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 分类:女生 | 字数:50.5万字

第一百零一章

书名: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9

诊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年轻的护士慌张地跑进来报告:“张主任,那个人又跑出来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恐,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走廊尽头,一个佝偻的身影正用指甲在窗玻璃上刻画着什么,那指甲与玻璃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仿佛是魔鬼的尖叫,让人毛骨悚然。走近以后,程墨白才看清那是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病号服下露出布满针眼的手臂,那些针眼如同密密麻麻的蜂巢,让人心生恐惧,不寒而栗。

“你终于来了。”老人突然用流利的日语说道,随即又切换成地道的南京话:“报告,我叫周文彬,金陵大学医学院四年级学生,学号1939b07。”他的声音沙哑而又颤抖,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呼喊,带着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他解开衣领,胸口的手术疤痕组成诡异的图案,那些疤痕如同蜿蜒的蜈蚣,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他们每天注射蓝色药水……让我们看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老人的瞳孔突然扩大,仿佛是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景象,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林学姐被带去了三楼实验室……她一直喊着‘程墨白’这个名字……”

周文彬突然蹲下身,从破旧的布鞋底取出个油纸包。那油纸包已经泛黄,仿佛是岁月的信物。里面是半页发黄的实验日志,上面写着:

“1943.4.17,47号样本出现记忆闪回,建议销毁。但菊地少佐决定运往南京继续观察。运输方式:航空第3课特别航班。”

签名处盖着“荣字第1644部队”的印章,那印章的红色已经褪去,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印泥中混着熟悉的蓝色粉末,仿佛是恶魔的印记。

“他们把我们六人分开了。”周文彬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仿佛是回光返照,“林学姐和其他二人被送上飞机……说是去东京……另外两个人……”他的手指在窗玻璃上划出航线图,那航线图歪歪扭扭,仿佛是通往地狱的轨迹,“我亲眼看见被装进标着‘标本’的木箱……”

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晨,南京军事法庭外已经排起长队,人们神情肃穆,仿佛在等待一场正义的审判,程墨白站在旁听席后排,看着法警将周文彬扶上证人席。

当检察官展示哈尔滨名册时,被告席上的日本军医突然站起来大喊:“这是伪造的!我抗议,这些支那人都是疯子!”他的声音尖锐而又刺耳,仿佛是疯狗的狂吠。

法庭顿时哗然,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程墨白注意到旁听席后排坐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那人抬头时,金丝眼镜的反光中露出周墨海冷峻的侧脸,那侧脸如同冰冷的雕像,没有一丝表情。

休庭铃响起时,周墨海已经消失在人海中,仿佛是幽灵一般从没有来过。

程墨白追出门外,只在地上发现个牛皮纸袋,那纸袋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孤独。里面装着一件文件:

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的聘书复印件,那聘书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仿佛是历史的尘埃;

1946年8月15日的《朝日新闻》,头版报道“医学专家获盟军司令部特赦”,那报道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虚伪的正义;

一张从名册上撕下的纸页,上面只有“林雪”两个字,那两个字如同两把利刃,刺痛着程墨白的心。

民国三十六年一月七日清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那座巍峨的哥特式建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未清理的弹痕在晨光中格外刺目,仿佛是战争留下的狰狞伤疤。程墨白站在挂着“细菌学研究室”铜牌的橡木门前,那铜牌上的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有些模糊,门上的雕花却依旧精致,彰显着往昔的辉煌。他手中的介绍信盖着盟军司令部民事组的钢印,那钢印的纹路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权威。

门内传来流利的英语交谈,那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其中夹杂着熟悉的北平官话腔调,那个让他永生难忘的声音让他瞬间绷紧了脊背,仿佛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透过钥匙孔,他看到周墨海穿着笔挺的西式三件套,那西装的面料考究,剪裁合身,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他正将一份标有“绝密”的文件交给美军少校,文件封面上的红色印章鲜艳夺目。

文件滑落时,露出“Report on maruta project,1943- 1945”的标题,那标题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周墨海转身时,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突然直视钥匙孔,嘴角浮现出程墨白记忆中的那种冷笑,那冷笑如同冰冷的刀刃,割破了空气:“门外的小老鼠,何不进来一叙?”

一月九日深夜,程墨白撬开医学部资料室的通风管道。通风管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是岁月积淀的味道。铁柜里标着“1943- 1944机密”的文件夹上积着厚厚的灰尘,那些灰尘在透过通风口射入的微弱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最上层的解剖记录写着:

“27号实验体,女性,25岁,1943年4月20日接收。特殊处置:前额叶切除术,记忆消除实验第3阶段。”

档案末尾附着张泛黄的照片,尽管面部被手术器械遮挡,但那枚翡翠戒指的轮廓清晰可辨,戒指内侧刻着的“1936.4.5”日期正是他们订婚的日子,那日期仿佛是刻在他心上的烙印。

档案袋里还夹着张运输单:“由南京航空第3课特别运输班运送,标本状况:存活(生命体征平稳)”。签字栏除了菊地少佐的签名,还有个用红笔圈出的备注:“转交S·m博士,东京陆军医院特殊病房,优先级别:AAA”。那红笔的痕迹如同鲜血般刺眼。

程墨白的手指突然触到夹层里的异物,是半张烧焦的纸条,上面写着:“若发现此记录,请转交哈尔滨张大夫。她还活着,但已不记得自己是谁。1945.8.10,实验室助手田中”。那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仿佛是田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的绝望呐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