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 分类:女生 | 字数:338.0万字

第1478章 纵横捭阖觑三岛(二)

书名:隆庆中兴 作者:休息的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面对一众大将们的不解,丹羽长秀向一众大将解释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和大明交恶,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并非是好事,现在暗地里反对织田信长的人太多了,倭国朝廷里的这班公卿,还有很多大名对于织田信长是不服气的,而且之前徐渭和丹羽长秀的言语交锋中,徐渭也指出了大明可能的做法。

一旦织田信长真的和大明交恶,徐渭肯定会以织田信长意欲取代倭国天皇为由,号召倭国的大名起来反对他,不管真假,这些大名在徐渭的支持下,肯定会继续和织田信长作对,到时候被动的就是织田信长了,所以丹羽长秀认为,不如先对大明妥协,不予理睬,消灭那些反对的大名之后,集中整个倭国的力量,再借助倭国朝廷的法统,将徐渭赶出大明,现在可以根本不理睬此事,让京都的那一班公卿们去着急吧。

织田信长对于丹羽长秀的话深以为然,他也说道:“现在我是一介白身,这些朝堂的大事,与我何干?”

织田信长的默不作声,使得倭国京都的天皇和一班公卿们慌了神,这大明大军压境,但是倭国朝廷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原本天皇有直属的庄园领地,其实算个大地主,各地地头还要交税,随着武士集团的崛起,土地兼并严重,天皇的庄园虽然减少,但是还是有的,再者天皇虽然无法指挥武士阶层,但作为全国宗教总教头,可以分封各地寺社势力,依靠寺社的势力获取收入。

但是随着天下大乱之后,因为武士集团的兼并太严重了,使得天皇几乎失去了所有领地,甚至出现过天皇没钱办登基典礼,依靠近畿大名的资助才能即位,日常开始靠卖字画维生。

而且由于织田信长的关系,寺社势力没有领地,收入锐减,倭国朝廷的公卿们也穷的一塌糊涂,面对这种情况更是有心无力,但是天皇作为倭国名义上的君主,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所反应的,但是自家事自家知,他们很清楚,现在所谓天皇的诏书,在这些大名里和擦屁股纸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很清楚,现在能够出面摆平此事的,恐怕只有织田信长了。

于是倭国天皇下达诏书,请求织田信长出山,但是被织田信长所婉拒,但是京都的公卿们显然等不住了,在织田信长婉拒之后,向天皇建议任命织田信长为太政大臣,织田信长不是想天下布武吗?就给他这个机会,还要让他当征夷大将军,逼迫织田信长解决此事。

但是织田信长并不接招,他再次婉拒了天皇的诏书,认为自己才具人望不足,而且反对者众多,不宜担任太政大臣这样的高位,更没有资格担任征夷大将军,请朝廷另选贤能去吧。

说白了,织田信长就是不想背锅,他很清楚为什么现在这帮公卿想让自己当征夷大将军,无非就是想把自己当枪使,一旦自己真的当上了征夷大将军,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夷都在倭国了,征夷大将军征不征?

织田信长正是看透了他们想法,所以拒不接受任命,就躲在安土城里当不知道此事。

而在织田信长和倭国朝廷拉扯的时候,徐渭也在安排安东都护府的相关事宜,朱载坖的上谕抵达倭国之后,徐渭随即和吴惟忠等大将商量起来,虽然朝廷将安东都护的治所设立在了佐渡岛,同时改佐渡岛为安东卫,但是大明必须在倭国本土有一个落脚点,经过徐渭、吴惟忠等人的实地勘察,决定在佐渡岛的对面,建设一个港口和要塞,作为大明在倭国本土的据点。

同时李如松等人也向徐渭等汇报了上杉景虎、武田胜赖所部的情况,按照朝廷的命令,大明要帮助他们训练一万五千的新军,参赞军务大臣们详细规定了哪些战术和军器是倭国不能接触的,而徐渭则认为,不仅要在战术和军器上限制这些倭国新军,更要控制这些倭国新军,使之为大明所用。

徐渭以安东都护兼经略倭国朝鲜军务事的名义要求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招募壮丁,准备编练新军,同时徐渭还给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开列了一份详细的清单,说明为了组建这一万五千新军,需要从大明购买的军器数量和价格,当然,徐都护也不是什么黑心商人,一万五千的装备,仅仅需要白银六十万两而已。

当然,鉴于上杉景虎、武田胜赖刚刚被大明搜刮了一番,实在是没有银子了,经过安东都护徐渭,少府少卿驻朝鲜大臣王直和越后、甲斐商量之后,决定和越后、甲斐签订通商贸易条约,大明帮助越后、甲斐建立海关,收取关税,由于现在两国还欠大明六十万两白银,所以海关先由大明代管,等到什么时候还清欠债,大明再将海关移交给甲斐、越后两国。

而朝廷派来的第一批援军和工匠也已经抵达倭国了,援军的数量不多,只有两千人,剩余的数百人都是工部的工匠,他们将在官军的保护下,对甲斐、越后、佐渡岛等地的金银矿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同时将大明的先进冶炼技术带来,用以提升这些金银矿的产量。

徐渭以安东都护的名义下达命令,要求越后、甲斐等地招募民夫,修整道路,扩大金银矿石的开采量。

同时为了缓解甲斐、越后两国的财政困难,在徐渭的斡旋之下,王直再次和甲斐、越后签订贸易补充协议,由王直和少府监出面,向甲斐、越后两国赊销倭国所需要的物资,甲斐、越后作为大明少府监在倭国的总代理,帮助少府监在倭国销售大明的布匹等货物,同时帮大明收买铜料、生丝等大明所需要的货物,从中赚取差价,作为两国的主要财政来源。

在一系列的事情解决之后,徐渭先返回佐渡岛,着手对于佐渡岛的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