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从搪瓷缸到星际虫巢

作者:牙疼不是病 | 分类:都市 | 字数:35.3万字

第131章 和徐慧珍合作

书名:四合院:从搪瓷缸到星际虫巢 作者:牙疼不是病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最重要的是,画眉的医馆和她的医馆均位于林府范围内。

张艳若想探望孩子或稍作歇息,不过几步之遥。

想到这里,张艳不再迟疑,果断点头同意:“就依夫君所言,医馆明日起营业,下午一点开门,五点闭门……”

听闻此决定,林凡暗暗点头。

随即,他站起身来,招呼道:“走吧,一起去医馆清扫一番……”

应声后,张艳先将孩子托付给奶妈,而后三人随林凡前往医馆。

从连接后院的小径走到前厅医馆。

环视医馆一圈,除堂中两排药柜外,尽是用金丝楠木、黄花梨制成的精致物件。

虽年前此处已装修完毕,但每隔一段时日,家中雇请的工人会彻底清扫林府,当然也包括这家医馆以及画眉的雕刻馆。

名为打扫,实则无需他们动手。

倒是张艳走到两组药柜前,逐一拉开密密麻麻的抽屉,查看内里的药材。

一一检查后,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普通药材到药龄达几十年的珍稀药材,每一样都是上品。

接着,张艳又花费半小时,把医馆内外仔细整理一遍。

确认无遗漏或缺失,这才放心地点头。

“收拾妥当了,可有疏漏之处……”

张艳停下脚步时,林凡的目光立刻转向她,说道:“走吧,收拾妥当后我们先去洗漱。”没等张艳回应,他已起身牵着三位女子走出医馆。

陈雪茹料理完事务回来,全家人享用晚餐之际,林凡向她简述了张艳医馆开业的事宜。

陈雪茹听后,首先想到的是接管医馆运营。

她表示医馆的经营管理可以交给他,并强调首要任务是确保药材品质,且医馆并非以盈利为目的。

林凡对此安排满意,陈雪茹仅点头表示遵从他的决定。

对于产品质量,无论绸缎铺、古楼还是雕刻馆,林凡都特别强调必须严格把控。

即便利益重要,产品品质永远是第一位。

饭后,大家稍作休息便前往花园活动筋骨。

夜幕降临,林凡带领四女回至中院卧室。

因画眉怀孕不便参与,其余人直到深夜才安歇,林凡最后将画眉拥入怀中一同入睡。

次日清晨,众人洗漱完毕开始日常修炼。

陈雪茹先行离开府邸,而张艳则托付孩子予奶妈,自己亦赶往医馆。

随后,一块由林凡题字并由画眉亲手制成的牌匾被正式悬挂在医馆门口。

远远望去,紫檀木制成的牌匾上,“济世堂”三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正是出自林凡之手。

济世堂开业当天,林凡的书法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

街道上的喧嚣因这崭新的招牌而暂时安静下来。

“济世堂……这几个字写得真好。”

“这家医馆是新来的,听说里面的大夫很厉害。”

有人对医馆内的装潢啧啧称奇,却发现每件摆设都非同寻常,令人望而却步。

林凡站在门口微微一笑,说道:“今日是济世堂开张之日,坐馆的张大夫医术超群,从明日开始每日仅接诊十人。”

话毕,他拱手致意后便进入医馆内。

与此同时,张艳端坐于书案前,她的容颜吸引了许多目光,但也引发了对年轻医者能力的怀疑。

林凡与张艳似乎早已料到这种反应,并未流露半分意外。

林凡提议请雪茹招募两名护士协助工作,张艳欣然接受。

她虽能应对各种病症,却不愿亲力亲为琐碎事务,有专业护士帮忙再好不过。

待一切安排妥当,林凡离开医馆前往中院,拨通了陈雪茹的电话,准备着手下一步计划。

林凡向冉秋叶简述了医馆的运营状况,并请她帮忙招募专业护士后,便走向花园。

自从张艳的医馆开业,他已将琐事交由陈雪茹处理。

冉秋叶注视着林凡,稍作迟疑后说道:“夫君,雪茹和艳姐都投入工作,画眉怀孕,我是否也能参与?”虽未说完,林凡已领会其意。

初级基因强化药剂若能制成,对林家意义重大。

林凡沉思片刻,回应道:“像雪茹和艳儿一样,每周工作五天,你虽特殊些,但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说完,他静静等待冉秋叶的回答。

冉秋叶点头应允,随即起身告别,前往设有地下实验室的别墅。

此刻花园里只剩林凡、怀孕的画眉以及照顾孩子的奶妈。

看着清静下来的花园,林凡与画眉相视一笑,皆显无奈。

幸好画眉怀孕需在此处养胎,否则家中四位女子各自忙碌,他竟无一人可交谈。

数日过去,张艳三女投入工作后,陈雪茹每天早饭后便不见踪影。

无论是医馆还是研究室,所需之物皆需她联络。

这段时间,林家最忙碌的当属陈雪茹。

若非她已是暗劲宗师,且每日仅工作约八小时,恐难承受这般重担。

林凡一回到府邸,便沉浸在蓝银皇的生命领域里尽情放松。

短时间内或许察觉不到变化,但久而久之连陈雪茹也可能觉得疲惫。

除了陈雪茹,冉秋叶每日早饭后也直接前往实验室工作。

倒是张艳,医馆开张首日后,大部分时间都和林凡一起在花园陪伴孩子。

午后再到医馆营业至五点闭馆。

加上陈雪茹请来的三位专业护士,不仅限制了接待人数,也让张艳的工作显得轻松不少。

而林凡与画眉则是家中最闲适的两位。

日子过得飞快,张艳的医馆和冉秋叶的实验室逐渐步入正轨,林凡也随之改变了慵懒的状态。

心中一动,便出现在徐慧珍的小酒馆里。

徐慧珍看到林凡,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讶。

尽管她没太留意林凡的动向,但陈雪茹时常悄悄来访,与她小聚时总会提到林凡的情况。

林凡平日里深居简出,今天突然造访,令徐慧珍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

\"小凡弟弟,今日怎有闲情光临我的小店?\"

徐慧珍虽觉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热情地上前迎接。

林凡并未推辞,坐下后说道:\"慧珍姐莫非不欢迎我?\"

徐慧珍翻了个白眼:\"谁不知道你小凡弟弟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直说便是。\"

说着,徐慧珍亲自为林凡泡了杯茶。

待茶杯摆上桌,林凡收起玩笑的表情:\"慧珍姐,这次我是来谈笔生意的。

\"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不知你对此感兴趣否?\"

徐慧珍对林凡的提议自然充满期待。

她深知林凡出手阔绰,这种亲自登门洽谈的事,必定非同小可。

于是,她也不兜圈子,直接坐下问:\"小凡弟弟,具体是什么样的生意?\"

徐慧珍抬眸看向林凡时,他便主动说道:“听雪茹提起,慧珍姐家中似乎有不少人精通酿酒之术。”

“确实如此,我家世代以此为业,我自幼也泡在酒缸里长大。”

尽管不知林凡究竟有何意图,但她并未掩饰,只轻点下颌,示意了解。

“我想与慧珍姐联手,创办一家酒坊。”

言及此行目的后,林凡稍作停顿,继续道:“只是不知慧珍姐对此是否感兴趣?”

“创办酒坊……” 徐慧珍本欲开口,但话至唇边又怔住,瞳孔骤然放大,神情满是惊疑。

随即,她不禁再次追问:“小凡弟弟,你是不是说错了?莫非是想邀我一同开办酒坊?”

“正是,与慧珍姐联手打造酒坊。”

“慧珍姐家传技艺精湛,加之我手中掌握的药酒秘方……”

“慧珍姐家的酿酒手艺配上我的药酒配方……”

“若能携手合作,定可事半功倍。”

心有所动!

林凡的提议令徐慧珍心动不已,尤其她亲身体验过药酒功效后,更觉此事可期。

然而即便内心颇为期待,她仍未立刻应允,而是低头沉思。

见徐慧珍陷入沉默,林凡并未贸然打断,只是端起茶杯,默默饮了一口茶。

时光在无言中缓缓流淌,不知不觉已过去半小时,在这寂静氛围里悄然消逝。

经过这一段思索,徐慧珍终于似有决断,嘴角浮现笑意,抬头直视林凡道:“合作可行。”

“与小凡弟弟联手,对我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合作虽好,利益分配又当如何?”

林凡闻言,唇角微扬,随即不再多言,径直与她商讨酒坊利益分配事宜。

一番讨论后,双方约定各出资一半资金,徐慧珍家人为技术入股,占酒坊一半收益;林凡则提供剩余资金及药酒配方,获取另一半收益。

“关于建厂细节,我会让雪茹后续与慧珍姐详谈。”

“选址、建厂、出资等问题,届时再作商榷。”

“酒坊的事宜,我那部分股权以后会由雪茹接手……”

大致商定后,林凡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打了个招呼,便把后续事务交给了陈雪茹。

徐慧珍对林凡的决定并无异议。

她深知陈雪茹在商业上的能力,完全信得过她,倒是担心林凡会让不懂行的人凭身份胡来。

林凡将具体事项交由陈雪茹与徐慧珍详谈,这对徐慧珍来说再合适不过。

目送林凡离去,直到身影消失,徐慧珍才收回视线。

就在这一瞬间,她眼底深处悄然掠过一丝期待。

徐慧珍虽未全知林家之事,但从陈雪茹处得知了些许零星片段……不说别的,单是林凡回城即得贝勒府一事,就足见其家底深厚。

加之她亲尝过林凡所制药酒,深知其效用。

即便仅取其中十分之一的药力量产,徐慧珍也有信心让他们的合作产品在大夏畅销。

这也正是徐慧珍选择与林凡合作的原因。

即便她娘家的酿酒技艺再精湛,想在白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极为不易。

然而有了林凡的药酒,凭借其品质与功效,定能迅速崭露头角,占据市场份额。

到时好好经营,必将成为顶级佳酿。

徐慧珍没有多言,目光转向离开的小酒馆的林凡。

只见他并未急于回府,而是径直前往琉璃厂。

新年之后,整个大夏局势恍若一夜巨变,街头巷尾到处可见叫卖声。

仿佛一夜之间,一切都焕然一新。

来到琉璃厂附近,刚到路口,林凡便见到三三两两的人群穿梭往来。

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林凡不禁微微张口道:

“八十年一过,不仅是琉璃厂,整个四九城都似乎更显繁华……”

这一切究竟是世界融合的结果,还是另有缘由?

原本还需一两年才能全面开放、全力发展的局面,在短短一年间竟已逐步展开。

尤其八十年来临,这股风潮猛然加剧,席卷整个大夏。

突然之间,宛如世界焕然一新。

林凡伫立于琉璃厂街头,目光投向街巷深处。

除了两侧排布的小摊贩外,穿梭而过的行人中竟有不少外国人。

一夜之间,那些不起眼的古董、玉器以及山水字画,似乎瞬间成为众多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目睹此景,站在街角的林凡,脸上不禁微微露出惊讶之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才刚入80年代,大夏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革。

过了许久,林凡才回过神来,迈步走入街市。

人群中除了议论纷纷的各色商贩,还有不少外国人,在翻译的陪同下对古玩品头论足。

凭借林凡的眼力,随便一瞥便察觉到这些洋人感兴趣的东西,大多不过是些看起来精致的民窑瓷器!

虽然有些许价值,但在二十年后,顶多也就是几万元的价格。

在这个时代,对于真正的收藏家而言,能卖出几百块已是极限。

然而,在一些人的花言巧语之下,再加上对方不懂行情,即便开个五位数的高价,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关键的是,这个五位数可是美金!

尤其是九门旗下的店铺,早已和聚宝楼、多宝阁建立了合作关系。

所出售的物品绝大部分为普通民窑瓷器。

即便偶尔有官窑瓷器现身,也多为一些寻常物件。

纵使真有珍品推出,也只是精品而已,并非什么国宝。

这也是林凡当年与九门两位“老狐狸”达成协议的重要条款之一。

国家一级文物级别的古董字画,仅限于大夏境内流通,绝不可出境。

一旦发现有人胆敢违反这条规定,整个琉璃厂的各方势力都会群起而攻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