若木鸡。

郑屠更是使劲摇了摇头,低声问杨仝道:“杨指挥,下官出现幻听了,怎么听萧百户的意思,大人成巡抚了?”

杨仝一张嘴也能放下一颗鸡蛋,听见此话也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我好像也幻听了”

别说他们,就是陈牧自己也呆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上前一把拉住萧铎,虽然努力想装的淡定也难掩激动:“你说什么?”

“哈哈哈哈,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了”

萧铎笑着取出圣旨递了过去,道:“朝廷已经颁下命令,任您为太原巡抚,郭帅起复为大同副总兵,监军李和已经先去雁门宣旨了”

“皇恩浩荡呀”

陈牧激动的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伸手就要接圣旨,就在这时却被郭桓一把拉住了。

面对陈牧不解的目光,郭桓缓缓开口道:“萧百户,明堂宣旨吧”

陈牧倒吸一口凉气,后怕不已。

“幸好幸好,幸好有老郭呀,否则这平白就落下个罪名呀”

国朝是讲究礼法的,官员接圣旨自然有相应的流程。

虽然因为战事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减去不少繁琐的步骤,然而也不是你一递他一接就完事的。

那是圣旨,不是隔壁二嫂的葱油饼!

今天陈牧要是就这么把旨意接了,将来难免会落下个可大可小的不敬之罪。

县衙大堂被衙役们赶紧打扫一新,众位官员沐浴更衣后,这才纷纷跪地,听萧铎高声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 敕曰:朕绍基绪,临御万方。惟祖宗栉风沐雨之艰,常怀惕厉;念北鄙烽烟未靖之患,夙夜焦劳。迩者丑虏鸱张,云中告急;宗藩构衅,晋地罹兵。当此板荡之秋,必赖干城之任!

特兹简命:超擢静乐县知县陈牧暂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山西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地方。

俾尔开府持节,节制山西都、布、按三司并宣府、大同、山西诸镇将吏,总统各地入援官军。

凡战守机宜、文武黜陟、钱粮征调,悉听便宜裁处。

务须扼险固圉,靖寇安民,殄灭叛王如剿狐兔!

起复原大同总兵官郭桓为大同副总兵,赞理军务。

尔即整饬部曲,厉兵秣马,听抚臣陈牧调度策应。

遇虏当如雷霆摧其锋镝,讨逆须似疾风扫彼残云。

昔尔坐事去职,今戴罪立功,倘再稽延失律,必悬尚方以正典刑!

於戏!朕授钺临戎,推心委寄。

陈牧以百里之令而膺阃外之托,当效韩雍之荡寇;

郭桓以废弃之身而得自新之途,宜追马芳之骁勇。

文武协恭,将士用命,期使胡骑北遁,枭首辕门。

功成则裂土封侯,朕无所靳;怠事则三尺俱在,尔其慎之!

钦哉”

萧铎念完圣旨,下面的官儿哪怕依旧有所准备,依旧被旨意的内容震撼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旨意内其他还好说,可“凡战守机宜、文武黜陟、钱粮征调,悉听便宜裁处”一句,这权利给的太大了!

说一句不好听的,要是王朝末年凭这一句话,就能造出一个山西王出来。

陈牧也没想到皇帝居然这么大方,哪怕是他,此刻对景运帝的忠心也到达了顶点。

谁说朱家皇帝不好,陈牧第一时间和他拼命!

“臣等接旨”

........

陈牧就是个新人县令,突然要做巡抚的活,他是两眼一抹黑。

幸好有唐师爷!

这位跟随刘应物多年,对巡抚衙门的章程那是门清。

本着能用就往死里用的选择,陈牧将巡抚大权暂时交给了唐玄礼,任由他从无到有开始搭建战时巡抚行辕,发布各种调令,他自己则正式着手收编俘虏。

这些天来城外的十一万俘虏,已经尽数登记造册,完成了初步审查。

郭桓的意思是将被打散的大同边军再次挑选出来,重新按军制规建就可,这样可以短时间形成战斗力。

这个提议陈牧前几天是同意的。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那时他以为朝廷肯定会委派个重臣做巡抚,他最多是个辅助的角色,自然怎么办都好。

如今他接过了军政大权,自然有些自己的想法,直接把却这个提议给否了。

“郭帅,这些边军都是附逆的,虽然是被上官逼迫,但既然反叛心中对朝廷的敬畏已经荡然无存,此时按旧制规建,恐生出事端来”

开玩笑,原大同边军有四万多人,也是最心向朝廷之人,都被调走了,让他陈牧带这被携裹来到六万流民,在后面摇旗呐喊么?

再说这个千载难逢机会,陈牧如何肯放过!

“我意将振武卫混合原本的大同边军为骨干,将这十一万人彻底打散,重新整编为新的大同边军,彻底将大同边军整改为营兵”

“这.......”

郭桓眉头紧皱,迟疑片刻还是摇了摇头,劝道:“忠义呀,这恐怕不妥,彻底打散重新整编的确是个好办法,可如今太原已破,蒙古大军下一个目标一定是静乐,吉王李崇义率领残部退守宁武关,若任其发展难免死灰复燃”

“重新整编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两月时间,可我们没有时间了!”

整编部队一定有一个动荡虚弱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振武卫都是从各地抽调的精锐卫所兵组成,就那还需要用剿匪练兵,何况这刚刚附逆的归降叛军!

若整编到一半,蒙古大军打了过来,到时候会发生说什么就只有天知道了。

就算蒙古大军不来,可两个月时间不短了,朝廷会不会给你两个月按兵不动的是时间?

同样只有天知道。

更何况郭桓还有句话没说出来,营兵制和卫所兵制之争,早已存在多年,世人都知道营兵募集来的士卒更有战力,那为何卫所依旧还是整体大明军制的基石呢?

盖因从洪武开国起两百余年,卫所制所形成的种种利益已经深入大明骨髓,牵扯方方面面,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历代皇帝,也是耗费了百年时间才渐渐的形成如今这种对半的局势。

你陈牧何德何能,要将九边三重镇之一的大同军镇,彻底改为营兵?

难道不怕遭到反噬,身死族灭么!

陈牧自然是怕的。

昨夜萧铎已经将话尽数带到,令其一时间寒毛直竖,如丧肝胆。

这些京中大佬靠山几乎同时出言提醒,只能说明他所面临的局面,已经使他们这些运筹帷幄之中的大佬感到棘手。

否则不会通过萧铎,这个对于大佬们而言,相对陌生的人来带话。

可让他放弃这天赐良机,韬光养晦,陈牧扪心自问。

他办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