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铁神剑谱

作者:黄锡铮 | 分类:武侠 | 字数:267.0万字

第349章 雨夜逢敌,玉佩玄机

书名:玄铁神剑谱 作者:黄锡铮 字数:0 更新时间:07-28 04:36

萧彻的靴底碾过青石板上的积水,溅起的水花混着檐角滴落的雨珠,在他玄色劲装下摆晕开更深的墨色。三更的梆子声刚过,临安城的西大街早已不见人踪,唯有他腰间那柄缠着旧布的长剑,随着步伐轻撞胯骨,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剑名叫“断水”,是三年前他在雁门关外从沙陀骑兵尸身上拔下来的。那会儿他还是个跟着商队打杂的少年,凭着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用这把剑劈开了七八个马匪的喉咙,才保住了半车即将发霉的茶叶。如今剑鞘上的鎏金早已磨尽,缠着的粗布也洗得发白,可萧彻总觉得,只有这样握着它,心里才踏实。

“哒、哒、哒。”

身后忽然传来马蹄声,在空旷的雨巷里格外刺耳。萧彻脚步不停,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巷口的灯笼在风中摇晃,昏黄的光晕里,三匹黑马正踏着积水追来。马背上的人穿着皂衣,腰间佩着制式相同的弯刀,刀鞘上的虎头纹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镇南王府的人?”萧彻眉头微蹙。他今日午时才进的临安城,除了在城门口跟守城兵丁拌了两句嘴,没招惹任何人。

“前面的小子,站住!”为首的皂衣人勒住缰绳,黑马人立而起,前蹄踏碎了水洼里的月影,“奉王命缉拿要犯,识相的就解下兵器,跟我们走一趟!”

萧彻缓缓转身,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滑落,滴在胸前的衣襟上。他打量着三个皂衣人腰间的弯刀——那是镇南王亲卫的制式,寻常府兵绝无资格佩戴。而所谓的“要犯”,他连影子都没见过。

“我不是你们要找的人。”萧彻的声音很平,像他握剑的手一样稳。

“是不是,搜过身便知!”右侧的皂衣人突然拔刀,刀身在雨夜里划出一道冷光,直劈萧彻面门。这人出刀极快,刀刃带起的劲风甚至吹散了萧彻额前的湿发,可见手上绝不是三脚猫的功夫。

萧彻不退反进,左脚在青石板上猛地一跺,整个人如狸猫般向左侧滑出半尺,恰好避开刀锋。同时他右手闪电般探向腰间,缠着旧布的断水剑“噌”地出鞘,剑锋未到,一股凛冽的寒气已逼得那皂衣人下意识后仰。

“好快的剑!”为首的皂衣人瞳孔一缩。他在王府亲卫营里浸淫了十五年,见过的高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在如此短的距离内,把剑使得这般举重若轻。

断水剑没有追击,而是贴着萧彻的小臂收回,剑尖斜指地面,雨水顺着锋利的剑刃流淌,在石板上汇成细小的溪流。萧彻的眼神很冷,像极了雁门关外的寒冬。

“我再说一次,我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放肆!”为首的皂衣人怒喝一声,翻身下马,腰间弯刀呛啷出鞘,“镇南王府办事,岂容你这狂徒狡辩!”他的刀法学的是岭南“破山刀”,每一刀都带着开山裂石的气势,刀风扫过雨幕,竟将飞溅的水珠都震成了水雾。

萧彻不与他硬拼,断水剑在他手中如同活过来一般,时而如灵蛇吐信,时而如清风拂柳。他的剑法没有章法,却招招都打在对方的破绽处——那是他在无数次生死搏杀中,用血和汗磨出来的本能。

三十招过后,为首的皂衣人已被逼得连连后退,虎口被震得发麻,弯刀上的虎头纹在剑光映照下,仿佛都在颤抖。他忽然发现,眼前这少年的剑法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一剑都精准地封锁了他所有的退路,就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

“点子扎手,一起上!”为首的皂衣人嘶吼一声。

另两个皂衣人早已按捺不住,双双拔刀冲上。三柄弯刀呈品字形夹击而来,刀风呼啸,竟将周围的雨水都逼得向四周散开。

萧彻深吸一口气,断水剑突然加速,剑身在雨幕中划出无数残影。只听“叮叮当当”几声脆响,三柄弯刀竟被他同时荡开。趁着三人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刹那,萧彻左脚向前踏出半步,断水剑如毒蛇出洞,直指为首皂衣人的咽喉。

剑尖距离那皂衣人咽喉只有寸许,却骤然停住。萧彻的目光越过他的肩膀,看向巷口那盏摇曳的灯笼——灯笼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那人穿着月白长衫,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伞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但萧彻能感觉到,这人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息,像深秋湖面的薄雾,看似轻柔,却藏着化不开的寒意。

“王护卫,住手吧。”长衫人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雨声和兵刃交击的脆响,“他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为首的皂衣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敢违逆,恨恨地收了刀,对着长衫人躬身行礼:“属下参见先生。”

长衫人没有理会他,目光落在萧彻手中的断水剑上。尽管隔着雨幕,萧彻仍觉得那道目光像实质般,在剑身上来回扫视。

“好一把剑。”长衫人缓缓开口,“可惜,蒙尘了。”

萧彻握紧剑柄,没有说话。他能感觉到,这人的武功深不可测,刚才若他执意要取那皂衣人的性命,此刻恐怕已经躺在血泊里了。

“少年人,”长衫人忽然抬起头,伞檐微微上移,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你可知镇南王府在找什么人?”

萧彻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一个女人,”长衫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一个手里握着半块玉佩的女人。”

萧彻的心猛地一跳。他贴身的衣襟里,正藏着半块温润的羊脂玉,那是三年前一个垂死的女子塞给他的,只来得及说一句“去临安找沈先生”,便咽了气。

雨还在下,青石板上的积水映着灯笼的光晕,忽明忽暗。萧彻握着断水剑的手,指节微微发白。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平静了三年的生活,到头了。

长衫人看着他细微的神色变化,嘴角似乎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看来,你知道些什么。”

萧彻没有回答,只是将断水剑缓缓归鞘。剑入鞘的刹那,他忽然动了,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扑向巷口的围墙。他的身法快得惊人,足尖在湿滑的墙面上连点数下,竟如履平地般向上疾冲。

“拦住他!”为首的皂衣人怒吼。

三柄弯刀再次劈出,却只斩到一片残影。萧彻的身影已经跃过墙头,消失在漆黑的雨夜中。

长衫人望着空荡荡的墙头,缓缓收起油纸伞。雨水打湿了他的月白长衫,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从容。

“先生,要追吗?”皂衣人问道。

长衫人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萧彻消失的方向,轻声道:“不必了。他既然有那半块玉佩,总会来找我们的。”他顿了顿,补充道,“通知下去,全城搜寻一个穿玄色劲装、佩断水剑的少年。记住,活要见人,死……也要见尸。”

雨幕中,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让三个身经百战的亲卫,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而此刻的萧彻,正穿梭在临安城的屋顶上。冰冷的雨水浇在他身上,却浇不灭他心头的惊涛骇浪。那个垂死的女子、半块玉佩、沈先生……三年来零碎的线索,似乎在这一刻,终于要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轮廓。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他握着断水剑的手,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因为他记得,那个女子在闭上眼睛前,眼神里的期盼和绝望。他答应过她,一定会把玉佩送到沈先生手里。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萧彻伏在城隍庙的横梁上,听着殿外雨势渐歇。檐角的水滴敲打着青石板,发出单调的“笃笃”声,倒比刚才王府亲卫的马蹄声更让人安心。

他从怀中摸出那半块玉佩,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微光打量。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触手温润,断裂处却参差不齐,像是被人硬生生掰断的。断口内侧刻着一个极小的“沈”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这便是那女子留给他的全部线索。

三年前雁门关外的风沙,此刻仿佛又扑在了脸上。那个穿蓝布裙的女子倒在血泊里,胸口插着一支淬了毒的透骨钉,却死死攥着他的手腕,将玉佩塞进他掌心。“找沈先生……只有他能解‘牵机’……”她的血沫子喷在他手背上,滚烫得像火,“告诉他,‘鱼肠’已现,棋局该收了……”

当时他只顾着点头,直到女子断了气,才惊觉自己连她的名字都没问。后来他才知道,“牵机”是江湖中最阴毒的奇毒之一,发作时全身抽搐如牵机木偶,最终七窍流血而亡;而“鱼肠”,既是一柄上古名剑,也是三十年前一个神秘杀手组织的代号——那组织早在二十年前就已覆灭,首领“无面人”据说死于一场大火,尸骨无存。

“沈先生……”萧彻摩挲着玉佩上的刻字,眉头紧锁。临安城姓沈的名士不少,可哪个才是女子口中的“沈先生”?镇南王府的人也在找握玉佩的女子,难道他们要找的,就是三年前那个已死的蓝裙女子?还是说……另有其人?

“吱呀——”

庙门被推开的声音打断了思绪。萧彻立刻敛去气息,像只壁虎般贴在横梁暗处。

进来的是个老乞丐,披着件破烂的蓑衣,手里拄着根竹杖,一瘸一拐地走到神龛前。他没有像寻常乞丐那样乞讨,反而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竟是几块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老乞丐对着泥塑的城隍爷拜了三拜,嘴里念念有词:“菩萨保佑,让小老儿多活几日,等找到我家小姐……”说着说着,他浑浊的眼睛里竟滚下泪来,“小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这把老骨头也没法跟老夫人交代啊……”

萧彻心头一动。这老乞丐提到了“小姐”,莫非跟玉佩之事有关?

就在这时,庙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杂乱而急促。老乞丐脸色骤变,慌忙将包子塞进怀里,拖着竹杖想躲到神龛后面。可他动作太慢,庙门“哐当”一声被踹开,四个手持钢刀的汉子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刚才被萧彻击退的镇南王府护卫王奎。

“老东西,跑啊!”王奎狞笑着逼近,“把你藏的东西交出来,爷还能让你死得痛快点!”

老乞丐背靠神龛,双手紧紧护着胸口,颤声道:“我……我什么都没有……你们找错人了……”

“找错人?”王奎从怀里掏出一张画像,往老乞丐面前一递,“这上面的是不是你家小姐?镇南王有令,凡是窝藏苏晚晴者,格杀勿论!”

萧彻在横梁上眯起眼睛。画像上的女子眉目清丽,虽只寥寥几笔,却与他记忆中那个蓝裙女子有七分相似。苏晚晴……原来她叫这个名字。

“我不认识什么苏晚晴!”老乞丐梗着脖子喊道,“你们这些狗腿子,仗势欺人!”

“敬酒不吃吃罚酒!”王奎一脚踹在老乞丐胸口,将他踹倒在地。老乞丐闷哼一声,怀里的肉包子滚了出来,散落一地。其中一个汉子眼尖,看到老乞丐腰间露出个香囊的边角,一把扯了下来。

那是个绣着鸳鸯的锦囊,料子寻常,却在被扯开的瞬间掉出个东西——半块玉佩,与萧彻怀中的那半块一模一样!

“找到了!”汉子举着玉佩大喊。

王奎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抢。就在这时,一道寒光从横梁上直射而下,快如闪电!

“嗤啦——”

是断水剑!剑身在微光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劈在那汉子的手腕上。汉子惨叫一声,钢刀脱手飞出,半块玉佩“当啷”落在地上。

“谁?!”王奎惊喝着转身,却见一道玄色身影已落在老乞丐身前,正是萧彻。

“又是你!”王奎又惊又怒,“看来你是活腻了!”他挥刀便砍,刀风比刚才在雨巷中更猛,显然是动了杀心。

萧彻却不与他硬接,左手扶起老乞丐往神龛后一推,右手断水剑挽了个剑花,避开刀锋的同时,剑尖顺势点向王奎的肋下。这一剑角度刁钻,王奎仓促间扭身躲闪,却还是被剑风扫中衣襟,划开一道口子。

“点子硬,一起上!”王奎怒吼。另外三个汉子立刻围了上来,钢刀成合围之势,刀光将萧彻周身笼罩得密不透风。

萧彻不退反进,断水剑忽然变得极快,快到只剩下一道银线。他的步法也越发诡异,时而左冲右突,时而原地打转,明明被围在中间,却总能在毫厘之间避开刀锋,同时剑招连绵不绝,逼得四人连连后退。

这便是他在死人堆里悟出来的剑法——没有名字,却只有一个宗旨:活下去。每一剑都奔着对方的破绽去,不管章法,只论生死。

“叮叮当当”的兵刃撞击声在城隍庙里回荡。老乞丐躲在神龛后,看得目瞪口呆,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般不要命的打法。

激战中,萧彻忽然瞥见地上的半块玉佩,心念一动。他猛地矮身,避开头顶劈来的钢刀,同时左脚一扫,将玉佩踢向神龛方向。老乞丐反应极快,一把将玉佩抄在手里。

“找死!”王奎见状大怒,刀势更猛。他看出萧彻想护着老乞丐,竟虚晃一刀,转而劈向神龛后的老东西!

这一变招猝不及防,老乞丐哪里躲得开?萧彻瞳孔骤缩,想回防已来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刀锋逼近。

“噗嗤——”

预想中的惨叫没有响起。却见老乞丐忽然扔掉竹杖,右手不知何时多了根三寸长的铁针,快如流星般刺向王奎的手腕。王奎只觉手腕一麻,钢刀再也握不住,“哐当”落地。

“你……”王奎又惊又疑,这老乞丐明明看着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会有如此快的手法?

萧彻也愣住了。刚才那一下,看似简单,实则时机拿捏得妙到毫巅,分明是内家高手的手法!

老乞丐扔掉铁针,对着萧彻急道:“别愣着!快走!”

萧彻回过神,知道此刻不是追问的时候。他脚尖一点,断水剑如长虹贯日,直逼另一个汉子面门,逼得对方慌忙后退。趁着这一空当,他拉起老乞丐,纵身跃出窗棂,消失在庙后的黑暗中。

“追!给我追!”王奎捂着发麻的手腕,气得暴跳如雷。

……

两人一口气跑出三里地,直到钻进一处废弃的柴房,才敢停下来喘气。

老乞丐靠着墙,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弯下了腰。萧彻刚想扶他,却见他抬起头,脸上哪里还有半分老态?浑浊的眼睛变得清亮,腰板也挺直了,分明是个中气十足的中年人。

“多谢小兄弟出手相救。”他对着萧彻拱手,声音也变得沉稳有力,“在下莫九,是苏府的护院。”

萧彻收起断水剑,从怀里掏出那半块玉佩:“莫护卫认识这个吗?”

莫九看到玉佩,瞳孔猛地一缩,急忙从怀里摸出刚才那半块。两块玉佩一对,严丝合缝,拼成了完整的圆形,正面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背面刻着“晚晴”二字。

“真是……真是小姐的玉佩!”莫九激动得声音发颤,“小兄弟,你这玉佩是从哪里来的?”

萧彻便将三年前雁门关外的事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了“鱼肠已现”那句遗言——他总觉得那句话不简单,不能轻易说出口。

莫九听完,眼圈红了:“原来……原来小姐三年前就……”他哽咽着说不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情绪,“实不相瞒,这玉佩是我家老夫人给小姐的信物,说是将来遇到能托付终身的人,便赠予对方半块。小姐三年前离家出走,说是要找一个人,从此杳无音信。老夫人急得一病不起,我这次来临安,就是循着线索来找小姐的,没想到却被镇南王府的人盯上了。”

“镇南王府为何要抓苏小姐?”萧彻问道。

莫九压低声音:“小兄弟有所不知,我家老爷曾是朝中御史,三年前因弹劾镇南王贪赃枉法,被构陷下狱,不到半年就死在了天牢里。老爷一死,镇南王就派人来抄家,小姐趁乱逃了出去,从此销声匿迹。我猜……王府的人是怕小姐手里有老爷当年搜集的证据,所以才四处搜捕。”

萧彻恍然大悟。难怪那穿月白长衫的“先生”对玉佩如此在意,原来他们是怕苏晚晴拿着证据揭发镇南王。可苏晚晴三年前就死了,证据又在哪里?

“莫护卫可知‘沈先生’?”萧彻想起女子的遗言。

莫九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听说过。沈先生是临安城的隐士,住在城西的听竹轩,据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跟我家老爷是旧识。小姐当年离家,说不定就是来找他的!”

听竹轩?

萧彻心中一动。看来,是时候去会会这位沈先生了。

就在这时,柴房外忽然传来一阵极轻微的衣袂破风之声。萧彻和莫九对视一眼,同时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来者不善。

柴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月光下,一个穿月白长衫的身影立在门口,手里依旧撑着那把油纸伞,正是之前在雨巷中遇到的“先生”。

他的目光落在萧彻和莫九手中的玉佩上,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两位跑得真快,在下追了好一阵子呢。”

莫九挡在萧彻身前,沉声道:“阁下是何人?为何对我家小姐的玉佩穷追不舍?”

长衫人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萧彻:“少年人,上次在雨巷中你跑了,这次……还跑得掉吗?”

萧彻握紧断水剑,剑尖斜指地面。他知道,今晚这一战,躲不掉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听竹轩里,一位白发老者正对着一盏油灯出神。灯影下,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棋子,棋子上刻着两个小字——“鱼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