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 分类:女生 | 字数:184.3万字

第838章 茶馆

书名:赤潮覆清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9

天灰蒙蒙的,铅色的云层低垂,仿佛凝固的铁水,吝啬地不肯透出一丝阳光,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在阴翳中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显出一种沉郁的暗哑,盛夏之中,不知是因为炎热而沉闷的天气,还是因为一些别的因素,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安庆被围的消息,如同江南梅雨季一缕潮湿的阴风,穿过千山万水,早已飘进了京师之中,然而,京师的街市并未因此停滞,前门大街依旧车水马龙,骡马车轿穿梭不息,各色幌子在微风中招展,贩夫走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点心铺子飘出的甜香混合着酱园的咸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戏楼里锣鼓喧天,票友们的叫好声穿透门窗,酒楼内觥筹交错,行商坐贾的谈笑声不绝于耳。

大清的中枢依旧沿着它固有的、喧嚣的轨道隆隆前行,只是这喧嚣之下,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低沉暗流,一种遥远而巨大的不安,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汹涌,却绵长而持续地扩散着,浸润到市井的每一个角落。

赵可兰扮作一个小厮模样坐在茶馆一角,一脚踩在条凳上,一手拿着蒲扇扇着风,一手端着茶碗牛饮着,这茶馆里头乃是三教九流混杂之地,京师的老爷们又个个喜欢谈天说地,国事闲话一碗茶的功夫都得说上好几篇,旗人更甚,多少都跟上头有点关系,谈论起国事秘幸来更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故而赵可兰没事就喜欢到各个茶馆里坐坐,点上一壶茶泡上半天,什么都不用做,只用侧耳倾听,指不定就听到什么了不得的消息。

今日这茶馆里头照样是高谈阔论、人声鼎沸的所在,跑堂的小二提着擦得锃亮的黄铜大壶,脚步轻快地在茶桌间穿梭,麻利地续水、添茶点,茶香氤氲,盖碗轻磕的脆响,棋枰落子的轻叩,交谈的嗡嗡声,构成了一幅看似寻常的市井画卷,只不过相比往常多添了一份沉闷。

赵可兰旁桌坐着一名穿着半旧棉袍的老先生,声音不高,里头却满是怨气:“今日市面上的米价又涨了三成,这没灾没祸的,怎么这几日米价就拼命的涨?天天涨天天涨,就咱们这些老账房的薪水不涨!”

“您老还不知道呢?南边要打大仗,今夏的漕粮都给扣在长江南了,通州那边到今天是一艘漕船都没靠港,您说这粮价怎么会不涨呢?”他同桌一名精瘦的汉子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莫说粮食了,咱东家那斋子里头常走的几路南货,什么宣纸、湖笔、徽墨啊,统统都给压在南边,听说长江水道上这几天都是烽火连天的,朝廷的大军还没动,水师先打起来了,各关卡盘查得严苛无比,连带着陆路也阻滞重重,过段时间指不定所有的南货都得跟着涨价。”

“南方的消息我倒是也听说了,江西的反贼包围安庆嘛......”老先生端着茶碗,眯着眼问道:“安庆被围的消息传来京师也快一个月了,这怎么还没打完呢?”

“不是没打完,是根本还没打呢!”那精瘦汉子嗤笑一声:“安庆……那可是长江的腰眼子,不是有句话叫守江必守淮嘛?安庆丢了,江南也就丢了,江西的反贼卯足了劲要拿下安庆,听说动了二十万人还是五十万人包围安庆,人多势众啊!朝廷要准备打大仗,这些日子到处都在调兵,不仅仅是长江以南的各处兵马都在调动,听说连河南、山东等地不少兵马都调去了南边。”

“而且调这么多兵,自然就要准备许多物资,筹措粮草也要时间不是?这扣下今夏的漕粮,就是为了应付这战事,我听常来斋子里的八旗老爷说,此番朝廷调用了三四十万兵马,只等物资兵马调运齐整,天气稍稍转凉一些,就出兵解安庆之围。”

“三四十万人马,嚯!这阵仗,自入关以来,怕也是少有的大动静了!”那老先生啧啧两声:“要我说,打仗就苦了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这仗要是打上一两年,粮价再这么涨一阵子,咱们四九城里的平头百姓,怕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咱们京师和安庆相隔遥远,战火又烧不到这边来,叫什么苦?”一旁一张桌子前一名商贾模样的转过身来,笑道:“我前日子刚从江宁回来,江宁城里头是一片热闹景象,秦淮河上繁华的很!江宁和安庆紧挨着,他们都不叫苦,你这老先生叫什么苦?”

周围的人哄笑几声,那老先生脸上有些恼,也不想争辩惹麻烦,只是低着头嘟哝了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同桌的精瘦汉子却笑着帮他解围出头:“你这爷们说话也没道理,江南温柔乡,一贯也没有咱们天子脚下的关心国事,前明末年不就是?大军都打到城下了,还不是舞照跳、酒照喝!”

周围的人又是一阵更大声的哄笑,那老先生都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一旁一个穿着镶红边号衣的衙门书办笑了几声,又把话题扯了回来:“我跟你们说,兵部这些天,灯火就没熄过,司官们走路都带着小跑儿,快马驿报跟雪片似的往部里递。”

“这安庆城虽小啊,牵动的可是半壁江山,听说这几日纳兰中堂日日都守在内阁的值房里头,急得嘴角都起了燎泡,朝廷里头从上到下,脑袋都抓破了,就在拼命的调兵调粮去南方,要厚积兵马击退围攻安庆的红营贼寇。”

那老先生皱了皱眉,问道:“差爷,您说这安庆之围会是个什么结果?朝廷调了这么多兵,兵马应该远超那些反贼......此战应该是得胜吧?”

“光靠人多有什么用?之前鄱阳湖之战,鄱阳湖水师也是船多人多,还不是被人打得大败、几近全军覆没?”那名书办冷冷哼了一声,端起茶碗啜了一口:“要爷说,早日做些准备,这大清的天啊......迟早要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